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10年5月17日星期六,平行皇帝大本營。


    四個人才迴來不久,他們立刻趕到王小寧的監控室之中。


    王小寧有些失望,“唉,最後還是沒拿到現實矩陣。”


    平行劉裕:“其實也不算虧。畢竟矩陣被毀掉了,他們那邊也沒拿到。”


    李世民:“而且,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指望能拿到矩陣。”


    “要的就是這樣,那邊隻能短暫控製矩陣,然後被他們自己消滅。”


    “然後我們能借他們的手救出老劉。”


    “對了,矩陣中儲存的數據都收集到了嗎?”


    王小寧:“我們短暫控製矩陣了一段時間,足夠將它們都拷貝過來了。”


    李世民走到屏幕麵前,大致瀏覽了這些操作記錄。


    “看來在那邊第一次控製矩陣的時候,他們故意沒有恢複空間皇帝的記憶啊。”


    平行劉秀也跟著說道:“而且整個事情中,他們與空間皇帝的利益是衝突的。”


    李世民:“嗯,王小寧,我們把這份記錄原封不動地發給空間皇帝。”


    其他人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這是針對他們的離間計。


    平行曹操:“接下來就有趣得多了。他們會因此內訌一段時間。”


    王小寧剛把這段信息打包發出,平行劉恆就走了進來,他是過來傳話的。


    “你們才剛迴來,那先休息一下,然後我父親和始皇要叫大家開會。”


    ……


    本空間,留守機房的司馬紹率先收到了這些信息。


    26世紀那邊故意沒有恢複探險隊的記憶,王莽提到了“借屍還魂”……


    司馬紹立刻意識到了這些信息的危險性,想要替王莽攔一下。


    然而,其他幾個統籌皇帝進了屋子,之後劉邦也帶著人來了。


    那就沒辦法了,司馬紹隻能將這些信息如實交給他們。


    他立刻通過意識通訊告訴了其他感染者。


    王莽雖然也沒了當時的記憶,但王小寧已經告訴過他所有的事了。


    然後現在,他的頭又疼了起來。


    該怎麽找借口瞞過去呢?對了,平行皇帝的信息不可信,他們在搞離間計,然後……


    孫權:沒關係的,我們隻要穩住就好,空間中其他事情多著呢。


    你的事他們不可能放在台麵上說了!


    劉義隆:對了,劉氏皇帝還不知道陳家和宇文家也加入了我們。


    所以最好要保持這個狀態,你們兩家就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


    宇文泰\/陳霸先:明白。


    司馬懿\/姚萇:……


    此刻的機房中,劉秀等人正仔細研究著那份信息……


    ……


    第二天,所有皇帝聚集在柵欄區開會,依然是五個統籌皇帝主持。


    除了值班人員和受刑的皇帝外,幾乎所有皇帝都來開會了。


    楊堅坐在了一個邊緣的地方,靜靜地聽著他們說話。


    劉賀與胡亥坐到了一起,他說道:


    “真好啊,你們25人的待遇提高了不少呢,整天好吃好喝地供著。”


    胡亥倒是有些飄了,但還不等他迴答,王莽就湊了過來。


    “嗬嗬,那你看我高興嗎?電網被毀得徹徹底底,這幾天還有別的修繕任務。”


    劉賀這就不說話了,王莽接著說道:


    “關於電網,我倒是有個好主意。過一會我就宣布。”


    王莽依然不安地往劉氏那邊看,不知道他們這一個晚上到底商量了什麽。


    劉秀迴應了王莽的目光,但王莽從中什麽都看不出來。


    唉呀,真煩啊。


    元宏走到了台前,然後宣布大會開始。


    首先要說的是前幾天的決戰。關於各自的功勞問題,後勤組已經給出了定論。


    元宏:“這個略過,大家去公告欄自行查看,有異議的提交申請。”


    “然後,我們這次雖然過程比較慘烈,但最終結果不錯,已經不算慘勝了。”


    “這是我們消滅的第二個黑影,而且空間算是基本完好,還獲得了七艘飛船。”


    王莽不禁皺了皺眉。嗯,“基本完好”。這個說法很不錯啊。


    另外,在其他皇帝的視角中,他們已經消滅了046。


    王莽已經開始擔心,他們要是再遇到046,之後應該怎麽解釋。


    上一章列舉的謎團已經寫在了黑板上。之後就輪到司馬紹說話了。


    “關於第三個謎團,也就是探險隊失憶之謎。我們已經獲得了一些信息。”


    “下麵的內容是平行皇帝發過來的,是現實矩陣之前的記錄。”


    每個人都發到了一份文件。


    在大家都讀完後,曹操說道:“這顯然是平行皇帝的離間計。”


    “但我們與26世紀的很多利益都是不相同的,我們之後的合作也要小心謹慎。”


