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好意思,上一章差點把孫亮忘了。如果有人知道孫亮具體的死亡時間(精確到月日),可以在此留言。


    曹髦和孫亮都講起了自己生前的經曆。


    257年,司馬昭平定諸葛誕叛亂,徹底控製了江淮軍團。曹髦看到反對司馬昭的力量越來越少,逐漸陷入絕望。


    260年,曹髦在絕境中決定出宮拚死一搏,隨後被當街殺害。司馬昭隨後擁立曹奐為帝,是為魏元帝。


    吳少帝孫亮(243—260),是孫權的第七子。孫權麵臨繼承人難題後迫於無奈傳位給他。


    孫亮剛繼位,他的輔政大臣就開始內鬥,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裏。


    孫弘想殺諸葛恪,被孫峻告發,然後被反殺。諸葛恪雖然做了利國利民的事,但囂張跋扈,然後被孫峻所殺。


    孫峻死後,孫綝繼承他的位置,他比孫峻還囂張。


    接著孫亮又想殺孫綝,但他除權臣做得太明顯了,所以就被廢掉了。260年,孫亮被毒殺或者自殺。


    ……


    他們兩個就先留在機房,然後孫權也留在機房守家。


    離開前,曹操看到外麵的濃霧,想了想,“物品機,像上次一樣吹強風,足夠吹散濃霧的程度。”


    “按照哪次的強度?”


    曹操有些疑惑,不就隻在第三次危機中吹過一次強風嗎?等等,難道……


    “現在把這幾次的記錄全部說明。”


    “第二次是在前天下午4時,第三次是在昨天上午9時,第四次是在今天淩晨1時。第二次強度最低,然後依次增加。”


    “先按強度最大的來。”


    這個信息很重要,先記下來,一會再討論具體情況。


    外麵強風正吹著,濃霧逐漸消散。


    ……


    柵欄區內,皇帝們把所有的疑點全部寫在了黑板上。


    在開會前,他們就已經到處巡邏過,除了濃霧沒有發現任何敵人的身影。


    但是周圍到處都是戰鬥過的痕跡,就連各自的朝代樓內部都出現了這樣的痕跡。


    嬴政:“曹操的信息很重要,至少證明了直到今天淩晨,空間中還是有人清醒的。所以我們應該隻是昏迷了幾個小時。”


    劉秀:“濃霧很快就消散了,而且到處都找不到攻擊源,說明即使我們戰鬥過,我們應該是打贏了。”


    王莽看了看在黑板上的信息,想到了什麽,他說道:“我覺得我們應該不在空間危機中。”


    “此話怎講?”


    “每次危機前應答機上都會有預警,但這次沒有,而且也沒有出現任何‘危機’的字樣。這次的攻擊是突發事件。”


    “但是,令我感到疑惑的是,我們在應答機中留下了信息,但全被刪除了。這意味著什麽呢?是誰刪除的?”


    “不過,既然我們已經打贏了……”


    但是,王莽的話被劉徹和曹操打斷了。


    劉徹:“我覺得不是這樣,我們恐怕並沒有勝利。既然我們都勝利了,為什麽還會全部躺在地上沒了記憶呢?”


    曹操:“那我也說下我的猜想吧。”


    “這五天,我們一直處在鏖戰之中。我們有三次反抗,試圖吹散迷霧,但應該都失敗了。不然現在迷霧不會還在這裏。”


    “大家都在外麵昏迷,而且朝代樓內部也有戰鬥的痕跡,會不會是因為朝代樓紛紛失陷,導致所有人都逃到了外麵?”


    眾人都議論紛紛,他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猜想。


    最後,劉邦一錘定音,“謹慎起見,就先當我們沒有勝利吧。而且,如果我們真的打贏了,也解釋不了曹髦和孫亮沒有一個人得到接應的事實啊。”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都失敗了躺在地上昏迷,是怎麽活到現在的。攻擊源為什麽消失了?”


    “除非,它有別的目的。空間中可能混入了一些別的東西啊。”


    (劉邦一語雙關。)


    劉啟:“您是說,有些人是假的?就像上次一樣?”


    “不是,我剛剛派人檢查過,已經排除了這種可能。我覺得我們的空間恐怕已經被入侵了,那東西應該就隱藏在某個地方。”


    這難道是,“另一個人間”的攻擊?


