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當然不可能賣出重要情報,畢竟他還要利用精神汙染控製所有人呢。


    但就目前而言,他必須想辦法離開刑場,而李世民是唯一有可能幫他的。


    昨天晚上,李世民就先去拜訪了司馬懿。


    “哎呀,真是稀客啊!君子不坐明堂,偏偏要見我這個罪人。”


    李世民也不跟他客氣,“好了,宣皇帝,到這個地步,就沒必要拐彎抹角了。”


    “我就是想了解一件事。你可以說,也可以不說。”


    “明皇帝與你的關係不和,那究竟到何種地步了?”


    司馬懿答應得很爽快,“切,我還以為你知道呢……”


    李世民需要一些時間來摸清精神汙染的本質,那這段時間他就很難有效采取行動了。


    因此,李世民需要有人能夠暫時製衡感染者集團。


    而司馬懿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他說的話不能全信,但其爽快的態度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李世民都看出來了,他不過是想通過精神汙染控製所有人而已。


    這種人的想法已知,而已知的事情才是最簡單的。自己有信心對付這種人。


    迴到現在,李世民不會把昨晚的情況全部說出來,但會采用更直接的方法刺激司馬紹。


    “你的祖宗對你們的事耿耿於懷。他也是為了家族,不過是用錯了方法而已……”


    李世民就這樣喋喋不休,司馬紹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終於忍不住了。


    “你一個外人,憑什麽評論我們的家事!”


    有戲,現在就差一步了。


    李世民依然不動聲色地說道:


    “但是再怎麽說,你們都是一家人,應該想辦法挽救他才是。”


    “你們感染者的理念不正是如此嗎?你們想要消除內鬥,可你們家卻先亂了。”


    已經是在挑釁了,其他感染者都尚且不能完全保持理智,更別說司馬紹了。


    他終於沒辦法聽從孫權、劉義隆、陳霸先等人的勸告了。


    偽空間,探險隊清點了人數,少了一個人,胡亥失蹤了。


    宇文邕:“剛才他還在我旁邊呢。怎麽這會就不見了?”


    苻登:“那就確實有東西藏在場景之中。我們偏偏還記不住它們。”


    王莽:“當然也可能是類似同化效應的作用。我們還得想辦法找到胡亥。”


    李隆基:“未知的情況很多,先迴飛船上再討論吧。”


    “那大家再檢查一遍,別把什麽東西帶上飛船了。”


    剩下的八人朝著兩個方向走去。


    苻登緊緊地貼著姚萇,說是防止他亂跑。李治有些不屑地走在後麵。


    王莽也在後麵,他看向對麵的隊伍,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到莫名的違和。


    李治問道:“有什麽不對嗎?”


    “沒什麽,應該是我眼花看錯或者多想了。”


    “哦,那就跟上。”


    兩艘飛船上暫時沒有任何異常。但胡亥就跟在姚萇的後麵,上了另一艘飛船。


    警惕你身邊的偽人、偽物。


    本空間,司馬紹大聲反駁道:


    “始皇那邊說的很對,空間沒了司馬懿會安靜不少!”


    “他哪裏是為了自己的後人?而且,你也根本不理解我們。”


    “就像你作為祖宗,也……”


    話說到這,司馬紹才如夢初醒,自己已經被他套話了。


    他不僅暴露了自己的心態,更是差點暴露了李氏集團中有感染者的事實。


    李世民的表情帶有玩味,“接著說啊,就像我什麽?”


    “算了,奉勸你們一句吧。”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我的改革如此,你們的精神汙染也一樣。”


    “知道你們的想法很極端,但想要靠精神汙染一次性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扯了張報告,把司馬紹甩在原地,自己走出了機房。


    司馬紹頭皮發麻,他靠扶住身旁的機器才勉強使自己不癱倒在地上。


    ……


    方便起見,胡亥的五人小隊稱為一隊,王莽、李隆基的四人小隊為二隊。


    一隊的剩下四人正坐在一起討論。胡亥就坐在旁邊一言不發地盯著他們。


    姚萇的視線穿過了胡亥,抱怨道:“所有情況都是未知的,這怎麽行動啊?”


