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朝暴富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鬆麵色從容,仔細看了看張永富,這人生得一臉奸猾模樣:眉毛散亂,眼生三白,鼻頭帶鉤,小口尖頜。
什麽年代都有這樣的人,胖得像豬,奸猾如狐,勾結官府,欺壓良善,偏偏他們就能享受錦衣玉食,比普通人活的滋潤!
“張大官人說笑了,區區武二,哪當得起大官人屈尊紆駕。”武鬆將張永富迎進院裏,他對這人憎恨交加,但臉上的笑容既溫暖又真誠。
張永富受寵若驚,進院後見孟雄也在,又是一通寒暄。
武鬆心知肚明,門臉被砸、武植被打必定是張家所為,鬧事的是他,此時來謝罪的也是他,
若非自己做了都頭,張大戶怎會如此前倨後恭?
孟雄也明白過來,以張永富的身份財力,和武鬆是沒什麽交集的,若要交往,今天晚宴上自然來得及,沒必要此時上門。如此看來,二人是早有過節了。
身為縣尉,自然不願見手下都頭和本縣大戶發生矛盾,便動了說和之意,又命手下衙役進屋搬幾張條凳出來。
張永富坐了下來,環視一周,裝模作樣感慨道:“好一座方正大宅,也隻有武都頭這樣人物配得上了。”
武鬆笑道:“大官人言過了,一座宅子而已,誰住不是一樣。”
“欸——”張大戶故作高深道,“門前抱鼓,門上團簪,像我這樣的俗人,想一想都是要折壽的,雖有些年久失修,好生整治一番,必定重放光彩。張管事——”
一個隨從彎著腰過來,手上端著一個托盤,張大戶掀開紅綢,露出白花花二十錠大銀來,一錠是十兩足銀,共二百兩。
張大戶起身施了一禮:“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都頭笑納。”
“張兄,這可使不得!武鬆無功不敢受祿,”武鬆對之前的事情一句不提。
“都頭過謙了,若無都頭剿滅賊人,清河縣今後可不得消停,這是多大的功德!”張永富恭維幾句,又痛心疾首似的一跺腳,道,“家奴侯亮豬油蒙了心,來都頭家裏搗亂,還誤傷了尊兄,我也是剛剛得知。不過都頭放心,我已將侯亮送至縣衙,隻等律法裁決,如此小人,絕不能輕饒了他!”
張永富一擺手,張管事將先前二百兩大銀放在條凳上,又從轎中端出一個托盤,仍是二百兩。
“尊兄遇上這樣的無賴,也是有理說不清,區區薄禮,為尊兄治傷所用,都頭千萬莫推辭。”
說實話,這四百兩銀子掏出來,張永富著實肉疼,喬管事受傷後他就打聽了武家根底,武大是賣炊餅的矬子,武二是不務正業的閑漢,家中無根無據的,也敢為劉寡婦撐腰?
仗勢欺人的事,張永富做得多了,沒想到不務正業的武二搖身一變,成了本縣都頭!喬管事本以為找了個軟柿子,卻一頭撞到鐵板上!這也怪不得喬管事,張家行事曆來如此,何時吃過虧?
如今武鬆正是知縣眼中紅人,在清河縣威望又高,有這樣一個仇人,張家的日子可不會好過,因此,張永富是一定要交好武鬆的。
武鬆暗自冷笑,張永富嘴上說賠禮,卻從始至終沒看過武植一眼,這就是拿銀子砸人呢!武鬆雖缺銀子,卻從沒在意過銀子,於是隻說了句:“大官人客氣了,既然打人者已經伏法,此事就此算了,如此重禮,在下不能收。”
張永富倒也不是傻子,錢要花出去才心安,二人便推讓起來。這時,孟雄輕咳一聲,道:“二郎,既然張大官人誠心誠意,我看你就收下吧。”
頂頭上司發話,武鬆不好拒絕,隻好將四百兩銀子收了。孟雄看得也不禁豔羨,身為縣尉,這種事情見得多了,打傷一個平民百姓最多不過十兩銀子,打了都頭的哥哥就要四百兩,真是好價錢!
