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姓李的,家裏很有錢。這李員外年紀已六十多了,膝下無兒無女,隻有一個老伴兒,兩口兒過著寂寞的日子。老兩口兒天天盼兒子,無奈老妻早已過了生育年齡,盼也無用。
員外心想:我若死了,這萬貫家財交給何人?
想來想去,便和老妻商量,收養一個娃娃,和老妻說:“我死之後,你把他當作親生兒子撫養。他在,家業就在;他若不在,家業就完了!”老妻依言,把白麵娃娃當作真兒子,精心撫養。老兩口兒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小李在家。
轉眼之間,小李在家十七歲了,長得一表人才,隻是知書不達理,任性使氣,整天在家遊手好閑,吃喝玩樂,什麽活計也不會幹。老兩口兒也拿他沒辦法。
有一天,老李員外得了重病,自知不起,便和老妻商議後事:“咱們苦心撫養小李在家,十七年了。如今我死之後,他若遊蕩無度,這萬貫家財不出三年,就會被他敗壞幹淨。我想,咱們不如給他娶個媳婦,一來管管他,二來他有了媳婦就會生子,我們李家也就有後了。”老妻點頭稱是。
員外便命家人在當地尋訪合適的女子。不久,尋訪到一個姓張的員外家,有個女兒,名叫張蘭英,長得俊秀,知書達理。兩家一商量,便定了親事。擇吉日良辰,娶過門來。
張蘭英過門之後,見丈夫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便好言規勸。小李在家不但不聽,反而大吵大嚷,說:“我乃員外之子,有吃有喝,什麽事也不幹,要你這媳婦管我?真是豈有此理!”張蘭英見丈夫如此不通情理,心中十分煩惱,卻又無計可施。
有一天,張蘭英迴娘家,和母親談起丈夫的所作所為,直掉眼淚。張員外問明情況,便對女兒說:“女婿如此不務正業,實在不像話。若不教訓,家業必敗。我想出一個辦法,能叫他改邪歸正,你願聽嗎?”張蘭英忙問:“什麽辦法?”張員外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張蘭英聽後,說:“此計雖好,隻是委屈了女兒。”張員外說:“為了挽救女婿,為了保住你家萬貫家財,你就受點委屈吧!”張蘭英點頭答應。
張蘭英迴到家中,裝作有病,茶飯不思,日漸憔悴。小李在家見媳婦病了,不但不問,反而說:“你有吃有喝,也會得病?真是豈有此理!”張蘭英強打精神,對丈夫說:“我實不相瞞,我並非真病,而是心中有事。”小李在家問:“你有什麽心事?”張蘭英說:“我有一樁心事,藏在心中多年,若不說出來,死了也不瞑目。”小李在家說:“既然你有心事,說出來,我給你分憂。”張蘭英說:“我若說了,你可不能生氣。”小李在家不耐煩地說:“你說吧,我絕不生氣。”張蘭英說:“我們結婚以來,你整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我多次相勸,你不但不聽,反而吵鬧。你如此下去,家業必敗。我本想給你生個兒子,繼承家業,不料想我在娘家已許了人家,那人今天就要來娶我。我想,你我夫妻一場,臨走之前,我不能不向你說明。”小李在家一聽,火冒三丈,說:“天下竟有此等怪事!你進了我的門,就是我的人,他憑什麽來娶你?”張蘭英說:“那人勢力大,我家不敢得罪,已收下他的彩禮。你若不信,等他來了,你問他一問。”
小李在家正在盛怒之時,忽聽門外有娶親的車馬之聲。他開門一看,果見有一夥人,抬著花轎,吹吹打打,前來娶親。小李在家上前攔住,問道:“你們這是幹什麽?”娶親的人說:“我們奉張大人之命,前來娶張小姐為妻。”小李在家一聽,更加惱怒,說:“張小姐已嫁與我為妻,你們怎麽又來娶她?”娶親的人說:“我們隻知道張大人把女兒許配給趙大人之子趙公子,並不知已嫁給你。你若有疑問,去問張大人吧。”小李在家不容分說,上去就把娶親的人打跑了。
小李在家怒氣衝衝地迴到屋中,對張蘭英說:“你果然許了人家!你說,這事怎麽辦?”張蘭英說:“事到如今,我也沒法了。你若有本事,可留住我;如若不能,請把我的衣物及所有嫁妝留下,打發花轎走就罷了。”小李在家想了想,便說:“此事既然他們欺人太甚,我也不是好惹的,一定要討個公道!”於是,他立刻命人四處打聽張大人的住處,打聽清楚後,便親自前往張府質問。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涉,小李在家最終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張大人並沒有把女兒許配給趙公子,而是為了挽救他的不學無術的兒子,特意製造了這麽一出戲。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後,小李在家後悔莫及,憤怒的火焰頓時消失殆盡,隻留下深深的自責和悔恨。他感歎自己的愚昧無知,把萬貫家財的繼承權看得比妻子的忠貞還要重要。