    宇文邕:“確實棘手。不過未來人王莽知道的比我們多,聽聽他的意見。”


    苻登:“我們沒有援軍,也聯係不上別人。實在不行我們可以派人出去求援。”


    與此同時,劉駿和王莽正檢查各自的飛船。一隊正常,但二隊的飛船出問題了。


    不僅不能正常運行,儀表盤還在劇烈地擺動。


    王莽把機器拆開,裏麵竟然多出了許多他不認識的零件。


    他頓時感覺頭皮發麻。這些零件的樣子他根本記不住。


    餘下三人還沒意識到情況嚴重,他們好奇地圍在了王莽的旁邊。


    李治:“額,情況如何啊?”


    王莽隔著手套把一個零件展示給他們看。


    “看清了嗎?”


    元子攸:“怎麽看的清啊?你晃來晃去的。”


    “我的手根本沒動。這些零件恐怕是‘場景’的一部分。”


    李隆基:“所以,這個空間具有攻擊性?正在同化我們?”


    “事不宜遲,我們趕緊撤出這裏!”


    王莽沒有迴話,表示默認。他立刻聯係一隊,讓他們幫忙調出探測器的情況。


    探測器依然有迴應,但這次出現了一些有規律的信號。


    二隊四人已經跑到了場地上,飛船的樣子已經有些失真了。


    元子攸:“不管它們是什麽,速度太快了。這樣下去我們會死在這裏。”


    “我們隻能去一隊的飛船上了。”


    李隆基:“不,留在原地。因為我們有可能會牽連到他們。”


    “對了,我在路上看了之前鏡空間的時候留下的記錄。


    “有個方法可以快速確定是否有同化效應。”


    李隆基從背包裏拿出了一把刀,“這是最快的辦法。”


    元子攸和李治還沒反應過來,而王莽沒有注意李隆基的行為。


    他在用自己的隨身設備解析那些信號。


    這些信號有規律,所以一定經過了某些智慧調製。


    他感覺自己身上的設備時重時輕,已經受到空間的影響了。


    李隆基直接劃破了他的左手,傷口沒有恢複。


    李治埋怨道:“太冒險了!你不僅負傷,而且要是把那些東西引來怎麽辦?”


    李隆基沒有迴他的話茬,“沒有恢複功能,不是同化效應及其類似的東西。”


    這些信號是一種語言,而且帶有一定的自解譯功能。


    “偽人不是人,偽物也不是真正的物品,不要相信它們!不要……盡快離……”


    “不,它們會幫助我們,它們是善良的,它們是我們的神!”


    ……


    本空間,司馬紹花了接近一個小時才從那種驚魂未定的狀態緩解過來。


    “可惡,王莽偏偏還不在空間,也根本聯係不上他。”


    “他說過唐朝後麵有我們的潛在幫手,可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


    孫權:“算了,木已成舟,不必自責。”


    “他這次如此直白,我們就也一樣知道他要幹什麽了。”


    劉義隆:“他接觸你和宣皇帝,就是要挖掘出我們更多的秘密。”


    “這樣算來,他下一個就是要找我或者吳大帝了。”


    宇文泰:“也是,我們和陳家之於楊堅已經人盡皆知了。”


    孫權:“所以不要慌,在他找我之前還有一小點時間。我們現在不能自曝式叛亂。”


    而宇文泰剛才的話給了陳霸先一些啟發。


    “如果人盡皆知的事情突然發生轉變,會造成什麽影響呢?”


