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姓李的年輕人,家裏很窮,靠賣柴為生,人們都叫他小李。
這天,小李背上柴捆進城去賣。進了城,他順著大街一路吆喝著:“賣柴嘍!好柴!”
他走到一條巷口,看見一個穿著白綢衫兒、套著黑馬褂兒的瘦老頭兒,正坐在門口的石凳上吸煙。那瘦老頭兒上下打量著小李,忽然開口問道:“後生哥,這柴怎麽賣呀?”
“老伯,就這個價兒。”小李用手指了指身旁立著的那個木牌,牌子上寫著“柴價每根八十文”。
瘦老頭兒搖搖頭說:“貴了,貴了。我老了,砍不動了,你少要點兒吧。”
小李想想,說:“好吧,就七十文一根吧。”
瘦老頭兒從腰裏摸出一個白銀錠子,說:“你要給我劈成柴,我就買你的。”
小李一看,那白晃晃的銀錠子足有五兩重,心想:我今日何不把這條銀錠子劈成柴賣了,迴家也好讓娘高興高興。
想到這裏,他脫下上衣,掄起劈柴斧頭,使足了力氣照準銀錠子劈去。隻聽“當啷”一聲,火星四濺,銀錠子一點兒沒傷著,斧頭刃兒卻被震出個大豁口。
小李吃驚不小,心想:這銀錠子一定是銅的。他又舉起斧頭劈了幾下,銀錠子仍然毫發無損。
瘦老頭兒笑著說:“你這後生哥好愣啊!我叫你劈柴,你為什麽劈我的銀子?”
小李羞得滿麵通紅,說:“老伯,這銀錠子太硬了,我劈不動呀。”
瘦老頭兒說:“你劈不動它,就背它迴家吧。這銀錠子就是十根柴,連柴帶價都歸你了。”
小李心裏算計著:我空手迴家,娘也得罵我;不如將錯就錯,背它迴去,也好讓娘高興。於是他把銀錠子往肩上一背,扛起斧擔,說聲“多謝老伯!”就迴家去了。
小李迴到家裏,把遇神仙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娘。娘說:“孩子,這銀錠子怕是個假的吧?”
小李說:“娘,這銀錠子硬得很,斧頭劈它不動,怎麽會是假的呢?”
娘說:“孩子,劈不動就是銅的,你拿到銀匠鋪裏讓他瞧瞧去吧。”
小李拿著銀錠子來到銀匠鋪。銀匠接過銀錠子,用手掂了掂,說:“這不是銀子,是錫的。”說著,他把銀錠子往砧子上輕輕一放,舉起鐵錘,照準銀錠子“當當當”就是幾下子。小李一看,壞了,銀錠子被砸扁了。
銀匠說:“這也不是錫的,怕是個泥錠子吧?”
小李說:“不是泥的,我劈它時迸火星兒呢。”
銀匠說:“怪哉!怪哉!你把它拿迴家去吧,我砸不動它。”
小李垂頭喪氣地拿著銀錠子迴到家裏,對娘說:“娘,銀匠也砸不動它,怕真是個假的。”
娘說:“孩子,你把它拿到當鋪裏,叫當鋪的朝奉瞧瞧去吧。”
小李把銀錠子拿到當鋪裏。當鋪的朝奉接過銀錠子,仔細看了看,說:“這不是銀的,也不是錫的,連鉛的也不是。這是個什麽玩藝兒?怕是人家哄你的吧?”
小李說:“不是哄的,是個神仙給我的。”
朝奉說:“神仙?你拿來我看看。”
小李把遇見神仙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朝奉。朝奉聽罷,沉思了一會兒,說:“孩子,你遇到神仙了。這銀錠子是個無價之寶,你千萬可別賣它呀!”
小李說:“無價之寶?它連劈帶砸都毀了,還有什麽用呢?”
朝奉說:“這銀錠子能劈不能砸,一砸它就扁了。你把它拿迴家去吧,好好保存著,將來定有用途。”
小李把銀錠子拿迴家,用紅布包好,藏在了櫃子裏。
光陰荏苒,一晃兒過了三年。這天,忽然有個穿戴齊整的老漢來到小李家,開口說:“請問,這裏是姓李的人家嗎?”
小李的娘說:“對呀,我就是。”
老漢說:“老人家,我遠道兒趕來,要借你的無價寶玩藝兒用一用。”
小李娘問:“什麽無價寶呀?”
小李趕忙從屋裏出來,把銀錠子拿了出來,交給老漢。
老漢接過銀錠子,打開紅布包兒一看,上麵坑坑窪窪的,就問:“這銀錠子是哪裏來的?”
小李不好意思地說:“三年前,一個神仙送給我的。”
老漢說:“這銀錠子真是無價之寶呀!老人家,請收下我吧!”
