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的話不多,卻暗含天機。


    一百零八個魔君是在天上掛了號的,這一百零八個人不容更改。但是,魔君的位序並非固定不變,而決定位序的關鍵,是氣運!


    天魁星是魔君的首領,非比尋常,要想做天魁星,就要有超乎尋常的氣運。


    玄女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聚天罡、攏地煞,有天機在側,英雄佐佑”,是達成天魁星氣運的必要條件。


    誰能做到這幾點,誰就是天魁星!


    乍看上去,什麽天罡地煞、英雄佐佑都是泛泛之詞,不是特指,但武鬆知道,破題的關鍵其實在“天機”二字。


    此處的“天機在側”當然不是指“秘密就在身旁”,而是說星主身邊必定有一個天機星!


    武鬆恰恰知道天機星是誰,當然就是未來的梁山第一軍師——智多星吳用!


    既然“天機”指的是人,那“英雄佐佑”四字也是一樣的道理了。


    “天機在側,英雄袏佑”這後半句話,武鬆已經猜出其中含義。“天機”是天機星吳用,而“英雄”並非英雄好漢,而是天英星小李廣花榮與天雄星豹子頭林衝,“佐佑”也並非輔佐護佑,而是地佐星小溫侯呂方與地佑星賽仁貴郭盛。


    由此推論,上半句的“聚天罡、攏地煞”並非是說星主能聚攏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是要將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和地煞星神機軍師朱武拉攏過來。


    答案已經揭曉,隻要讓這幾個決定星主氣運的人口服心服、將他們歸到自己麾下,天魁星的位子就是自己的了!


    自己能做到嗎?不知道!但武鬆有一個極大的優勢:他在這場氣運之爭中占了先!


    要知道,《水滸傳》中的武鬆和宋江是在柴進莊園中遇見的,而武鬆此時還在清河縣,拳打孫機密一事還未發生,大致推算,至少還要兩年以後,宋江才會殺死閻婆惜踏入江湖。


    似乎一切都來得及,除了一個人沒有把握,那就是天英星小李廣花榮。因為連武鬆也不知道,宋江和花榮到底是何時相識、又因何親如兄弟的。


    帛書上的那兩句話也不難懂,“全忠仗義,一腔浩然正氣”,說的是處世規則,幹壞事不行,要憑良知做事。


    這正是武鬆所願,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其中卻有不少人渣。有了玄女這句話,該砍的砍,該殺的殺。


    “輔國安民,趙姓一六六年”,那是說趙家江山氣數未盡,還有一百多年呢。


    從後世過來的武鬆知道,汴梁的宋,臨安的宋,雖山河破碎,卻仍是趙家天下。


    要想成就大事,總需要些苛刻的條件。網文中修仙講究財、侶、法、地,勾引女人要“潘驢鄧小閑”五樣俱全,那麽,要想收服這幾個人中龍鳳需要什麽呢?


    武鬆很快有了答案:錢財、名聲、地位、手段,這四樣缺一不可。


    上輩子活了十八歲,雖然腿腳不便,武鬆卻也明白了一個四海皆準的道理:物質基礎決定一切。


    所以,先搞錢!


    ——————————————————————


    次日,兄弟兩個吃了早飯,武植仍去賣炊餅,武鬆也出了門。他到坊市找了一個石匠一個漆匠,請他們迴家中修繕門臉,然後又去了李老實的鐵匠鋪。


    李老實是清河縣的名人,因為他祖孫三代都叫“李老實”,沒人知道他們的大名叫什麽,據城中老人說,這爺仨就像一個模子做出來的,長得一模一樣。


    這間鐵匠鋪既賣兵器也賣雜貨,刀槍劍戟,鋤鏟斧鑿一應俱全,四麵牆壁掛的滿滿當當。李老實的手藝沒的說,他家賣出的所有鐵器,不管用了十年二十年,但有損壞一律包賠。


    武鬆走進店裏做了個揖禮,道:“李老伯,武二要打兩柄刀,現成的也行。”