    宇文泰:“你想說我們改變對楊家的態度?不可能,而且太假了,他不會信。”


    陳霸先:“不,說不定可行。我們可以製造出已經拉攏楊堅的假象。”


    “他不信也沒關係,能騙多久是多久。”


    孫權:“當然不止這一招,我們雙管齊下。感覺最近劉氏那邊越來越魔怔了。”


    “我們誘導他們兩邊發動冷戰。”


    司馬紹:“哦,那高洋和司馬懿那邊也可以做一些布置吧。”


    宇文泰:“當然可以,既然我們都曝光了,我們就不演了,這仗就明著打。”


    李旦:“諸位前輩,事已至此,我也不好獨善其身了。”


    “哪怕暴露自己,這個純潔和光明的陣營,絕對不能就這樣毀了!”


    李旦這個老實人已經發怒了。剛才李世民的話實在讓他反感。


    你身為祖宗,在我們一家四口走向破裂的時候起作用了嗎!


    你放任這一切!現在還要摧毀我和三郎所選擇的正確的道路?


    但……你畢竟還是我的祖父,所以……你,快迴頭啊!別再錯下去了。


    空間時782年10月,司馬紹接到了本世界和義軍的迴複。


    本空間成功接入了通訊矩陣,所以探險隊所處的偽空間已經在通訊範圍內了。


    但依然聯係不上他們。本空間也是在這個時候確定了情況不妙。


    危機小組便臨時開會討論是否增援。


    曹操接過那份迴複的原文,他很快意識到了什麽。


    以前的迴複都是用比較書麵的語氣,這次感覺夾帶了一些情感,顯得不卑不亢。


    上麵說義軍已經在附近到處巡邏了,你們出不出兵隨便。


    曹操於是特別支持增援。


    “雖然雷達上沒有敵軍的痕跡,但就以往經驗來看,黑影很有可能是顯示不出來的。”


    “探險隊遭遇的事情可能很嚴重,他們已經處理不了了,甚至……”


    宇文泰也附和道:“有道理,042事件可不能重演。”


    對於感染者來說,增援的好處還是要大一些,畢竟王莽、宇文邕和李隆基還在那邊。


    但劉氏卻有別的考量。


    劉秀:“正因為有042的先例,我們才不能輕易冒險。”


    “那邊的情況不明,很可能這隻是敵人誘導我們深入的計謀。”


    “他們的實力也不弱,有王莽在,也不會輕易被消滅。”


    劉裕:“要是那邊出大事了,超空間中不可能這樣平靜。”


    對,至少劉氏的主要成員要留在空間,要提早準備可能爆發的冷戰。


    嬴政集團傾向於支援,劉氏集團傾向於原地待命,而李家還沒有表態。


    李世民大概猜出嬴政和劉邦的心思了。他們在分工,劉氏負責內戰,嬴政負責外戰。


    我們兩個陣營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你若派出援軍,內部力量就少了,反之亦然。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這封來信都說了,我們出不出兵無所謂。”


    “換言之,他們有辦法策應探險隊。那我建議我們都不用浪費時間了。”


    “我相信探險隊,他們既有實力又有經驗,一定能化險為夷。”


    外戰的事情交給他們,我們三家留在空間好好玩。感染者,你們也別想渾水摸魚。


    會議沒什麽結果,而在會議之外,感染者已經在行動了。


    農耕區,後主陳叔寶偷偷溜到了隋恭帝楊侑的身邊,交給了他一份請帖。


    楊侑雖然還是小孩,但是這種政治常識還是有的,這事隻能交給他的曾祖父處理。


    事不宜遲,他丟掉了手上的鋤頭,往隋朝樓的方向跑去。


    鏡空間,李旦來到了刑場活埋區,找到了高洋的位置,同時用意識通訊唿喚他。


    “文宣帝,這次我們需要你的力量。空間要發生大事了。”


    “借著這個風口,您就可以完全自由了。”


