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來時獨輪小破車,迴時豪華馬車行
悟性逆天:風流小狀元震驚大唐 作者:醉愛楓林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茶水寫的字,很快就幹。
秦瓊看著“李二”二字慢慢模糊,消失。
很平常的兩個字,在他眼裏,卻是一個威嚴的人影。
從模糊到清晰。
他定了定心神,看著李千安。
“請小兄弟細說。”
他沉聲道。
“那我就直言不諱了,對與不對,請老將軍勿怪。”
李千安喝了一口白水茶,徐徐開口。
“將軍之心病,恐從去年六月始。玄武兵變後,老皇帝禪位,李二登基。食邑七百戶,拜左武衛大將軍。
將軍從唐以來,受老皇帝知遇之恩,入秦王府,隨秦王南征北戰,數番出生入死,敗宋金剛,退王世充,俘竇建德,平劉黑闥,戰功赫赫,威名無敵。老皇帝視為一衣同袍,千金賞賜,封翼國公,位極人臣。
李二統領戰場大殺四方,揚唐軍威名,眾將軍出力盡臣子之功。君臣合力,一統大唐。奈何秦王與太子,皆為老皇帝心頭之肉,不忍兄弟不和,遂放任二人營黨結私,明爭暗鬥,終成災禍。玄武門內,兄弟鬩牆,秦王勝則為王,太子、齊王兵敗而亡。
將軍念老皇帝知遇優待之恩,又記秦王相待如手足之情,與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等隻受秦王恩寵不同,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本欲中立,但形勢比人強,在重壓之下,隻得答應在當日留守秦王府,保住秦王後路,以防意外。
但天擇明主,非由人意。玄武門中李二熱血成功,老皇帝被迫禪位。突厥狼軍突襲長安,李二膽大,孤身帶六文士前往渭橋,隔河罵敵,殺白馬結渭水之盟,突厥滿載而歸。
李二成功退敵,斷了其父皇最後一點絲念想,隻得安心做太上皇,身無自由,連見將軍都不許。將軍跟太上皇的交情,及心中所秉忠義之念,覺得李二太過了,加上征戰流血,小病不斷,幹脆懶於朝政,稱病不出。”
“李二自知上位不正,對太上皇身邊之老臣雷霆清洗。將軍卻與羅藝等將不同,怎麽說也算是參與過玄武門之事,出了力氣的,隻能賞之。
他十分樂意你這個太上皇最忠心的大將安心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養病。方便安排王禦醫隨時過來給看病送藥呢。”
“你心中自知君臣情分已淡,嫌隙難消,惶惶然不安,鬱氣累積過多,甚至過度小心,怕藥中有問題,每次都打翻藥碗……”
“此為心病,不知對否?”
李千安侃侃而談,言辭相當大膽。
有些話,要是讓李二聽了,形同大逆啊!
但幾乎句句都說到秦瓊心裏去了。
他秦瓊的過往,經他人口中說出,自己也不禁聽得熱血沸騰。
他的處境,所思所想,也如李千安所說這般,他夾在太上皇與今帝之間,如水火澆身,煎熬不已。
“小兄弟,真我知己也!”
他擦了擦虎目,由衷說道。
清楚了心病起因,病就去了大半。
這番說詞,倒不是係統給予。
李千安前世就是大唐迷,這段曆史,可以說倒背如流,也深入研究過玄武門事變。
現在跟相關真人說起這些,比說書先生不遑多讓。
而且,秦懷安喂藥時,秦瓊無巧不巧醒來,便要打翻藥碗,說“不吃害人之藥”的話,他就知道秦瓊是在裝大病了,故意瞞過王禦醫。
“那依小兄弟之說,秦瓊該如何?”
