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中,李世民父子正在商量日後的工作。
李世民:“我計劃由你來開始這份工作。工程組在後方協助,你們探索隊在外尋找。”
接下來,李世民換了個耐人尋味的表情,然後說道:
“嗬嗬,這事對你有好處啊。她……”
李治連忙打斷了李世民的話,“父親,此舉是為了空間改革,而且這是您的命令。”
“兒子豈能將那些有的沒的放在前麵?”
李世民好像看出來什麽,“哦,看來這些天你讀過一些書啊。”
“既然如此,那你先去準備吧。”
李治應聲離開,機房中就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他剛才和善的表情瞬間變得嚴肅。這是他在戰場上的直覺。
感染者們有一些特殊能力,而這種能力未知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另外,他們的立場也很耐人尋味。他們不信任改革,卻相信精神汙染能解決任何問題。
自己可不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是萬能的。而且那種未知讓自己感受到了危險。
機器裏的材料沒有任何對“精神汙染”的信息,接下來就隻能靠自己摸索了。
對了,或許有兩條線索比較重要。
陳家和宇文家加入感染者的時機,以及他們兩家的共同點。
他們一定是在550年至650年之間加入的……
等等,為什麽非得是這兩家呢?
他們想要在100天內增加力量,而這段時間內能選擇的家族隻有這兩家?
不對,這個推論看似合理,但卻有一個巨大的漏洞。
為什麽別的家族沒被拉進來?為什麽他們不去動元家、苻家、曹家……
這兩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仇恨對象,楊堅。
那麽這事與楊堅有關?不太可能,隋文帝沒有異常的舉動,而且他進來的時間也太晚了。
那個時候正好發生了042事件。
這樣說,難道仇恨是影響感染者的重大因素?
但細節上依然說不通,司馬紹、司馬懿、孫權和王莽的加入應該與仇恨無關。
況且,空間中互相仇視的家族很多,比如拓跋家和高家、宇文家。
精神汙染的本質可能要複雜得多,但感染者可能是借用了一些精神刺激來擴大規模的。
這種擴張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為什麽隻有一部分皇帝受到了影響?
問題太多了。最近改革的事情也複雜,大唐的情況也不好……
自己讓李治推行探索任務,既是為了推動空間改革,也是為了試探感染者的態度。
這一次應該至少能解決一些自己的疑惑。
李治那邊,他剛走到柵欄區附近,神情有些悵然。
客觀事實就是,自己的思想比她落後。但自己本就是古代人,又何必追求那些呢?
現在自己有兩種選擇,要麽假裝自己從來不知道那些,破罐破摔,要麽……
一聲悶響,李治感覺自己的右肩傳來巨痛,應該是被木棒打中了。
周圍忽然冒出了一些戴著頭套的人,他們來勢洶洶,將李治團團圍住。
“你們是什麽人?敢在這裏……”
李治是有些武力了,但終究敵不過一群人。
話還沒說完,嘴巴就被堵住了,然後被套上了頭套按在地上一頓群毆。
這不是姚萇的遭遇嗎?可自己也沒得罪誰啊?
曹操:“都給我狠狠地打!那天最丟人的就是我!”
“什麽都沒得到不說,統籌的位置也沒了!”
曹丕跟著附和,“對,我們曹家在始皇集團的地位一落千丈。”
對方竟然毫不掩飾自己的身份,這讓李治又意外又憤怒,這簡直就是挑釁了。
曹丕:“過一會你的傷就恢複了。而且我們會處理掉所有證據,你拿什麽檢舉我們?”
曹叡:“而且能打傷李世民的兒子,這件事不虧啊!”
曹操:“妻為夫綱,武氏的事就是你的事。”
曹家有一套靈活的道德標準。李治被群毆了整整一個時辰對麵才收手。
李治氣得咬牙切齒,但沒把這事告訴任何人。
好,這迴我偏偏不能讓你們如願了,兩件事都是!
