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姓李的財主,家財萬貫,良田百頃,隻是膝下無兒,僅有一個女兒,名叫李嬌兒。這李嬌兒長得花容月貌,李家父女把她視作掌上明珠,嬌生慣養,從不讓她到外邊去玩耍,生怕她受丁點兒委屈。
這一天,李嬌兒在花園裏玩膩了,對丫環說:“咱們出去逛逛吧。”
丫環說:“小姐,老爺吩咐過,不讓您出大門呀!”
李嬌兒說:“咱們從後門出去,到海邊看看漁船,迴來再給他買點好吃的,他還能怪罪嗎?”
丫環不敢違抗,就跟李嬌兒從後門出去,一溜小跑來到海邊。隻見海麵上白帆點點,漁歌互答,近海的漁民正在捕撈魚蝦。李嬌兒看了這新奇的景象,心中十分高興,她跑前跑後,看漁民們撒網捕魚,看漁船隨著波浪起伏。她忽然發現一條漁船和別的船不一樣,這條船張著一張白帆,船上隻有一個人,在掌舵駛船。李嬌兒覺得很奇怪,就向一條漁船上的漁民打聽:“大叔,那條船上怎麽隻有一個人呀?”
漁民說:“那條船上的小夥子叫海俊,是個打魚的能手。他父母都死了,家裏很窮,就靠這條漁船打魚為生。因為他人勤快,又大方好客,大家都樂意幫他,讓他單獨出海,打上的魚由大夥兒幫他賣,賣了錢,他留下夠自己吃飯和買漁網、漁船零件的錢,餘下的錢都交給大夥兒。因此,雖然他一個人打魚,卻從不缺吃少穿。”
李嬌兒聽了漁民的話,心裏很佩服海俊的勤快和為人,就目不轉睛地盯著海俊的漁船看。海俊也發現了李嬌兒這個漂亮的姑娘,他見李嬌兒長得這樣好看,也就專心地掌舵駛船,讓漁船像一片樹葉似的在海麵上漂來漂去,給李嬌兒表演他的駕船本領。
漁船像一片樹葉似的在海麵上漂來漂去,這可嚇壞了李嬌兒身邊的丫環。她見風大了,浪高了,海俊的漁船在風浪中顛簸,就像一片樹葉似的隨風浪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亂飄,就驚慌地對李嬌兒說:“小姐,咱們迴去吧,天要變了,要刮大風,出危險呀!”
李嬌兒正在看海俊駕船,聽得丫環這樣說,就迴頭向岸上望去。果然,海邊上的人都在往家跑,她知道要變天了,就對海俊高喊:“大叔,風大了,你也迴吧!”
海俊聽了李嬌兒的話,見她很關心自己,就向她擺擺手說:“沒事,風浪再大,我也能駕船!”
李嬌兒見海俊不迴去,就擔心地說:“大叔,你小心著點兒呀!”
海俊說:“放心吧,小姐,風浪再大,也淹不著我!”
李嬌兒和海俊正在對話,天驟然變了,海風驟起,烏雲密布,天色暗了下來。海俊見勢不妙,就急忙收帆。他剛把帆收下來紮好,一個大浪就蓋了過來,把漁船打翻了,海俊落水了。李嬌兒見海俊落水,就驚唿一聲:“大叔,危險!”她身邊的丫環見海俊落水,就催促李嬌兒說:“小姐,咱們快走吧,天變了,再不走,咱們也要出危險了!”
李嬌兒哪裏肯走,她見海俊落水,就急中生智,把自己頭上的金簪拔下來,對丫環說:“你快到岸上去,找我爹去,讓他來救海俊!”說著,她就把金簪遞給丫環。
丫環拿著金簪,飛快地跑到岸上,找到李員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員外去了,不好了,小姐……在海邊……讓浪卷到海裏去了!”
李員外在家正為女兒出門擔心,聽了丫環的話,嚇得麵如土色,他慌忙問:“這是怎麽迴事呀?”
丫環把李嬌兒到海邊看漁船,遇見海俊,海俊翻船落水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最後說:“小姐讓我快來找您,讓您快去救海俊!”說著,把李嬌兒的金簪遞給李員外。
李員外在家是疼女兒疼得要命,一聽說女兒讓浪卷到海裏去了,就“嗷”的一聲昏倒在地。丫環見李員外昏倒了,就驚慌地大喊大叫:“員外醒了“啊!快醒醒啊!快,咱們得趕緊去救小姐!”
李員外一聽見這話,馬上一躍而起,手忙腳亂地從椅子上跳下來,扶起丫環,匆匆拿上披風,跟著丫環就往海邊跑。
到了海邊,隻見海浪洶湧澎湃,一個個人影在浪花中時隱時現。李員外一見海俊落水了,正撲在一塊大石頭上向海裏張望,焦急地唿喊:“海俊,你在哪兒?”
忽然,海中傳來唿救聲:“我在這兒!老爺,我在這兒!”