    王莽看到文件中關於他的一些敏感內容都被抹去了。


    再加上曹操的話,王莽明白了他們的用意,並盡力克製住自己的驚慌。


    這是在敲山震虎。


    雖然隱去了一些內容不讓普通的皇帝知道,但主要的皇帝肯定知曉整個事情。


    他們一定推測出了什麽,但認為現在還沒到時機。


    現在他們有別的事情要忙,所以用這個手段來警示王莽。


    現在我們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我們對你也一直留有懷疑。


    你如果真的是26世紀的人,那也最好和我們的利益保持一致。


    劉義隆通過意識通訊給王莽發消息。


    放心,他們也就能通過這種方式警告你一下。


    劉氏那邊雖然結合了各種懷疑,但依然沒有實錘證據。


    你所屬的嬴政集團同意施加警告,但不會同意對你動手。


    接下來,大家的話題在討論與26世紀的關係上。


    劉徹:“他們還欠我們一個工業體係呢。到現在都沒交付。”


    曹操:“這個先不說,我們以後得謹慎一些,他們的話不能全信。”


    司馬紹:“那是肯定的,但我覺得我們和他們的同盟關係還得繼續。”


    “繼續?真的能繼續嗎?”


    也不知道是誰說出的這一句話,然後會場的局勢瞬間亂了起來。


    這一次作戰相當困難和艱險。皇帝們九死一生,25個皇帝差點就迴不來了。


    下一次要是遇到更兇殘的敵人怎麽辦,怎麽接受皇帝的犧牲?


    而且,這次26世紀方麵為了自保,會把這25個皇帝犧牲掉,那麽下次會不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所以現在,皇帝們的士氣相當低迷,大家對探險一事非常排斥。


    “關鍵時刻他們都不會保住我們,我們兩方的同盟風險很大啊。”


    “探索?我們為什麽要出去探索?”


    “黑影的事讓26世紀自己解決,我們留在空間被動防禦,不摻這個渾水。”


    感染者陣營比別人看得很清楚,剛才是司馬炎和姚萇用變聲器喊出了這句話。


    所以就是司馬懿在搞事情,但不得不說,這個舉動符合了很多皇帝的需求。


    劉裕還在前麵試圖控製局麵。


    “都這麽窩囊嗎!看看前兩個謎團!它們已經把目標放在我們身上了!”


    “你們以為待在空間中就安全嗎!”


    劉裕的話很快就淹沒在喧鬧聲之中了。


    拓跋珪在那陰陽怪氣。


    “誒呦!您作為統籌皇帝,不必外出作戰,自然是不會理解我們的艱難的。”


    拓跋燾跟著說道:“待在空間中固守,好歹有恢複係統托底,可是安全得多!”


    元宏:“祖宗,您怎麽能這樣說呢……”


    五個統籌皇帝的態度各有不同。


    劉裕在憋著怒火,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元宏正在打圓場,試圖在兩邊和稀泥。


    石勒一直都是掛件,他沒有說話。


    司馬紹一直都在負責技術,他不表態。而曹操也同樣不表態,他正在思考一些事情。


    現在的情況與冷戰2之前的樣子非常相似,其實派出救援隊的時候就有這個苗頭了。


    當時是司馬懿從中挑唆,現在是不是也是這樣啊!


    嬴政和劉邦兩人坐在前麵,他們一直在仔細觀察混亂的場麵。


    反對探索的皇帝哪個勢力都有,所以這是共同的唿聲,而不是陣營對抗。


    但這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引導,現在必須做些什麽。


    他們兩人於是走到台前。


    嬴政清了清嗓子,然後厲聲喝道:


    “你們還是皇帝呢!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有意義嗎!”


    喧鬧聲稍稍平靜了一些,但依然存在。


    劉邦的語氣比較平緩,“各位,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


    “是否出去探索也不是什麽大問題,這些都可以慢慢商量。”


    “不過,我們得弄清楚現在共同的威脅。”


    “確實,待在空間比較安全,可這樣就等於放棄進攻,任由空間變成戰場。”


    “黑影已經盯上我們了,我們遲早得麵對這個威脅。”


    “而且公元680年,與平行皇帝的停戰協定將會到期。到時該怎麽做呢?”


    “我們這裏廣開言路,不排斥各種意見。但大家也要冷靜一些才是。”


    喧鬧聲逐漸平息下來了。但劉邦也知道,隻憑這些話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


    士氣肯定會低迷一段時間,至少短期內,皇帝們是不會出去探索了。


    ……


    平行劉邦:“他們與26世紀互有猜忌,內部的矛盾也大。經過這次事件,肯定會內鬥一段時間。”


    “我們這邊就好好休整就可以了。”


    趙匡胤:“嗯。但我們還是沒能與老劉接觸上,這很蹊蹺。”


    李世民:“已經不能是巧合了。26世紀那邊阻止我們交流很正常,但為什麽黑影也會這樣做呢?”


