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小李的雕花匠,手藝很好,刻出來的花,能招得來蝴蝶蜜蜂。他有個師兄,叫大李,手藝比他強得多,刻出來的花,連鳥兒都能騙過。大李雕出來的鳳凰,能引來真鳳凰;刻出來的玉麒麟,連真麒麟都會跑過來看。
有一次,大李得了個重病,臨死前,把小李叫到床前,說:“我死後,你師兄妹幾個,一定要齊心合力,把我們這門手藝傳下去。我死後,你接我的雕花擔子,擔子一頭是雕花刀,一頭是雕花凳,這兩樣寶貝,別人偷不去,搶不去,但你要小心,不能用手去摸。”說完,就死了。
小李哭了一場,把師兄妹幾個找來,商量著怎樣把大李的屍首葬了。大家說:“咱們給他刻一隻鳳凰,讓鳳凰把他馱到天上去吧。”小李說:“好!”他拿起雕花刀,在木頭上刻起來。刻了三天三夜,刻成了一隻鳳凰。鳳凰刻成了,大李的屍首也停放了三天三夜,該下葬了。小李就叫師兄妹幾個抬起大李的屍首,放到鳳凰背上。鳳凰撲扇撲扇翅膀,就飛上天去了。
小李的師兄妹幾個見鳳凰能把人馱到天上去,就都想學這手絕活。他們天天求小李教他們刻鳳凰,可小李就是不肯教。
有一天,小李的師娘問他:“你師兄妹幾個都想學刻鳳凰,你為什麽不教他們?”小李說:“這手藝不能隨便傳人,傳出去是要闖禍的。”師娘說:“你師兄妹幾個,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不能傳的?你不教他們,他們遲早要偷去的。”小李說:“偷不去,搶不去,但摸得去。他們要是偷著去摸鳳凰,那就糟啦!”師娘說:“你就把這話告訴他們吧。”
小李把這話告訴了師兄妹幾個,他們就不敢去偷著摸鳳凰了。可是,他們見小李越是不肯教,心裏越癢癢,就越想偷著去摸摸鳳凰。
一天夜裏,師娘睡熟了,小李也睡熟了,師兄妹幾個就偷偷地摸到雕花房裏,去摸鳳凰。鳳凰是刻在木頭上的,木頭是死的,鳳凰當然也不會活。他們摸了半天,鳳凰連動也不動,他們就以為這手藝沒什麽了不起,就動手去拆鳳凰。鳳凰一拆就散了架,拆下來一看,原來這鳳凰是用木頭拚起來的,全身一點縫也沒有。他們看了,覺得很奇怪:用整塊木頭刻還刻不了這麽好,小李是怎麽用零碎木頭拚的呢?他們想來想去,想不出個道理來,就把鳳凰的骨頭架子拿迴去,照樣子刻了一個。刻成後,拿到師娘麵前,說:“娘!我們刻了一個鳳凰,你來看看。”
師娘不懂雕花手藝,看了半天,說:“好是好,就是瘦了一點。”他們就拿去給小雞吃,想讓小雞吃得肥一點。小雞見有這麽好的東西,就爭著啄。啄來啄去,把鳳凰啄散了架。他們一看,鳳凰原來是用泥巴捏的。他們這才明白:原來小李是用泥巴捏好了鳳凰的樣子,再用木頭照著刻的。
師兄妹幾個知道了底細,就去偷小李的泥巴鳳凰。他們摸進小李的房裏,東摸西摸,摸了半天,沒摸著泥巴鳳凰,倒把小李驚醒了。小李一骨碌爬起來,問:“你們摸什麽?”他們見小李醒了,慌慌張張地說:“我們摸你的雕花凳。”小李說:“雕花凳不在這兒,在床背後。”他們聽了,急忙去摸雕花凳。小李趁他們亂摸的時候,摸到床頭的雕花刀,一刀一個,把他們全砍死了。
小李殺了師兄妹幾個,心裏很難過,想想自己從此就成了孤家寡人,就想去死。他又想:自己死了,誰來傳大李的手藝呢?他想啊想啊,想了一個好辦法。他把師兄妹幾個的屍體剁成肉醬,和在泥巴裏,捏成一個個人形,放在陰涼處陰幹。陰幹後,拿刀一刻,就跟活人一樣。刻好後,他給這些泥人穿上衣服,放到雕花房裏,一邊刻花,一邊教泥人。泥人學著學著,也就學會了。
一天,縣官的老爺死了,要刻一隻鳳凰,把屍體馱到天上去。縣官知道小李的手藝好,就派衙役來叫小李去刻。小李說:“我病了,不能去。”縣官說:“不能去也得去,要是誤了差事,小心腦袋搬家!”衙役把他綁走了。到了縣官家裏,縣官問小李:“你幹不幹把屍體馱上天?”小李說:“幹。”縣官說:“那我該怎麽謝你呢?”小李說:“你答應我兩件事:第一,要讓我自己選一塊地,把師兄妹幾個葬了;第二,要把那隻鳳凰雕在墓前。”縣官很高興,就把小李放了。
小李選了一塊山清水秀的地方,把師兄妹幾個葬了,又迴到雕花房裏,照著師兄妹幾個的樣子,捏了幾個泥人,教他們雕花手藝。不久,雕花手藝就傳遍了全縣。