小李娘說:“這小夥子沒爹沒娘,我收下你這個幹兒子就是我的親兒子。你說吧,這銀錠子該咋個借法?”
老漢說:“我借去,就還給你一百兩銀子。”
小李娘說:“一百兩?你說多少是多少。”
老漢接過銀子,拿出一張地契說:“這張地契作抵押。”說著,轉身就走了。
小李娘趕緊拿起地契看時,上麵寫著:抵押期限三個月。如到時還不贖,這張地契就歸抵押人所有了。娘心疼得掉下了眼淚。可是想一想,“咳!他拿去了,還有什麽法子想哩!”
日子過得好快,轉眼過了三個月。這天早晨,小李正要去尋幹爹要迴銀子。幹爹來了,喜氣洋洋地說:“老人家,請你把那無價之寶的銀錠子借給我用一天吧。”
小李娘說:“那可不行!當初說好的,一百兩銀子拿去吧。”
幹爹說:“老人家,你收下我吧!”說著就要去拉小李的手。
小李轉身進屋去了。娘想:“親生父子借錢也有這番景況嗎?我的主意是不借的。對,等等再說。”想罷拿起衣裳接著補。不大一會兒工夫,隻見幹爹從後院裏跟著跑出來,紅頭漲臉地對小李娘說:“老人家,那銀錠子真是個無價之寶!您收下我吧!”
小李娘問:“怎麽了?”
幹爹說:“今兒一大早兒,縣太爺傳下話來,隻要把那銀錠子借給他三兩天就行了。誰若不借去就要封咱的家當和這塊地哩!”說著就從腰裏解下扁擔說:“咱不能害百姓!就用這個擔子送去也使得。”
小李娘不由得生氣了。幹兒子已出去,又沒法叫他迴來。小李娘便對小李說:“好孩子,你去替爹把銀子要迴來吧!”
小李沒辦法,隻好背起斧頭進城去了。進了城一直往大街上走。正走著,忽然迎麵來了一個穿戴齊整的老漢。這不是別人,正是三年前那個瘦老頭兒!隻見他一見小李就高聲喊道:“後生哥,快把你那無價之寶的銀錠子拿出來吧!”說著就將銀子奪了過去,打開擔子往裏一照:“哎?這不是錫的嗎?誰給了你銀錠子了?我就是縣太爺派來的代表。請把銀錠子借給我用一年吧!”說著就要解擔子上的紅布包兒。
小李忙說:“慢著!這銀錠子是我三年前一個神仙朋友送給我的。怎麽說是借給你呢?”
瘦老頭兒聽了笑了起來:“哈哈哈!現在天色已晚,我不跟你囉嗦了。明日你拿著我的文書去見官吧!”說著就將文書拿走了。
原來那瘦老頭兒就是縣太爺派來的代表!他把文書奪走轉身就走。走到半路上,隻見縣太爺的當鋪裏走出來一個人向文書追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那位當鋪朝奉!原來他把無價之寶的事告訴了縣太爺;縣太爺為了保住鄉民們的財產不遭損失,才派他來找銀錠子的。
朝奉一邊追一邊喊道:“喂!你放下文書!把文書放下!”
縣太爺見此情景便說道:“都頭過來說一說!把文書奪迴來不就得了。”
都頭上前看了看說:“大人不可!快叫他們寫文書去吧!”說著就把文書要了迴來。迴到家裏把文書給小李的幹爹送了迴去。這時小李的幹爹羞愧難當,無地自容地說:“老人家!我錯了!我錯了!我原以為那銀錠子是寶貝呢!誰知它連一文錢也不值呀!”說著就將地契還給了小李的娘。
小李的娘接過地契,心裏感到十分過意不去,便說:“親家公呀,我兒子沒有什麽本事,你以後要是有什麽活兒幹不來的,就叫他幫你吧!”
從此以後,小李和幹爹的生活過得和和美美,親如一家人。而那個無價之寶的銀錠子,也成為了村子裏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流傳了許多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李也慢慢地長大成人,他開始學習砍柴以外的手藝,逐漸地擺脫了貧困的生活。而他的母親也漸漸地老去,但她總是會迴憶起那個神奇的銀錠子,以及它帶給她的快樂和希望。
村子裏的人們也逐漸明白了那個銀錠子的真正價值,不再把它當作一個神秘的傳說,而是把它當作一個激勵人們努力奮鬥、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他們開始更加珍惜身邊的一切,努力地生活,追求自己的夢想。
而小李和他的幹爹也成為了村子裏勤勞、善良、勇敢的代表,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村子裏人們教育子孫後代的故事,讓後人明白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最終,小李和他的家人、幹爹以及村子裏的人們一起過上了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而那個神奇的銀錠子,也永遠地留在了村子裏,成為了一段永恆的傳說。
這天,小李背上柴捆進城去賣。進了城,他順著大街一路吆喝著:“賣柴嘍!好柴!”