心病已知,但求心藥了。
“這也簡單。”
“李二上位以來,遣散三千宮女,帶頭節儉,削減俸祿,勤政愛民,堅持在東宮辦公,不逼迫太上皇搬離……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
“哼,那不過是太上皇還有大家族勢力支持,他不敢強行逼迫而已。他能在呆東宮多久?做給天下人看罷了。”
曆史上,李世民稱帝後,堅持在東宮執政三年,太上皇李淵才搬離太極宮。
“不管如何,得承認李二始終有明主風範,寬宏大度,能容人納物,仁慈心狠兼具。不殺諫臣魏征反而重用便是最好的例子。”
“這倒是,唉……”
秦瓊聽完,半晌後,才長歎了一聲。
“這心藥,便是放下與太上皇之聯係,內心隻認一國主便可。
可以像現在這樣一直安心養老下去,學太上皇一般,隻在女人身上耕耘播種為樂。亦可調養好身體,像宿國公程將軍、李靖將軍、李績將軍、尉遲恭等人一樣,再為大唐征戰,傳揚美名!”
李千安點名的這幾人也都是大唐名將,跟秦瓊年齡差不多。
尤其程咬金,還是秦瓊的結拜義弟,對李世民死忠,直接參與玄武門事件,現在官拜右武衛大將軍,食邑七百戶,混得風生水起。
“老夫戰場上受傷無數,流血過多,孫神醫說傷了根基。現在隻求有個好身體,身無病痛,安度晚年即可。”
“如今得遇小神醫,靈丹妙藥救我,是乃秦某大幸。”
“若日後還能騎馬扛槍,躍馬戰場,某不為李二戰,但聽小兄弟號令,為大唐戰!”
這大唐排前三位的猛將,強脾氣又上來了,直言隻認李千安。
“嗬嗬,吃了我的藥,保你生龍活虎,重迴少年!
至於戰場嘛,隻要老將軍願意,後麵大仗多的很。別忘了,突厥人從不安分。”
“小子倒還挺向往上陣殺敵,馬上封侯的!”
“當真?哈哈,小兄弟果然同道中人!”
秦瓊大笑。
心藥服下,心病已除!
他瞬間感覺年輕了好幾歲。
……
二人愈聊愈開心,忘記了年齡身份,像一對熟悉多年的老友。
直到秦懷安、荷兒、孫二娘等人在秦府繞行了一大圈迴來。
秦瓊這才一拍腦袋。
光顧聊天了,差點忘了他自己說過的話。
“秦忠,去取二百金來,感謝小神醫救命之恩。”
他要兌現所說,重賞。
這搞得李千安哭笑不得。
好嘛,就是看個病而已,搞成救命之恩了。
不過秦瓊從唐征戰以來,立戰功無數,老皇帝李淵對他可是不吝賞賜,曾言“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
動不動賞千金,賞美人與珠寶,李世民上位後也為了籠絡,也賞了不少金銀布匹。
可以說,秦瓊現在是此貞觀元年最富有的武將,雖不上朝了,但比國舅爺長孫無忌等都不差。
區區二百金,九牛一毛爾。
“二娘,收下吧,老將軍的一片心意。”
李千安沒有客氣,給孫二娘拿著。
憑實力賺來的,管他重不重,不拿白不拿。
孫二娘都笑成了一朵花,金子在手裏沉甸甸的,足足十來公斤。
“另外,小兄弟說有小事要我幫忙,可告知老夫,我一定辦。”
秦瓊沒忘記這茬。
“小子想請老將軍幫我在尚書省查閱一下,小子是否為進京參加省考的涼州鄉貢考生。”
“我的所有文書在逃難途中丟失了,記憶受損,現居二娘處。如果不是鄉貢,能否有辦法幫我弄一個考試名額。
小子想參加馬上就要舉行的省考。”
他簡單把遭遇說了一下。
這不是啥難事兒。
秦瓊雖然不上朝了,但求一個鄉貢考生的名額,是能辦到的。
大不了,他去找李二,就不信他不給麵子。
何況,老太上皇還活著呢。
“小兄弟放心,此事好辦,我明早親自去尚書省過問,幫小兄弟辦妥。”
“小兄弟要參加省試,那就太好了!