    現在,把皇帝們的推理結果結合起來,大致是這樣的:


    五天前,空間遭到了未知的入侵,皇帝們奮起抵抗,但依然節節敗退。戰火燒到了朝代樓內部,濃霧籠罩了整個空間。


    一個又一個的人倒下了,剩下的人的情況也不好,已經無力接應曹髦和孫亮。


    到今天淩晨,剩下的人進行了最後的掙紮,試圖驅散迷霧,但還是失敗了,他們也昏了過去,被清除了記憶。


    這個結果依然解釋不了三個問題:留下的記錄,現在的平安無事以及躺在地上的排列十分整齊。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皇帝們感到很沮喪又恥辱,因為他們竟然失敗了,而且還被清除了記憶,導致現在具體情況都分不清楚。


    對他們來說,空間毫無理由地變成了這個樣子。


    ……


    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接下來劉恆、曹丕、孫權等人負責重建的工作。重建的進度很快,但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應答機上顯示的攻擊源消失了。


    胡亥、劉賀、王莽再加上劉宏負責各種建築的修建。


    (胡亥真能勾搭上昏君,先是劉賀,現在又是劉宏。)


    王莽不禁吐槽,“這才幾天啊,上次危機的餘波還沒過去呢,這次又來了。真折磨人啊!”


    王莽其實也什麽都不知道。這五天外麵也不知道這裏的情況。


    劉邦一直派人監視王莽的行動,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現在又沒有證據,劉邦才不會直接對峙,打草驚蛇呢。


    ……


    263年,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立國42年。


    盡管薑維在劉禪投降後依然試圖挽迴局勢,但依然無力迴天。


    劉備在機器前麵站了許久,他雖然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了,但依然感到悲憤。


    他喃喃自語,“劉禪,你怎麽能投降呢?怎麽能投降呢?”


    他迴頭看了看此時站在旁邊的漢朝皇帝們。


    “晚輩劉備愧對祖宗,興複漢室失敗了。”


    劉邦歎氣,“失敗就失敗吧,盡力就行。哪有不滅的王朝啊。”


    曹操竟然也安慰劉備,“你等著吧,我大魏應該也快了。”


    劉禪是庸主,沒了忠臣良將他很快就不行了,他沒有提拔人才的能力,或者說蜀漢也沒有產生人才的條件。


    蜀漢人力物力都很薄弱,滅亡是遲早問題。況且劉禪和蜀漢豪族都已經對這個政權沒了信心。


    “此間樂,不思蜀也。”,這句話可是相當無情。為了給東吳做榜樣,司馬家不會殺掉劉禪。劉禪這樣說,蜀漢的舊臣會怎樣想呢?


    ……


    當前時間:公元264年9月


    當前皇帝:(三國)東吳第3任皇帝:吳景帝孫休(234—264)


    孫休是孫權的第六子,他上位之初就除掉了權臣孫綝。


    但是,他重文輕武的國策嚴重製約了東吳的發展。這是在亂世,輕視武功隻有滅亡的結局。況且此時蜀漢已經被攻滅。


    孫休還沒來得及充分治國就病逝了。


    孫亮一看到孫休,就開始了經典的“兄友弟恭”的場景。


    “說,是不是你把我毒死了!”


    “額,這個怎麽說呢?如果我說,你是自殺的,你會信嗎?”


    孫亮直接拔劍,“滾!不廢話了,我們直接決鬥吧!”


    孫權和孫堅看著頭疼,但也沒精力管他們倆了。


    現在東吳獨木難支,恐怕也撐不了多久了。


    孫休死後,張布等人違背了孫休的意願,擁立孫皓即位,隨後他們就被孫皓殺掉,孫休的子嗣也被殺害。


    孫休看到這些內容後恨不得鑽到機器中,迴到人間砍死孫皓。


    “張布,你這是何必呢?何必呢!”


    孫亮則在旁邊幸災樂禍,“哈哈,六哥啊,這就輪到你了。”


    266年,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建立西晉,曹魏滅亡,立國46年。


    從東漢以來不斷膨脹的世家勢力走向了腐朽的巔峰。三國的君主雖然都曾對世家勢力進行抑製,但最終還是被世家勢力反噬。


    司馬家族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表,現在天下就要完全被世家控製了。


    這樣的結果,所有皇帝都唏噓不已。三國時代就這樣落幕了。


    曹操有些不解,司馬懿怎麽還不出現?不是說追諡的皇帝會過來嗎?


    王莽:“放心,等著吧,規則不會錯。”


    這時候,機房的應答機上彈出了一條信息:


    危機預警:第四次危機將在不久後發生。


    ……


    (三國篇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