    “難道說,他掌握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王小寧一言不發,擺出了一副溜號的樣子,但他的手在微微顫抖著。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


    ……


    迴到空間那邊,皇帝們的喧鬧隻是暫時平息了而已。


    因為他們很快就會麵對另一件事,那就是統籌選舉。


    對,每100天選舉一次,下一次的換屆是在公元650年,還有25天。


    這一次都不需要有人來引導了。現場直接又有人開始小聲議論。


    “公元680年開戰?那還行,李世民隻要沒有蕭衍長命,應該就進來了。”


    “對,他的戰鬥力多強啊!肯定能幫到我們!”


    站在台前的劉邦感到特別紮心。


    感情真正穩定人心的是還沒進來的李世民啊!


    王莽立刻用意識通訊來聯係其他感染者。


    “喂!是誰提到李世民的!你們竟然還敢主動提到他!”


    “我現在都害怕他進來時抓到什麽把柄,所以一直低調行事,你們……”


    宇文泰:“我們沒人提他,奈何……唉。”


    李唐平定天下後,他們的名聲就特別高。很多皇帝都認為他們防止了亂世到來。


    尤其是漢化胡人陣營,他們都是十六國和北朝的皇帝,對李家的認同感很高。


    宇文家可能是其中的例外,畢竟已經加入感染者了。


    楊堅對局勢很是清楚,現在他更加堅定和迫切地要投靠李家。


    反正兩家沒有大仇,自己還是李淵的姨夫。


    就這樣,會場的風向又轉向統籌選舉了,沒有人討論探索和對外的事。


    嬴政:“我說,就不能改一改選舉的時間嗎?非要卡得那麽緊。”


    劉邦:“沒辦法,我們當時定的規矩,要是朝令夕改,估計會更混亂。”


    “現在已經夠混亂的了……”


    直到太陽落山,大會才宣布結束,但各種各樣的吵鬧聲依然在繼續。


    王莽感覺特別生氣,他本來計劃將改進版的電網工程設計在會議末尾交代清楚。


    他確實交代了,可沒有一個人在聽!


    額,除了苻堅,他好像真的在認真聽,並且帶頭鼓掌來著。


    那也沒用啊!


    這次他的計劃是,在地麵修建一個新的機房用來中轉和供能。


    (以下簡稱“分機房”)


    分機房可以解決舊設計的電壓不穩的問題,而且修建方便,不怕損壞。


    它還可以緩解機房占用時間的矛盾。


    唉,沒人聽。


    罷了,考慮選舉的事吧。可這個時間太敏感了,感染者陣營要是有大動作,肯定會被他看出來。


    接下來怎麽辦呢?


    內部矛盾重重,士氣低迷,外部與26世紀猜忌,受到黑影的巨大威脅,與平行皇帝開戰在即。


    決戰的勝利好像沒什麽改變,空間皇帝依然處在內憂外患之中。


    從這次會議開始,下一輪的統籌選舉就拉開了帷幕。


    ……


    在人間,唐朝建立後的重大權力變動就要開始了。


    在朝堂上,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形成了四方政治勢力。


    這顯然是相當不穩定的。


    而秦王李世民功勳卓著,已經沒有人可以壓製他了。


    這個時候,即使他本人不想更進一步,他府上的功臣集團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推著他走。


    但有一個小小的問題,他不是太子。


    李淵擁護嫡長子繼承製,也為了保住自己和太子的勢力,決定打壓李世民,抬高李建成。


    而李元吉自己也想當皇帝,但他的實力最弱,所以他決定聯合李建成。


    先支持李建成幹掉李世民,再幹掉李建成,那自己不就是皇帝了嗎!


    李建成自知無法與李世民武力抗爭,他就走嬪妃路線,在李淵那裏吹耳邊風。


    在討伐劉黑闥時,李淵就讓李建成出兵作戰。李建成趁機拿下關東豪強的支持。


    至此,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624年,李建成的部下楊文幹發動叛亂,此時李淵和李世民在長安之外的行宮,李建成留在長安。


    事情敗露後,有謀士建議李建成如劉據故事據長安造反。


    嗯,然後李淵讓李世民前去平叛。那場麵……


    李建成最後放棄叛亂,去李淵處請罪。


    最後楊文幹之亂被平定,但這件事疑點重重。


    之後,李世民被李建成和李元吉死死地限製權力,還多次試圖刺殺他。


    李淵依然不願意李世民當太子,然後試圖在兩邊和稀泥,試圖調和矛盾。


    他提出要讓李世民去洛陽鎮守一方,將他趕出中央。


    李建成和李元吉擔心會將他放虎歸山,立刻反對。


    他們又試圖收買秦王府的將領,失敗。


    於是他們盡數將李世民的部下貶官。


    而這時,突厥南下入侵。


    李元吉趁機讓秦王府的兵將北上抵禦突厥,這會使李世民失去兵權,沒了保護。


    留給李世民的時間不多了。


    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讓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升天。


    李世民控製李淵,和殺掉李建成二人的先後順序仍有爭議。


    李元吉和李建成的男性後代也被誅殺。


    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隨後退位為太上皇。


    唐朝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