武鬆送走了張永富,看著顫巍巍離去的小轎,心中暗道:縱無此事,我也要殺你,隻是矛盾公諸於眾,不好急切下手,以免有心人生疑。
眾衙役已將馬車上的財物都搬了下來,規規整整擺在院中,什麽花燭鞭炮、綢緞棉布、生肉醬料一應俱全,像是開了個雜貨鋪。
孟雄帶著衙役們離去,武大心中感慨萬千,立刻扯住他來祖宗牌位祭拜。真是天佑武家,若在從前,武鬆每日醉醺醺歸家,倒頭便睡。他若晚戒酒兩日,這偌大功勞便得不著,先祖有靈啊!
拜了祖宗牌位,武大便看著武鬆傻笑,這個從小到大都隻會給他帶來麻煩的兄弟,此刻怎麽看都順眼,千好萬好!
“我去買酒!”武大在腰間一拍,不但要買酒,還要多買些菜肴,武大也有幾個朋友,都請來熱鬧一下。
武鬆急忙攔住:“哥哥不急,給你請的大夫就到了,要請酒明日再說。”
過了一會,門環扣響,縣衙的馬車去而複返,這次來的是馬軍都頭於海。於海帶著幾個衙役下來,紛紛拱手道賀,然後從車上一件件地搬東西。
“這是範主簿的賀禮,端硯、宣筆,別的兄弟也記不住。”於海笑道,範主簿也是有趣,給一個赳赳武夫送上文房四寶,這也太不協調了。
武鬆卻鄭重對著文房四寶施禮,道:“範主簿用心良苦,武鬆謹記在心。”
“孟縣尉的賀禮是一車好炭,稍後著人送來。”於海又一擺手,衙役從車上搬下兩床質料上乘的棉被,“這是在下的賀禮,兄弟不要嫌棄。”
宋時人們送禮以實用為先,除了金銀這樣的硬通貨,在冬天送上燒炭和被褥再常見不過。武鬆再施禮道:“諸位深情厚誼,武鬆銘記在心。”
“這是手底下兄弟湊的份子,二郎也收了吧。”於海再遞上一包散碎銀子,約莫十餘兩。
武鬆忙道:“這可使不得,武鬆初做都頭,未曾惠及兄弟們一二,哪有先收禮的道理?”
於海笑道:“這是下不為例之事,二郎若不收,隻怕兄弟們心裏不安定呢!”
武鬆思忖道:“既如此,於大哥幫我暫存著,忙過這幾日,銀子用來請大家吃酒,到時還勞煩於大哥幫我逐個引見。”
“二郎果然爽快人,說起吃酒,我義不容辭,哈哈……”
武鬆迴院中拿了許多沿街店鋪的獻禮,什麽鞋襪衣帽、油鹽醬醋、酒果蜜餞,挑揀半數給於海,道:“這許多東西,我根本用不完,勞煩於大哥分給兄弟們。”
於海讚道:“二郎年紀輕輕,如此會做人,他日必定高升!”
武鬆道:“武二已得了大運氣,不敢奢求其他,既接了這差事,兄弟們一同保此地平安,那便都不是外人。”
送走了於海,又過片刻,大夫登門為武大診治,重新綁了夾板,又貼了自家祖傳的療傷藥,叮囑百日內不可妄動。
武植心情不佳,這段日子是沒法做炊餅了。
又過片刻,知縣賞賜的銀錢絹帛送到武家,
武大有生以來也沒見過四百兩銀子和五百貫錢,他一錠錠、一串串地摩挲著,不禁有些感傷,潸然落淚道:“這都是兄弟搏命賺來的。”
武鬆笑道:“哥哥言重了,等閑毛賊,百十個我也不放在心上,哥哥勿要掛念!”
