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天下第一忠貞不二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進搖了搖頭,笑而不答,他在武鬆家住的頗為舒心,隻是少住尚可,長住卻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故此猶豫。
武鬆雖然正在擴大勢力之時,但他知道,人與人結交貴在平等,因此既不強求,更不會諂媚。緣分到了,意氣相投,自然會在一起做事。
二人談論起拳腳槍棒來,不一時轉到林衝身上,王進道:“我也不知林教頭家住何處,要尋他便需去南門外校場。”
二人吃了個飽,王進自向西去了,武鬆尋了間客棧,將馬匹存了,便出來在街上閑逛。
林衝和盧俊義一樣,是關係到天魁星氣運的人物,十分緊要,加之周侗這層關係,武鬆必定要早早建立聯係,深入溝通感情,免得二人走上了“邪路”。
州橋離南校場本就不遠,武鬆一邊走一邊打聽,來到南校場時,正見校場上山唿海嘯,禁軍操練已近尾聲。
又等片刻後散了場,一群身著綠袍的教頭三兩成群向外走。
林衝的大名如雷貫耳的,但武鬆還沒見過真人,他在人群中仔細搜尋,忽然看到一個豹頭環眼的大漢,便試探著喊了句“林教頭”。
那人循聲看來,武鬆心知自己猜得不錯,上前拜倒:“師兄在上,武鬆這廂有禮了。”
林衝疑惑著將武鬆扶起來,武鬆細說來曆,林衝恍然大悟,道:“周侗老師與家父是至交,曾教過我許多棍棒拳腳,咱們可不正是親師兄弟!”
二人並肩向林衝家行去,林衝家住大相國寺東北的甜水巷中,能在寸土寸金的東京擁有一個小院,絕不是件容易事。
進了家門,早有林娘子與錦兒迎上來為林衝更衣,見了武鬆卻是一怔,林衝引見一番,武鬆又拜倒在地,口唿:“見過嫂嫂!”
因武鬆來得突然,林衝便命錦兒去高陽正店買現成的酒菜迴來。武鬆拿出備好的禮物,給林衝的是一柄百煉尺刀。這柄刀比解腕尖刀略長二寸,是武鬆特意在李老實處定做的,因鋼口極佳,一柄短刀花了他二十兩大銀。
林衝是識貨的主,他先觀刀形,又握住刀柄輕揮幾下,再拿拇指試了刃鋒,驚喜道:“東京城也難買如此寶刀,雖不能吹毛斷刃,也差之不遠了!”
武鬆笑道:“這是我請清河縣鐵匠特意尋好鐵打造的,哥哥喜歡便好。”
給林娘子的禮物是武鬆特意叫心慈預備的,一整套頭飾妝具,都是選當時最應景的樣式,簪釵釧墜俱全,金玉搭配,價值著實不菲。
林家和張家都算是小康人家,卻沒料到武鬆出手如此豪闊,林娘子頗有些局促,道:“兄弟如此重禮,叫我如何受得起?”
武鬆鄭重道:“嫂嫂若受不起,天下還有誰受得起?平心而論,嫂嫂天生麗質,再好的首飾,也隻是略微增色而已。”
若是登徒子說出這話,林衝怕是立時不喜,而武鬆拱手垂目,言語誠摯,顯然是對哥嫂的敬重使然。
的確,武鬆為林娘子備的禮物可比給盧俊義妻子的用心多了,隻因林娘子是整本《水滸傳》中罕有的、值得敬佩的人物!
論品格堅韌、忠貞無二,她可比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強多了!
不過今世有我武鬆在,那些窩囊事再也不會發生了。
片刻後,錦兒帶著酒店的兩個小廝迴來,酒水菜肴一應俱全,二人自然痛飲一番。
喝了六七分醉,武鬆起身告辭,林衝道:“兄弟錯了,既來東京,哪有去外麵住的道理?”
