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時分,感染者的意識通訊還沒結束。


    司馬懿:“那你就按照你的辦法來吧,我們繼續按照計劃行動。”


    “現在隻有一個陣營裏還沒有我們的人,漢化胡人陣營。”


    “趁現在他們內鬥的時機,我們得找機會滲透進去。”


    劉義隆:“嗯,不好辦啊。他們鐵板一塊,也沒有心理上的弱點。”


    “拓跋家與他們的關係微妙,或許可以從這裏入手?”


    王莽:“隻能這樣了。那,我們可以爭取元恪或者元詡。還有昨天來的那三個傀儡,也可以試一試。”


    孫權:“不就是心理弱點嗎,元恪和他後麵的皇帝多的是!”


    “現在逆漢化風潮又來了。他們是傾向於聽從元宏還是拓跋珪。”


    “元恭沒怎麽施展才能就被殺了。元恪並不是一個昏君,但祖宗對他很不滿,他也想要挽迴形象。”


    司馬紹:“那個黑球還在我這裏,就由我來動手吧。”


    司馬懿:“那姚萇來協助你。”


    “哼,不需要,我一個人就夠了。”


    司馬紹討厭司馬懿和姚萇這種人。


    孫權勸阻道:“司馬紹,你和姚萇一起,這樣安全些。現在還沒到時候。”


    司馬懿:“嗯,還是吳大帝看得明白啊。司馬紹,你還太年輕。”


    意識通訊結束後,司馬懿一個人站在房間裏思考,他已經構思好了早上要去演的戲碼。


    這一個晚上特別漫長。


    到了白天,柵欄區,各自陣營的候選人將在這裏公開。


    幾乎所有皇帝都在這裏集合了。


    劉邦的神色淡然,“我本人退出選舉,這個機會應該讓給年輕的後輩。”


    “政哥,您作為華夏第一個皇帝,心裏應該也是這樣想的吧。”


    現場的火藥味一下子就上來了。大家都明白,劉邦當著眾人的麵這樣說,這是在捧殺。


    嬴政要是表示拒絕,那他的本來就不多的名聲就會一落千丈,大家都會覺得他賴在這裏不走,沒有劉邦坦蕩。


    可要是表示支持,劉氏的目的就達到了,嬴政本人失去權力,然後被迫把權力下放給他集團的皇帝。


    嬴政稍微停頓了一會,然後說道:“劉邦,很好,我正有此意。”


    “那麽,劉邦,你想要推薦誰呢?我覺得你的眼光應該沒退步吧。”


    劉邦:“當然是讓賢,推薦賢德之人啊。”


    “比如說?”


    情況又逆轉了,嬴政相當於直接把劉邦的心思點了出來。


    現在就看劉邦怎麽迴答了。


    很多聰明人也都明白了,劉邦想要推薦自己的直係後代,那麽實際上還是劉邦掌權。


    那麽嬴政話中隱含的意思就是:


    劉氏集團現在很是囂張,他們今天可以對我動手,將來就會輪到你們。


    所以我們可以聯合起來,先對付劉氏。


    然而,還不等劉邦迴答,苻堅就站了出來。


    “兩位先人,我們要以和為貴啊。大家都不希望再有內戰了。”


    苻堅已經表明了漢化胡人陣營的態度,兩不相幫,保持中立。


    漢化胡人陣營屬於中間勢力,他們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所以嬴政和劉邦兩人都沒有說話,分別退迴到各自的陣營。


    一張反劉氏的大網正在逐漸形成,裏麵除了嬴政集團外,還有感染者、司馬家、姚萇。


    接下來,各個主要的皇帝開始輪番表態。


    劉邦本人沒有說話,但劉恆、劉徹和劉秀都站了出來表示自己參選。


    劉秀下台後,劉裕緩緩走向台前。


    “各位,我劉裕也將代表劉氏參選……”


    劉邦:“可惡,失算了。他們竟然想到了這一招。”


    劉秀:“唉,劉裕果然與我們心懷間隙。但他這樣不就是甘願給別人當槍使嗎?他們想借此分裂劉氏。”


    劉邦:“你想去勸說他?沒那麽容易。”


    “現在得看看司馬家和姚家的態度。他們會放下私仇,支持劉裕嗎?”


    台上,劉裕接著說道:


    “雖然我的輩分並不算高,但正如漢高帝所說,我們的選舉不論輩分。相信大家都會選出心目中最適合的人。”


    曹操直接帶頭鼓掌,“很好,很好,那我就直接表態支持你了!”


    劉義隆直接支持他的父親,孫權、蕭道成也先後表示支持。


    劉義隆心想,你們大漢和我的血脈的差很遠了,我肯定要支持我的父親。


    況且,我也是感染者的一員。為了這個崇高的理想,我還要大義滅親!支持父親不過是我們的一小步。


    劉邦,你們都是以姓氏為劃分,展開內鬥的,你們的本質都一樣。


    拓跋珪直接表示反對。


    “我直說了,我代表拓跋家反對啊!大家都想一想,劉宋的逆天皇帝很多,這是因為劉裕的家教不好。”


    “家教尚且如此,他能管理好空間嗎?”