……
早上,李氏集團向所有人公開了探索計劃。
這是陽謀,嬴政和劉邦他們絕對不可能反對這個計劃。
因為這個計劃屬於全員支持的部分,他們要是強行反對,就會失去人心和話語權。
但隻要這次能成功推行,李家的操作空間就更大了。
劉裕:“既然此事由你們發起,那自然由你們組織,我們聽候安排。”
李世民:“這是自然,我們定能安排妥當。”
“26世紀那邊想要以逸待勞,等待敵人主動出擊,將其拖入熟悉的戰場。”
“在決戰之後,這麽做是可以的。而我們的做法與他們類似……”
超空間中還有大量的空間是無主之地,我們要先利用它們建立緩衝帶。
鏡空間和據點空間就是針對平行皇帝的防禦緩衝帶,工業空間為後方。
而針對041也要如此。
盡管本世界已經建立了一個通訊矩陣,那裏安插了部分義軍和他們的隊伍作為防禦。
但空間皇帝也要有所動作,這次的任務就是找到一些合適的空間建立防禦帶。
苻堅:“另外,041的性質如此,作用範圍越大,影響程度就越弱。”
“我們得擴大這個預設戰場的範圍。”
台下的漢化胡人集團普遍支持,而劉氏和嬴政集團幾乎不表態。
對,我們不支持也不反對,要是任務出了問題就全是你們的責任。
很快具體的人事安排就公布了,這次基本沒有選擇頂級實力的皇帝出戰。
他們分析過26世紀那邊發過來的信息。
041的策略應該是用外星信息來誘使探險隊主動深入,以此中計。
所以探險隊隻要不過於深入,就不會有問題。
當然,為了確保安全,實力較強的皇帝也會駐守在空間外麵隨時待命。
李氏陣營這邊派出了李治、李隆基、苻登和元子攸。
劉氏和嬴政集團也派出王莽、宇文邕、劉駿、胡亥和姚萇針鋒相對。
司馬紹等工程組負責後方的聯絡。
李隆基是為了感染者加入的。他必須這樣才能獲取李世民的信任,並提高自己的影響。
姚萇是被迫加入的,他的處境很艱難,必須為空間做點貢獻才能對各方有所交代。
王莽的理由就很多了,技術層麵的原因是他熟悉超空間的環境,可以帶一帶新人。
但這其實是李世民刻意的引導,他想看看把王莽故意支開別的感染者會有什麽反應。
他想知道感染者更多的共同點。
在會後,王莽五人全都被叫了過去。
劉邦:“解決了司馬懿竟然還不滿足,他這是要做更大的事啊。”
“唐朝的情況雖然不穩定,但好像也沒有要滅亡的意思。李氏啊李氏!”
劉秀:“王莽,你作為技術人員,應該能比他們早一步發現一些東西吧。”
王莽感覺有些頭疼,“啊?你這是讓我……”
但他還沒說完,嬴政就接上了話。
“對,你們五個要勝過他們四個人,這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同盟。”
“胡亥,聽到了嗎!”
這裏他刻意提高了音量,胡亥被嚇得一哆嗦,自己明明什麽都沒做啊。
而劉裕也跟著效仿,讓劉駿嚴肅對待。宇文泰也囑咐了幾句。
劉邦:“算了,你們盡力就好。但你們應該知道界限在哪裏?明白嗎!”
競爭可以,但不能有惡性衝突。
之後,他們五個就到飛船上準備了。
而在胡亥正向王莽發牢騷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不速之客。
李治走了進來,麵帶笑容說道:
“剛剛的消息,他們認為這個安排有些不妥,應該串插著來。”
“王莽,你和苻登換一換。我們這邊的兩個人經驗都不足,需要你來配合。”
這樣王莽就和李氏陣營待在一起了,而姚萇和苻登兩個死敵也碰上了。
還不等王莽發表意見,姚萇倒是坐不住了。
“嘶,你說清楚,到底是誰的意見!憑什麽剛好就換成他!”
“你們就是故意的!”
