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殺官救民,殺富救貧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魯智深、曹正、曇忍、周通四人迴到梁山,二龍山隻留史進、桃花山隻留杜遷把守。
曹正與周通還是第一次上梁山,見梁山地勢險要、關隘森嚴,山上兵卒訓練有素、屋舍林立如城,不禁心潮洶湧。
真想不到,自己竟能傍上如此大的勢力,看來落草事業大有可為。
魯智深和曇忍得知梁山剛剛在山口鎮劫了四家為富不仁的大戶,連貪贓枉法的監鎮都懸屍官衙,不禁大唿痛快。
武鬆道:“請二位哥哥迴來,明日咱們去合蔡鎮做事。”
魯智深抱怨道:“灑家在二龍山呆得煩悶,不知錯過了多少好事。”
武鬆一怔,問道:“二龍山買賣如何?”
魯智深搖頭道:“灑家不管那些事,都是史大郎下山剪徑。”
武鬆恍然大悟,原來魯智深不屑於做劫掠客商、打劫行人一類的事,在他看來,那都屬於欺弱,欺弱之舉,魯智深不屑為之!
武鬆又問曇忍:“在桃花山怎樣?”
曇忍道:“見人便搶,不給便殺。有酒喝,有肉吃,還有使不盡的金銀,自然快活。”
武鬆暗道,曇忍倒是比魯智深更適合做山大王,這才幾天就適應了。
晚宴後,武鬆和吳用叫來曹正、周通,詢問兩山收支盈餘,結果就是,占山劫道這種事完全就是靠天吃飯,收入十分不穩定。
這倒也在意料之中,於是武鬆決定,將劉唐派去桃花山,將沈驥、耿恭派去二龍山,留魯智深和曇忍兩個生力軍在山上。
次日,林衝、王進整飭士卒,在山上操演列隊,眾好漢看了之後讚不絕口,如此精兵,雖隻兩三千人,卻足以抵得上朝廷上萬大軍。
又隔一日,梁山大寨寅時造飯,一千五百名士卒吃飽了飯,乘舟開拔。百餘艘船隻一直行到泊子西南,從此處下船,到合蔡鎮隻有三十餘裏路。
此次去合蔡鎮劫掠,共分作三隊,每隊各有五百兵卒。魯智深、曇忍、楊林、鄧飛率第一隊,王進、林衝、董澄、曹正率第二隊,武鬆與三阮率第三隊。
前幾日山口鎮半夜遭難,因此合蔡鎮的夜防森嚴,而吳用在得知合蔡鎮兵力後,索性定在了白天。
合蔡鎮所在,離濟州、鄆城都有近百裏的路程,即便立刻趕來救援,八成也是來不及的。濟州府又有公孫勝大法師攔路,縱有千軍萬馬也難以一時到達。
卯時,天方破曉,三支隊伍殺入了合蔡鎮。
合蔡鎮請來的護衛莊丁大半都守了一夜,正是困倦之時,聽到外麵殺聲四起,許多人都蒙頭接著睡了過去。
本來也沒想為合蔡鎮搏命,誰愛去誰去。
時遷早就探好了路,合蔡鎮六個大戶,個個都有必死的罪過。三支隊伍幾乎沒碰到什麽像樣的攔阻,直接闖入了大戶的宅院。
武鬆率三阮將第一家大戶劫掠一空,騎馬走出大門時,見主街上奔來一彪人馬。
為首這人是合蔡鎮鎮監吳朗,吳朗本是武將出身,花了五千兩銀子買了個鎮監的官做,這三年來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得知山口鎮被梁山賊人劫掠之後,吳朗心也慌了。得知濟州團練使黃安也曾在梁山折戟,他便遠赴濮州與鄄城,不惜重金雇了兩個號稱萬人敵的參將。
這二人,一個叫袁闊,使一把二十八斤重的宣花大斧,人稱巨靈斧;另一個叫梁成,手上一柄點鋼槍難逢敵手,人稱小彥章。
吳朗親眼看二人施展過武藝,頓時驚為天人,說心裏話,若不是自己不在其位,他真想帶著這兩員虎將打上梁山。直搗賊巢,將匪首盡數擒下,豈不是大功一件!
因為有了袁闊和梁成兩員猛將,吳朗的底氣足了,睡覺也睡得香。剛剛被人叫醒時,吳朗莫名有些興奮,梁山賊眾居然真敢來!
“好賊人!竟敢白日劫掠,吃我一斧!”袁闊縱馬上前,揮著大斧衝到街心,手指武鬆喝道。
武鬆隻帶了根齊眉棍,他從馬鞍鉤上摘下大棍,還沒等搭話,斜刺裏衝出一匹馬來,喝道:“灑家來會會你!”