    元宏和他後麵的皇帝都沒吱聲,他們遵從苻堅的態度,選擇兩不相幫。


    司馬家和姚萇也都不吱聲。


    盡管拓跋珪這樣說,但很多皇帝都有顧慮,理由很直接。


    劉裕本人戰鬥力這麽強,不好惹啊。


    劉啟:“王莽,你的態度呢?”


    王莽:“這個問題問得好,我當然支持賢德之人。”


    嬴政選擇退位,王莽不參選,那他們那邊的人選就落在曹操、孫權和蕭道成之中了。


    蕭道成宣布自己資質不夠,退出選舉。所以最後的席位還是在曹操和孫權兩人之中。


    孫權用意識通訊給感染者發消息:“看到沒,我早就算好了。”


    “蕭道成是南方人,他會偏向於同為南方人的我,最後我一定會連任。”


    “退一步說,就算我下台了。孫曹兩家的關係還算可以,我們也不會怎麽樣的。”


    苻堅直接欽定元宏為他的繼承人,在眾多候選人中,元宏的地位最穩固。


    輪到元宏上台時,才33歲的他看著諸位前輩,還有些不知所措。


    然後,出乎意料的是,司馬懿帶著司馬炎和司馬紹走上了台。


    “不是,司馬懿名聲都這麽臭了,他竟然也上台了?”


    “他們肯定想搞什麽陰謀。”


    司馬懿不緊不慢地說道:“我不想參選,我推舉司馬炎和司馬紹。”


    司馬紹直接就在台上反對。


    “祖宗,晚輩認為自己資質不夠,不適合擔當如此重任,希望退出選舉。”


    不是,司馬懿推舉司馬炎就算了,畢竟他年紀較大,有些經驗。


    但這樣是在把司馬紹放在火上烤啊,這是對待自己後代的態度?


    而且,兩人不管誰當選,不都是你司馬懿的傀儡嗎?


    等一下,在場的皇帝中有些人揣測出了司馬懿的用意。


    其中也包括嬴政,他心裏想著,司馬懿不愧老奸巨猾啊。


    自己就是捏著鼻子也得支持他了。


    之前,劉裕決定參選。這符合嬴政集團和南朝聯盟的利益,但不符合拓跋家、司馬家、部分漢化胡人和姚家的利益。


    這樣下去,嬴政在剛開始試圖組建的反劉氏大網就有可能被劉邦趁機拆掉。


    現在,司馬懿讓他的兩位後人參選,就是在給嬴政集團遞話:


    我們司馬家和姚家會參加反劉氏大網,但作為交換,你們得給我們一個席位。這對你們是有利的。


    這對拓跋家也是有利的。拓跋珪就不必親自出麵處理與劉裕的私仇了,讓司馬家衝在前麵就好了。


    對於其他普通皇帝來說,他們也不用顧慮了,反正有個吸仇恨的司馬家頂著呢。


    劉秀:“挺可以啊,這麽絲滑的利益鏈就這樣形成了。”


    劉邦:“我倒是感覺有些蹊蹺,這麽順利,這麽團結,所有勢力都不約而同地對付我們?總覺得有人在後麵推波助瀾。”


    “那麽,我們就先從劉裕那邊入手。劉秀,你去勸說吧。


    “同時,就是算上司馬家,也還剩下一個席位空缺,我們還可以爭取。”


    劉徹:“對了,劉秀,你之前的錄音還存著嗎?”


    (第119章中司馬懿和司馬紹爭吵的錄音。)


    劉秀:“還存著。”


    “那就找機會公開出來,這樣可以離間他們的關係。這個反劉氏大網一定有弱點。”


    到這一天結束時,候選人名單已經基本確定,他們分別是:


    劉恆、劉徹、劉秀、劉裕、曹操、孫權、元宏、司馬炎、石勒、姚興。


    由於還剩一個席位空缺,苻堅就讓石勒和姚興也把自己的名字寫上,視為候補。


    ……


    北魏最後的兩年依然發生了很多事情。


    高歡擁立的傀儡元修竟然也走了元子攸的老路,不甘於傀儡,打算反抗高歡。


    元修是個體麵人。


    元子攸:“他的操作空間比我要大啊。至少大魏還有兩大勢力,可以互相製衡。”


    “不過,他能有這樣的操作空間,不還是因為我嗎。”


