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皇帝在機房中開批判大會的同時,機房外麵的廣場上也一樣熱鬧。


    王莽:“對,李隆基就是活得太長了,要是早死個二十年,他的評價肯定就……”


    司馬紹:“他的名聲是好了,可李亨就要背大鍋了。”


    “之前不說過安祿山原計劃要等李隆基死了再造反嗎?”


    他們兩個故意把討論聲放得很大。


    劉秀:“談論這些沒有用,曆史可沒有如果。”


    “就算沒有安祿山,節度使製度早晚有一天會出事。”


    王莽:“馬後炮。你之前真猜到了?”


    劉秀:“當然,不過沒猜全,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那樣大。”


    “我又不是未來人,更沒有‘先見之明’。”


    王莽:“切,沒算到就沒算到,別扯上我。”


    另一邊,劉邦、嬴政等人站在了一起,漢化胡人陣營的皇帝也在附近。


    劉邦:“張皇後是外戚,李輔國是宦官。他們也開始了啊。”


    嬴政:“哎,劉季,那能一樣嗎?他們還多了個節度使問題。”


    “大唐果然武德充沛,就是現在用錯了地方而已。”


    劉邦:“史朝義沒什麽本事,估計很快就能平定了,但這事顯然沒那麽簡單。”


    這兩人一唱一和,就是演給那些十六國和北朝的皇帝看的。


    劉徹也參與了其中,他接著劉邦的話說道:


    “曾祖父,都說要參照大漢的情況,那就讓我算一算。”


    “西漢210年,東漢195年。唐朝到現在都立國144年了。再有個六十年也差不多了。”


    嬴政:“真可惜,前期那麽強,到了現在……唉,真遺憾啊。”


    他們的用意已經相當明顯了。李家不行了,這次選舉也敗了。


    你們要是識時務,現在改變站邊還來得及。


    苻堅沒什麽表示,元宏臉色陰沉,而拓跋珪和拓跋燾直接開懟。


    拓跋珪:“多謝兩位前輩的指導,否則我們還看不清局勢呢。”


    拓跋燾:“不過,以往的經驗也未必適用於現在,這個在哪裏都是一樣的。”


    劉義隆:“哎呦,是不是有人急了?”


    拓跋燾:“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我說,你爹到底教你多少東西了?”


    “我們在戰場上的時候,你在哪裏呢?”


    “哼,我們當然在做更重要的事。”


    劉義隆用手指向機房那邊,接著說道:


    “說真的,那邊可比我們急多了。”


    在劉義隆說出這話的同時,李隆基也開始了他的那套說辭。


    他現在迴到了四十歲的狀態,腦子清醒了。


    “何以敗家?何以觸犯了您的底線?晚輩明明是挽救了大唐啊!”


    “沒有晚輩,大唐在唐隆年間就結束了。”


    “晚輩締造了盛世。現在雖然發生了叛亂,但大唐也沒有滅亡。”


    “這難道不是延續了大唐的壽命嗎?”


    “更何況,年老昏聵乃自然之理。”


    “到了這個年齡,思緒不敏捷,出現錯誤很正常,曆史上那麽多例子呢。”


    “想必太宗皇帝一定能夠理解。”


    你李世民就敢說自己沒有前明後昏?駕崩前就有苗頭了,不過是死得恰到好處。


    那麽,你有什麽資格批判我呢?


    這種倒反天罡的場麵還沒發生過,機房的窗戶邊擠下了一雙雙眼睛。


    李世民被氣得火冒三丈。


    “李治、李顯,你們帶李重茂和李亨先走。”


    “李亨不用罰,先讓他自己反思,再看看之後的表現。”


    李淵坐在旁邊的折疊椅上,現在也跟著他們四個走了。


    臨走時他歎了口氣,緩緩說道:


    “算了,沒亡就行。我大唐真是人才輩出,什麽樣的皇帝都有。”


    “不管了,不管了,這個場麵……也不知道這些事是誰帶的頭。”


    李世民在憤怒之餘又多了種無奈,你這個說法是在幫誰啊。


    “李隆基,你無視了自己的錯誤,反而來批判你的祖宗了?”