李治麵無表情,“前輩,請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是為了平衡戰力,方便指揮。”
王莽陰陽怪氣道:
“好了好了,非常合理!根本找不到任何反對的理由!我配合就是了。”
說完,他迴頭看了一眼這四名同伴,然後視死如歸般的跟著李治走了。
除了姚萇萬分悲痛外,其他三人都麵帶同情,胡亥尤為明顯,而宇文邕是裝出來的。
沒關係,反正李隆基在那邊,他肯定能保護王莽。
本來計劃第二天就出發,但新皇帝偏偏在此刻到來了,所以隻能向後推遲。
當前時間:公元779年5月
當前皇帝:唐朝第9任皇帝:唐代宗李豫(726—779)
……
其實應該是“唐世宗”,為了避李世民的諱而改為“唐代宗”。
779年2月,田承嗣離世,侄子田悅繼承魏博節度使之位。
元載倒台後,李豫以楊綰、常袞為宰相,作為過渡,隨後計劃複立李泌為相。
顏真卿就在此時迴到了中央。
但還沒來得及拜李泌為相,李豫就在心力交瘁下離世了。
臨終前,他讓郭子儀入朝總領群臣輔佐太子李適。郭子儀時年83歲。
其實長子李適已經38歲了,根本不需要輔政,此舉是為了穩住郭子儀。
李適登基後,授郭子儀一些虛職,讓他退休養老。
劉邦調侃道:“連續兩代長子即位了,真不容易啊!”
“至少這‘嫡長子繼承製’實現一半了。”
了解情況後,李豫立刻在他祖宗麵前訴苦。
“晚輩真的太難了啊!朝廷沒錢,叛亂此起彼伏,吐蕃還虎視眈眈。”
“河北藩鎮根本無力控製,晚輩隻能委曲求全而已。經濟改革也沒有效果。”
“還好田承嗣已經死了,但朝廷中奸臣當道,國都長安還……”
李豫還沒說完,就被李世民強行打斷了。
“好了,知道你的難處。我也不多說了,你就跟著你父親一起學習吧。”
李豫看向周圍的其他祖宗,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爺爺李隆基。
他有一種奇怪的割裂感。
此刻已經與初唐、盛唐的情況天差地別,這些祖宗和自己真的身處同一個朝代嗎?
雖然自己試圖中興大唐,可就是感覺盛世離自己越來越遙遠了。
前半生的那些盛世的經曆有些虛幻了。
李亨帶著李豫離開後,李世民又順口訓斥了李隆基幾句。
“看,你兒孫的水平不如你。他們解決不了你留下的難題。”
“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但你應該明白在這裏該幹什麽。”
李隆基低下頭,似乎認同李世民的觀點,接著就跟隨李治登上了飛船。
王莽已經在那了,他沒好氣地說道:
“哎呦,這麽快就出發,不再等兩天?”
李治:“不必了,我們的事情很好解決。”
王莽:“這是你說的。”
兩艘飛船一起升上天空,然後傳送到了超空間之中。
李治還是會一些的,所以他和元子攸駕駛,王莽辨認雷達的信息。
“沿著這個方向走就是通訊矩陣,再往前走就是要探索的區域了。”
“那邊有兩個無主的空間。”
“好了,軍事層麵的抉擇交給你們。我們是選擇其一合力探索,還是兵分兩路?”
李隆基問道:“我們對此的了解有多少?”
“沒有了解,隻知道它們的坐標。”
“那就合力探索吧。這樣能安全一些,也方便他們照應。”
李治並無反對,這樣自己也能實時與苻登那邊聯絡了。
李世民授意他要監視王莽、宇文邕和姚萇。
另一艘飛船上,胡亥和劉駿兩人在駕駛,宇文邕去前麵協助。
顯然,他們三個都不願參與姚萇和苻登兩人之間的事。
苻登都進入戰鬥狀態了,就這樣死死地盯著姚萇,然後說道
“鏡空間的事還沒忘吧。要小心啊。”
姚萇心裏發毛,不敢迴應。
就這樣,三小時後,兩艘飛船從通訊矩陣旁邊劃過。
武則天就在其中的一個節點上。
但她正忙著將那些信息分類,沒注意到雷達上移動的兩個紅點。
李治忙著駕駛,也沒有注意到。
而當他反應過來時,飛船已經甩出通訊矩陣很遠了。
此時他已經與李隆基換班了。他便看向黑暗的舷窗外麵,有些悵然。
那些思想真是奇怪,但現在他在更前麵的地方了。
李治沒注意到,在這一刹那,李隆基用不滿和鄙視的眼神瞅了他一眼。
李世民說過,自己給後人留下了爛攤子,這對後人不公平,必須受罰。
那李治呢?武則天做大,中宗、睿宗時的混亂情況難道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這不也是爛攤子嗎?而且最後還是自己徹底解決的。可李治卻沒有受罰。
由此可見,李世民根本就不公平。他那改革不過是重新分配政治利益罷了。