李員外見海俊被浪衝到離岸邊近的地方,他定睛一看,隻見海俊手裏抓著一塊木板,正拚命地向岸邊遊來。李員外急忙脫下披風,伸向海俊。海俊看見了伸過來的披風,使出全身力氣,用雙手把木板推了上來。木板落在李員外的手中,他趕快把它扔給岸上的人,大夥兒一起把木板抬上岸。海俊就在這塊木板上,掙紮著往岸邊靠。這時又一個大浪翻來,把他推到了岸上。大家一齊去攙扶他,見他隻喝了幾口海水,就昏迷過去了。
李員外見海俊被救上岸,這才放下心來。這時他才想起女兒李嬌兒還在海裏呢,就又慌忙問:“嬌兒呢?嬌兒在哪兒?”
丫環把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李員外聽完後大驚失色,嘴裏連聲念叨:“我的乖乖女兒呀!可算把她救上來了!”這時海灘上已經圍了許多人,他們都是看見海俊落水前來救人的村民。李員外感激地對大家說:“眾鄉親們,多虧了你們相救,才救了我女兒和這位打魚的小夥子。我李某感激不盡!我女兒雖然從小嬌生慣養,但她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今天要不是你們相救,她恐怕早就喂了魚蝦了!我李某感謝大家!”
眾人聽了李員外的話都很高興,紛紛說:“老爺言重了!我們都是鄉裏鄉親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丫環把金簪還給了李嬌兒。這金簪原來是她的母親留下的。父親見了金簪都嚇了一跳,怎麽金簪失而複得呢?這使他深信女兒是安然無恙的。從此以後他對海俊的態度改變了,不反對女兒與海俊來往了。還對海俊十分熱情,對他很客氣。過了沒幾天就辦了一桌酒席請海俊和他的鄉親們一起慶賀這件事辦得悄無聲息也很神秘從那天起李家後門那條路就熱鬧起來人來人往都是來找李員外的。
原來李員外想讓女兒和海俊成親這件事他沒聲張現在卻傳遍了全村和縣城。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讓女兒和窮苦人出身的海俊攀上親家對女兒有好處還能改變李家和海家窮困潦倒的命運呢!於是他覺得應該把這件事辦得像樣一些就托人給海俊送去了一匹綢緞讓他擇定佳期吉日完婚。
不久以後兩個人結為秦晉之好海俊從此靠嶽父的幫助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那些鄉親們也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每天依然去打魚;種地;勤勞致富這裏又是一片興旺的景象他們靠勤快勁和熱心腸也都攢下了一些家業不久他們的家鄉變成了個風景如畫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如今還在傳承著那時的新娘紅裝積善家的美德精神熏陶著這裏的一代代後人呢!
這一天,李嬌兒在花園裏玩膩了,對丫環說:“咱們出去逛逛吧。”
丫環說:“小姐,老爺吩咐過,不讓您出大門呀!”
李嬌兒說:“咱們從後門出去,到海邊看看漁船,迴來再給他買點好吃的,他還能怪罪嗎?”
丫環不敢違抗,就跟李嬌兒從後門出去,一溜小跑來到海邊。隻見海麵上白帆點點,漁歌互答,近海的漁民正在捕撈魚蝦。李嬌兒看了這新奇的景象,心中十分高興,她跑前跑後,看漁民們撒網捕魚,看漁船隨著波浪起伏。她忽然發現一條漁船和別的船不一樣,這條船張著一張白帆,船上隻有一個人,在掌舵駛船。李嬌兒覺得很奇怪,就向一條漁船上的漁民打聽:“大叔,那條船上怎麽隻有一個人呀?”
漁民說:“那條船上的小夥子叫海俊,是個打魚的能手。他父母都死了,家裏很窮,就靠這條漁船打魚為生。因為他人勤快,又大方好客,大家都樂意幫他,讓他單獨出海,打上的魚由大夥兒幫他賣,賣了錢,他留下夠自己吃飯和買漁網、漁船零件的錢,餘下的錢都交給大夥兒。因此,雖然他一個人打魚,卻從不缺吃少穿。”
李嬌兒聽了漁民的話,心裏很佩服海俊的勤快和為人,就目不轉睛地盯著海俊的漁船看。海俊也發現了李嬌兒這個漂亮的姑娘,他見李嬌兒長得這樣好看,也就專心地掌舵駛船,讓漁船像一片樹葉似的在海麵上漂來漂去,給李嬌兒表演他的駕船本領。
漁船像一片樹葉似的在海麵上漂來漂去,這可嚇壞了李嬌兒身邊的丫環。她見風大了,浪高了,海俊的漁船在風浪中顛簸,就像一片樹葉似的隨風浪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亂飄,就驚慌地對李嬌兒說:“小姐,咱們迴去吧,天要變了,要刮大風,出危險呀!”
李嬌兒正在看海俊駕船,聽得丫環這樣說,就迴頭向岸上望去。果然,海邊上的人都在往家跑,她知道要變天了,就對海俊高喊:“大叔,風大了,你也迴吧!”
