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九紋龍史進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院之中,李師師坐在武鬆的書房中,一本本瀏覽過來,愛不釋手。
李師師本就是才藝雙絕,琴棋書畫都精通,她的夢想就是嫁一個讀書人,夫妻琴瑟和鳴舉案齊眉,過沒羞沒臊的小日子。但她也知道,宋代讀書人地位奇高,像自己這樣的煙花女子身份,基本沒可能被讀書人娶迴家。
武鬆倒是給了她一個意外之喜,一個步軍都頭居然這麽喜愛讀書,這可不就是文武雙全。倒也難怪,他身軀魁偉,卻對人關心有加,一看就不是個莽漢。
武鬆走進來時,李師師正看的入神,他喚了一聲“師師”,李師師笑顏如花迎上來,道:“官人勞累一日,快坐下,我給你倒茶去。”
武鬆攔住李師師,輕輕握住她的柔荑,道:“我明天要出門,剛來便冷落了你,真是過意不去。”
李師師溫軟的身軀慢慢貼上去,道:“奴家到了這裏,能依靠的便隻有官人一個,你要出門,我自然不喜。但奴家知道,男人總要在外麵做事,哪能天天守在家裏。你盡管放心,有雙兒和心慈陪著我,我在這裏讀書作畫,也不會無聊的。”
武鬆攬住李師師柔若無骨的腰肢,道:“師師通情達理,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現在酒坊生意剛剛起步,我再去這一次,以後就清閑了。”
當晚,武植迴來,得知兄弟從東京帶迴一個美嬌娘,樂得嘴都合不上。他最擔心的就是武鬆的親事,見了李師師這般天仙似的人物,立刻便到祖宗牌位前磕頭上香。
次日,武鬆與王進帶著三輛大車啟程,留時遷在家裏守著,畢竟新來了兩個仆役和侍女,就算是下人,每天穿堂入室的,一定要好品性的才能留下。
五六日後到了蒲州,李大吉早將酒曲預備好,武鬆付了六百兩銀子,這是兩次的酒曲錢。酒曲約莫二百文錢一斤,李大吉給的也算公道價,若是旁人來蒲州,四百文也別想買得到。
當然,酒曲錢是對公的,李大吉也要上交,他的分成三個月一結,兩人說好的四六開,李大吉四,武鬆六。
本來是該五五分的,但李大吉總覺欠武鬆一條命,便堅持四六分成,否則就不幹了,武鬆隻得同意。
三人痛飲一頓,武鬆將後續事情都交代清楚,下次隻要王進自己來就行了。酒曲雖不算值錢,也必須護送才行,若是耽誤了一趟,就意味著酒坊停業一個月。
迴程時滿車滿載,自然慢了下來,行到上黨,眼看行程已過大半,這一日天氣也暖和起來。武鬆見前方道路通暢,便縱馬狂奔了一陣,心裏好生暢快。過了一處山腳,樹林中忽然躥出個頭戴鬥笠的漢子,手執哨棒攔在路上,大喝道:“那漢子把馬留下!”
武鬆暗自冷笑,這個剪徑小賊是個外行,自己若縱馬過去,還不撞他個筋斷骨折。但他自恃勇力過人,許多日子不與人動手,權當鬆鬆筋骨了。
一躍下了馬,也從馬背上取下根哨棒,笑道:“你若有本事贏了我手中哨棒,莫說送你一匹馬,我這裏還有百兩紋銀相贈。”
鬥笠漢子叫一聲:“好狂妄的潑才,看棍!”
兩人齊齊地揮動哨棒,鬥在一處。鬥笠漢子身量不如武鬆長大,氣力更是遜色不少,鬥了十餘個迴合便有些吃力。
武鬆見他棍法有些熟悉,手下便放緩了些,鬥笠漢子以為武鬆力竭,此消彼長之下,攻勢愈發猛烈。武鬆暗笑,這人已是強弩之末,還偏要逞強。
這一合鬥笠漢子從下方撩起哨棒,武鬆揮棒一磕,將那哨棒砸得脫了手,趁著對方一愣神,飛起一腳將鬥笠漢子踹翻了。
“你服不服?”武鬆用哨棒抵住漢子前胸,笑問道。
鬥笠漢子躺在地上罵道:“若不是我餓了半日,豈能敗給你?”
