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淩晨,天微微亮,長安皇城門口。


    “千安哥,我隻能送你到這了,進去找尚書省貢院,三日後在此接你!”


    “嗬嗬,就等我好消息吧!”


    李千安別過,自信滿滿。


    拎著考籃,食盒,步入皇城。


    不用問路,跟著考生模樣的人往皇城東麵走便到了尚書省南。


    貢院!


    貢院門口有鐵甲士兵把守,周圍有士兵巡邏,嚴禁外人進入。


    氣氛凝重,威嚴肅穆。


    此刻,數千參加省試的學子排起長龍,蔚為壯觀。


    貢院有兩道大門。


    都有專人把守,負責驗明正身,確保考生“你是你、我是我”。


    第一道大門,考官點名,點到者答應,擠上前去核對文書,進行“搜檢”。


    跟過安檢差不多。


    從頭到腳,全身上下,帽子衣服褲子,鞋子襪子綁腿,裏裏外外都要搜查一遍。


    甚至褲襠裏麵都要摸上一把,看是否藏有異物。


    筆筒、硯台、考籃、食物等更是要仔細檢查。


    形狀異常的麵餅等都要掰開看看。


    確保別無他物後,考官放行。


    第二道大門,另有考官再次搜身,確保沒有夾帶和藏匿後,方才發給一遝答題紙張,允許通過。


    李千安輕鬆經過二道“安檢”,邁步入了考場。


    嗬,親臨這輝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場所,才知道有多震撼!


    眼前,一個巨型的廣場豁然開朗。


    廣場中間有一座高聳的塔台,塔內供奉著文曲星的圖像,為莘莘學子討吉利。


    廣場的四個角,有四座高高在上的塔樓,相當於巨型的人眼攝像頭,居高臨下,可以嚴密監視考生的一舉一動。


    廣場左右兩邊,一排排考棚綿延伸展,令人眼花繚亂,目測可容納成百上千人。


    考棚相互間隔開來,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單間,形似馬廄牛棚。


    可不是麽,考生考試、吃飯、睡覺,就都在這個狹窄逼仄的小隔間裏,要連續戰鬥三天,除了上廁所,不得離開考棚。狀態如牛似馬,需有著極強的忍耐力和堅持精神。


    眾多考生湧入後,都像李千安一樣,感到無比震撼和驚歎。


    不過,就在新考生還在東張西望的時候,那些參加過省試的老考生,或者事先打探過考場知識的,已經開始行動,跑步去搶座位了。


    因為有兩個特別的考棚,得想辦法避開。


    挨著廁所的座位號叫作“臭號”。


    考生都想避免坐在“臭號”。人來人往,臭氣熏天,能考好才怪。


    與此相對的,是挨著廚房的座位,叫作“火號”。廚房煮飯炒菜時,煙熏火燎,雲遮霧罩,比“臭號”好不到哪裏去。


    這些秦懷安都幫他打聽過了,在馬車上交代了好幾遍。


    嘿嘿,搶座位嘛,比速度快麽,誰怕誰。


    他可是有武聖技加持,行如風,那速度杠杠的。


    先跑在前麵的幾個老考生,多跑幾步便有些氣喘,哪裏跑得過他。


    “讓讓,借過。”


    李千安選擇左側的考棚,速度如飛,搶先衝進了考棚門,直奔“天”字號考棚。


    (考棚的順序是以千字文編號的,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一人一號。)


    “我擦,這小子誰啊,跑得這麽快,是來搶吃的嗎?”


    “以為跑得快就考得好啊。又小又快的男人持久力不行,肯定早淘汰。”


    嘴上罵罵咧咧的,腳下卻很實誠,你追我趕,跑得快點的都選到了較好的考棚。


    別人還在爭先恐後時,李千安早已經坐好了,架好木桌,擺出筆墨紙硯蠟燭等,還拿出一盤小吃,悠哉地吃上蜜餞了。


    那楊姓監考官看他年齡小,卻飛速搶到了天字號,不禁側目。


    心想這是哪個世家大族的小公子吧。


    所有考生入考棚完畢,監考官發下試題。


    第一場是考“帖經”。相當於默寫、填空題,考對經典書籍的熟悉程度。


    《禮記》五帖,《周易》十帖,《尚書》十帖,《老子》五帖。


    簡直不要太簡單。


    有“文聖”技,默寫填空信手拈來,就算全書抄寫也不在話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贏若絀。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


    他書寫極快,要不了半個時辰,作答完畢。


    都不用檢查的,確信沒有漏字漏詞,錯別字。


    “搞定,完美。”


    他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


    “接下來太無聊啦,剩這麽多時間真是種煎熬,又不能出考場。”


    而其他考生,大部分都能作答,但有些字詞句,就是記得模糊不明。抓耳撓腮,拈須掐頭者比比皆是。


    楊監考官在考棚通道內,隔上一刻鍾,便走動巡視。


    聖上登基,“貞觀”年第一次省試,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他不敢有半分馬虎,稍出差錯,那後果承擔不起。


    背著手每巡視一圈,便迴到棚口,在天字號旁邊小坐。


    李千安無聊啊,光凳子坐得屁股疼。


    實在坐不住了,見監考官巡視迴來,大聲叫道,


    “老師,我能提前交卷嗎?”