李二在科舉納賢這事上,還是很靠譜的。”
秦瓊直唿皇帝為李二,毫不避諱。
“千安萬分感謝,老將軍費心了。”
李千安認真謝過。
技藝高超,謙遜有禮,秦瓊對他是越發喜愛了。
這少年絕非泛泛之輩,談吐非凡,博學多才,絕對是人中龍鳳,未來可期。
大家又喝茶閑聊了一陣,吃了些小吃,天色漸晚。
秦瓊本欲留二人在府中吃飯,但李千安與孫二娘皆推辭。
長安城中是有宵禁的,迴去太晚諸多不便。
“懷安,著你親自護送千安兄弟他們迴去。小心護衛,不然唯你是問。”
秦瓊想得周到,帶著那麽多金子在身,有人護送才會安全。
而且,讓懷安去認認其家門,多加走動交流,對老秦家大有好處。
人老成精,他雖是武將,但心思細膩。
與人結交,患難之時的情誼比錦上添花珍貴得多。
秦懷安滿心歡喜答應護送,但也不免吐槽,我才是你親兒子咯,好嘛,這下對你這個新小兄弟,比對親兒子好多了。
他招來下人備了馬車,送李千安和孫二娘迴去。
來時獨輪小破車,迴時豪華馬車行。
爽唿唿!
豪華馬車飛馳,揚起煙塵滾滾,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孫二娘的宅子,在豐邑坊邊角處,居住的都是窮人。
馬車到了坊門停下,李千安與孫二娘下車。
秦懷安想要跟進去看看,被李千安婉拒了。
小地方,這種紈絝公子爺進來太顯眼招人了,以天色已晚為由把他打發走。
“二娘,我來拿吧。”
李千安拎著裝金子的小布袋,高興不已。
過十字路口,拐進暗巷,剛到家門口。
突然,樹影下閃出一個人影,攔住去路。
手持長劍,蒙著麵,看不清臉!
“不許動,別出聲,把包裹交出來!”
聲音冷冽、低沉!
秦瓊看著“李二”二字慢慢模糊,消失。
很平常的兩個字,在他眼裏,卻是一個威嚴的人影。
從模糊到清晰。
他定了定心神,看著李千安。
“請小兄弟細說。”
他沉聲道。
“那我就直言不諱了,對與不對,請老將軍勿怪。”
李千安喝了一口白水茶,徐徐開口。
“將軍之心病,恐從去年六月始。玄武兵變後,老皇帝禪位,李二登基。食邑七百戶,拜左武衛大將軍。
將軍從唐以來,受老皇帝知遇之恩,入秦王府,隨秦王南征北戰,數番出生入死,敗宋金剛,退王世充,俘竇建德,平劉黑闥,戰功赫赫,威名無敵。老皇帝視為一衣同袍,千金賞賜,封翼國公,位極人臣。
李二統領戰場大殺四方,揚唐軍威名,眾將軍出力盡臣子之功。君臣合力,一統大唐。奈何秦王與太子,皆為老皇帝心頭之肉,不忍兄弟不和,遂放任二人營黨結私,明爭暗鬥,終成災禍。玄武門內,兄弟鬩牆,秦王勝則為王,太子、齊王兵敗而亡。
將軍念老皇帝知遇優待之恩,又記秦王相待如手足之情,與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等隻受秦王恩寵不同,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本欲中立,但形勢比人強,在重壓之下,隻得答應在當日留守秦王府,保住秦王後路,以防意外。
但天擇明主,非由人意。玄武門中李二熱血成功,老皇帝被迫禪位。突厥狼軍突襲長安,李二膽大,孤身帶六文士前往渭橋,隔河罵敵,殺白馬結渭水之盟,突厥滿載而歸。
李二成功退敵,斷了其父皇最後一點絲念想,隻得安心做太上皇,身無自由,連見將軍都不許。將軍跟太上皇的交情,及心中所秉忠義之念,覺得李二太過了,加上征戰流血,小病不斷,幹脆懶於朝政,稱病不出。”
“李二自知上位不正,對太上皇身邊之老臣雷霆清洗。將軍卻與羅藝等將不同,怎麽說也算是參與過玄武門之事,出了力氣的,隻能賞之。
他十分樂意你這個太上皇最忠心的大將安心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養病。方便安排王禦醫隨時過來給看病送藥呢。”
“你心中自知君臣情分已淡,嫌隙難消,惶惶然不安,鬱氣累積過多,甚至過度小心,怕藥中有問題,每次都打翻藥碗……”
“此為心病,不知對否?”
