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08年9月,本空間。


    司馬懿和姚萇正式加入了感染者陣營,但他們的行動綱領與王莽、孫權等人不同。


    王莽等人:我們這些皇帝在21世紀的互聯網爭議很大,各種各樣關於我們的謠言滿天飛,我們沒有受到公正的評價。


    所以,我們要證明自己的實力。我們要通過精神汙染實現空間大一統,將所有皇帝的意識緊密相連,讓他們認同我們的理念。


    甚至,我們還要衝擊21世紀的網絡,還我們一個公正的待遇。


    司馬懿\/姚萇:我們要以這種精神汙染為工具,拿到空間中的絕對統治地位。


    至於王莽他們的目標,我們可以在這一途中順帶著完成,這不過是我們最終目標的一個副產物。


    司馬紹拿出了自己手上的黑色球體,按下了一個按鈕。


    看來這個東西也是有極限的,需要時間持續收集汙染能量,存儲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之前估計是因為作用人數太多,它也沒來得及收集汙染,才隻是造成了他們的頭疼。


    但現在,僅汙染司馬懿和姚萇兩人應該綽綽有餘。


    王莽那邊引發了爆炸,劉秀因此耽擱了幾分鍾的時間。


    當他趕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司馬紹剛從西晉樓走出來,正好與劉秀打了個照麵。


    此刻,劉氏集團要找的東西,那個黑球,就在司馬紹的身上。


    “光武帝,您到這裏有什麽事嗎?”


    “等等,您到這裏來應該隻是巧合吧。不會是因為您聽見了什麽吧。”


    劉秀:“聽見?你在說什麽啊?我來找你是危機小組和探索的事。”


    即使司馬家已經發現了竊聽器,劉秀也不可能將這種事說出來。


    司馬紹也深知這一點,為了自己手上的東西不被發現,他要先發製人,搶先問住劉秀,也許能打亂劉秀的陣腳。


    司馬紹:“嗯,知道了。那我們去柵欄區那邊開會?”


    正當劉秀想要迴答的時候,司馬炎走了出來,到了兩人的旁邊。


    司馬炎:“我也是危機小組的一員,既然要開會,那我也得參加。”


    “漢世祖,我們司馬家不管發生了什麽,都是我們內部的事情;我們勢力再弱小,也是空間的一份子。”


    “你不找他們,他們也會找你。”,司馬炎已經明白了。


    現在司馬家兩人都參加了那個陣營,要是這件事被發現,他們就會是下一個慕容家。


    司馬懿不是危機小組的人,不適合出麵。那司馬炎別無選擇,隻能出來掩護司馬紹。


    劉秀:“這是當然。這事用不著去那邊開會。隻是給你們一些建議,這也是高帝的考慮。”


    “你們那邊的情況眾人皆知,導致你們二人都得頻繁地參加探索,你們也不想這樣吧。”


    “你們可以讓王莽教給你們一些計算機的知識,派個人給王莽打下手,這樣也算是參加探索了。”


    司馬炎:“那就多謝光武帝的教誨了。”


    劉秀點點頭,然後便離開了。


    他看出司馬紹好像在藏著什麽東西了,但要是直接明搶,無疑會把事情鬧大。


    其實,劉秀提出的建議雖然對司馬家有利,但也是有深意的。


    這樣可以分割王莽的權力,可以讓王莽不再“無可替代”。劉邦懷疑司馬家可能與王莽有聯係,也可以借此試探他們。


    那麽,剛才司馬紹在隱藏什麽?是一種武器嗎?


    雖然上次冷戰中大家囤積的武器都被收迴,但也不排除有人私藏的可能。


    剛才司馬家對自己敵意那麽大,可能是因為竊聽器被發現了。


    嗯,這個邏輯能說得通。


    雖然還是覺得不對勁,但沒關係,紙包不住火,如果真的存在一個隱藏集團的話,遲早有一天會暴露。


    ……


    司馬家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四天後,王莽宣布飛船已經全部修好了。這個是對應上一章的中間部分。


    想必大家都看出來了,短短幾天時間,空間中的陣營劃分已經大洗牌了。


    那麽按照慣例,還是每個陣營至少出一個人,然後組成一支探險隊。


    劉邦趁機提出意見,“這樣吧,王莽,你就跟著探險隊一起出發,如何呢?”


    王莽有些不情願,“那個,我,我不是還要在空間負責聯絡嗎?再說,我也不擅長戰鬥啊!”


    劉邦:“那有什麽?聯絡交給我們,飛船裏也有計算機。”


    “況且,人家王小寧也是未來人,他都能上戰場,你就不行?”