    李老實正抄手站在屋裏,聽了武鬆的要求卻不答話,轉身去弄火爐。


    武鬆又道:“李老伯,我再買一條大槍,一根哨棒。”


    李老實甕聲甕氣道:“隻有哨棒。”


    武鬆也沒指望能買到大槍,他多少懂一些朝廷律法,民間隻許售賣弓、箭、短刀、短矛、盾牌這五種兵器,像長槍和盔甲、弩類都是絕對禁止的。


    “這對鋼刀為何不賣?”武鬆往牆上一指,這才是他的真正目標。


    李老實道:“武二哥,不是我不賣與你,知縣有令,街上閑散子弟凡來買刀的,一律不許。我若賣了,這店鋪也離關門不遠了。”


    武鬆自嘲似的笑了笑,道:“都怪武二往日行為不端,我自不會為難李老伯,那便要一條哨棒,一根白蠟杆,越重越好。”


    “這倒不妨事,你隨我來後院,自己挑便是。”李老實見武鬆彬彬有禮,與往日大為不同,便熱情了幾分。


    李老實家打了幾輩子鐵,後院的兵器庫中兵器俱全,卻都是短柄兵器。武鬆挑了一根白蠟杆,卻嫌哨棒太輕。一抬頭時,見梁上一根黑黝黝的棍子,足有丈許長,上麵搭著許多幹菜。


    “李伯,這根黑木棍是什麽料子?”


    李老實笑道:“那是上八輩留下來晾菜的棍子,許是用油浸過的紅木,又粗又重,做不了兵器。”


    “我就是要粗重的,懇請李伯讓我一試。”


    李老實點了點頭,武鬆大喜,他將黑木棍取下來,單手捉住一頭鉚足了氣力一抖腕,棍子另一頭發出怪異的嗡嗡聲響。武鬆唿道:“好兵器!比鐵棍都不差!”


    李老實也又驚又喜,讚道:“二郎好氣力!你能使得,這根便送與你無妨!”


    武鬆哪能白拿他的東西,二人推搡半天,還是留了兩貫錢。李老實送武鬆出門,殷切道:“二郎如此本領,該搏個好出身,到那時,我尋些精鋼為你打兩柄好刀!”


    武鬆連連作揖:“長輩良言,武二謹記在心,再不學那浮浪子弟,重新做人便是!”


    為了防止使用時破損,武鬆又請李老實為黑木棍兩頭打上兩寸長的鐵箍,如此又花了一個時辰。


    返迴時,武鬆特意繞了段路走到東坊市,街角第一家就是劉家餅鋪,這家餅鋪賣的是肉餅,也有鹹菜湯粥。


    劉掌櫃兩年前得急病去了,隻留下一個寡婦獨自養活著婆婆,劉寡婦命也苦,前年滑倒磕在鍋台上,本來頗為清秀的麵龐留下一個寸許長的傷疤,腿也傷了,始終半跛著。


    武鬆在外麵先喊一嗓子:“大姐,盛三碗肉湯,多給些鹹菜。”


    劉寡婦心地好,武植中午常在這裏歇腳,就著熱水吃兩個炊餅,有時喝碗熱湯也不算錢。因此武鬆從不學別人喊“劉寡婦”,隻叫“大姐”。


    “武二,今兒個不去吃酒了?”劉寡婦從後廚出來,笑吟吟道。


    “吃酒不長見識,隻吃壞了身子,不去了!”武鬆道。


    劉寡婦頗有些詫異,道:“不吃最好,也免得你哥哥生氣。”她嘴上和武鬆說著話,手腳卻十分麻利,片刻裝好了食盒。


    武鬆剛要離開,街麵上走來三個人,當中的男子穿綢掛緞,手裏還拿著一把折扇。武鬆發現,這幾人目露兇光,直朝自己這邊走過來,便站定了等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聲會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聲會色並收藏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