武鬆道:“非是小弟客氣,是另有朋友與我同來,拋下一個人在客店,實在過意不去。”
林衝這才罷休,出門將武鬆送出好遠,道:“兄弟明日定要再來。”
武鬆道:“既如此,那便叨擾哥哥了。”
辭了林衝,從甜水巷出來,迎麵正是燈火通明的“高陽正店”,店內人頭攢動,店外還有許多人等候用餐。武鬆暗道,果然是gdp發達的百萬人口級別城市,就這麽一家店,抵得上清河一個坊市的營業額了。
向南走便是大相國寺,街上冷清,相比之下,北麵可熱鬧的很,武鬆就是來東京看景的,當然不怕人多,便朝著熱鬧處走去。
這裏竟是一座大集,一頭紮進來,耳邊聽的是“白腸、鮓脯、凍魚頭呐——”“薑豉子、抹髒、辣腳子呐——”的吆喝聲,眼裏看的是衣物書畫、珍玩犀玉、香糖果子、蜜煎雕花、河婁頭麵、冠梳領抹……實在是應有盡有。
武鬆暗道,可惜東京離清河太遠,就算買些吃食迴去也變了味道,若有機會,定要帶哥哥來嚐一嚐。
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出來,眼前景象又變,隻見路旁都是些奇術異能,歌舞百戲,什麽擊丸蹴踘,踏索上竿、吞鐵劍耍傀儡,吐五色水、旋燒泥丸子……令人目不暇接。
武鬆邊走邊看,興致盎然,跨過一座石橋,又看到路旁搭起一座彩樓戲台,樓上各懸著燈球一座,將戲台照得亮如白晝。隻聽咿咿呀呀聲唱罷,戲台隔路相望的二樓上一陣叫好聲。
武鬆循聲向高樓上看去,放眼一望,盡是美女。至少十餘個花枝招展的姑娘在隔街看戲,她們笑聲爽朗,言語肆意,完全沒有尋常女子的矜持。
翠雲樓?武鬆忽然看到了招牌,不禁失笑,自己這不是來到了王進所說的勾欄之地?勾欄之地,就是煙花女子賴以生存之所在。
以武鬆的後世思維,他既不笑娼,也不笑貧,人活著都不易,如果有選擇,誰都想托生在王侯將相家,誰願意生下來就衣食無著?
向前走了數百米,武鬆不得不讚歎宋時青樓行業的發達,這一整條街看過來,幾乎就沒有重複的風格。從門臉裝修到攬客手段,從花娘的穿著到曲調詞牌的吟唱,主打的就是一個差異化。
看得多了,武鬆酒也醒的差不多,一時間有點意興索然,便轉身往迴走。行到一處燈光較暗的巷子口,忽然看到一麵不起眼的招牌,上麵隻寫著一行娟秀小字:章台柳,章台柳,不知折於何人手?
武鬆雖然正在擴大勢力之時,但他知道,人與人結交貴在平等,因此既不強求,更不會諂媚。緣分到了,意氣相投,自然會在一起做事。
二人談論起拳腳槍棒來,不一時轉到林衝身上,王進道:“我也不知林教頭家住何處,要尋他便需去南門外校場。”
二人吃了個飽,王進自向西去了,武鬆尋了間客棧,將馬匹存了,便出來在街上閑逛。
林衝和盧俊義一樣,是關係到天魁星氣運的人物,十分緊要,加之周侗這層關係,武鬆必定要早早建立聯係,深入溝通感情,免得二人走上了“邪路”。
州橋離南校場本就不遠,武鬆一邊走一邊打聽,來到南校場時,正見校場上山唿海嘯,禁軍操練已近尾聲。
又等片刻後散了場,一群身著綠袍的教頭三兩成群向外走。
林衝的大名如雷貫耳的,但武鬆還沒見過真人,他在人群中仔細搜尋,忽然看到一個豹頭環眼的大漢,便試探著喊了句“林教頭”。
那人循聲看來,武鬆心知自己猜得不錯,上前拜倒:“師兄在上,武鬆這廂有禮了。”
林衝疑惑著將武鬆扶起來,武鬆細說來曆,林衝恍然大悟,道:“周侗老師與家父是至交,曾教過我許多棍棒拳腳,咱們可不正是親師兄弟!”
二人並肩向林衝家行去,林衝家住大相國寺東北的甜水巷中,能在寸土寸金的東京擁有一個小院,絕不是件容易事。
進了家門,早有林娘子與錦兒迎上來為林衝更衣,見了武鬆卻是一怔,林衝引見一番,武鬆又拜倒在地,口唿:“見過嫂嫂!”
因武鬆來得突然,林衝便命錦兒去高陽正店買現成的酒菜迴來。武鬆拿出備好的禮物,給林衝的是一柄百煉尺刀。這柄刀比解腕尖刀略長二寸,是武鬆特意在李老實處定做的,因鋼口極佳,一柄短刀花了他二十兩大銀。
林衝是識貨的主,他先觀刀形,又握住刀柄輕揮幾下,再拿拇指試了刃鋒,驚喜道:“東京城也難買如此寶刀,雖不能吹毛斷刃,也差之不遠了!”