迴到家中,小李在家對張蘭英深表歉意,並承諾從此以後要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張蘭英雖然心痛丈夫的過去,但看到他終於醒悟,也感到一絲欣慰。於是,她開始耐心地教導小李在家,讓他明白什麽是責任和擔當。
在張蘭英的引導下,小李在家逐漸拋開了過去的惡習,開始嚐試各種家務勞動,勤奮好學,廣交良友。他和鄰居、朋友之間的關係逐漸和諧,行為舉止也變得謙遜有禮。
幾年後,小李在家終於生了一個兒子。看著兒子天真無邪的笑容,老李員外和張蘭英心中的喜悅無以言表。他們知道,這是他們一家三口共同創造的幸福,也是他們過去錯誤和悔恨的最好補償。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那位善良賢惠的張蘭英。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喚醒了小李在家沉睡的良知,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和家庭的責任。而她的忍耐和犧牲,也為整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生機。
從那以後,小李在家和張蘭英共同經營著這個溫馨的家。他們以勤勞和善良為榮,以智慧和勇氣為伴。而他們的兒子也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聰明懂事,成為了一個有為的青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家庭的和睦與幸福離不開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努力和付出。隻有我們懂得珍惜和關愛,才能讓家庭成為我們永遠的港灣。而當我們犯錯時,也應及時反省,勇於承擔責任,努力挽迴過去的錯誤,為家庭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員外心想:我若死了,這萬貫家財交給何人?
想來想去,便和老妻商量,收養一個娃娃,和老妻說:“我死之後,你把他當作親生兒子撫養。他在,家業就在;他若不在,家業就完了!”老妻依言,把白麵娃娃當作真兒子,精心撫養。老兩口兒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小李在家。
轉眼之間,小李在家十七歲了,長得一表人才,隻是知書不達理,任性使氣,整天在家遊手好閑,吃喝玩樂,什麽活計也不會幹。老兩口兒也拿他沒辦法。
有一天,老李員外得了重病,自知不起,便和老妻商議後事:“咱們苦心撫養小李在家,十七年了。如今我死之後,他若遊蕩無度,這萬貫家財不出三年,就會被他敗壞幹淨。我想,咱們不如給他娶個媳婦,一來管管他,二來他有了媳婦就會生子,我們李家也就有後了。”老妻點頭稱是。
員外便命家人在當地尋訪合適的女子。不久,尋訪到一個姓張的員外家,有個女兒,名叫張蘭英,長得俊秀,知書達理。兩家一商量,便定了親事。擇吉日良辰,娶過門來。
張蘭英過門之後,見丈夫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便好言規勸。小李在家不但不聽,反而大吵大嚷,說:“我乃員外之子,有吃有喝,什麽事也不幹,要你這媳婦管我?真是豈有此理!”張蘭英見丈夫如此不通情理,心中十分煩惱,卻又無計可施。
有一天,張蘭英迴娘家,和母親談起丈夫的所作所為,直掉眼淚。張員外問明情況,便對女兒說:“女婿如此不務正業,實在不像話。若不教訓,家業必敗。我想出一個辦法,能叫他改邪歸正,你願聽嗎?”張蘭英忙問:“什麽辦法?”張員外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張蘭英聽後,說:“此計雖好,隻是委屈了女兒。”張員外說:“為了挽救女婿,為了保住你家萬貫家財,你就受點委屈吧!”張蘭英點頭答應。