    532年7月,高歡攻破晉陽,將自己的大本營遷往晉陽,以此遙控中央。


    533年1月,高歡突襲秀容,最後爾朱兆在走投無路下自殺。


    爾朱氏就此退出曆史舞台。


    斛斯椿等人站在元修這邊,幫助他在洛陽組建自己的班底,然後拉攏關中的賀拔嶽等人。


    元修趁機拉攏高歡的黨羽高乾,與其盟誓,高乾後來向高歡告密。


    但告密一事被元修得知,於是元修直接把高乾賣掉,高歡也對高乾沒了信任。


    最後,高乾被兩頭出賣,被元修所殺。


    賀拔嶽派使者試探高歡,宇文泰前往晉陽與高歡相見。


    高歡希望宇文泰能為自己效力,被拒絕。


    宇文泰建議賀拔嶽擴張自己的勢力,元修表示支持。


    除了靈州的曹泥支持高歡外,其餘勢力表示歸附。


    西北有孤忠。


    高歡派人策反了侯莫陳悅。


    534年2月,河曲之變,侯莫陳悅殺掉了賀拔嶽,完成了對關中集團的斬首。


    侯莫陳悅沒有趁機兼並賀拔嶽部眾,任由其群龍無首,自己率軍撤離。


    整個關中瞬間陷入了權力真空,高歡隻需要派人接手即可,離統一北方僅有一步之遙。


    高歡立刻派出侯景接應收編部眾。


    但是,夏州的宇文泰迅速接手了局麵,他與侯景剛好碰麵。


    侯景:這個,我就是別人射出來的箭,我很識相的。


    然後引軍而還。


    元修也打算拉攏宇文泰,雖然宇文泰沒有前往洛陽,但還是被元修授予了官爵。


    這段時間,李虎投奔賀拔勝,但賀拔勝不願意迴到關中。李虎被抓到洛陽,又被元修送到了宇文泰那邊。


    4月,李弼投奔宇文泰,宇文泰平定了侯莫陳悅,平定了秦隴之地。


    高歡和宇文泰兩人公開決裂。元修想依托宇文泰反抗高歡。


    正巧,高歡的黨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洛陽。在5月,元修便趁機發兵。


    為了穩住高歡,他假稱自己是要攻打宇文泰和南梁。


    但高歡早就看出他的心思了。


    高歡:“好啊,陛下要去攻伐,臣完全支持!不如臣率軍到洛陽幫助您吧!”


    高歡向元修上書,揭穿了他的計劃。


    元修也給高歡迴信,打算拖延時間。同時依托河南之地反抗。


    拓跋燾:“這篇文章寫得可以。”


    高歡的耐心耗盡,直接不裝了,發兵南下。宇文泰和賀拔勝也率軍響應元修。


    他們不是對元修忠心,隻是為了反對高歡而已。


    7月,元修等人在洛陽周邊防守,但他們實力渙散,無法抵禦高歡。


    高歡大軍進入洛陽,元修帶著宗室逃往關中,獨孤信單騎追隨。


    8月,賀拔勝錯過了進入關中的機會,被侯景擊敗,投奔南梁。


    9月,高歡攻破潼關,隨後退軍。宇文泰很快又收複了潼關。


    534年10月,高歡以元修棄國逃跑為名,遙廢其帝位,然後擁立11歲的元善見為帝,建立東魏,遷都鄴城。


    他本來是要擁立元善見的父親元亶的,但元亶極其誇張,還沒當皇帝就擺出了皇帝架子,出門都要靜街。


    元亶得知自己的兒子要被擁立,當場打算投奔南梁,被高歡追迴來了。


    元修投奔宇文泰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洛陽集團,也就沒有抵抗宇文泰的實力了。


    元修在長安鬧出醜聞,與三個堂妹私通。元修還擺不清自己的位置。


    最後,宇文泰選擇下毒,給元修一個體麵。


    當前時間:公元534年12月


    當前皇帝:(北朝)北魏第15任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510—534)


    535年1月,宇文泰諷刺高歡立幼主,擁立28歲的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


    元寶炬其實不完全是傀儡。


    至此,北魏滅亡,立國148年。


    元修被拉到了他祖宗身邊。


    “不是,你們就不覺得宇文泰殺我的理由很拙劣嗎!他是在誣陷我。”


    “他就是擔心我不好控製而已!”


    拓跋珪:“算了,事實怎樣已經不重要了。你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堅持兩年,不錯了。


    劉裕:“切,沒意思,你們元家還在呢。不過是淪為了兩家的傀儡。”


    拓跋燾:“沒事,這兩個權臣或後代以後肯定篡位,他們應該會因為追諡過來。”


    “到時候,我們再找他們算賬!”


    拓跋燾還有些不放心,“王莽,他們會過來嗎?”


    王莽:“應該會吧。他們兩個不來就不講道理。”


    劉義隆:“現在還在南北朝時期嗎?”


    王莽點點頭。


    “那麽,南北朝又出了一對冤家啊,高歡和宇文泰。”


    拓跋燾:“是啊,但這一對可不同,他們之間是相似,而不是相反。”


    元宏正拿著戰報仔細研究著數據,他想判斷出哪邊更有可能實現統一。


    目前,天下進入了後三國時期,東魏、南梁、西魏三足鼎立。東魏最強,南梁次之,西魏最弱。


    其他皇帝也關注著人間局勢,他們擔心宇文家和高家是否會對空間格局造成衝擊。


    劉裕失落地往迴走。他明白,南梁都蛀成了一個空殼。


    但是,劉秀在中途攔下了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