縣官見鳳凰沒馱著屍體上天,就派人去把小李抓來,問是怎麽迴事。小李說:“鳳凰沒馱著您老爺的屍體,是因為它已經活了千百年了,看不起您的屍首。要讓它馱著屍首上天,除非您把屍體葬在鳳凰旁邊。”縣官聽了,隻好答應。
小李把縣官的屍首埋在師兄妹幾個墓前後,泥人就跳了出來,大家一起動手雕刻起來。小李從旁指點著。很快一隻活靈活現的鳳凰雕成了。
這時,縣官一籌莫展。忽然聽到“啪嗒啪嗒”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原來是幾隻野雞聞香而來,看見鳳凰不禁駐足觀賞。小李靈機一動,對縣官說:“縣官老爺,您看,鳳凰已經動了凡心,您的屍首馬上就要被它馱上天去了。”縣官大驚失色,急忙下令讓衙役們用箭射死野雞。鳳凰怒從心頭起,拍打著翅膀向射箭的衙役撲去。在眾衙役驚慌四散的情況下,小李取來木棒讓雕像再度站立起來。同時那幾隻被嚇跑的小雞也圍著墓群繞圈,停也不敢停腳下來。自此之後所有死者都願意選擇此地安息。
小李迴到雕花房裏,看著那些泥人雕像,心裏感到十分欣慰。他覺得這些泥人已經繼承了他的手藝和師兄們的遺誌。於是他把這些泥人雕像放在雕花房裏,一邊教他們雕花手藝,一邊繼續傳授給其他人。
從此以後,小李就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他雖然失去了師兄妹幾個的陪伴和照顧,但他也得到了新的傳承和希望。他不僅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還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師兄們的精神和遺誌。這個故事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後世敬仰和學習的典範。
雖然這段經曆中充滿了痛苦和失去,但小李選擇了堅韌和勇氣,通過創新和努力走出了一條新路。他用他的智慧和技巧把悲痛化為了力量,並開創了新的傳承方式,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有一次,大李得了個重病,臨死前,把小李叫到床前,說:“我死後,你師兄妹幾個,一定要齊心合力,把我們這門手藝傳下去。我死後,你接我的雕花擔子,擔子一頭是雕花刀,一頭是雕花凳,這兩樣寶貝,別人偷不去,搶不去,但你要小心,不能用手去摸。”說完,就死了。
小李哭了一場,把師兄妹幾個找來,商量著怎樣把大李的屍首葬了。大家說:“咱們給他刻一隻鳳凰,讓鳳凰把他馱到天上去吧。”小李說:“好!”他拿起雕花刀,在木頭上刻起來。刻了三天三夜,刻成了一隻鳳凰。鳳凰刻成了,大李的屍首也停放了三天三夜,該下葬了。小李就叫師兄妹幾個抬起大李的屍首,放到鳳凰背上。鳳凰撲扇撲扇翅膀,就飛上天去了。
小李的師兄妹幾個見鳳凰能把人馱到天上去,就都想學這手絕活。他們天天求小李教他們刻鳳凰,可小李就是不肯教。
有一天,小李的師娘問他:“你師兄妹幾個都想學刻鳳凰,你為什麽不教他們?”小李說:“這手藝不能隨便傳人,傳出去是要闖禍的。”師娘說:“你師兄妹幾個,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不能傳的?你不教他們,他們遲早要偷去的。”小李說:“偷不去,搶不去,但摸得去。他們要是偷著去摸鳳凰,那就糟啦!”師娘說:“你就把這話告訴他們吧。”
小李把這話告訴了師兄妹幾個,他們就不敢去偷著摸鳳凰了。可是,他們見小李越是不肯教,心裏越癢癢,就越想偷著去摸摸鳳凰。
一天夜裏,師娘睡熟了,小李也睡熟了,師兄妹幾個就偷偷地摸到雕花房裏,去摸鳳凰。鳳凰是刻在木頭上的,木頭是死的,鳳凰當然也不會活。他們摸了半天,鳳凰連動也不動,他們就以為這手藝沒什麽了不起,就動手去拆鳳凰。鳳凰一拆就散了架,拆下來一看,原來這鳳凰是用木頭拚起來的,全身一點縫也沒有。他們看了,覺得很奇怪:用整塊木頭刻還刻不了這麽好,小李是怎麽用零碎木頭拚的呢?他們想來想去,想不出個道理來,就把鳳凰的骨頭架子拿迴去,照樣子刻了一個。刻成後,拿到師娘麵前,說:“娘!我們刻了一個鳳凰,你來看看。”