    “你捫心自問,大唐還沒亡與你有關係嗎?不都是李亨、郭子儀等人在挽救嗎?”


    “潼關是怎麽失守的?你對得起安史之亂中離亂的百姓嗎?對得起那些忠臣嗎?”


    “李林甫先不說,楊國忠、楊貴妃都是誰啊?”


    李隆基不甘示弱,“怎麽對不起?開元盛世中我對他們夠好了。”


    “後來的事也是沒辦法,年老力衰了。但我給過他們幸福啊。”


    兩人吵得熱火朝天,可憐的李旦夾在中間不知所措。


    李世民:“功過不能相抵。你後期懈怠,給後人留下了爛攤子,憑什麽不挨罰?”


    “你要是水平普通,真的看不到國家的隱患,也就罷了。我不罰這樣的。”


    “但你不是!你有能力!你有太多機會能挽救局勢,可你偏偏選了最壞的那種!”


    “李旦,把他送到刑場!”


    李隆基:“老子不服,你不就是想立威……”


    砰!砰!兩聲槍響。李世民對著李隆基的大腿連開了兩槍。


    李隆基頓時癱倒在地。


    “不服?好啊,我有的是辦法治你。”


    “先餓幾天感受下百姓的苦難。最近要訓練李治的武功,正好拿你當活靶子。”


    “這樣錦衣玉食的你也能知道前線的悲慘了。”


    三人就這樣離開了機房,圍觀的皇帝讓出了一條道路,議論紛紛。


    他們有同情李隆基的,有認同李世民的,但更多驚訝於這種不服祖宗的行為。


    而李旦心裏難受得很,最近的變故太多了。


    李隆基被架在了刑具上。他咬牙切齒,心中充滿了怨恨。


    李世民就是想通過放大我的缺點立威,真是恥辱啊。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要爭奪李家的領導權。


    《空間記事》(節選)


    一般認為,空間中以姓氏為基礎構建的陣營及體係在這裏便開始走向解體。


    同姓的晚輩不服從祖宗,日後的陣營會更加破碎。


    ……


    王莽:“看到今天的事了吧。李隆基就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孫權:“對啊,這種事真是頭一次見,我們有翻盤的機會了。”


    “李世民不是想聯合我們對抗司馬懿嗎?就讓他這麽做。”


    “用李隆基換司馬懿一點都不虧!”


    司馬紹:“那我們就用他為誘餌,轉移李世民的注意。”


    司馬懿:“想把我踢出去?沒那麽容易!我的思維也接入了這個網絡之中。”


    “你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


    他和姚萇退出了意識通訊。


    就這樣,李世民、感染者、司馬懿和姚萇三方之間複雜的鬥爭開始了。


    另外,嬴政集團和劉氏集團作為局外勢力,他們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宇文泰\/陳霸先:“我們當然站在你們這邊。”


    “畢竟是王莽和宋文帝讓我們認清了事實。”


    陳霸先:“那我們這次肯定是要順水推舟踢出司馬懿了。”


    “既要又要的話容易引起李世民的懷疑。我們這次得好好計劃。”


    宇文泰:“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知道了多少。唉,真的是在走鋼絲。”


