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整頓梁山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武鬆的主持下,王倫的屍身被葬在了後山,還特地用木牌為他立了一個簡易的墓碑——白衣秀士王倫之墓。
在立碑時,林衝和史進都阻止武鬆這麽做,因為王倫奪取生辰綱的行為惡劣至極,這樣的不義之徒,哪裏有資格立碑?
在江湖上,“義”就是好漢心中的倫理底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義,“獨霸山頭喝酒吃肉”、“閉門謝客趕人下山”則是不義!
而像王倫這種,為了貪財而將投奔而來的好漢滅口,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死後都要被鞭屍的那種。
武鬆的解釋也自有其道理,對梁山這麽個小團體來說,十萬貫生辰綱已算是潑天的富貴了,隻要解決了三個手無寸鐵的人,這筆橫財就歸自己所有。
麵對這樣的誘惑,別說做了一年多山大王的王倫,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王婆隻怕都會起殺心。
再說,就算王倫有過錯,但他對梁山是有初創之功的。
在王倫的帶領下,梁山上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生存無憂的小團體,外有前哨,內有雄關,省了武鬆很多事,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埋了王倫,武鬆命人重新改造了聚義廳,上麵擺上一張供桌,牆上打算掛一張“劉關張結義”的畫像。既然是聚義廳,那就義氣當先。
高高在上的幾張交椅都搬到了階下,現在梁山上頭領隻有六人,也不必排什麽位序,大家圍成一圈坐就行了。
當晚,梁山大設酒宴,除了六名頭領外,諸小頭目也都到聚義廳中一同飲酒,武鬆大手一揮,山寨中人見者有份,每人賞了十兩銀子。
這是初期拉攏人心的必要舉措,沒錢誰願意跟著你混。
次日,在杜遷的引領下,眾人來到了梁山的金庫,該說不說,王倫倒是個理財小能手,金庫中白銀也有近萬兩,銅錢數千貫,足以支撐梁山這些人過上一二年好日子。
武鬆命人將生辰綱入了庫,之後,眾人又依次檢視了梁山糧倉、軍器庫、兵甲庫,又到外麵巡視寨柵船隻等,整整忙活了一天,武鬆對梁山現狀心中有了數。
現在有幾件事要趕緊做,第一是整理倉庫,金銀、軍器、盔甲、糧草,都要收支分明。
梁山上有幾個能寫會算的,但都是王倫的人,武鬆不想再用他們。管錢的事,當然要自己心腹才行。
第二件事,擴大規模,招賢納士。王倫的苟活是導致滅亡的根本原因,也有礙梁山發展,有這樣的前車之鑒,武鬆當然不能效仿。
梁山泊要成為江湖中“義”的象征,包容、開放,要精兵,也要強將。
第三件事,建造房屋。這種事情,武鬆純屬外行,但他好歹也知道,梁山現有的這些房屋肯定不夠用。
第四件事,有了梁山落腳,武鬆的心也踏實許多,家眷都搬過來,再不用擔心被人抄了老巢。有了這個保障,武鬆也好放心到江湖闖蕩,做幾件轟轟烈烈的事。一則為了揚名,二來,他還記得九天玄女的話,“天機在側,英雄佐佑”,是時候把這幾個關鍵人物招來了,遲則生變。
在宛子城待了幾天,該熟悉的人事都熟悉的差不多,武鬆讓林衝和史進從嘍囉中挑選精明強幹的,教授槍棒。
梁山嘍囉聽說自己能得到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教導,一片歡唿,但他們沒想到,這竟然是噩夢的開始。
林衝很清楚,梁山就是武鬆打下的基業,也是他們兄弟賴以生存和保全自己的堡壘,按照武鬆這種作大死的惹禍頻率,估計朝廷兵馬很快就到了,不好好練出一批精兵來,大夥都得等死!