    ……


    偽空間,王莽迅速把身上的便攜式儀器丟掉了。


    後半段不正常的翻譯顯然已經受到影響了。


    儀器摔在地上,破碎了,裏麵冒出了許多不知名的零件。


    李隆基:“你們的飛船恐怕也要出事了。我建議你們趕緊撤。”


    劉駿:“我們四個都感覺內部的違和感越來越重,但儀器卻沒有異常。”


    王莽:“好奇怪啊,兩個飛船的構造一樣,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除非,你們的飛船上有什麽東西遏製住了這種影響。”


    王莽說話的同時,胡亥就坐在駕駛位上一動不動。


    而宇文邕的身體穿過了它,拿起了通訊器。


    “或許吧。但既然結果是好的,我們也暫時沒精力考慮那麽多了。”


    “我們正在排查所謂的‘偽物’,先把它們移出飛船再說。”


    苻登:“你們也上來吧。當然,得先確定你們不是‘偽人’才行。”


    氣氛稍微輕鬆了一些。


    一隊的飛船可以被視作臨時的安全區,那眾人就有在這裏活下去的希望了。


    王莽:“那些偽事物應該有傳染性,具體情況不明。”


    “我們下一步就去找探測器和發送那些信息的智慧吧。”


    眾人沒有反對,姚萇和苻登打開了艙門,要把二隊四人接上來。


    而在一隊的飛船上,“胡亥”的表情突然變得猙獰,它痛苦地捂著頭。


    “快跑……快跑……不安全了……”


    ……


    人間,唐朝平定了兩鎮,情況看似好轉,但其實遠沒有那麽簡單。


    李適的心思暴露得太早了,參與平叛的將領開始擔心自己會是下一個被平定的對象。


    王武俊和盧龍的朱滔很快跳反,與剩下的兩鎮魏博的田悅和平盧的李納結盟。


    就這樣,兩鎮叛亂又變成了四鎮。


    另外,平定叛亂的花銷很大,兩稅法創造的收入已經不夠了。


    782年4月,李適決定向富商借(搶)錢。這其實是個餿主意。


    這個征收指標最終一定會攤派在百姓身上。不僅收不到多少錢,還會損耗民心。


    朱滔叛亂,而他的兄長朱泚在西部抵禦吐蕃,對此毫不知情。


    但朱滔聯絡朱泚的密信被發現,李適詔朱泚入京脫離軍隊軟禁,讓張鎰代其接管軍隊。


    宰相盧杞德行和才能均不如楊炎,他排擠了多名人才,對顏真卿也是愈加厭惡。


    前線,叛軍和唐軍陷入相持。


    而朱滔、田悅、王武俊見麵後就叛亂指揮權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


    而朱滔實力最強,為叛亂盟主。


    曹操\/拓跋珪:“嘶……”


    河北局勢急轉直下,李適看到自己的努力隻起到了反效果,已經急了。


    他這一急,更嚴重的後果也接踵而至。


    此刻,李淵、李世民和李豫就坐在楊堅的房間裏。


    李淵才坐了沒多久,就找了個借口離開了。


    李世民把報告放在桌子上,說道:


    “兩邊都是原來的部下或後人,不就是安史之亂2.0嗎。”


    “所以,這事還沒完,還會出大事。”


    楊堅聽出了李世民的弦外之音,空間中的事也沒完,很快也會出大事。


    “唐太宗,請帖你也看到了。陳家邀請我去談談,說是兩家要和解。”


    李世民:“為何不去?陳家當年的退場很體麵了。”


    “你們兩家也不該有恨意。”


    楊堅本來是想表忠心的,他覺得這封請帖本身是在挑撥離間。


    但李世民這個做法,是想要將計就計?


    “陳家是南朝聯盟的一份子,改革畢竟是每個人的事。”


    孫權也在南朝聯盟那邊。


    楊堅歎道,“太宗心胸之寬廣,真令人折服!”


    與此同時,劉邦看著叛亂升級的報告,笑容已經止不住了。


    對,冷戰,冷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