    第二天,李世民同時接到了兩個好消息。


    安史之亂平定了,以及感染者同意與他結盟。


    我們先說前者。


    朝堂上,李豫是被李輔國等人擁立的,所以他得把權力交給宦官。


    李豫試圖破局,他利用李輔國和程元振的內部矛盾將李輔國排擠了出去。


    李輔國之後被刺殺,程元振代替了他,但後者根基淺,就好對付多了。


    另一邊,郭子儀已經平定了河東亂軍,現在可以全力平定安史叛軍了。


    郭子儀受到程元振的排擠,李豫還要穩住程元振,隻能放棄讓郭子儀出征。


    仆固懷恩代替了他任副元帥,長子李適為掛名元帥。


    李豫好不容易才說服迴紇與唐朝結盟。


    江南殘破不堪,百姓四處起義。亂軍統帥袁晁在台州到處擴張。


    李光弼前去平叛,用了整整八個月才將其鎮壓下去。


    762年10月,仆固懷恩擊敗史朝義,收複了洛陽、河陽等地。


    然後,迴紇兵再次洗劫洛陽,官軍以河南為叛軍故地為由大肆搶掠,整整三個月。


    史朝義被仆固懷恩追著打,接連退到了河北。


    叛軍其他將領見史朝義必敗,也有了自己的心思。薛嵩、張忠誌先後投降。


    為了快速平叛,李亨表示叛軍隻要主動投降,自己概不追究,而且還要委以重任。


    其實也是朝廷財政支持不住的表現。


    仆固懷恩想要養寇自重,就上書保全了叛軍降將,讓他們留在軍中。


    史朝義接連失敗,隻剩下莫州和幽州了。田承嗣騙史朝義到幽州,然後反手向朝廷投降。


    幽州叛將李懷仙也向朝廷投降。


    763年1月,史朝義走投無路之下在幽州上吊自殺。


    (881年後,還會有人在這個地方……)


    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終於平定,但這一切遠遠沒有結束。


    接下來,華夏就要進入了黑暗的年代。安史之亂不過是一個開端。


    現在,除了虎視眈眈的吐蕃和迴紇外,唐朝還有一個小問題。


    全國上下到處都是節度使。


    河北這裏有六個節度使,盧龍、成德、昭義、魏博、平盧、澤潞。


    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


    張忠誌被授予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為“李寶臣”。


    侯希逸從遼西攻打範陽,獲勝之後南下渡過黃河前往青州。


    朝廷就地任命他為節度使,平盧軍轉移到了青州。


    ……


    李世民:“唉,他不明白,凡事都有代價。現在倒是方便了,可後患無窮啊!”


    “李治,那些改革措施都公布了嗎?”


    “父親,都公開了。目前他們看起來沒多大的反應。”


    “然後李亨還在柵欄區學習,李隆基掛在刑具上餓著肚子。”


    李世民:“他們當然沒有反響,因為現在這些措施都是不痛不癢的。”


    “現在就是在試探他們的極限,後麵再慢慢公布別的。”


    “我們去看看李隆基那邊。”


    李世民和李治剛走,李旦就趕到一個分機房,在那裏尋找著幾本書。


    王莽正好就在裏麵。


    “啊,唐睿宗,這麽巧啊。我在這裏正檢查設備呢。”


    李旦:“哦。對了,你當時也在工業空間,那個時候母親有對你說什麽嗎?”


    “還有,你是未來人,能否為我推薦一些材料呢?”


    王莽:“唉,她接受了那些想法,離開其實很自然。”


    “額,我在這裏給你找一找,你看了應該就明白了。”


    “多謝了。”


    王莽把幾本書放到李旦的手上,說道:


    “其實你爺爺的改革挺好的,空間的問題應該能解決一些。”


    “另外,唉,現在這個樣子,我作為對麵陣營的人,還是要避嫌的好。”


    王莽說完這句話就匆匆離開了。


    李旦已經有了進入感染者陣營的基礎,但現在不是讓他進來的好時機。


    此刻,李旦留在了原地,默默地看向了那些書的封麵。


    現在公布的改革措施很多,比如,將分配製度由家族改為落實到具體的人。


    危機小組分成兩隊,一路負責抗擊外敵,一路僅負責開拓新的空間。


    其中後者可以吸納更多皇帝加入,每次探索也不必大張旗鼓,可以僅為了拓寬領地。


    這些改革很合理,基本沒人反對。


    可是,清官難斷家務事,李家內部的事情真的有辦法解決嗎?


    好像每次皇位更迭都會出問題,而且現在李世民和李隆基……


    等等,王莽真的是為了檢查設備才留在這裏的嗎?