武鬆哈哈一笑,收迴了哨棒:“我請你吃飽了再打,你敢不敢?”
漢子一骨碌爬起來:“有什麽不敢?”
武鬆此時已知道這人是誰了,但他卻不好直唿其名,否則真的沒法解釋。
片刻後,王進押著三輛大車趕到,一見那漢子,禁不住喝道:“史大郎!你怎會在這裏?”
鬥笠漢子被人叫破了身份,再看馬上這人是王進,窘迫至極,轉身就逃,武鬆一把揪住他衣服,笑道:“哪裏走,我還要請你吃酒呢!”
史進無奈,摘了鬥笠轉過身,走到王進身前拜了幾拜:“師父。”
王進跳下馬,仔細看了看史進,問道:“大郎,你不好好在史家莊,跑到山西地界做什麽?”
史進滿麵羞慚,道:“師父,自你離了史家莊,我每日勤練武藝,不想飛來橫禍……”
於是史進將自己這段日子的經曆說了。少華山賊匪去華陰縣搶糧食,要從史家莊借道,史進當然不借,於是與陳達交手並將對方擒住。朱武、楊春知道自己不敵,便做低服軟求饒,史進感於義氣,饒了陳達。從此與少華山匪首多有往來。
有一次派遣莊客王四送信,王四醉了酒,懷中書信被獵戶李吉看到,李吉為了賞金去報官。華陰縣縣尉率兵前來捉拿,都被史進殺散了。他反了官府,再不能住在史家莊,便一把火將莊園燒了,去陝西尋找王進……
“你既與少華山賊人要好,為何不去做個山大王?”王進冷冷道。
史進道:“朱武也曾邀我上山,我怕玷汙了祖宗名聲,才不願上山。”
“那又為何來到此地?”
“我去渭州和老種經略相公處尋師父,又沒尋見,便四處遊走。後來花光了盤纏,便在路旁剪徑,隻想湊錢再迴少華山去……”史進囁嚅道。
王進哼了一聲:“此刻又不怕玷汙祖宗名聲了?”
史進漲紅了臉,他從小到大都是蜜罐裏長大的,何曾受過窮,原本以為闖蕩江湖是件爽快事,卻不知離了銀子寸步難行。除了少華山,他實在是無處可去了。
“我教你本事,可不是讓你用來劫道的!”王進歎了口氣,“看在你還知道遮住頭麵、多少有些廉恥之心的份上,我就留你兩隻手。”
史進再度拜伏,哭道:“師父,我該去哪裏?”
“天地之大,何處不可去?若跟著我,必定處處都受約束,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隻求師父不棄!”自父親身故後,王進就是史進最親近的人,他師父雖多,前麵大多是為了蒙騙錢財,隻有在王進這裏才學到了真本事。
“起來,上車坐著去!”王進朝大車一指。
史進沒有上車,而是跟在兩匹馬後步行,他趕上武鬆的馬頭,問道:“這位哥哥好棍法,不知如何稱唿。”
王進道:“這是我的東家,清河縣武鬆武都頭,你喚一聲二哥就行。”
史進抱了抱拳,道道:“最後那一棍該如何破解才好?”
武鬆不答,卻反問道:“史大郎,少華山三人有多少義氣?”
“二哥,義氣豈有多寡之分?”