他走到一條巷口,看見一個穿著白綢衫兒、套著黑馬褂兒的瘦老頭兒,正坐在門口的石凳上吸煙。那瘦老頭兒上下打量著小李,忽然開口問道:“後生哥,這柴怎麽賣呀?”
“老伯,就這個價兒。”小李用手指了指身旁立著的那個木牌,牌子上寫著“柴價每根八十文”。
瘦老頭兒搖搖頭說:“貴了,貴了。我老了,砍不動了,你少要點兒吧。”
小李想想,說:“好吧,就七十文一根吧。”
瘦老頭兒從腰裏摸出一個白銀錠子,說:“你要給我劈成柴,我就買你的。”
小李一看,那白晃晃的銀錠子足有五兩重,心想:我今日何不把這條銀錠子劈成柴賣了,迴家也好讓娘高興高興。
想到這裏,他脫下上衣,掄起劈柴斧頭,使足了力氣照準銀錠子劈去。隻聽“當啷”一聲,火星四濺,銀錠子一點兒沒傷著,斧頭刃兒卻被震出個大豁口。
小李吃驚不小,心想:這銀錠子一定是銅的。他又舉起斧頭劈了幾下,銀錠子仍然毫發無損。
瘦老頭兒笑著說:“你這後生哥好愣啊!我叫你劈柴,你為什麽劈我的銀子?”
小李羞得滿麵通紅,說:“老伯,這銀錠子太硬了,我劈不動呀。”
瘦老頭兒說:“你劈不動它,就背它迴家吧。這銀錠子就是十根柴,連柴帶價都歸你了。”
小李心裏算計著:我空手迴家,娘也得罵我;不如將錯就錯,背它迴去,也好讓娘高興。於是他把銀錠子往肩上一背,扛起斧擔,說聲“多謝老伯!”就迴家去了。
小李迴到家裏,把遇神仙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娘。娘說:“孩子,這銀錠子怕是個假的吧?”
小李說:“娘,這銀錠子硬得很,斧頭劈它不動,怎麽會是假的呢?”
娘說:“孩子,劈不動就是銅的,你拿到銀匠鋪裏讓他瞧瞧去吧。”
小李拿著銀錠子來到銀匠鋪。銀匠接過銀錠子,用手掂了掂,說:“這不是銀子,是錫的。”說著,他把銀錠子往砧子上輕輕一放,舉起鐵錘,照準銀錠子“當當當”就是幾下子。小李一看,壞了,銀錠子被砸扁了。
銀匠說:“這也不是錫的,怕是個泥錠子吧?”
小李說:“不是泥的,我劈它時迸火星兒呢。”
銀匠說:“怪哉!怪哉!你把它拿迴家去吧,我砸不動它。”
小李垂頭喪氣地拿著銀錠子迴到家裏,對娘說:“娘,銀匠也砸不動它,怕真是個假的。”
娘說:“孩子,你把它拿到當鋪裏,叫當鋪的朝奉瞧瞧去吧。”
小李把銀錠子拿到當鋪裏。當鋪的朝奉接過銀錠子,仔細看了看,說:“這不是銀的,也不是錫的,連鉛的也不是。這是個什麽玩藝兒?怕是人家哄你的吧?”
小李說:“不是哄的,是個神仙給我的。”
朝奉說:“神仙?你拿來我看看。”
小李把遇見神仙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朝奉。朝奉聽罷,沉思了一會兒,說:“孩子,你遇到神仙了。這銀錠子是個無價之寶,你千萬可別賣它呀!”
小李說:“無價之寶?它連劈帶砸都毀了,還有什麽用呢?”
朝奉說:“這銀錠子能劈不能砸,一砸它就扁了。你把它拿迴家去吧,好好保存著,將來定有用途。”
小李把銀錠子拿迴家,用紅布包好,藏在了櫃子裏。
光陰荏苒,一晃兒過了三年。這天,忽然有個穿戴齊整的老漢來到小李家,開口說:“請問,這裏是姓李的人家嗎?”
小李的娘說:“對呀,我就是。”
老漢說:“老人家,我遠道兒趕來,要借你的無價寶玩藝兒用一用。”
小李娘問:“什麽無價寶呀?”
小李趕忙從屋裏出來,把銀錠子拿了出來,交給老漢。
老漢接過銀錠子,打開紅布包兒一看,上麵坑坑窪窪的,就問:“這銀錠子是哪裏來的?”
小李不好意思地說:“三年前,一個神仙送給我的。”
老漢說:“這銀錠子真是無價之寶呀!老人家,請收下我吧!”