    這下王莽沒法反駁,隻能接受了。


    嬴政沒表示反對,他也認為應該敲打敲打王莽了。


    現在有三艘飛船,但大家還是決定隻派出兩支隊伍。


    沒有必要將三艘飛船全部用上,萬一全都損失了呢?第三艘飛船可以用作緊急狀態下的增援。


    那麽,下麵是這兩支探險隊的名單:


    一隊:胡亥、王莽、劉莊、苻健、蕭道成


    二隊:劉秀、劉駿、劉曜、拓跋嗣、姚萇


    嬴政強行要胡亥再次出發。蕭道成也是將領出身,他現在要代表新朝代南齊出征。所以嬴政集團就有三個人了。


    為了平衡,劉氏集團也得出三個人,劉秀和劉莊父子一同出征,劉莊被派去監視王莽,至於劉駿……


    那時,劉裕等人剛趕到本空間,皇帝們正在商議人事安排。


    劉裕:“對了,車兒,我記得你之前說過劉駿認錯態度良好,可以恢複正常生活了嗎?”


    劉義隆:“父親,是這樣。”


    “那就讓他去吧,他不是也有點軍事經驗嗎?現在經過教育也差不多了吧。”


    接著,劉裕轉頭看向劉駿,“探險出征不也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嗎?你就代表劉宋參加吧。”


    劉駿臉色一下子就變了,他求助般的望向劉義隆。


    劉義隆的表情好像在說:你看我也沒用,我不想幫你;再說,鍛煉你也是極好的,你爺爺說的很有道理。


    劉駿隻能硬著頭皮接受了。算了,要是這次表現好,自己就可以徹底脫離苦海了。


    劉裕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哎呀,出發前就害怕了!這怎麽行!光武帝會代替我好好看著你的。”


    然後,既然司馬家可以不參加了,那姚萇就得參加了。大家都知道姚萇和司馬家關係很近,可以說是一個陣營。


    看到分組結果後,姚萇還是鬆了一口氣,自己和苻氏不在一隊,要不然肯定又要被欺負了。


    元宏雖然有戰鬥力,但他沒有參加,他還要等自己的兒子元恪到來。


    對於探索的目標,他們決定冒險一些,直接試探性攻擊平行皇帝控製下的一些邊緣據點。


    嬴政:“應該沒什麽問題,平行皇帝的數量好像不是很多,有戰鬥力的就更少了。我不信他們有精力控製住那麽多據點。”


    劉徹:“雖說是試探性進攻,但你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得順藤摸瓜,找到他們的大本營和科技研發的地帶。”


    就這樣,王莽和劉秀各駕駛一艘飛船,帶著各自的隊伍,傳送出了空間。


    (意識通信)王莽:我不在的時候,你們可要小心一些,劉氏應該是故意想把我支開。


    孫權:沒關係,我們會做好安排的。你房間裏的證據早就處理掉了,他們搜查也沒關係。


    司馬懿、姚萇,我知道你們也在聽,你們也要配合我們。


    姚萇:這我明白。


    ……


    這次探索路途遙遠,他們抵達目的地還需要幾天時間,況且還是在中途沒有幹擾的情況下,所以就暫時先不聊他們了。


    人間,北魏已經陷入了重重危機。而皇帝元恪好像從頭到尾都沒意識到這些事。


    512年冬,元恪立元詡為太子,廢除子貴母死的製度,沒有殺掉元詡的生母胡充華。


    拓跋珪:“什麽**玩意!連這個祖製都敢廢!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拓跋燾勸解道:“唉呀,爺爺,別生氣了,就算了吧。那個元宏都改了多少製度了,不差這一個。”


    元宏:“其實吧,改了就改了,之前祖製在的時候,馮太後還不是一樣掌權嗎?”


    拓跋燾是看開了不想管了。元宏都全麵漢化了,自然也不會太在意所謂的祖製。


    拓跋珪怒道:“你們!你們都不懂!這個祖製一變,肯定會出事,你們就等著吧!”


    “還有,這個先不談,你們看看現在大魏的情況吧!”


    元宏按照他認知中的最先進製度,即門閥製度,對北魏進行了改革。


    因此,如果後繼者沒有進一步改革的話,北魏很快就會走上東晉的老路。


    元恪沒有看到這些隱患,他決定繼續死磕南梁。


    514年,南北兩方的戰爭再度爆發。


    元恪接受南梁降臣的意見,任命高肇為大將軍,發兵15萬,兵分五路攻打南梁益州,想要在西麵打開局勢。


    蕭衍則接受了北魏降臣的建議,打算在東麵出擊,在淮河下遊修建堤壩,水淹壽陽城。


    然後,就在這南北兩方再次大戰的關鍵時刻,元恪突然就駕崩了。


    當前時間:公元515年1月


    當前皇帝:(北朝)北魏第8任皇帝: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


    元宏第一個去迎接他。兩人碰麵後,元宏沒有著急說話,他要先聽聽元恪自己的解釋。


    元恪:“父親,南征真的不容易啊!前幾年鍾離慘敗損兵折將,還讓南朝奪走了大片領土。”


    “鍾離之戰可能確實是我的失誤,所以我想要在西麵打開局勢,爭奪益州。”


    “這不,這仗才剛開始打,我不就離世了。”


    元宏冷冷地說道:“嗯,那內政呢?你怎麽說?”


