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柴火芋兒雞
穿書:我的崽崽是福星女主對照組 作者:兜裏揣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芸芸正和孩子們說著話,大門口有人張望,來人是隔壁的李嬸子。
“李嬸子來了。”陳芸芸從竹兜裏拿出幾顆水果糖,塞到她手裏,“上午去供銷社稱了點糖,給你家孫子解解饞。”
李嬸赫然,上午說好幫人看孩子,結果轉頭徐家二妞就被人欺負。出了這事,李嬸子多少有些尷尬。
她摸了摸鼻子,還是把水果糖收下了,這才慢吞吞地表明來意,“景兒娘,誌軍給你寄錢沒有啊?”
陳芸芸雖然笑著,但眼底已經冷了兩分,她從褲兜裏摸出錢,認認真真數了遞給李嬸,李嬸又數了兩遍。
“五塊六,是這個數。”李嬸得了錢,將借條撕毀,“那我就先迴去了哈,家裏孫子等著開飯呢。”
陳芸芸送走李嬸,臉色不大好看。她搖了搖頭,鄰裏街坊靠不住,今後還是和村裏人少些來往吧。
關好門,走進院子,陳芸芸將街上買的東西都拿了出來。
除了幾匹布外,還有棉花。
她也想直接兌換係統商城裏的厚實保暖棉服,一想到那衣服和款式在這個年代太紮眼,她決定還是老老實實自己做。
將棉花塞進衣服裏,用細密的針腳縫起來,這樣棉花不會亂跑,布料多用幾層,厚實一些,小孩穿著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容易被石頭樹枝勾爛。
很快,她做好了一件小人兒穿的棉衣,給三娃穿正合適。
她又拿了一件破舊的衣服,罩在外麵,縫起來。別人打眼看,隻會覺得這是件破衣裳,不足為奇,但內裏卻是嶄新的,裏麵塞滿了棉花。
剛做好衣裳給小孩穿上,徐景潤就迴來了,他拖著比他人還大的一捆柴,十分吃力地將它拉到院子裏。
大冷天的,這孩子卻熱出一腦門兒的汗。
“妞妞,把你哥叫過來。”
徐景潤站在陳芸芸麵前,兩手垂在身側,夏天的衣裳堪堪蔽體,露出來的皮膚上滿是新陳交錯的傷。
陳芸芸從他撿來的柴堆裏,抽出一根細長的木棍。
見後娘拿了棍子,妞妞和三娃都瑟縮起來,隻有大娃站得筆直。
“把手伸出來。”
徐景潤抬高手臂,掌心向上,麵無表情。
後娘打他,從來不需要理由。
是昨晚的肉讓他生出些不該有的奢望,現在也是時候夢醒了。
木棍落下,一共打了二十下,左手挨了換右手。
又麻又漲的感覺從掌心傳來,徐景潤垂下頭,強烈的恨意鋪天蓋地。
“好了,去灶房燒火吧。”陳芸芸收了木棍,那棍子被她甩落在一旁,發出砸地的悶響。
徐景潤一愣,就這樣結束了?
他抬頭,正好與陳芸芸對視上,他聽見自己後娘說:“打你不是目的,通過懲罰讓你長記性這才是我想要的。”
“早上出門前,我說過不要出去。挨這一頓打,就是不聽話的代價,下次要是再不聽話,就罰你不許吃飯。”
陳芸芸扭頭看向角落裏的妞妞,“還有你,這半個月的家務,都由你們兩一起做。”
徐景潤心想,這哪算什麽懲罰,一邊的妞妞表情跟大娃差不離,都在想後娘葫蘆裏在賣什麽藥。
兩個小家夥一起去了灶房,妞妞生火,大娃給鍋裏加水。
陳芸芸帶著三娃進來,把灶房門關得嚴嚴實實,又將煙囪給堵死,這樣外麵就聞不到味兒了。
她從背簍裏拿出一隻雞來,說是在街上買的,實則是跟係統兌換的。
“今天中午吃柴火雞,大娃把麵和了。”
將麵粉遞給大娃後,陳芸芸專心致誌處理雞。
雞毛用開水燙過,就能輕鬆拔幹淨,再用火一燎,雞肉就處理得幹幹淨淨。
她將雞肉切塊,又洗好小芋頭削皮,白滾滾的芋兒看起來可愛極了。
油熱將雞肉下鍋,配上地裏刨的蒜和薑,腥味就被壓製住了,雞肉上色後,倒入芋頭翻炒,加水加調料燜。
將醒好的麵,揉成一個個的麵餅狀,貼在鐵鍋邊沿。
大火慢慢燜煮,雞肉的香味在整個房間蔓延。
三娃的口水成線,滴落在他的新棉衣領口上,陳芸芸哭笑不得,心想還得給他做個口水兜子。
讓妞妞去了火,又把院子裏捆柴的大娃叫了過來,四人在灶房裏吃今天的午飯。
主食就是麵餅子,貼在鐵鍋那一麵酥脆焦香,撕開麵餅,裏麵卻是鬆鬆軟軟的,十分香甜。
而用土灶燉出來的雞肉,外皮軟糯,中間的肉質一點都不柴,反而細膩嫩滑,越嚼越香,讓人止不住地流口水。
裏麵的芋兒更是耙糯可口,軟爛入味,隻需輕輕一抿,芋肉就化在唇舌之間。
一口香甜麵餅子,一口香辣入味的柴火雞,幾人吃得都是不亦樂乎。
陳芸芸最先放下筷子,她摸了摸自己滾圓的肚皮,這樣悠閑的日子過著真舒坦呐……
三娃之前喂過奶粉,且陳芸芸擔心小孩子消化係統不好,嚴格控製了三娃的飲食,所以他沒吃很多。
剩下的都被大娃和妞妞一掃而空,吃完感覺還意猶未盡,陳芸芸連忙阻止兩位妄圖舔盤子的行為!