小李娘說:“這小夥子沒爹沒娘,我收下你這個幹兒子就是我的親兒子。你說吧,這銀錠子該咋個借法?”
老漢說:“我借去,就還給你一百兩銀子。”
小李娘說:“一百兩?你說多少是多少。”
老漢接過銀子,拿出一張地契說:“這張地契作抵押。”說著,轉身就走了。
小李娘趕緊拿起地契看時,上麵寫著:抵押期限三個月。如到時還不贖,這張地契就歸抵押人所有了。娘心疼得掉下了眼淚。可是想一想,“咳!他拿去了,還有什麽法子想哩!”
日子過得好快,轉眼過了三個月。這天早晨,小李正要去尋幹爹要迴銀子。幹爹來了,喜氣洋洋地說:“老人家,請你把那無價之寶的銀錠子借給我用一天吧。”
小李娘說:“那可不行!當初說好的,一百兩銀子拿去吧。”
幹爹說:“老人家,你收下我吧!”說著就要去拉小李的手。
小李轉身進屋去了。娘想:“親生父子借錢也有這番景況嗎?我的主意是不借的。對,等等再說。”想罷拿起衣裳接著補。不大一會兒工夫,隻見幹爹從後院裏跟著跑出來,紅頭漲臉地對小李娘說:“老人家,那銀錠子真是個無價之寶!您收下我吧!”
小李娘問:“怎麽了?”
幹爹說:“今兒一大早兒,縣太爺傳下話來,隻要把那銀錠子借給他三兩天就行了。誰若不借去就要封咱的家當和這塊地哩!”說著就從腰裏解下扁擔說:“咱不能害百姓!就用這個擔子送去也使得。”
小李娘不由得生氣了。幹兒子已出去,又沒法叫他迴來。小李娘便對小李說:“好孩子,你去替爹把銀子要迴來吧!”
小李沒辦法,隻好背起斧頭進城去了。進了城一直往大街上走。正走著,忽然迎麵來了一個穿戴齊整的老漢。這不是別人,正是三年前那個瘦老頭兒!隻見他一見小李就高聲喊道:“後生哥,快把你那無價之寶的銀錠子拿出來吧!”說著就將銀子奪了過去,打開擔子往裏一照:“哎?這不是錫的嗎?誰給了你銀錠子了?我就是縣太爺派來的代表。請把銀錠子借給我用一年吧!”說著就要解擔子上的紅布包兒。
小李忙說:“慢著!這銀錠子是我三年前一個神仙朋友送給我的。怎麽說是借給你呢?”
瘦老頭兒聽了笑了起來:“哈哈哈!現在天色已晚,我不跟你囉嗦了。明日你拿著我的文書去見官吧!”說著就將文書拿走了。
原來那瘦老頭兒就是縣太爺派來的代表!他把文書奪走轉身就走。走到半路上,隻見縣太爺的當鋪裏走出來一個人向文書追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那位當鋪朝奉!原來他把無價之寶的事告訴了縣太爺;縣太爺為了保住鄉民們的財產不遭損失,才派他來找銀錠子的。
朝奉一邊追一邊喊道:“喂!你放下文書!把文書放下!”
縣太爺見此情景便說道:“都頭過來說一說!把文書奪迴來不就得了。”
都頭上前看了看說:“大人不可!快叫他們寫文書去吧!”說著就把文書要了迴來。迴到家裏把文書給小李的幹爹送了迴去。這時小李的幹爹羞愧難當,無地自容地說:“老人家!我錯了!我錯了!我原以為那銀錠子是寶貝呢!誰知它連一文錢也不值呀!”說著就將地契還給了小李的娘。
小李的娘接過地契,心裏感到十分過意不去,便說:“親家公呀,我兒子沒有什麽本事,你以後要是有什麽活兒幹不來的,就叫他幫你吧!”
從此以後,小李和幹爹的生活過得和和美美,親如一家人。而那個無價之寶的銀錠子,也成為了村子裏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流傳了許多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李也慢慢地長大成人,他開始學習砍柴以外的手藝,逐漸地擺脫了貧困的生活。而他的母親也漸漸地老去,但她總是會迴憶起那個神奇的銀錠子,以及它帶給她的快樂和希望。
村子裏的人們也逐漸明白了那個銀錠子的真正價值,不再把它當作一個神秘的傳說,而是把它當作一個激勵人們努力奮鬥、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他們開始更加珍惜身邊的一切,努力地生活,追求自己的夢想。
而小李和他的幹爹也成為了村子裏勤勞、善良、勇敢的代表,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村子裏人們教育子孫後代的故事,讓後人明白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最終,小李和他的家人、幹爹以及村子裏的人們一起過上了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而那個神奇的銀錠子,也永遠地留在了村子裏,成為了一段永恆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