“哦,那就是沒有了。”武鬆淡淡道。
史進略有些不快,畢竟他在少華山三兄弟身上看到了同生共死的感情,自己與他們交往的也十分愉快。當然,如果結局不是這麽壞的話。
“史大郎,你心中是有義的,但恰恰是這義害了你!”武鬆接著道,“正因為相信義氣的存在,朱武和楊春為救陳達跪地請死時,你才會中計。”
“你當他們是江湖氣,其實隻是賊人伎倆而已;你年少無知,朱武等人總該明白自己身份,若顧及你愛護你,便不該與你來往;你本是一身清白,而今被迫燒了祖業,被官府通緝,都是因他們而起。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師師本就是才藝雙絕,琴棋書畫都精通,她的夢想就是嫁一個讀書人,夫妻琴瑟和鳴舉案齊眉,過沒羞沒臊的小日子。但她也知道,宋代讀書人地位奇高,像自己這樣的煙花女子身份,基本沒可能被讀書人娶迴家。
武鬆倒是給了她一個意外之喜,一個步軍都頭居然這麽喜愛讀書,這可不就是文武雙全。倒也難怪,他身軀魁偉,卻對人關心有加,一看就不是個莽漢。
武鬆走進來時,李師師正看的入神,他喚了一聲“師師”,李師師笑顏如花迎上來,道:“官人勞累一日,快坐下,我給你倒茶去。”
武鬆攔住李師師,輕輕握住她的柔荑,道:“我明天要出門,剛來便冷落了你,真是過意不去。”
李師師溫軟的身軀慢慢貼上去,道:“奴家到了這裏,能依靠的便隻有官人一個,你要出門,我自然不喜。但奴家知道,男人總要在外麵做事,哪能天天守在家裏。你盡管放心,有雙兒和心慈陪著我,我在這裏讀書作畫,也不會無聊的。”
武鬆攬住李師師柔若無骨的腰肢,道:“師師通情達理,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現在酒坊生意剛剛起步,我再去這一次,以後就清閑了。”
當晚,武植迴來,得知兄弟從東京帶迴一個美嬌娘,樂得嘴都合不上。他最擔心的就是武鬆的親事,見了李師師這般天仙似的人物,立刻便到祖宗牌位前磕頭上香。
次日,武鬆與王進帶著三輛大車啟程,留時遷在家裏守著,畢竟新來了兩個仆役和侍女,就算是下人,每天穿堂入室的,一定要好品性的才能留下。
五六日後到了蒲州,李大吉早將酒曲預備好,武鬆付了六百兩銀子,這是兩次的酒曲錢。酒曲約莫二百文錢一斤,李大吉給的也算公道價,若是旁人來蒲州,四百文也別想買得到。
當然,酒曲錢是對公的,李大吉也要上交,他的分成三個月一結,兩人說好的四六開,李大吉四,武鬆六。
本來是該五五分的,但李大吉總覺欠武鬆一條命,便堅持四六分成,否則就不幹了,武鬆隻得同意。
三人痛飲一頓,武鬆將後續事情都交代清楚,下次隻要王進自己來就行了。酒曲雖不算值錢,也必須護送才行,若是耽誤了一趟,就意味著酒坊停業一個月。
迴程時滿車滿載,自然慢了下來,行到上黨,眼看行程已過大半,這一日天氣也暖和起來。武鬆見前方道路通暢,便縱馬狂奔了一陣,心裏好生暢快。過了一處山腳,樹林中忽然躥出個頭戴鬥笠的漢子,手執哨棒攔在路上,大喝道:“那漢子把馬留下!”
武鬆暗自冷笑,這個剪徑小賊是個外行,自己若縱馬過去,還不撞他個筋斷骨折。但他自恃勇力過人,許多日子不與人動手,權當鬆鬆筋骨了。
一躍下了馬,也從馬背上取下根哨棒,笑道:“你若有本事贏了我手中哨棒,莫說送你一匹馬,我這裏還有百兩紋銀相贈。”
鬥笠漢子叫一聲:“好狂妄的潑才,看棍!”
兩人齊齊地揮動哨棒,鬥在一處。鬥笠漢子身量不如武鬆長大,氣力更是遜色不少,鬥了十餘個迴合便有些吃力。
武鬆見他棍法有些熟悉,手下便放緩了些,鬥笠漢子以為武鬆力竭,此消彼長之下,攻勢愈發猛烈。武鬆暗笑,這人已是強弩之末,還偏要逞強。
這一合鬥笠漢子從下方撩起哨棒,武鬆揮棒一磕,將那哨棒砸得脫了手,趁著對方一愣神,飛起一腳將鬥笠漢子踹翻了。
“你服不服?”武鬆用哨棒抵住漢子前胸,笑問道。
鬥笠漢子躺在地上罵道:“若不是我餓了半日,豈能敗給你?”