自己從政多年,深知任何手段都有其局限。
但物理手段不同,憑借精神汙染可以做到許多人力所不能及之事。
自己不如李世民,但加上精神汙染可就不一樣了。
……
本空間,李家的皇帝收到了許多人間的消息。
李適有銳意進取之心,他早就看不慣代宗一朝的委曲求全了。
他的童年時期經曆過盛世,因此他很想恢複當年的盛狀。
崔佑甫擊敗了常袞,擔任了宰相。他雖然傾向於任人唯親,但總體上還可以。
779年8月,李適在崔佑甫的建議下提拔楊炎為相。
同年末,崔佑甫離世,楊炎接過權柄。
之後,他就對唐朝的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唐朝的賦稅製度由租庸調製改為兩稅法。
780年,李適改元“建中”(西域依然使用“大曆”年號),然後全麵推行“兩稅法”。
兩稅法成功扭轉了唐朝經濟的頹勢,並對後世影響深遠。
此外,李適本人推行節儉,打擊宦官索賄的風氣,重整禮製。
唐朝的局勢穩中向好,但在781年,郭子儀離世,享年85歲。
李世民:“沒有必要再評價他了。尤其是李亨、李豫兩個,該好好感謝他才是。”
“這個李適心是好的,做的事也可以。但……千萬別著急……”
在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同時,機房外麵已經在議論紛紛了。
苻堅:“現在能聯係那位將軍了吧。真想與他見一麵啊。”
拓跋燾:“別著急啊,那是人家李氏的臣子。”
在武皇帝們在討論郭子儀,而元宏、劉恆、劉義隆等文皇帝更重視改革。
劉義隆:“稅製大改了,不知道能帶來什麽。”
元宏:“現在唐朝的收入增加了,百姓負擔也減輕了。”
“至於長期的影響……”
而嬴政和劉邦心裏卻愈發擔憂了。
唐朝163年了,竟然還能有新花樣。李氏最終能形成怎樣的勢力呢?
尤其是劉邦,他在李氏身上看到了自己,空間冷戰1時的自己。
不管質量如何,他們的皇帝都是成年人,沒有軟肋……
而經過兩天的飛行,探險隊也接近了那個空間。
……
李世民:“我計劃由你來開始這份工作。工程組在後方協助,你們探索隊在外尋找。”
接下來,李世民換了個耐人尋味的表情,然後說道:
“嗬嗬,這事對你有好處啊。她……”
李治連忙打斷了李世民的話,“父親,此舉是為了空間改革,而且這是您的命令。”
“兒子豈能將那些有的沒的放在前麵?”
李世民好像看出來什麽,“哦,看來這些天你讀過一些書啊。”
“既然如此,那你先去準備吧。”
李治應聲離開,機房中就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他剛才和善的表情瞬間變得嚴肅。這是他在戰場上的直覺。
感染者們有一些特殊能力,而這種能力未知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另外,他們的立場也很耐人尋味。他們不信任改革,卻相信精神汙染能解決任何問題。
自己可不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是萬能的。而且那種未知讓自己感受到了危險。
機器裏的材料沒有任何對“精神汙染”的信息,接下來就隻能靠自己摸索了。
對了,或許有兩條線索比較重要。
陳家和宇文家加入感染者的時機,以及他們兩家的共同點。
他們一定是在550年至650年之間加入的……
等等,為什麽非得是這兩家呢?
他們想要在100天內增加力量,而這段時間內能選擇的家族隻有這兩家?
不對,這個推論看似合理,但卻有一個巨大的漏洞。
為什麽別的家族沒被拉進來?為什麽他們不去動元家、苻家、曹家……
這兩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仇恨對象,楊堅。
那麽這事與楊堅有關?不太可能,隋文帝沒有異常的舉動,而且他進來的時間也太晚了。
那個時候正好發生了042事件。
這樣說,難道仇恨是影響感染者的重大因素?
但細節上依然說不通,司馬紹、司馬懿、孫權和王莽的加入應該與仇恨無關。
況且,空間中互相仇視的家族很多,比如拓跋家和高家、宇文家。
精神汙染的本質可能要複雜得多,但感染者可能是借用了一些精神刺激來擴大規模的。
這種擴張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為什麽隻有一部分皇帝受到了影響?
