李應聽武鬆說要攻打祝家莊,不由得心生疑竇,自己剛說過祝家莊不可強攻,他仍是要試一試?這個武大頭領,有些狂妄了吧。


    “大頭領,你也曾派人探聽過虛實,可知道祝家莊如何構造?”李應忍不住道。


    武鬆道:“這卻不知詳情,請賢兄指教。”


    李應道:“祝家莊霸占著獨龍山最高的一座山岡,整座莊院村落都在岡上,山下修了一圈寬闊護城河,過了護城河,又有三層城牆,高達兩丈。前後隻有兩座莊門,兩條吊橋,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秦明聽了笑道:“姓祝的莫非是烏龜轉世,如此怕死。”


    武鬆道:“秦明哥哥,你還沒聽懂麽,這個祝家莊,和咱們梁山也是個把兄弟。”


    秦明錯愕,立刻恍然大悟。


    在這個“皇權不下鄉”的年頭,治理地方一靠衙門,二靠鄉紳,許多村莊打著“防賊拒匪”的名頭,建立了相當可觀的武裝勢力。


    就拿祝家莊為例,一個村落能聚集起如此大規模戰力,絕非一朝一夕能成。到了這種程度,官府也奈何不得他們了,隻能承認這股武裝勢力的合法性。


    這就意味著,祝家莊有著類似“聽調不聽宣”的特權,他們也有了維護周邊治安的權力和義務,換而言之,這片土地上,官府說了不算,祝家莊才是老大。


    這樣的祝家莊,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從事不法活動,蓄養私軍、克扣稅收、盤剝佃戶,殺幾個人都不算什麽事。


    更可怕的是,他們在夜黑風高時搖身一變,便是打家劫舍的山賊盜匪。武鬆稱唿他們“把兄弟”,就是這個緣故。


    秦明罵了一句:“這不是又當又立嗎,還不如扯起義旗痛快!”


    花榮道:“這叫左右逢源。”


    李應無奈道:“三位看得通透,正是如此。祝家的確劫掠過其他村落,誰又奈何得他?”


    武鬆冷笑道:“我就偏要奈何他!他不應戰還好,若敢應戰,定叫他有去無迴!”


    李應道:“祝家三子都是好鬥的,又有一個鐵棒無敵的教頭欒廷玉,若不敢應戰,豈不怕別人笑話?”


    聽到欒廷玉,武鬆多問了一句,道:“賢兄認得這個欒廷玉,可是真才實學?”


    李應道:“見過他演練武藝,的確不凡。”


    武鬆拱了拱手:“能被賢兄如此誇讚,定有不凡之處。”


    旁人或許不知,武鬆卻知道李應的武藝,大概率不在五虎之下。他戰績雖少,但十餘合戰勝祝彪卻是實打實的,而依照書中描寫,祝彪曾和花榮十餘合不分勝敗,如此比較,單論槍法而言,李應是在花榮之上的。


    李應又道:“梁山能人眾多,但請大頭領切記,祝家莊內處處迷宮機關,千萬莫中計被誘入莊子。”


    直到李應說出這句話,武鬆才算相信他是真心向著梁山了。便道:“賢兄放心,祝家莊內迷宮已被破解,並無絲毫威脅。”


    李應不禁肅然起敬,連他也不知祝家莊迷宮的奧妙,梁山就這麽輕而易舉給破了?他暗自慶幸,自己還真是做了個正確的選擇啊!


    其實哪有什麽破解之法,武鬆隻是恰好記得祝家莊的玄機罷了,說穿了就一句話:“見白楊樹可轉彎”。祝家莊中不管道路寬窄,有白楊樹的地方轉彎便是活路,走錯了就是死路。


    離了李家莊,武鬆誌得意滿,返迴路上,秦明和花榮卻是一般的心思,問道:“哥哥真要攻打祝家莊?須知守城易,攻城難啊。”


    武鬆道:“我自然知道,祝家莊是強攻不下的,咱們打一打,叫他心慌。”


    迴到梁山,武鬆召開了戰前動員大會。


    這一次攻打祝家莊,是梁山第一次大規模對外作戰,可不是劫掠劣紳那般的小打小鬧,以祝家莊的規模,這次和攻打一座州府也差不多了。


    兵力、錢糧調動都交由軍師吳用、軍政官裴宣、錢糧官蔣敬;兵器、盔甲出庫都由裴宣、湯隆調撥。


    武鬆親自指定出戰將官,先鋒官三名,分別是杜嶨、秦明、花榮,中軍頭領武鬆,魯智深,左、右軍頭領分別由王進、林衝擔當。


    李助、公孫勝居後壓陣,以防祝家莊冒出個興風弄怪的。雖然在原著中沒有,但現在世界線變了,謹慎為上。


    兩天後,眾好漢飲了壯行酒,帶上三千兵丁、五百馬軍,從梁山泊向獨龍岡進發。


    到了祝家莊村口,相距二裏處安營紮寨,祝家莊也知梁山人馬來襲,早早緊閉寨門,立起旌旗,寨上刀槍森立,守寨莊客人人收心。


    安好營寨,武鬆命三名先鋒去叫陣,自己則與其他將領在後麵壓陣。


    杜嶨、秦明、花榮帶著一千軍士到了吊橋下,秦明搶先出馬,喝道:“祝家老賊,你為禍鄉裏、盤剝百姓多年,還不將首級自行砍下,舉家俯首認罪!我梁山好漢有好生之德,或可留你子嗣血脈,若有半點猶豫,放火燒了你這莊子!”


    寨子上立刻傳來叫罵聲,人多嘴雜,沒一句有用的話。


    武鬆暗自冷笑,祝家莊當事人連照麵都不打,看來自知無法善了,想要固守不出了。他對此早有應對,對身側一名頭領說了幾句,那頭領領命去了。、


    片刻後,二十名軍士步行而出,來到秦明身側,張口叫罵起來。


    這二十個嘍囉是在梁山精挑細選的,個個聲音洪亮,穿透力極強,他們的罵陣經過長期訓練,言辭統一、鏗鏘有力,那些汙言穢語被二十人齊聲朗誦出來,真有洶湧澎湃、激情四溢之感。


    內容上來看,也是猛料多多,比如祝家三子都非親生,乃是祝老夫人與佃戶所生了;比如祝老太公和兒媳扒灰,被兒子痛打了;比如祝家人愛吃人心,糧倉下埋著累累白骨了……


    梁山這邊人馬聽了如此叫罵,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武鬆也被雷的差點從馬上掉下去。這個主意可不是他想的,乃是吳用一手操辦,加亮先生,你可真是個人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聲會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聲會色並收藏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