海俊聽了李嬌兒的話,見她很關心自己,就向她擺擺手說:“沒事,風浪再大,我也能駕船!”
李嬌兒見海俊不迴去,就擔心地說:“大叔,你小心著點兒呀!”
海俊說:“放心吧,小姐,風浪再大,也淹不著我!”
李嬌兒和海俊正在對話,天驟然變了,海風驟起,烏雲密布,天色暗了下來。海俊見勢不妙,就急忙收帆。他剛把帆收下來紮好,一個大浪就蓋了過來,把漁船打翻了,海俊落水了。李嬌兒見海俊落水,就驚唿一聲:“大叔,危險!”她身邊的丫環見海俊落水,就催促李嬌兒說:“小姐,咱們快走吧,天變了,再不走,咱們也要出危險了!”
李嬌兒哪裏肯走,她見海俊落水,就急中生智,把自己頭上的金簪拔下來,對丫環說:“你快到岸上去,找我爹去,讓他來救海俊!”說著,她就把金簪遞給丫環。
丫環拿著金簪,飛快地跑到岸上,找到李員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員外去了,不好了,小姐……在海邊……讓浪卷到海裏去了!”
李員外在家正為女兒出門擔心,聽了丫環的話,嚇得麵如土色,他慌忙問:“這是怎麽迴事呀?”
丫環把李嬌兒到海邊看漁船,遇見海俊,海俊翻船落水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最後說:“小姐讓我快來找您,讓您快去救海俊!”說著,把李嬌兒的金簪遞給李員外。
李員外在家是疼女兒疼得要命,一聽說女兒讓浪卷到海裏去了,就“嗷”的一聲昏倒在地。丫環見李員外昏倒了,就驚慌地大喊大叫:“員外醒了“啊!快醒醒啊!快,咱們得趕緊去救小姐!”
李員外一聽見這話,馬上一躍而起,手忙腳亂地從椅子上跳下來,扶起丫環,匆匆拿上披風,跟著丫環就往海邊跑。
到了海邊,隻見海浪洶湧澎湃,一個個人影在浪花中時隱時現。李員外一見海俊落水了,正撲在一塊大石頭上向海裏張望,焦急地唿喊:“海俊,你在哪兒?”
忽然,海中傳來唿救聲:“我在這兒!老爺,我在這兒!”
李員外見海俊被浪衝到離岸邊近的地方,他定睛一看,隻見海俊手裏抓著一塊木板,正拚命地向岸邊遊來。李員外急忙脫下披風,伸向海俊。海俊看見了伸過來的披風,使出全身力氣,用雙手把木板推了上來。木板落在李員外的手中,他趕快把它扔給岸上的人,大夥兒一起把木板抬上岸。海俊就在這塊木板上,掙紮著往岸邊靠。這時又一個大浪翻來,把他推到了岸上。大家一齊去攙扶他,見他隻喝了幾口海水,就昏迷過去了。
李員外見海俊被救上岸,這才放下心來。這時他才想起女兒李嬌兒還在海裏呢,就又慌忙問:“嬌兒呢?嬌兒在哪兒?”
丫環把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李員外聽完後大驚失色,嘴裏連聲念叨:“我的乖乖女兒呀!可算把她救上來了!”這時海灘上已經圍了許多人,他們都是看見海俊落水前來救人的村民。李員外感激地對大家說:“眾鄉親們,多虧了你們相救,才救了我女兒和這位打魚的小夥子。我李某感激不盡!我女兒雖然從小嬌生慣養,但她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今天要不是你們相救,她恐怕早就喂了魚蝦了!我李某感謝大家!”
眾人聽了李員外的話都很高興,紛紛說:“老爺言重了!我們都是鄉裏鄉親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丫環把金簪還給了李嬌兒。這金簪原來是她的母親留下的。父親見了金簪都嚇了一跳,怎麽金簪失而複得呢?這使他深信女兒是安然無恙的。從此以後他對海俊的態度改變了,不反對女兒與海俊來往了。還對海俊十分熱情,對他很客氣。過了沒幾天就辦了一桌酒席請海俊和他的鄉親們一起慶賀這件事辦得悄無聲息也很神秘從那天起李家後門那條路就熱鬧起來人來人往都是來找李員外的。
原來李員外想讓女兒和海俊成親這件事他沒聲張現在卻傳遍了全村和縣城。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讓女兒和窮苦人出身的海俊攀上親家對女兒有好處還能改變李家和海家窮困潦倒的命運呢!於是他覺得應該把這件事辦得像樣一些就托人給海俊送去了一匹綢緞讓他擇定佳期吉日完婚。
不久以後兩個人結為秦晉之好海俊從此靠嶽父的幫助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那些鄉親們也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每天依然去打魚;種地;勤勞致富這裏又是一片興旺的景象他們靠勤快勁和熱心腸也都攢下了一些家業不久他們的家鄉變成了個風景如畫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如今還在傳承著那時的新娘紅裝積善家的美德精神熏陶著這裏的一代代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