問題太多了。最近改革的事情也複雜,大唐的情況也不好……
自己讓李治推行探索任務,既是為了推動空間改革,也是為了試探感染者的態度。
這一次應該至少能解決一些自己的疑惑。
李治那邊,他剛走到柵欄區附近,神情有些悵然。
客觀事實就是,自己的思想比她落後。但自己本就是古代人,又何必追求那些呢?
現在自己有兩種選擇,要麽假裝自己從來不知道那些,破罐破摔,要麽……
一聲悶響,李治感覺自己的右肩傳來巨痛,應該是被木棒打中了。
周圍忽然冒出了一些戴著頭套的人,他們來勢洶洶,將李治團團圍住。
“你們是什麽人?敢在這裏……”
李治是有些武力了,但終究敵不過一群人。
話還沒說完,嘴巴就被堵住了,然後被套上了頭套按在地上一頓群毆。
這不是姚萇的遭遇嗎?可自己也沒得罪誰啊?
曹操:“都給我狠狠地打!那天最丟人的就是我!”
“什麽都沒得到不說,統籌的位置也沒了!”
曹丕跟著附和,“對,我們曹家在始皇集團的地位一落千丈。”
對方竟然毫不掩飾自己的身份,這讓李治又意外又憤怒,這簡直就是挑釁了。
曹丕:“過一會你的傷就恢複了。而且我們會處理掉所有證據,你拿什麽檢舉我們?”
曹叡:“而且能打傷李世民的兒子,這件事不虧啊!”
曹操:“妻為夫綱,武氏的事就是你的事。”
曹家有一套靈活的道德標準。李治被群毆了整整一個時辰對麵才收手。
李治氣得咬牙切齒,但沒把這事告訴任何人。
好,這迴我偏偏不能讓你們如願了,兩件事都是!
……
早上,李氏集團向所有人公開了探索計劃。
這是陽謀,嬴政和劉邦他們絕對不可能反對這個計劃。
因為這個計劃屬於全員支持的部分,他們要是強行反對,就會失去人心和話語權。
但隻要這次能成功推行,李家的操作空間就更大了。
劉裕:“既然此事由你們發起,那自然由你們組織,我們聽候安排。”
李世民:“這是自然,我們定能安排妥當。”
“26世紀那邊想要以逸待勞,等待敵人主動出擊,將其拖入熟悉的戰場。”
“在決戰之後,這麽做是可以的。而我們的做法與他們類似……”
超空間中還有大量的空間是無主之地,我們要先利用它們建立緩衝帶。
鏡空間和據點空間就是針對平行皇帝的防禦緩衝帶,工業空間為後方。
而針對041也要如此。
盡管本世界已經建立了一個通訊矩陣,那裏安插了部分義軍和他們的隊伍作為防禦。
但空間皇帝也要有所動作,這次的任務就是找到一些合適的空間建立防禦帶。
苻堅:“另外,041的性質如此,作用範圍越大,影響程度就越弱。”
“我們得擴大這個預設戰場的範圍。”
台下的漢化胡人集團普遍支持,而劉氏和嬴政集團幾乎不表態。
對,我們不支持也不反對,要是任務出了問題就全是你們的責任。
很快具體的人事安排就公布了,這次基本沒有選擇頂級實力的皇帝出戰。
他們分析過26世紀那邊發過來的信息。
041的策略應該是用外星信息來誘使探險隊主動深入,以此中計。
所以探險隊隻要不過於深入,就不會有問題。
當然,為了確保安全,實力較強的皇帝也會駐守在空間外麵隨時待命。
李氏陣營這邊派出了李治、李隆基、苻登和元子攸。
劉氏和嬴政集團也派出王莽、宇文邕、劉駿、胡亥和姚萇針鋒相對。
司馬紹等工程組負責後方的聯絡。
李隆基是為了感染者加入的。他必須這樣才能獲取李世民的信任,並提高自己的影響。
姚萇是被迫加入的,他的處境很艱難,必須為空間做點貢獻才能對各方有所交代。
王莽的理由就很多了,技術層麵的原因是他熟悉超空間的環境,可以帶一帶新人。
但這其實是李世民刻意的引導,他想看看把王莽故意支開別的感染者會有什麽反應。
他想知道感染者更多的共同點。
在會後,王莽五人全都被叫了過去。
劉邦:“解決了司馬懿竟然還不滿足,他這是要做更大的事啊。”
“唐朝的情況雖然不穩定,但好像也沒有要滅亡的意思。李氏啊李氏!”
