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陛下,北方草原雪災嚴重,牛羊凍死無數,突厥縱容小股騎兵進犯我邊境村落,騷擾百姓,燒殺搶糧,可否興兵伐之?”


    老臣蕭瑀出列上奏。


    群臣聽聞,議論紛紛。


    “突厥人可恨啊,去年才拿了我國庫財寶錢糧無數,今春未過,就又進犯邊境。”


    “突厥猖狂,如此屢屢犯邊作亂,豈能忍讓,請陛下派兵滅之,揚我大唐天威。”


    眾多武將,主戰聲強烈。


    李世民龍眉緊皺,不由得握緊拳頭。


    突厥人實在貪婪,著實可恨啊。


    這是欺負他初登帝位根基淺,不願他坐得安寧。


    “陛下,臣以為天下初定,帝業初興,現不宜再起刀兵。”


    刑部尚書長孫無忌出言反對。


    “宜韜光養晦,休養生息,待百業穩定,錢糧充足時,再雷霆出擊。”


    “小不忍則亂大謀,如今之計,重在恢複農業耕種,穩定生產,讓百姓安居樂業。”


    房玄齡與杜如晦也出聲附和。


    李世民放鬆拳頭。


    現在他穩坐龍椅,倒也不怕突厥騎兵再來一次渭水,但長安實在是國庫空虛,戰爭對大唐沒有任何好處。


    他心中的恥辱,看來還是要按原計劃繼續忍耐了。


    “突厥之事,時機未至。依輔機、玄齡等言,不起刀兵。如晦,你是兵部尚書,令邊境守兵,機動巡防,盡力安頓好百姓。”


    “是,陛下聖明。”


    天子金口一開,群臣便不再多言戰事。


    “陛下,臣有本奏。近日在顯德殿庭院,有眾多禁軍騎馬射箭,練習武藝,恐人多雜亂,易出差錯,亂及宮廷。臣懇請陛下製止。”


    裴寂出列,言語中憂慮頗深。


    言外之意,對天子安全擔憂。


    話音未落,已有封德彝等附和。


    “胡說!禁軍勇士,皆對陛下忠心耿耿,在顯德殿外操練武藝,乃陛下親準,爾卻口出禍亂之言,是何居心?”


    一向在朝堂少言少語的程咬金,牛眼睛一鼓,對著裴寂就是大嗓門招唿。


    他兒子程處亮和秦二是千牛衛副統領,也在勇士隊中,聽了裴寂之言,當然心下不爽,直言反對。


    “粗鄙,老夫不與尓爭論。”


    裴寂對他不屑一顧。


    程咬金氣得吹胡子瞪眼。


    “知節,休要動怒。”


    “裴司空,你之擔心不無道理。但話說迴來,如今邊境如突厥之輩,覬覦我大唐之賊心不死。我大唐止戈,非懶惰武藝也。朕希望無論文臣武將,要恆有顆勤文練武之心,備戰之心不能丟,否則軍心懈怠,戰力衰弱,國無寧日。”


    “日前,李學士曾與朕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日軍士勤學苦練,方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朕以為說的精辟,此養兵,練兵,用兵之道也。”


    “禁軍勇士,乃朕親選,忠心如吾手足,朕若不信,宮裏還有何人可信,又如何稱得上安全?”


    “此騎馬習射之事,朕已交予李千安李學士統領,再勿亂言。”


    李世民解釋了一番道理,聲音漸漸嚴厲。


    裴寂等低頭稱是,再不敢多言。


    隻是一聽又是李千安所言,又是李千安在做,他心中恨意更甚。


    這小子是要跟他專門作對到底啊!


    還得要再想辦法除之而後快。


    而在其他大臣心中,李千安這個名字又在耳中、心中又重了幾分。


    文有狀元之才,還懂農事耕作之術,現在又能武練兵了嗎?


    ……


    李千安不知道朝堂之論。


    他接連幾日,與秦懷安和程二,穿梭於工部與禦馬苑之間。


    找最好的鐵匠,按圖打造馬蹄鐵和鐵釘,然後找馴養技術最好的馬夫,給馬釘上去。


    “照圖,用上好的熟鐵打造馬掌,馬釘,包括雙馬鐙,必須要堅實耐磨,耐用持久。”


    “馬掌打造好後,按圖所示,用馬釘釘在馬蹄上。馬蹄要用利刀割平,打磨光整,才能與馬掌完美契合…”


    他說的簡單,隻管拿出圖紙,動動嘴皮子,讓鐵匠、馬夫忙斷手和腿。


    誰叫他拿有禦賜金牌皇家令呢。


    鐵坊的數十位能工巧匠,輪班加點,日夜不休,連幹了三天,經過數次打造改良,終於打造好了一百套合乎標準的馬掌,精心給一百匹駿馬釘好。


    “哥,你說的這個馬掌,當真有那麽厲害嗎?”