    楊監考官:?


    才過了半個時辰,就有人要交卷了?


    他監考過幾年考試了,聞所未聞。


    今兒公雞下蛋魚長毛——出怪事了?


    他有印象,這不就是那個搶到天字號考棚的小公子嘛。


    果然,小孩子坐不住,這是把省試當玩兒了。


    “可以交卷。不過為時尚早,本官勸你,不會的題你可以再多想想,多寫一寫。”


    他神色冷漠,倒是好心勸了一句。


    畢竟能走進貢院考試,年齡大小都是經過了勤學苦讀的,花費也不少,怎麽能當玩兒呢,那不浪費嗎?


    “嗬嗬,學生感謝提醒。不過學生已經答題完畢,三番檢查,實在枯坐難耐,申請交卷。”


    李千安顯得禮貌。


    “什麽?答題完畢?不會是胡亂答題吧?”


    楊監考難以置信,湊近拿起答卷。


    好家夥,紙上密密麻麻,字寫了不少,而且卷麵清潔,字體飄逸清秀。


    不是亂寫。


    而且,很多內容乍看,在他的認知中還都是對的。


    “李千安?好好好,試卷作答的很好。


    你確定交卷?那老夫可收了。”


    楊監考一捋胡須,笑道。


    看李千安的目光也變得友善了。


    這小小少年郎作答如此之快,如非作弊,那便是有神童之才。


    “我確定交卷。”


    李千安痛快交了答卷。


    “交卷後,你可以上廁所,在考棚外喝水,或者去廣場休息。但不能去其他考棚,或者喧嘩幹擾其他考生,更不能走出考場,去到貢院外麵。違者,考試作廢,還要受罰。


    等到日落,本場考試完畢,便可休息睡覺,準備明天的考試。有事可前來問老夫。”


    楊監考有心結個善緣,報了自己姓名,允許他出去放鬆,免得在局促隔間內苦坐。


    “學生省得,多謝楊老師。”


    李千安拱手行禮,謝過後,便出了考棚。


    在水缸處喝了兩口清水,在廣場上繞了幾大圈,肚子有點餓了。


    想迴天字號取點自帶的幹糧,胡餅跟豆腐幹啥的吃時,正巧路過廚房。


    好奇走進去,有幾張小桌子,往裏便是爐灶,幾十號人正在熱火朝天做飯呢。


    胖胖的大廚師正在指揮吆喝。


    “大夥兒都精神點兒,聖上口諭,今兒大考,乃天選賢才,特賞賜每個考生飯食,須保證飯菜質量。肉食粥餅飯蛋必須足量供應。飯點快到了,動作都快點,做好後還要分組送飯。”


    嘿,李二這麽大方,一句話解除了數千考生的後顧之憂。


    考生們不用為吃飯操心,便可專心考試答題,還能深感皇恩浩蕩,恩澤如海,恩重如山。


    不但收獲賢士人才,還能收獲天下學子之心呐!


    早說啊。


    爐火上“嗞嗞”作響的烤雞,讓他饞得直流口水。


    “哪裏來的小子,怎地亂進廚房重地,快快出去。”


    大胖廚師發現了他,過來問道。


    “大廚好,在下乃考試學子,已經交卷,楊監考說可以來廚房找吃的,還請行個方便。”


    李千安麵不改色,眼珠小轉,表明了考生身份,還把監考老師搬了出來。


    大胖廚師見他舉止禮貌,說話舉止是考生無疑,又聽了是楊監考叫來的,也不疑有他。


    畢竟,他做過多次大考廚師,根本沒有聽過有不明人士能混進貢院來。


    而那楊監考,他也是認得的,是個負責任的考官。


    “老菜,給這位小郎君拿一隻烤雞過來,再給上一碗熱湯。”


    倒是個直爽胖子。


    “多謝大廚。那我就在此吃喝,不迴考棚了,以免影響其他考生。”


    “嗬嗬,一會兒就到飯點了,小郎君請便。”


    胖大廚笑笑,又去忙了。


    李千安倒是餓了,吃相可不斯文,他撕雞。


    手撕口咬,吃得滿嘴流油。


    就差來壺好酒了。


    舒坦啊!


    他哪是來貢院考試的,這是把貢院當酒樓了。


    別人如坐針氈忙答卷,他自在逍遙吃不停。


    其他考生要看見他這副吃相,肯定千生所指,口水淹死他。


    羨慕嫉妒恨,外加饞的。


    第一場考試就這麽愉快的過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悟性逆天:風流小狀元震驚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愛楓林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愛楓林晚並收藏悟性逆天:風流小狀元震驚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