劉秀:“王莽,你作為技術人員,應該能比他們早一步發現一些東西吧。”
王莽感覺有些頭疼,“啊?你這是讓我……”
但他還沒說完,嬴政就接上了話。
“對,你們五個要勝過他們四個人,這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同盟。”
“胡亥,聽到了嗎!”
這裏他刻意提高了音量,胡亥被嚇得一哆嗦,自己明明什麽都沒做啊。
而劉裕也跟著效仿,讓劉駿嚴肅對待。宇文泰也囑咐了幾句。
劉邦:“算了,你們盡力就好。但你們應該知道界限在哪裏?明白嗎!”
競爭可以,但不能有惡性衝突。
之後,他們五個就到飛船上準備了。
而在胡亥正向王莽發牢騷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不速之客。
李治走了進來,麵帶笑容說道:
“剛剛的消息,他們認為這個安排有些不妥,應該串插著來。”
“王莽,你和苻登換一換。我們這邊的兩個人經驗都不足,需要你來配合。”
這樣王莽就和李氏陣營待在一起了,而姚萇和苻登兩個死敵也碰上了。
還不等王莽發表意見,姚萇倒是坐不住了。
“嘶,你說清楚,到底是誰的意見!憑什麽剛好就換成他!”
“你們就是故意的!”
李治麵無表情,“前輩,請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是為了平衡戰力,方便指揮。”
王莽陰陽怪氣道:
“好了好了,非常合理!根本找不到任何反對的理由!我配合就是了。”
說完,他迴頭看了一眼這四名同伴,然後視死如歸般的跟著李治走了。
除了姚萇萬分悲痛外,其他三人都麵帶同情,胡亥尤為明顯,而宇文邕是裝出來的。
沒關係,反正李隆基在那邊,他肯定能保護王莽。
本來計劃第二天就出發,但新皇帝偏偏在此刻到來了,所以隻能向後推遲。
當前時間:公元779年5月
當前皇帝:唐朝第9任皇帝:唐代宗李豫(726—779)
……
其實應該是“唐世宗”,為了避李世民的諱而改為“唐代宗”。
779年2月,田承嗣離世,侄子田悅繼承魏博節度使之位。
元載倒台後,李豫以楊綰、常袞為宰相,作為過渡,隨後計劃複立李泌為相。
顏真卿就在此時迴到了中央。
但還沒來得及拜李泌為相,李豫就在心力交瘁下離世了。
臨終前,他讓郭子儀入朝總領群臣輔佐太子李適。郭子儀時年83歲。
其實長子李適已經38歲了,根本不需要輔政,此舉是為了穩住郭子儀。
李適登基後,授郭子儀一些虛職,讓他退休養老。
劉邦調侃道:“連續兩代長子即位了,真不容易啊!”
“至少這‘嫡長子繼承製’實現一半了。”
了解情況後,李豫立刻在他祖宗麵前訴苦。
“晚輩真的太難了啊!朝廷沒錢,叛亂此起彼伏,吐蕃還虎視眈眈。”
“河北藩鎮根本無力控製,晚輩隻能委曲求全而已。經濟改革也沒有效果。”
“還好田承嗣已經死了,但朝廷中奸臣當道,國都長安還……”
李豫還沒說完,就被李世民強行打斷了。
“好了,知道你的難處。我也不多說了,你就跟著你父親一起學習吧。”
李豫看向周圍的其他祖宗,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爺爺李隆基。
他有一種奇怪的割裂感。
此刻已經與初唐、盛唐的情況天差地別,這些祖宗和自己真的身處同一個朝代嗎?
雖然自己試圖中興大唐,可就是感覺盛世離自己越來越遙遠了。
前半生的那些盛世的經曆有些虛幻了。
李亨帶著李豫離開後,李世民又順口訓斥了李隆基幾句。
“看,你兒孫的水平不如你。他們解決不了你留下的難題。”
“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但你應該明白在這裏該幹什麽。”
李隆基低下頭,似乎認同李世民的觀點,接著就跟隨李治登上了飛船。
王莽已經在那了,他沒好氣地說道:
“哎呦,這麽快就出發,不再等兩天?”