    如果是的話,他怎麽會跑出去,而是應該留在原地接著檢查啊。


    那他就是故意在等自己,為什麽?就為了給自己推薦這些書?


    李旦先把這個疑問藏在了心底,然後跟著去鏡空間找李隆基了。


    李隆基表麵認錯了,但李世民不信,還是讓他再關幾天。


    李旦無奈地搖了搖頭,跟在李世民和李治的後麵離開了。


    當天晚些時候,王莽主動找上了李世民。


    “來了,怎麽,你們考慮好了?”


    王莽:“當然,你這些天公布的政策很好,我們決定與你合作了。”


    “但話說到前麵,我們隻會提供給你必要的信息。”


    “幹掉司馬懿後,我們的盟約就終止。”


    李世民:“哎,坦誠一點不好嗎。”


    “算了,這樣也可以。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套計劃。”


    “此話怎講?”


    李世民:“就如第一次胡人叛亂那樣,將他逼反,或造成一些試圖造反的證據。”


    “如果能將改革和這事聯係到一起,還能一箭雙雕。”


    “這種暗中的事情由你們做會比較好。”


    王莽:“哼,明麵上平叛的事情就你來做了。你肯定是個大好人。”


    “但我們怎麽知道你不會突然變卦?”


    李世民差點笑了出來,“明知故問,我都看出來了,你在錄音,是不是?”


    接下來,王莽大致介紹了司馬懿的近況,當然還是有所隱瞞。


    “所以,這事還是不要牽連到司馬家的其他成員。”


    李世民:“這個自然。另外,司馬懿為了自保一定會想辦法把事情鬧大。”


    “他隻能依靠身後的劉氏和始皇集團。那邊也有你們的人吧,想辦法切斷這種關係。”


    王莽:“好吧,那就這麽確定了。”


    李世民湊近了一點,“你說,有沒有可能,他也在聽著這裏的談話?”


    王莽聽到了“也”這個字,心裏感覺不妙,他這是猜到了意識通訊嗎?


    “我能去找你,就說明我們已經與他斷了聯係。”


    李世民點點頭,之後兩人就分開了。


    不僅王莽有所隱瞞,李世民也是一樣的。


    平叛之後,自己會像上次那樣淨化司馬懿的精神汙染。


    這樣,在一般皇帝的視角中,司馬懿就是二次感染了。


    嬴政和劉邦一定會思考這個二次感染是從何而來的,進而想辦法去調查。


    這樣,感染者集團就徹底裸在台麵上了。


    西晉樓這邊沒有動靜,而且司馬懿現在已經搬走了。


    他和姚萇在鏡空間中密談。


    司馬懿:“沒辦法,那邊有司馬紹。現在就連孫子司馬炎也不可信任了。”


    “待在那裏太容易被竊聽了。”


    司馬紹為了爭取司馬炎,許諾他事成後兩人分享司馬家的領導權。


    司馬炎現在還在搖擺不定。


    姚萇:“晉宣帝,您放心,我姚萇一定會跟著您走。”


    (我還有別的去處嗎?)


    “所以我們現在還是依靠嬴政和劉邦那邊?”


    司馬懿:“不可能,他們不會保我們的,得另想辦法……”


    司馬懿看向刑場的方向,那個位置好像是活埋的地方。


    “有辦法了。”


    姚萇:“等等?您要利用它們造反?這不是正中他們下懷嗎?”


    司馬懿:“哼,利用它們造反的是他們才對。”


    “當然,這是最後手段。我有別的辦法……”


    ……


    晚上,李世民趕到機房接著加班。他隨手拿出報告,頓時就震驚了。


    長安被吐蕃攻破了。


    此時,平行皇帝那邊,他們開了一次大會,平行王莽也在其中。


    平行劉秀:“你初來乍到,正好可以借此了解情況。”


    平行嬴政:“好,言歸正傳,我們之後繼續為終產者工作。”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