    “父親,我覺得內政都挺好的,沒問題啊!您那時的改革很成功,我大魏國力強盛啊!”


    “所以,我才要實現你的願望,與南朝爭土地啊。”


    元宏:“行,重用外戚,猜忌宗室,朝政愈發黑暗,改革遺留問題一個都沒解決!”


    元恪依然不理解元宏的話,“不對啊,我不覺得朝政有什麽問題啊!至於用人,我看高肇還行啊。”


    “可能是有些小隱患,但不至於亡國吧。”


    元恪這個人,他有雄心抱負,也有一些本事。從他的所作所為上看,他並不是一個昏君。


    可是,他就是該做的事情都沒做,不該做的事卻做了一大堆。


    該處理改革遺留問題,鞏固漢化時,他選擇去南征。南征成功了也行啊,結果還眼高手低,失敗了。


    最後,北魏的問題越來越多,朝政愈發黑暗腐朽。


    元宏:“這樣吧,我也不想多說了,你就給我好好地看資料,給我反思反思。”


    元宏領著元恪去見他們的先祖。拓跋珪看到元恪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小子,竟敢廢除這個祖製!”


    元宏:“太祖,我雖然也對他很不滿,但我們得就事論事啊。我還是不覺得廢除祖製有什麽問題。”


    “您不會是因為我的事而遷怒於他吧。我們不能瞎指責啊。”


    拓跋珪:“好好好,你們等著瞧。元宏,我希望你不會後悔。”


    “絕不可能!不要以為我會和您一樣,後悔當初的決定。”


    然後,才第二天,元宏就破防了。


    因為大家都認同和尊重元宏,所以這件事很快成為了皇帝口中的笑談。


    連兩支探險隊都知道了這件事。


    515年,元恪駕崩後,崔光、於忠等人迅速擁立元詡登基。


    高太後想要處死太子生母胡貴嬪,崔光、於忠等人保護,沒能得逞。


    由於高肇正領兵在外。於忠迅速行動,先擁立元澄、元雍攝政,然後處死了從中作梗的王顯。


    高肇迴到洛陽後,於忠等人已經控製了局勢。於是他被殺害,高太後被廢掉。高氏外戚勢力倒台。


    於忠成為權臣,然後為了製衡於忠,胡充華成為太後,臨朝稱製。


    516年,元澄上書指出了北魏當前的危機。


    在朝會上,大臣袁翻明確指出了北魏的六鎮問題。


    朝廷對鎮將的選拔越來越重視門第,戍邊將士地位低下,收入微薄,甚至淪為了世家的奴仆,民怨鼎沸。


    袁翻表示,必須盡快解決六鎮問題,否則後患無窮!大魏的災禍就要降臨了!


    現在國家的隱患已經明了,這可能是北魏挽救局勢的最後機會。


    然而,對於這些進言,胡太後全都置若罔聞。


    胡太後在洛陽大興土木,過著奢侈的生活。


    各地到處興建佛寺,洛陽城內的佛寺的規模不斷攀升,內部陳設極為奢華。


    這個規模足以讓拓跋燾當場吐血身亡。


    空間中,苻堅走到了元宏身旁,笑著說道:“你,你和拓跋珪真不愧是一家人,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元宏此刻就拿著最新的報告,愁眉苦臉的。


    “天王,您就別取笑我了。”,他指著報告上的內容,“這,這確實是我疏忽了。怎麽會有這樣的太後呢?”


    接著,元宏試圖為自己辯解,“不對,不怪我!怪這個機器!它怎麽就不提前顯示這個人的詳細情況呢?”


    “還有,元恪!你活著的時候怎麽也看不出來呢!這不都怪你!”


    元恪:“父親,我……”


    元宏:“你閉嘴!”


    拓跋珪:“哼,拓跋宏,看到沒,你祖宗還是正確的。這臉打的!”


    拓跋燾:“而且啊,不是所有的太後都是馮太後,西晉的例子你難道忘了?”


    “而且,你們就這麽喜歡佛教?我看大魏就要被那個佛教毀了!”


    “等那個太後死了,我要好好看看她。元恪,別的不說,你識人不明,大魏要是出事了,你得負責!”


    元恪已經躲躲閃閃,不敢說話了。


    此刻,劉裕那邊,他沒有歡樂的氣氛。


    515年,元恪的突然死亡並沒有影響到南梁的計劃。


    為了建造淮河大壩,水淹壽陽,蕭衍完全不顧自然條件的不利,在徐州、揚州每20戶征發5人,總共動用民力20萬人。


    大壩工程艱難推進,百姓大量死傷。到冬天,百姓大量凍死。


    516年4月,大壩建成,淮河上遊水位大漲,北魏於是增高了壽陽的城牆,還建造新城避難。


    9月,雨季到來,淮河大壩轟然倒塌。下遊十餘萬百姓受災殞命,北魏邊患瞬間解除。


    就這樣,蕭衍傷敵八百,自損數十萬。


    劉裕差點沒被氣死,“真的,我真是看錯他了,有這麽打仗的嗎!有嗎!有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