    秦懷安與程二現在都是虛心求學好學生,不懂就問。


    “信安哥,得永生。你們想想,人為啥能奔跑跳躍,平地山路草路石子路,都能健步如飛?”


    “會輕功跑得快?”


    “會飛?”


    主打用一個敢問二個敢答。


    “滾。你們光腳給我跑一個飛一個看看。人能跑能跳,是因為人懂得穿鞋子穿靴子,你光著腳能跑得快能跳得遠嗎?”


    “對哦,光腳的不如穿鞋的。一不小心石頭子兒磕著,荊棘尖刺紮著…”


    “釘上馬掌,相當於給馬兒穿上鐵鞋子,在山間小路,平坦大道,草原雪地,皆可如履平地。”


    “馬穿鞋子,怪不得這麽厲害,那我得迴去,給府裏的馬都釘上馬掌,省得老頭子常說馬老了,馬蹄兒都撒不開…”


    馬蹄鐵搞定了。


    看著穿上鐵蹄馬掌的駿馬歡快飛奔,李千安很是高興。


    他的騎馬英雄夢,開始了!


    他接手勇士隊,帶領眾人騎馬操練時,發現戰馬一匹都沒有釘馬掌。


    作為穿越人士,當然第一時間想到了馬蹄鐵。


    馬鞍、馬鐙、馬鐵蹄,這可是騎兵史,乃至世界戰爭史上劃時代的發明,毫不誇張地說,猶如車輪一樣,推動著曆史進程,是用血與火鑄造出來的。


    曆史上的各個帝國、王朝,名將、英雄,都有強大的鐵騎傳說,寫盡無數榮耀。


    有據可考的說法是,馬鞍在北魏時期出現,雙馬鐙在南北朝出現,馬蹄鐵在唐末才出現。


    大概是馬背上的鮮卑人發明了他們,在傳播到中原地區時,融入了中原文化,進行了改良,大規模應用。


    馬鞍與馬鐙,極大的解放了人們在馬上的活動。


    馬鞍讓騎乘者不累,讓人屁股和馬背都不再受摩擦之罪;任胯下之馬怎麽飛奔,都能騎坐馬背穩如泰山。


    馬鐙則可助上馬方便,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可支撐騎士的雙腳,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人與馬連接為一體,能最大限度地解放雙手。騎兵可以在飛馳的馬背上,人馬合一,無論是張弓射箭,或是長槍長刀,左劈右砍,施展超高難度的殺敵技,都如虎添翼!


    而馬掌,保證了戰馬的速度和戰鬥力,長時間奔跑馳騁都不會磨損馬蹄,讓騎兵施展十八般馬上功夫,盡情廝殺。


    “有諺語雲: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喪失一匹戰馬。喪失一匹戰馬,失去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這可是說馬掌重要性的有名典故。


    現在,“馬三樣”備齊。


    他要用這一百匹配備完美的駿馬,打造最強大唐鐵騎的領頭馬!


    算是他迴報李二伯樂識千裏馬的薄禮吧。


    “懷安,程二,傳令,集合一百個有騎射基礎的精猛勇士,包括尉遲寶琳等,選馬,到校場操練騎射。”


    很快,一百騎戎裝禁軍,在校場整齊集合。


    而操練,李千安是認真的。


    一切按後世正規軍的要求。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違令者,罰。


    訓練科目一二三:弓箭騎射,長刀、長矛、馬朔作戰,短兵器防禦技能,近身廝殺技等。


    宏大的校場上,人馬全副武裝,安靜肅立。


    “你們一百人,享有最好的夥食,最好的戰馬,最精良的武器!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訓練你們,成為大唐最勇猛的騎兵統領!”


    “我要打造大唐最強騎兵連!得騎兵者得天下!騎兵連無敵!”


    李千安的訓話,簡短有力,振聾發聵!


    “吼,吼!”


    “騎兵連無敵,騎兵連無敵!”


    一百鐵騎,振臂高唿,氣貫長虹!


    此刻騎兵們熱血沸騰,訓練熱火朝天。


    校場鐵騎錚錚,馬蹄飛揚,地動山搖。


    就是這個樣,大唐騎兵!


    李千安也下場操練了一會,飛馳過後,橫刀立馬,縱橫天下之氣勢,舍我其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悟性逆天:風流小狀元震驚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愛楓林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愛楓林晚並收藏悟性逆天:風流小狀元震驚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