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號觀察員在工作時被叫了出去。


    “你看一下,這是具體的協議。”


    “就是說,果然還是輪到我身上了。”


    “這是組織的考量,畢竟你比其他人的經驗豐富。不過,你當然可以拒絕。”


    615猶豫了一會,最後還是說道:“沒關係,我接受……”


    空間中,劉賀和胡亥被關了整整十天,現在他們雙眼無神,一言不發,就直接走到“柵欄區”。


    然而,“柵欄區”中聚集了大批皇帝,他們圍了一圈,討論著大漢的局勢。現場氣氛非常沉悶。


    劉賀和胡亥不敢說一句話,他們默默地坐在遠處,打開書本學習。


    ……


    記錄中,大漢的局勢進一步惡化。


    在造紙術還未改進和普及的西漢,地方豪強很容易就能進行知識壟斷。在“察舉製”的作用下,地方豪強互相舉薦,獨占朝堂。


    劉詢心裏深知這些世家的底細,他采取了各種方式製衡世家。因此能夠維持中興局麵。


    但平庸的劉奭並不明白這些,他也沒有這樣的手段。在他的視角中,隻要自己對大臣們寬仁,就一定能維持大漢的“太平盛世”。


    所以大漢的“太平盛世”根本維持不住。


    劉奭體弱多病,精神不濟,他將朝政交給了宦官石顯。然後石顯趁機誣告劉奭的老師蕭望之,並趁劉奭對朝堂不熟悉之時迷惑劉奭。


    最終蕭望之自殺,劉奭雖十分悲痛,但沒有處置石顯,宦官石顯於是掌握大權。


    劉奭大興儒學,進一步提高儒學的地位。但這使得大多呆板腐儒和世家勢力進入朝堂。


    就這樣,外戚、宦官、世家占據了朝堂,朝堂變得混亂不堪。


    而大漢的另外兩個問題,即流民和土地兼並也無從解決了。


    劉奭在各種勢力的迷惑下,完全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仍然沉醉在太平盛世之中。


    ……


    大漢的皇帝們看到這些記錄後全都麻了,他們恨自己隻能在這裏看著,卻什麽都做不了。


    劉邦:“真是作孽啊。行了,劉奭是指望不上了,隻能希望後麵還有皇帝出來力挽狂瀾吧。”


    皇帝們聚在一起,集思廣益想出了好幾個破局或者至少能緩解局勢的辦法。但他們很快意識到:他們想出再多的辦法也沒用啊,沒法與人間聯係啊。


    到了下午,劉邦宣布散會,大家才紛紛離去,氣氛仍然很是沉重。


    劉詢走出柵欄後站在原地良久,他心情又後悔又無奈。


    兒子劉奭不成大器,不會治國,大漢在他手上一步一步地衰落。


    可是,劉奭又幾乎是最好的選擇了。其他的兒子尚未成年,而自己青睞過的劉欽被他舅舅忽悠過,未必能當個好皇帝。


    大漢的衰落已經是大勢所趨,這不是能輕易改變的。


    嬴政看到劉邦滿臉苦悶,便湊上前去:“誒呀,老劉,想開些呀,誰沒亡過國啊,這有什麽稀奇的啊?”


    劉邦:“行了,你在那陰陽怪氣什麽呢?我大漢隻是稍微衰落了!還沒亡呢!沒亡呢!”


    空間中的氣氛愈發沉重,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嬴政。嬴政這幾天心如止水,依然保持著原來的習慣,對大漢的皇帝們冷眼旁觀。


    他也懶得管胡亥,反正要是胡亥不聽話了,就把他接著關起來唄。


    劉賀的日子愈發悲慘,他的先祖們看他不順眼,有事沒事就拿他出氣,就連劉詢對他都沒有好臉色,他可是劉詢的堂叔啊。


    當前時間:公元前33年7月


    當前皇帝:西漢第11任皇帝:漢元帝劉奭(前74—前33)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看著病殃殃的,有些迷糊。


    他與劉詢隻隔了15年,但這15年裏,大漢的盛狀已經不複存在。


    在“流程”過後,劉奭被拉著向先祖一一拜見。


    劉邦盡量使自己的語氣平靜,“這樣,朕給你三炷香的時間好好解釋一下你做的事。”


    畢竟是麵對祖宗,劉奭有些惶恐不安,稍微平複了心情後,他才開始緩緩陳述。


    前36年,甘延壽和陳湯率軍攻擊匈奴,大獲全勝,誅殺了郅支單於。


    陳湯在上奏時提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邦點了點頭,這應該是劉奭在位期間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政績了。


    劉奭:“晚輩在位期間,國家也沒什麽大事。我大興儒學,讓各種儒生入朝為官。《尚書》中說過:太平盛世下,應當垂拱而治之。”


    劉邦強行壓抑住心中的怒火:“你真以為天下太平了?然後放權給宦官!”


    劉奭:“晚輩身體不好,不過宦官石顯是我信任的人。有他在,國家不會有什麽問題。”


    在場的所有漢朝皇帝都無奈地搖了搖頭。鑒定完畢,讀聖賢書讀傻了。


    劉奭是一個很“天真”的人。他竟然真的以為隻靠書本上的知識就能治國,隻靠“寬仁待下”就能治理好國家,殊不知自己早就被士族和宦官賣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劉邦終於忍不住了:“那聖賢書也沒告訴你寵幸宦官啊!好一個‘垂拱而治之’,是這樣治國的嗎!”


    “行了,你這樣的人,打你是沒用的。來到這,你就給朕好好學習法家的書,還有你父親,世宗(劉徹)留下來的資料。然後給朕好好寫一篇報告。之後的事情再說吧。”


    劉邦神情疲憊,自己一個人走了。


    劉賀有些忿忿不平,憑什麽他不會被打,我就被打了!我至少沒讓大漢衰落!


    劉徹看出來了劉賀的心理,又揍了他一頓。


    劉徹:“果然是廢物,人家劉奭是‘不會’,你自己細品吧!”


    劉賀和胡亥是“廢物”,他們主觀上就不想進取,所以欠打。


    劉奭根本不知道如何治國,是“不會”。這樣的人挨多少頓打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所以挨打是沒用的。


    另外,多說一句。漢元帝這樣的皇帝在曆史上不占少數,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為什麽錯。


    ……


    絕對不能相信“後人的智慧”,所有的漢朝皇帝現在都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尤其是劉邦和劉詢。


    劉詢曾經看好的“好聖孫”劉驁更是一位重量級人物。


    劉驁重用外戚,外戚王氏在朝堂上權勢滔天。而劉驁不理朝政,沉湎酒色,尤其寵幸趙合德,趙飛燕姐妹。各地爆發農民起義,社會愈發動蕩。


    如果說劉詢給大漢衰落的進程踩下了刹車,那麽劉奭就是把刹車拆掉,劉驁則是踩了一腳油門。


    現在大漢這輛車正在加速往懸崖下麵掉。


    空間中的氣氛愈發陰沉,劉邦要了一把刀,天天地磨著,就等著劉驁到來。


    嬴政喝著小酒,悠閑地在外麵坐著,靜靜地看著大漢皇帝們焦慮又憤怒的狀態,真是一出好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gdx405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gdx4057並收藏皇帝們的燒腦智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