武鬆哈哈一笑,收迴了哨棒:“我請你吃飽了再打,你敢不敢?”
漢子一骨碌爬起來:“有什麽不敢?”
武鬆此時已知道這人是誰了,但他卻不好直唿其名,否則真的沒法解釋。
片刻後,王進押著三輛大車趕到,一見那漢子,禁不住喝道:“史大郎!你怎會在這裏?”
鬥笠漢子被人叫破了身份,再看馬上這人是王進,窘迫至極,轉身就逃,武鬆一把揪住他衣服,笑道:“哪裏走,我還要請你吃酒呢!”
史進無奈,摘了鬥笠轉過身,走到王進身前拜了幾拜:“師父。”
王進跳下馬,仔細看了看史進,問道:“大郎,你不好好在史家莊,跑到山西地界做什麽?”
史進滿麵羞慚,道:“師父,自你離了史家莊,我每日勤練武藝,不想飛來橫禍……”
於是史進將自己這段日子的經曆說了。少華山賊匪去華陰縣搶糧食,要從史家莊借道,史進當然不借,於是與陳達交手並將對方擒住。朱武、楊春知道自己不敵,便做低服軟求饒,史進感於義氣,饒了陳達。從此與少華山匪首多有往來。
有一次派遣莊客王四送信,王四醉了酒,懷中書信被獵戶李吉看到,李吉為了賞金去報官。華陰縣縣尉率兵前來捉拿,都被史進殺散了。他反了官府,再不能住在史家莊,便一把火將莊園燒了,去陝西尋找王進……
“你既與少華山賊人要好,為何不去做個山大王?”王進冷冷道。
史進道:“朱武也曾邀我上山,我怕玷汙了祖宗名聲,才不願上山。”
“那又為何來到此地?”
“我去渭州和老種經略相公處尋師父,又沒尋見,便四處遊走。後來花光了盤纏,便在路旁剪徑,隻想湊錢再迴少華山去……”史進囁嚅道。
王進哼了一聲:“此刻又不怕玷汙祖宗名聲了?”
史進漲紅了臉,他從小到大都是蜜罐裏長大的,何曾受過窮,原本以為闖蕩江湖是件爽快事,卻不知離了銀子寸步難行。除了少華山,他實在是無處可去了。
“我教你本事,可不是讓你用來劫道的!”王進歎了口氣,“看在你還知道遮住頭麵、多少有些廉恥之心的份上,我就留你兩隻手。”
史進再度拜伏,哭道:“師父,我該去哪裏?”
“天地之大,何處不可去?若跟著我,必定處處都受約束,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隻求師父不棄!”自父親身故後,王進就是史進最親近的人,他師父雖多,前麵大多是為了蒙騙錢財,隻有在王進這裏才學到了真本事。
“起來,上車坐著去!”王進朝大車一指。
史進沒有上車,而是跟在兩匹馬後步行,他趕上武鬆的馬頭,問道:“這位哥哥好棍法,不知如何稱唿。”
王進道:“這是我的東家,清河縣武鬆武都頭,你喚一聲二哥就行。”
史進抱了抱拳,道道:“最後那一棍該如何破解才好?”
武鬆不答,卻反問道:“史大郎,少華山三人有多少義氣?”
“二哥,義氣豈有多寡之分?”
“哦,那就是沒有了。”武鬆淡淡道。
史進略有些不快,畢竟他在少華山三兄弟身上看到了同生共死的感情,自己與他們交往的也十分愉快。當然,如果結局不是這麽壞的話。
“史大郎,你心中是有義的,但恰恰是這義害了你!”武鬆接著道,“正因為相信義氣的存在,朱武和楊春為救陳達跪地請死時,你才會中計。”
“你當他們是江湖氣,其實隻是賊人伎倆而已;你年少無知,朱武等人總該明白自己身份,若顧及你愛護你,便不該與你來往;你本是一身清白,而今被迫燒了祖業,被官府通緝,都是因他們而起。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