魯智深身著僧袍,單手舉著水磨禪杖,張目攢眉衝向袁闊。
二人叮叮當當鬥在一處,袁闊大斧雖重,但比起六十二斤的禪杖還嫌太輕,隻四五合,便被魯智深的禪杖震得脫了手,大斧當啷墜地。
魯智深揮起月牙鏟一麵,直搠在袁闊前胸,什麽甲片護心鏡全都無用,響當當的“巨靈斧”就此殞命。
梁成見魯智深如此勇武,心下惴惴,但此時也不容退縮,提槍到了陣前。
林衝也剛剛趕到,喝道:“大哥,此陣讓與小弟!”
梁成見魯智深撥馬退了去,心中稍微安定些,喝道:“賊人聽了,我乃是——”
話未說完,林衝已提著丈八蛇矛捅了過來,一個死人而已,誰耐煩聽你聒噪。
二人交戰不到五合,林衝使一個翻身矛法,將梁成一矛刺死。
吳朗揉了揉眼睛,他覺得自己一定還在夢中。如此驍勇無敵的兩員戰將,怎麽連梁山盜匪都鬥不過?
還沒等吳朗醒過神,隻聽有人喝道:“哥哥,擒了那鎮監!”便見豹頭環眼的賊人衝到他麵前,一矛將吳朗打落馬下。
主將遭擒,鎮上衙役兵丁哪還有膽量反抗,紛紛逃竄,武鬆等人也不追擊。
不到一個時辰,三支隊伍走遍六家大戶,連同官衙在內都洗劫一空。鎮上最顯眼的幾麵牆上都寫下“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殺官救民,殺富救貧”字樣。
都說月黑風高殺人夜,白日劫掠更是別有一番滋味,用曇忍的話說就是“殺著殺著天就亮了”。
合蔡鎮是有名的綢緞、藥材、香料聚集地,這一次劫掠,比山口鎮所獲更豐,單金銀就裝了百萬兩。
迴程路上,眾好漢都心情暢快,連平素不喜說話的王進都說:“早該如此,不然何時能成事?”
這句話落在武鬆耳朵裏,不禁讓他愣了半響,自己的現代思維還是太保守了,嚴重高估了大夥的道德底線。
曹正與周通還是第一次上梁山,見梁山地勢險要、關隘森嚴,山上兵卒訓練有素、屋舍林立如城,不禁心潮洶湧。
真想不到,自己竟能傍上如此大的勢力,看來落草事業大有可為。
魯智深和曇忍得知梁山剛剛在山口鎮劫了四家為富不仁的大戶,連貪贓枉法的監鎮都懸屍官衙,不禁大唿痛快。
武鬆道:“請二位哥哥迴來,明日咱們去合蔡鎮做事。”
魯智深抱怨道:“灑家在二龍山呆得煩悶,不知錯過了多少好事。”
武鬆一怔,問道:“二龍山買賣如何?”
魯智深搖頭道:“灑家不管那些事,都是史大郎下山剪徑。”
武鬆恍然大悟,原來魯智深不屑於做劫掠客商、打劫行人一類的事,在他看來,那都屬於欺弱,欺弱之舉,魯智深不屑為之!
武鬆又問曇忍:“在桃花山怎樣?”