有了這些錢,修繕房屋是不在話下了,武鬆暗道,塚子山的山賊倒似是自己的晉身台階,看來今生與前世不同,時運甚佳!
什麽年代都有這樣的人,胖得像豬,奸猾如狐,勾結官府,欺壓良善,偏偏他們就能享受錦衣玉食,比普通人活的滋潤!
“張大官人說笑了,區區武二,哪當得起大官人屈尊紆駕。”武鬆將張永富迎進院裏,他對這人憎恨交加,但臉上的笑容既溫暖又真誠。
張永富受寵若驚,進院後見孟雄也在,又是一通寒暄。
武鬆心知肚明,門臉被砸、武植被打必定是張家所為,鬧事的是他,此時來謝罪的也是他,
若非自己做了都頭,張大戶怎會如此前倨後恭?
孟雄也明白過來,以張永富的身份財力,和武鬆是沒什麽交集的,若要交往,今天晚宴上自然來得及,沒必要此時上門。如此看來,二人是早有過節了。
身為縣尉,自然不願見手下都頭和本縣大戶發生矛盾,便動了說和之意,又命手下衙役進屋搬幾張條凳出來。
張永富坐了下來,環視一周,裝模作樣感慨道:“好一座方正大宅,也隻有武都頭這樣人物配得上了。”
武鬆笑道:“大官人言過了,一座宅子而已,誰住不是一樣。”
“欸——”張大戶故作高深道,“門前抱鼓,門上團簪,像我這樣的俗人,想一想都是要折壽的,雖有些年久失修,好生整治一番,必定重放光彩。張管事——”
一個隨從彎著腰過來,手上端著一個托盤,張大戶掀開紅綢,露出白花花二十錠大銀來,一錠是十兩足銀,共二百兩。
張大戶起身施了一禮:“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都頭笑納。”
“張兄,這可使不得!武鬆無功不敢受祿,”武鬆對之前的事情一句不提。
“都頭過謙了,若無都頭剿滅賊人,清河縣今後可不得消停,這是多大的功德!”張永富恭維幾句,又痛心疾首似的一跺腳,道,“家奴侯亮豬油蒙了心,來都頭家裏搗亂,還誤傷了尊兄,我也是剛剛得知。不過都頭放心,我已將侯亮送至縣衙,隻等律法裁決,如此小人,絕不能輕饒了他!”
張永富一擺手,張管事將先前二百兩大銀放在條凳上,又從轎中端出一個托盤,仍是二百兩。
“尊兄遇上這樣的無賴,也是有理說不清,區區薄禮,為尊兄治傷所用,都頭千萬莫推辭。”
說實話,這四百兩銀子掏出來,張永富著實肉疼,喬管事受傷後他就打聽了武家根底,武大是賣炊餅的矬子,武二是不務正業的閑漢,家中無根無據的,也敢為劉寡婦撐腰?
仗勢欺人的事,張永富做得多了,沒想到不務正業的武二搖身一變,成了本縣都頭!喬管事本以為找了個軟柿子,卻一頭撞到鐵板上!這也怪不得喬管事,張家行事曆來如此,何時吃過虧?
如今武鬆正是知縣眼中紅人,在清河縣威望又高,有這樣一個仇人,張家的日子可不會好過,因此,張永富是一定要交好武鬆的。
武鬆暗自冷笑,張永富嘴上說賠禮,卻從始至終沒看過武植一眼,這就是拿銀子砸人呢!武鬆雖缺銀子,卻從沒在意過銀子,於是隻說了句:“大官人客氣了,既然打人者已經伏法,此事就此算了,如此重禮,在下不能收。”
張永富倒也不是傻子,錢要花出去才心安,二人便推讓起來。這時,孟雄輕咳一聲,道:“二郎,既然張大官人誠心誠意,我看你就收下吧。”
頂頭上司發話,武鬆不好拒絕,隻好將四百兩銀子收了。孟雄看得也不禁豔羨,身為縣尉,這種事情見得多了,打傷一個平民百姓最多不過十兩銀子,打了都頭的哥哥就要四百兩,真是好價錢!