李治:“不必了,我們的事情很好解決。”
王莽:“這是你說的。”
兩艘飛船一起升上天空,然後傳送到了超空間之中。
李治還是會一些的,所以他和元子攸駕駛,王莽辨認雷達的信息。
“沿著這個方向走就是通訊矩陣,再往前走就是要探索的區域了。”
“那邊有兩個無主的空間。”
“好了,軍事層麵的抉擇交給你們。我們是選擇其一合力探索,還是兵分兩路?”
李隆基問道:“我們對此的了解有多少?”
“沒有了解,隻知道它們的坐標。”
“那就合力探索吧。這樣能安全一些,也方便他們照應。”
李治並無反對,這樣自己也能實時與苻登那邊聯絡了。
李世民授意他要監視王莽、宇文邕和姚萇。
另一艘飛船上,胡亥和劉駿兩人在駕駛,宇文邕去前麵協助。
顯然,他們三個都不願參與姚萇和苻登兩人之間的事。
苻登都進入戰鬥狀態了,就這樣死死地盯著姚萇,然後說道
“鏡空間的事還沒忘吧。要小心啊。”
姚萇心裏發毛,不敢迴應。
就這樣,三小時後,兩艘飛船從通訊矩陣旁邊劃過。
武則天就在其中的一個節點上。
但她正忙著將那些信息分類,沒注意到雷達上移動的兩個紅點。
李治忙著駕駛,也沒有注意到。
而當他反應過來時,飛船已經甩出通訊矩陣很遠了。
此時他已經與李隆基換班了。他便看向黑暗的舷窗外麵,有些悵然。
那些思想真是奇怪,但現在他在更前麵的地方了。
李治沒注意到,在這一刹那,李隆基用不滿和鄙視的眼神瞅了他一眼。
李世民說過,自己給後人留下了爛攤子,這對後人不公平,必須受罰。
那李治呢?武則天做大,中宗、睿宗時的混亂情況難道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這不也是爛攤子嗎?而且最後還是自己徹底解決的。可李治卻沒有受罰。
由此可見,李世民根本就不公平。他那改革不過是重新分配政治利益罷了。
自己從政多年,深知任何手段都有其局限。
但物理手段不同,憑借精神汙染可以做到許多人力所不能及之事。
自己不如李世民,但加上精神汙染可就不一樣了。
……
本空間,李家的皇帝收到了許多人間的消息。
李適有銳意進取之心,他早就看不慣代宗一朝的委曲求全了。
他的童年時期經曆過盛世,因此他很想恢複當年的盛狀。
崔佑甫擊敗了常袞,擔任了宰相。他雖然傾向於任人唯親,但總體上還可以。
779年8月,李適在崔佑甫的建議下提拔楊炎為相。
同年末,崔佑甫離世,楊炎接過權柄。
之後,他就對唐朝的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唐朝的賦稅製度由租庸調製改為兩稅法。
780年,李適改元“建中”(西域依然使用“大曆”年號),然後全麵推行“兩稅法”。
兩稅法成功扭轉了唐朝經濟的頹勢,並對後世影響深遠。
此外,李適本人推行節儉,打擊宦官索賄的風氣,重整禮製。
唐朝的局勢穩中向好,但在781年,郭子儀離世,享年85歲。
李世民:“沒有必要再評價他了。尤其是李亨、李豫兩個,該好好感謝他才是。”
“這個李適心是好的,做的事也可以。但……千萬別著急……”
在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同時,機房外麵已經在議論紛紛了。
苻堅:“現在能聯係那位將軍了吧。真想與他見一麵啊。”
拓跋燾:“別著急啊,那是人家李氏的臣子。”
在武皇帝們在討論郭子儀,而元宏、劉恆、劉義隆等文皇帝更重視改革。
劉義隆:“稅製大改了,不知道能帶來什麽。”
元宏:“現在唐朝的收入增加了,百姓負擔也減輕了。”
“至於長期的影響……”
而嬴政和劉邦心裏卻愈發擔憂了。
唐朝163年了,竟然還能有新花樣。李氏最終能形成怎樣的勢力呢?
尤其是劉邦,他在李氏身上看到了自己,空間冷戰1時的自己。
不管質量如何,他們的皇帝都是成年人,沒有軟肋……
而經過兩天的飛行,探險隊也接近了那個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