曇忍道:“見人便搶,不給便殺。有酒喝,有肉吃,還有使不盡的金銀,自然快活。”
武鬆暗道,曇忍倒是比魯智深更適合做山大王,這才幾天就適應了。
晚宴後,武鬆和吳用叫來曹正、周通,詢問兩山收支盈餘,結果就是,占山劫道這種事完全就是靠天吃飯,收入十分不穩定。
這倒也在意料之中,於是武鬆決定,將劉唐派去桃花山,將沈驥、耿恭派去二龍山,留魯智深和曇忍兩個生力軍在山上。
次日,林衝、王進整飭士卒,在山上操演列隊,眾好漢看了之後讚不絕口,如此精兵,雖隻兩三千人,卻足以抵得上朝廷上萬大軍。
又隔一日,梁山大寨寅時造飯,一千五百名士卒吃飽了飯,乘舟開拔。百餘艘船隻一直行到泊子西南,從此處下船,到合蔡鎮隻有三十餘裏路。
此次去合蔡鎮劫掠,共分作三隊,每隊各有五百兵卒。魯智深、曇忍、楊林、鄧飛率第一隊,王進、林衝、董澄、曹正率第二隊,武鬆與三阮率第三隊。
前幾日山口鎮半夜遭難,因此合蔡鎮的夜防森嚴,而吳用在得知合蔡鎮兵力後,索性定在了白天。
合蔡鎮所在,離濟州、鄆城都有近百裏的路程,即便立刻趕來救援,八成也是來不及的。濟州府又有公孫勝大法師攔路,縱有千軍萬馬也難以一時到達。
卯時,天方破曉,三支隊伍殺入了合蔡鎮。
合蔡鎮請來的護衛莊丁大半都守了一夜,正是困倦之時,聽到外麵殺聲四起,許多人都蒙頭接著睡了過去。
本來也沒想為合蔡鎮搏命,誰愛去誰去。
時遷早就探好了路,合蔡鎮六個大戶,個個都有必死的罪過。三支隊伍幾乎沒碰到什麽像樣的攔阻,直接闖入了大戶的宅院。
武鬆率三阮將第一家大戶劫掠一空,騎馬走出大門時,見主街上奔來一彪人馬。
為首這人是合蔡鎮鎮監吳朗,吳朗本是武將出身,花了五千兩銀子買了個鎮監的官做,這三年來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得知山口鎮被梁山賊人劫掠之後,吳朗心也慌了。得知濟州團練使黃安也曾在梁山折戟,他便遠赴濮州與鄄城,不惜重金雇了兩個號稱萬人敵的參將。
這二人,一個叫袁闊,使一把二十八斤重的宣花大斧,人稱巨靈斧;另一個叫梁成,手上一柄點鋼槍難逢敵手,人稱小彥章。
吳朗親眼看二人施展過武藝,頓時驚為天人,說心裏話,若不是自己不在其位,他真想帶著這兩員虎將打上梁山。直搗賊巢,將匪首盡數擒下,豈不是大功一件!
因為有了袁闊和梁成兩員猛將,吳朗的底氣足了,睡覺也睡得香。剛剛被人叫醒時,吳朗莫名有些興奮,梁山賊眾居然真敢來!
“好賊人!竟敢白日劫掠,吃我一斧!”袁闊縱馬上前,揮著大斧衝到街心,手指武鬆喝道。
武鬆隻帶了根齊眉棍,他從馬鞍鉤上摘下大棍,還沒等搭話,斜刺裏衝出一匹馬來,喝道:“灑家來會會你!”
魯智深身著僧袍,單手舉著水磨禪杖,張目攢眉衝向袁闊。
二人叮叮當當鬥在一處,袁闊大斧雖重,但比起六十二斤的禪杖還嫌太輕,隻四五合,便被魯智深的禪杖震得脫了手,大斧當啷墜地。
魯智深揮起月牙鏟一麵,直搠在袁闊前胸,什麽甲片護心鏡全都無用,響當當的“巨靈斧”就此殞命。
梁成見魯智深如此勇武,心下惴惴,但此時也不容退縮,提槍到了陣前。
林衝也剛剛趕到,喝道:“大哥,此陣讓與小弟!”
梁成見魯智深撥馬退了去,心中稍微安定些,喝道:“賊人聽了,我乃是——”
話未說完,林衝已提著丈八蛇矛捅了過來,一個死人而已,誰耐煩聽你聒噪。
二人交戰不到五合,林衝使一個翻身矛法,將梁成一矛刺死。
吳朗揉了揉眼睛,他覺得自己一定還在夢中。如此驍勇無敵的兩員戰將,怎麽連梁山盜匪都鬥不過?
還沒等吳朗醒過神,隻聽有人喝道:“哥哥,擒了那鎮監!”便見豹頭環眼的賊人衝到他麵前,一矛將吳朗打落馬下。
主將遭擒,鎮上衙役兵丁哪還有膽量反抗,紛紛逃竄,武鬆等人也不追擊。
不到一個時辰,三支隊伍走遍六家大戶,連同官衙在內都洗劫一空。鎮上最顯眼的幾麵牆上都寫下“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殺官救民,殺富救貧”字樣。
都說月黑風高殺人夜,白日劫掠更是別有一番滋味,用曇忍的話說就是“殺著殺著天就亮了”。
合蔡鎮是有名的綢緞、藥材、香料聚集地,這一次劫掠,比山口鎮所獲更豐,單金銀就裝了百萬兩。
迴程路上,眾好漢都心情暢快,連平素不喜說話的王進都說:“早該如此,不然何時能成事?”
這句話落在武鬆耳朵裏,不禁讓他愣了半響,自己的現代思維還是太保守了,嚴重高估了大夥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