林衝使出了看家本領,每天至少練上三個時辰,將嘍囉們折騰得苦不堪言,連史進都不忍旁觀。
武鬆則敦促杜遷、宋萬去東平府采購物品,從過日子的角度來看,梁山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柴米油鹽樣樣都不能少,真讓當家人操碎了心。
為了迴報朱貴的提前投誠,武鬆決定先擴建酒店,並且改變酒店的經營性質,從一家劫掠為生的酒店改成正兒八經的生意。
梁山從此不劫道,要劫也隻劫官府和地主,這也是打造義名的手段。
又過了五六天,魯智深、時遷帶著清河縣的家眷趕到了梁山泊下。
除了魯智深和時遷,車上的每個人心中都很忐忑。林娘子一家剛從東京搬到清河沒幾天,又要從縣城搬到梁山,他們對前路一片迷茫。
李師師和雙兒、心慈更不必說,武鬆不在身邊,她們連個主心骨都沒有,又不好總問時遷。天知道武鬆為何好好的都頭不做,要上山做草寇。
但李師師已經認命了,她的身子是武鬆贖出來的,走到天涯海角都要跟著。雙兒和心慈也是一樣,主母如此,她們更是無枝可依。
到了朱貴酒店前,時遷進去問路,朱貴早得了武鬆吩咐,旁人不識得,魯智深的容貌可是江湖獨一份,除他之外沒人用這麽重的禪杖。
當下朱貴連發三支響箭,金沙灘上放下三條快船來,為首船頭站著的正是史進。
“二位哥哥辛苦,盼你們許多日子了!”史進興奮道。
時遷道:“已是緊趕慢趕了,女眷乘車,不敢行得太快。”
這時,張教頭、林娘子、李師師等人都下了車,史進命嘍囉們將行李小心搬運上船。
眾人也上了船,行了金沙灘,武鬆和林衝在這裏相迎。岸上樹林中備好了桌椅酒席,趁著陰涼就在這裏飲酒歇息。
武鬆覺得自己又冷落師師了,但武鬆也很無奈,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忙是肯定的。
李師師的腳剛邁下船沿,就看到武鬆走了過來,還沒等李師師腳落地,武鬆一把攬住纖腰,將李師師抱下了船。
李師師又急又羞,低聲道:“官人不要……”
武鬆見她麵色赧紅,便放下她道:“師師,這些日子苦了你,今後再不會讓你東奔西走了。”
在立碑時,林衝和史進都阻止武鬆這麽做,因為王倫奪取生辰綱的行為惡劣至極,這樣的不義之徒,哪裏有資格立碑?
在江湖上,“義”就是好漢心中的倫理底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義,“獨霸山頭喝酒吃肉”、“閉門謝客趕人下山”則是不義!
而像王倫這種,為了貪財而將投奔而來的好漢滅口,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死後都要被鞭屍的那種。
武鬆的解釋也自有其道理,對梁山這麽個小團體來說,十萬貫生辰綱已算是潑天的富貴了,隻要解決了三個手無寸鐵的人,這筆橫財就歸自己所有。
麵對這樣的誘惑,別說做了一年多山大王的王倫,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王婆隻怕都會起殺心。
再說,就算王倫有過錯,但他對梁山是有初創之功的。
在王倫的帶領下,梁山上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生存無憂的小團體,外有前哨,內有雄關,省了武鬆很多事,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埋了王倫,武鬆命人重新改造了聚義廳,上麵擺上一張供桌,牆上打算掛一張“劉關張結義”的畫像。既然是聚義廳,那就義氣當先。
高高在上的幾張交椅都搬到了階下,現在梁山上頭領隻有六人,也不必排什麽位序,大家圍成一圈坐就行了。
當晚,梁山大設酒宴,除了六名頭領外,諸小頭目也都到聚義廳中一同飲酒,武鬆大手一揮,山寨中人見者有份,每人賞了十兩銀子。
這是初期拉攏人心的必要舉措,沒錢誰願意跟著你混。