武鬆送走了張永富,看著顫巍巍離去的小轎,心中暗道:縱無此事,我也要殺你,隻是矛盾公諸於眾,不好急切下手,以免有心人生疑。
眾衙役已將馬車上的財物都搬了下來,規規整整擺在院中,什麽花燭鞭炮、綢緞棉布、生肉醬料一應俱全,像是開了個雜貨鋪。
孟雄帶著衙役們離去,武大心中感慨萬千,立刻扯住他來祖宗牌位祭拜。真是天佑武家,若在從前,武鬆每日醉醺醺歸家,倒頭便睡。他若晚戒酒兩日,這偌大功勞便得不著,先祖有靈啊!
拜了祖宗牌位,武大便看著武鬆傻笑,這個從小到大都隻會給他帶來麻煩的兄弟,此刻怎麽看都順眼,千好萬好!
“我去買酒!”武大在腰間一拍,不但要買酒,還要多買些菜肴,武大也有幾個朋友,都請來熱鬧一下。
武鬆急忙攔住:“哥哥不急,給你請的大夫就到了,要請酒明日再說。”
過了一會,門環扣響,縣衙的馬車去而複返,這次來的是馬軍都頭於海。於海帶著幾個衙役下來,紛紛拱手道賀,然後從車上一件件地搬東西。
“這是範主簿的賀禮,端硯、宣筆,別的兄弟也記不住。”於海笑道,範主簿也是有趣,給一個赳赳武夫送上文房四寶,這也太不協調了。
武鬆卻鄭重對著文房四寶施禮,道:“範主簿用心良苦,武鬆謹記在心。”
“孟縣尉的賀禮是一車好炭,稍後著人送來。”於海又一擺手,衙役從車上搬下兩床質料上乘的棉被,“這是在下的賀禮,兄弟不要嫌棄。”
宋時人們送禮以實用為先,除了金銀這樣的硬通貨,在冬天送上燒炭和被褥再常見不過。武鬆再施禮道:“諸位深情厚誼,武鬆銘記在心。”
“這是手底下兄弟湊的份子,二郎也收了吧。”於海再遞上一包散碎銀子,約莫十餘兩。
武鬆忙道:“這可使不得,武鬆初做都頭,未曾惠及兄弟們一二,哪有先收禮的道理?”
於海笑道:“這是下不為例之事,二郎若不收,隻怕兄弟們心裏不安定呢!”
武鬆思忖道:“既如此,於大哥幫我暫存著,忙過這幾日,銀子用來請大家吃酒,到時還勞煩於大哥幫我逐個引見。”
“二郎果然爽快人,說起吃酒,我義不容辭,哈哈……”
武鬆迴院中拿了許多沿街店鋪的獻禮,什麽鞋襪衣帽、油鹽醬醋、酒果蜜餞,挑揀半數給於海,道:“這許多東西,我根本用不完,勞煩於大哥分給兄弟們。”
於海讚道:“二郎年紀輕輕,如此會做人,他日必定高升!”
武鬆道:“武二已得了大運氣,不敢奢求其他,既接了這差事,兄弟們一同保此地平安,那便都不是外人。”
送走了於海,又過片刻,大夫登門為武大診治,重新綁了夾板,又貼了自家祖傳的療傷藥,叮囑百日內不可妄動。
武植心情不佳,這段日子是沒法做炊餅了。
又過片刻,知縣賞賜的銀錢絹帛送到武家,
武大有生以來也沒見過四百兩銀子和五百貫錢,他一錠錠、一串串地摩挲著,不禁有些感傷,潸然落淚道:“這都是兄弟搏命賺來的。”
武鬆笑道:“哥哥言重了,等閑毛賊,百十個我也不放在心上,哥哥勿要掛念!”
有了這些錢,修繕房屋是不在話下了,武鬆暗道,塚子山的山賊倒似是自己的晉身台階,看來今生與前世不同,時運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