李千安侃侃而談,言辭相當大膽。
有些話,要是讓李二聽了,形同大逆啊!
但幾乎句句都說到秦瓊心裏去了。
他秦瓊的過往,經他人口中說出,自己也不禁聽得熱血沸騰。
他的處境,所思所想,也如李千安所說這般,他夾在太上皇與今帝之間,如水火澆身,煎熬不已。
“小兄弟,真我知己也!”
他擦了擦虎目,由衷說道。
清楚了心病起因,病就去了大半。
這番說詞,倒不是係統給予。
李千安前世就是大唐迷,這段曆史,可以說倒背如流,也深入研究過玄武門事變。
現在跟相關真人說起這些,比說書先生不遑多讓。
而且,秦懷安喂藥時,秦瓊無巧不巧醒來,便要打翻藥碗,說“不吃害人之藥”的話,他就知道秦瓊是在裝大病了,故意瞞過王禦醫。
“那依小兄弟之說,秦瓊該如何?”
心病已知,但求心藥了。
“這也簡單。”
“李二上位以來,遣散三千宮女,帶頭節儉,削減俸祿,勤政愛民,堅持在東宮辦公,不逼迫太上皇搬離……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
“哼,那不過是太上皇還有大家族勢力支持,他不敢強行逼迫而已。他能在呆東宮多久?做給天下人看罷了。”
曆史上,李世民稱帝後,堅持在東宮執政三年,太上皇李淵才搬離太極宮。
“不管如何,得承認李二始終有明主風範,寬宏大度,能容人納物,仁慈心狠兼具。不殺諫臣魏征反而重用便是最好的例子。”
“這倒是,唉……”
秦瓊聽完,半晌後,才長歎了一聲。
“這心藥,便是放下與太上皇之聯係,內心隻認一國主便可。
可以像現在這樣一直安心養老下去,學太上皇一般,隻在女人身上耕耘播種為樂。亦可調養好身體,像宿國公程將軍、李靖將軍、李績將軍、尉遲恭等人一樣,再為大唐征戰,傳揚美名!”
李千安點名的這幾人也都是大唐名將,跟秦瓊年齡差不多。
尤其程咬金,還是秦瓊的結拜義弟,對李世民死忠,直接參與玄武門事件,現在官拜右武衛大將軍,食邑七百戶,混得風生水起。
“老夫戰場上受傷無數,流血過多,孫神醫說傷了根基。現在隻求有個好身體,身無病痛,安度晚年即可。”
“如今得遇小神醫,靈丹妙藥救我,是乃秦某大幸。”
“若日後還能騎馬扛槍,躍馬戰場,某不為李二戰,但聽小兄弟號令,為大唐戰!”
這大唐排前三位的猛將,強脾氣又上來了,直言隻認李千安。
“嗬嗬,吃了我的藥,保你生龍活虎,重迴少年!
至於戰場嘛,隻要老將軍願意,後麵大仗多的很。別忘了,突厥人從不安分。”
“小子倒還挺向往上陣殺敵,馬上封侯的!”
“當真?哈哈,小兄弟果然同道中人!”
秦瓊大笑。
心藥服下,心病已除!