次日,在杜遷的引領下,眾人來到了梁山的金庫,該說不說,王倫倒是個理財小能手,金庫中白銀也有近萬兩,銅錢數千貫,足以支撐梁山這些人過上一二年好日子。
武鬆命人將生辰綱入了庫,之後,眾人又依次檢視了梁山糧倉、軍器庫、兵甲庫,又到外麵巡視寨柵船隻等,整整忙活了一天,武鬆對梁山現狀心中有了數。
現在有幾件事要趕緊做,第一是整理倉庫,金銀、軍器、盔甲、糧草,都要收支分明。
梁山上有幾個能寫會算的,但都是王倫的人,武鬆不想再用他們。管錢的事,當然要自己心腹才行。
第二件事,擴大規模,招賢納士。王倫的苟活是導致滅亡的根本原因,也有礙梁山發展,有這樣的前車之鑒,武鬆當然不能效仿。
梁山泊要成為江湖中“義”的象征,包容、開放,要精兵,也要強將。
第三件事,建造房屋。這種事情,武鬆純屬外行,但他好歹也知道,梁山現有的這些房屋肯定不夠用。
第四件事,有了梁山落腳,武鬆的心也踏實許多,家眷都搬過來,再不用擔心被人抄了老巢。有了這個保障,武鬆也好放心到江湖闖蕩,做幾件轟轟烈烈的事。一則為了揚名,二來,他還記得九天玄女的話,“天機在側,英雄佐佑”,是時候把這幾個關鍵人物招來了,遲則生變。
在宛子城待了幾天,該熟悉的人事都熟悉的差不多,武鬆讓林衝和史進從嘍囉中挑選精明強幹的,教授槍棒。
梁山嘍囉聽說自己能得到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教導,一片歡唿,但他們沒想到,這竟然是噩夢的開始。
林衝很清楚,梁山就是武鬆打下的基業,也是他們兄弟賴以生存和保全自己的堡壘,按照武鬆這種作大死的惹禍頻率,估計朝廷兵馬很快就到了,不好好練出一批精兵來,大夥都得等死!
林衝使出了看家本領,每天至少練上三個時辰,將嘍囉們折騰得苦不堪言,連史進都不忍旁觀。
武鬆則敦促杜遷、宋萬去東平府采購物品,從過日子的角度來看,梁山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柴米油鹽樣樣都不能少,真讓當家人操碎了心。
為了迴報朱貴的提前投誠,武鬆決定先擴建酒店,並且改變酒店的經營性質,從一家劫掠為生的酒店改成正兒八經的生意。
梁山從此不劫道,要劫也隻劫官府和地主,這也是打造義名的手段。
又過了五六天,魯智深、時遷帶著清河縣的家眷趕到了梁山泊下。
除了魯智深和時遷,車上的每個人心中都很忐忑。林娘子一家剛從東京搬到清河沒幾天,又要從縣城搬到梁山,他們對前路一片迷茫。
李師師和雙兒、心慈更不必說,武鬆不在身邊,她們連個主心骨都沒有,又不好總問時遷。天知道武鬆為何好好的都頭不做,要上山做草寇。
但李師師已經認命了,她的身子是武鬆贖出來的,走到天涯海角都要跟著。雙兒和心慈也是一樣,主母如此,她們更是無枝可依。
到了朱貴酒店前,時遷進去問路,朱貴早得了武鬆吩咐,旁人不識得,魯智深的容貌可是江湖獨一份,除他之外沒人用這麽重的禪杖。
當下朱貴連發三支響箭,金沙灘上放下三條快船來,為首船頭站著的正是史進。
“二位哥哥辛苦,盼你們許多日子了!”史進興奮道。
時遷道:“已是緊趕慢趕了,女眷乘車,不敢行得太快。”
這時,張教頭、林娘子、李師師等人都下了車,史進命嘍囉們將行李小心搬運上船。
眾人也上了船,行了金沙灘,武鬆和林衝在這裏相迎。岸上樹林中備好了桌椅酒席,趁著陰涼就在這裏飲酒歇息。
武鬆覺得自己又冷落師師了,但武鬆也很無奈,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忙是肯定的。
李師師的腳剛邁下船沿,就看到武鬆走了過來,還沒等李師師腳落地,武鬆一把攬住纖腰,將李師師抱下了船。
李師師又急又羞,低聲道:“官人不要……”
武鬆見她麵色赧紅,便放下她道:“師師,這些日子苦了你,今後再不會讓你東奔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