武鬆笑道:“這是我請清河縣鐵匠特意尋好鐵打造的,哥哥喜歡便好。”
給林娘子的禮物是武鬆特意叫心慈預備的,一整套頭飾妝具,都是選當時最應景的樣式,簪釵釧墜俱全,金玉搭配,價值著實不菲。
林家和張家都算是小康人家,卻沒料到武鬆出手如此豪闊,林娘子頗有些局促,道:“兄弟如此重禮,叫我如何受得起?”
武鬆鄭重道:“嫂嫂若受不起,天下還有誰受得起?平心而論,嫂嫂天生麗質,再好的首飾,也隻是略微增色而已。”
若是登徒子說出這話,林衝怕是立時不喜,而武鬆拱手垂目,言語誠摯,顯然是對哥嫂的敬重使然。
的確,武鬆為林娘子備的禮物可比給盧俊義妻子的用心多了,隻因林娘子是整本《水滸傳》中罕有的、值得敬佩的人物!
論品格堅韌、忠貞無二,她可比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強多了!
不過今世有我武鬆在,那些窩囊事再也不會發生了。
片刻後,錦兒帶著酒店的兩個小廝迴來,酒水菜肴一應俱全,二人自然痛飲一番。
喝了六七分醉,武鬆起身告辭,林衝道:“兄弟錯了,既來東京,哪有去外麵住的道理?”
武鬆道:“非是小弟客氣,是另有朋友與我同來,拋下一個人在客店,實在過意不去。”
林衝這才罷休,出門將武鬆送出好遠,道:“兄弟明日定要再來。”
武鬆道:“既如此,那便叨擾哥哥了。”
辭了林衝,從甜水巷出來,迎麵正是燈火通明的“高陽正店”,店內人頭攢動,店外還有許多人等候用餐。武鬆暗道,果然是gdp發達的百萬人口級別城市,就這麽一家店,抵得上清河一個坊市的營業額了。
向南走便是大相國寺,街上冷清,相比之下,北麵可熱鬧的很,武鬆就是來東京看景的,當然不怕人多,便朝著熱鬧處走去。
這裏竟是一座大集,一頭紮進來,耳邊聽的是“白腸、鮓脯、凍魚頭呐——”“薑豉子、抹髒、辣腳子呐——”的吆喝聲,眼裏看的是衣物書畫、珍玩犀玉、香糖果子、蜜煎雕花、河婁頭麵、冠梳領抹……實在是應有盡有。
武鬆暗道,可惜東京離清河太遠,就算買些吃食迴去也變了味道,若有機會,定要帶哥哥來嚐一嚐。
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出來,眼前景象又變,隻見路旁都是些奇術異能,歌舞百戲,什麽擊丸蹴踘,踏索上竿、吞鐵劍耍傀儡,吐五色水、旋燒泥丸子……令人目不暇接。
武鬆邊走邊看,興致盎然,跨過一座石橋,又看到路旁搭起一座彩樓戲台,樓上各懸著燈球一座,將戲台照得亮如白晝。隻聽咿咿呀呀聲唱罷,戲台隔路相望的二樓上一陣叫好聲。
武鬆循聲向高樓上看去,放眼一望,盡是美女。至少十餘個花枝招展的姑娘在隔街看戲,她們笑聲爽朗,言語肆意,完全沒有尋常女子的矜持。
翠雲樓?武鬆忽然看到了招牌,不禁失笑,自己這不是來到了王進所說的勾欄之地?勾欄之地,就是煙花女子賴以生存之所在。
以武鬆的後世思維,他既不笑娼,也不笑貧,人活著都不易,如果有選擇,誰都想托生在王侯將相家,誰願意生下來就衣食無著?
向前走了數百米,武鬆不得不讚歎宋時青樓行業的發達,這一整條街看過來,幾乎就沒有重複的風格。從門臉裝修到攬客手段,從花娘的穿著到曲調詞牌的吟唱,主打的就是一個差異化。
看得多了,武鬆酒也醒的差不多,一時間有點意興索然,便轉身往迴走。行到一處燈光較暗的巷子口,忽然看到一麵不起眼的招牌,上麵隻寫著一行娟秀小字:章台柳,章台柳,不知折於何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