他瞬間感覺年輕了好幾歲。
……
二人愈聊愈開心,忘記了年齡身份,像一對熟悉多年的老友。
直到秦懷安、荷兒、孫二娘等人在秦府繞行了一大圈迴來。
秦瓊這才一拍腦袋。
光顧聊天了,差點忘了他自己說過的話。
“秦忠,去取二百金來,感謝小神醫救命之恩。”
他要兌現所說,重賞。
這搞得李千安哭笑不得。
好嘛,就是看個病而已,搞成救命之恩了。
不過秦瓊從唐征戰以來,立戰功無數,老皇帝李淵對他可是不吝賞賜,曾言“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
動不動賞千金,賞美人與珠寶,李世民上位後也為了籠絡,也賞了不少金銀布匹。
可以說,秦瓊現在是此貞觀元年最富有的武將,雖不上朝了,但比國舅爺長孫無忌等都不差。
區區二百金,九牛一毛爾。
“二娘,收下吧,老將軍的一片心意。”
李千安沒有客氣,給孫二娘拿著。
憑實力賺來的,管他重不重,不拿白不拿。
孫二娘都笑成了一朵花,金子在手裏沉甸甸的,足足十來公斤。
“另外,小兄弟說有小事要我幫忙,可告知老夫,我一定辦。”
秦瓊沒忘記這茬。
“小子想請老將軍幫我在尚書省查閱一下,小子是否為進京參加省考的涼州鄉貢考生。”
“我的所有文書在逃難途中丟失了,記憶受損,現居二娘處。如果不是鄉貢,能否有辦法幫我弄一個考試名額。
小子想參加馬上就要舉行的省考。”
他簡單把遭遇說了一下。
這不是啥難事兒。
秦瓊雖然不上朝了,但求一個鄉貢考生的名額,是能辦到的。
大不了,他去找李二,就不信他不給麵子。
何況,老太上皇還活著呢。
“小兄弟放心,此事好辦,我明早親自去尚書省過問,幫小兄弟辦妥。”
“小兄弟要參加省試,那就太好了!
李二在科舉納賢這事上,還是很靠譜的。”
秦瓊直唿皇帝為李二,毫不避諱。
“千安萬分感謝,老將軍費心了。”
李千安認真謝過。
技藝高超,謙遜有禮,秦瓊對他是越發喜愛了。
這少年絕非泛泛之輩,談吐非凡,博學多才,絕對是人中龍鳳,未來可期。
大家又喝茶閑聊了一陣,吃了些小吃,天色漸晚。
秦瓊本欲留二人在府中吃飯,但李千安與孫二娘皆推辭。
長安城中是有宵禁的,迴去太晚諸多不便。
“懷安,著你親自護送千安兄弟他們迴去。小心護衛,不然唯你是問。”
秦瓊想得周到,帶著那麽多金子在身,有人護送才會安全。
而且,讓懷安去認認其家門,多加走動交流,對老秦家大有好處。
人老成精,他雖是武將,但心思細膩。
與人結交,患難之時的情誼比錦上添花珍貴得多。
秦懷安滿心歡喜答應護送,但也不免吐槽,我才是你親兒子咯,好嘛,這下對你這個新小兄弟,比對親兒子好多了。
他招來下人備了馬車,送李千安和孫二娘迴去。
來時獨輪小破車,迴時豪華馬車行。
爽唿唿!
豪華馬車飛馳,揚起煙塵滾滾,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孫二娘的宅子,在豐邑坊邊角處,居住的都是窮人。
馬車到了坊門停下,李千安與孫二娘下車。
秦懷安想要跟進去看看,被李千安婉拒了。
小地方,這種紈絝公子爺進來太顯眼招人了,以天色已晚為由把他打發走。
“二娘,我來拿吧。”
李千安拎著裝金子的小布袋,高興不已。
過十字路口,拐進暗巷,剛到家門口。
突然,樹影下閃出一個人影,攔住去路。
手持長劍,蒙著麵,看不清臉!
“不許動,別出聲,把包裹交出來!”
聲音冷冽、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