張蘭英迴到家中,裝作有病,茶飯不思,日漸憔悴。小李在家見媳婦病了,不但不問,反而說:“你有吃有喝,也會得病?真是豈有此理!”張蘭英強打精神,對丈夫說:“我實不相瞞,我並非真病,而是心中有事。”小李在家問:“你有什麽心事?”張蘭英說:“我有一樁心事,藏在心中多年,若不說出來,死了也不瞑目。”小李在家說:“既然你有心事,說出來,我給你分憂。”張蘭英說:“我若說了,你可不能生氣。”小李在家不耐煩地說:“你說吧,我絕不生氣。”張蘭英說:“我們結婚以來,你整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我多次相勸,你不但不聽,反而吵鬧。你如此下去,家業必敗。我本想給你生個兒子,繼承家業,不料想我在娘家已許了人家,那人今天就要來娶我。我想,你我夫妻一場,臨走之前,我不能不向你說明。”小李在家一聽,火冒三丈,說:“天下竟有此等怪事!你進了我的門,就是我的人,他憑什麽來娶你?”張蘭英說:“那人勢力大,我家不敢得罪,已收下他的彩禮。你若不信,等他來了,你問他一問。”
小李在家正在盛怒之時,忽聽門外有娶親的車馬之聲。他開門一看,果見有一夥人,抬著花轎,吹吹打打,前來娶親。小李在家上前攔住,問道:“你們這是幹什麽?”娶親的人說:“我們奉張大人之命,前來娶張小姐為妻。”小李在家一聽,更加惱怒,說:“張小姐已嫁與我為妻,你們怎麽又來娶她?”娶親的人說:“我們隻知道張大人把女兒許配給趙大人之子趙公子,並不知已嫁給你。你若有疑問,去問張大人吧。”小李在家不容分說,上去就把娶親的人打跑了。
小李在家怒氣衝衝地迴到屋中,對張蘭英說:“你果然許了人家!你說,這事怎麽辦?”張蘭英說:“事到如今,我也沒法了。你若有本事,可留住我;如若不能,請把我的衣物及所有嫁妝留下,打發花轎走就罷了。”小李在家想了想,便說:“此事既然他們欺人太甚,我也不是好惹的,一定要討個公道!”於是,他立刻命人四處打聽張大人的住處,打聽清楚後,便親自前往張府質問。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涉,小李在家最終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張大人並沒有把女兒許配給趙公子,而是為了挽救他的不學無術的兒子,特意製造了這麽一出戲。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後,小李在家後悔莫及,憤怒的火焰頓時消失殆盡,隻留下深深的自責和悔恨。他感歎自己的愚昧無知,把萬貫家財的繼承權看得比妻子的忠貞還要重要。
迴到家中,小李在家對張蘭英深表歉意,並承諾從此以後要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張蘭英雖然心痛丈夫的過去,但看到他終於醒悟,也感到一絲欣慰。於是,她開始耐心地教導小李在家,讓他明白什麽是責任和擔當。
在張蘭英的引導下,小李在家逐漸拋開了過去的惡習,開始嚐試各種家務勞動,勤奮好學,廣交良友。他和鄰居、朋友之間的關係逐漸和諧,行為舉止也變得謙遜有禮。
幾年後,小李在家終於生了一個兒子。看著兒子天真無邪的笑容,老李員外和張蘭英心中的喜悅無以言表。他們知道,這是他們一家三口共同創造的幸福,也是他們過去錯誤和悔恨的最好補償。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那位善良賢惠的張蘭英。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喚醒了小李在家沉睡的良知,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和家庭的責任。而她的忍耐和犧牲,也為整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生機。
從那以後,小李在家和張蘭英共同經營著這個溫馨的家。他們以勤勞和善良為榮,以智慧和勇氣為伴。而他們的兒子也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聰明懂事,成為了一個有為的青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家庭的和睦與幸福離不開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努力和付出。隻有我們懂得珍惜和關愛,才能讓家庭成為我們永遠的港灣。而當我們犯錯時,也應及時反省,勇於承擔責任,努力挽迴過去的錯誤,為家庭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