師娘不懂雕花手藝,看了半天,說:“好是好,就是瘦了一點。”他們就拿去給小雞吃,想讓小雞吃得肥一點。小雞見有這麽好的東西,就爭著啄。啄來啄去,把鳳凰啄散了架。他們一看,鳳凰原來是用泥巴捏的。他們這才明白:原來小李是用泥巴捏好了鳳凰的樣子,再用木頭照著刻的。
師兄妹幾個知道了底細,就去偷小李的泥巴鳳凰。他們摸進小李的房裏,東摸西摸,摸了半天,沒摸著泥巴鳳凰,倒把小李驚醒了。小李一骨碌爬起來,問:“你們摸什麽?”他們見小李醒了,慌慌張張地說:“我們摸你的雕花凳。”小李說:“雕花凳不在這兒,在床背後。”他們聽了,急忙去摸雕花凳。小李趁他們亂摸的時候,摸到床頭的雕花刀,一刀一個,把他們全砍死了。
小李殺了師兄妹幾個,心裏很難過,想想自己從此就成了孤家寡人,就想去死。他又想:自己死了,誰來傳大李的手藝呢?他想啊想啊,想了一個好辦法。他把師兄妹幾個的屍體剁成肉醬,和在泥巴裏,捏成一個個人形,放在陰涼處陰幹。陰幹後,拿刀一刻,就跟活人一樣。刻好後,他給這些泥人穿上衣服,放到雕花房裏,一邊刻花,一邊教泥人。泥人學著學著,也就學會了。
一天,縣官的老爺死了,要刻一隻鳳凰,把屍體馱到天上去。縣官知道小李的手藝好,就派衙役來叫小李去刻。小李說:“我病了,不能去。”縣官說:“不能去也得去,要是誤了差事,小心腦袋搬家!”衙役把他綁走了。到了縣官家裏,縣官問小李:“你幹不幹把屍體馱上天?”小李說:“幹。”縣官說:“那我該怎麽謝你呢?”小李說:“你答應我兩件事:第一,要讓我自己選一塊地,把師兄妹幾個葬了;第二,要把那隻鳳凰雕在墓前。”縣官很高興,就把小李放了。
小李選了一塊山清水秀的地方,把師兄妹幾個葬了,又迴到雕花房裏,照著師兄妹幾個的樣子,捏了幾個泥人,教他們雕花手藝。不久,雕花手藝就傳遍了全縣。
縣官見鳳凰沒馱著屍體上天,就派人去把小李抓來,問是怎麽迴事。小李說:“鳳凰沒馱著您老爺的屍體,是因為它已經活了千百年了,看不起您的屍首。要讓它馱著屍首上天,除非您把屍體葬在鳳凰旁邊。”縣官聽了,隻好答應。
小李把縣官的屍首埋在師兄妹幾個墓前後,泥人就跳了出來,大家一起動手雕刻起來。小李從旁指點著。很快一隻活靈活現的鳳凰雕成了。
這時,縣官一籌莫展。忽然聽到“啪嗒啪嗒”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原來是幾隻野雞聞香而來,看見鳳凰不禁駐足觀賞。小李靈機一動,對縣官說:“縣官老爺,您看,鳳凰已經動了凡心,您的屍首馬上就要被它馱上天去了。”縣官大驚失色,急忙下令讓衙役們用箭射死野雞。鳳凰怒從心頭起,拍打著翅膀向射箭的衙役撲去。在眾衙役驚慌四散的情況下,小李取來木棒讓雕像再度站立起來。同時那幾隻被嚇跑的小雞也圍著墓群繞圈,停也不敢停腳下來。自此之後所有死者都願意選擇此地安息。
小李迴到雕花房裏,看著那些泥人雕像,心裏感到十分欣慰。他覺得這些泥人已經繼承了他的手藝和師兄們的遺誌。於是他把這些泥人雕像放在雕花房裏,一邊教他們雕花手藝,一邊繼續傳授給其他人。
從此以後,小李就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他雖然失去了師兄妹幾個的陪伴和照顧,但他也得到了新的傳承和希望。他不僅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還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師兄們的精神和遺誌。這個故事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後世敬仰和學習的典範。
雖然這段經曆中充滿了痛苦和失去,但小李選擇了堅韌和勇氣,通過創新和努力走出了一條新路。他用他的智慧和技巧把悲痛化為了力量,並開創了新的傳承方式,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