飯後,陳芸芸趕忙將大娃和妞妞的棉衣做了,外麵依舊是破破爛爛的,沒一塊好布,全是補丁,但內裏暖和厚實。
今後孩子們穿這個衣服上山,也不怕挨凍了。
柴火不太夠,大娃和妞妞在陳芸芸同意後,拖著繩子去村子周圍撿柴去了。
太深的地方,陳芸芸不讓他們去,隻讓他們在村子周圍活動。
陳芸芸用剩下來的布料,做了一個背帶,長短大小剛剛好,將三娃一捆,背到後背上。小孩很輕,馱著他陳芸芸絲毫不累,更不會耽誤幹活。
收拾好家裏,陳芸芸出門,挨家挨戶還錢。
一下子還完是不可能的,她又不是傻,一個女人帶三個孩子,手裏一下子多了這麽多錢,哪能不招人惦記。
敲開的第一家門,就是她剛穿來那天帶弟弟上門打她那家。
是王嬸開的門,見陳芸芸上門,冷臉挑眉,“咋的,上門挨打?”
陳芸芸將來意說清,聽到隻換一部分錢時,王嬸的臉色一黑,陳芸芸隻好抓了一把水果糖,這才繼續談下去。
要說陳芸芸也冤枉,剛穿來就替原主挨了一頓打,還不能埋怨對方,畢竟本來就是原主理虧。
且王嬸一家,跟村長沾親帶故的,家裏好幾個勞壯力,要是得罪狠了她,在村裏根本待不下去。
陳芸芸隻能賠著笑臉,好話一籮筐,這才將事情解決。
陳芸芸走後,王嬸看著手裏的水果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她咋看這誌軍家的婆娘像變了一個人?
“李嬸子來了。”陳芸芸從竹兜裏拿出幾顆水果糖,塞到她手裏,“上午去供銷社稱了點糖,給你家孫子解解饞。”
李嬸赫然,上午說好幫人看孩子,結果轉頭徐家二妞就被人欺負。出了這事,李嬸子多少有些尷尬。
她摸了摸鼻子,還是把水果糖收下了,這才慢吞吞地表明來意,“景兒娘,誌軍給你寄錢沒有啊?”
陳芸芸雖然笑著,但眼底已經冷了兩分,她從褲兜裏摸出錢,認認真真數了遞給李嬸,李嬸又數了兩遍。
“五塊六,是這個數。”李嬸得了錢,將借條撕毀,“那我就先迴去了哈,家裏孫子等著開飯呢。”
陳芸芸送走李嬸,臉色不大好看。她搖了搖頭,鄰裏街坊靠不住,今後還是和村裏人少些來往吧。
關好門,走進院子,陳芸芸將街上買的東西都拿了出來。
除了幾匹布外,還有棉花。
她也想直接兌換係統商城裏的厚實保暖棉服,一想到那衣服和款式在這個年代太紮眼,她決定還是老老實實自己做。
將棉花塞進衣服裏,用細密的針腳縫起來,這樣棉花不會亂跑,布料多用幾層,厚實一些,小孩穿著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容易被石頭樹枝勾爛。
很快,她做好了一件小人兒穿的棉衣,給三娃穿正合適。
她又拿了一件破舊的衣服,罩在外麵,縫起來。別人打眼看,隻會覺得這是件破衣裳,不足為奇,但內裏卻是嶄新的,裏麵塞滿了棉花。
剛做好衣裳給小孩穿上,徐景潤就迴來了,他拖著比他人還大的一捆柴,十分吃力地將它拉到院子裏。
大冷天的,這孩子卻熱出一腦門兒的汗。
“妞妞,把你哥叫過來。”
徐景潤站在陳芸芸麵前,兩手垂在身側,夏天的衣裳堪堪蔽體,露出來的皮膚上滿是新陳交錯的傷。
陳芸芸從他撿來的柴堆裏,抽出一根細長的木棍。
見後娘拿了棍子,妞妞和三娃都瑟縮起來,隻有大娃站得筆直。
“把手伸出來。”
徐景潤抬高手臂,掌心向上,麵無表情。
後娘打他,從來不需要理由。
是昨晚的肉讓他生出些不該有的奢望,現在也是時候夢醒了。
木棍落下,一共打了二十下,左手挨了換右手。
又麻又漲的感覺從掌心傳來,徐景潤垂下頭,強烈的恨意鋪天蓋地。
“好了,去灶房燒火吧。”陳芸芸收了木棍,那棍子被她甩落在一旁,發出砸地的悶響。
徐景潤一愣,就這樣結束了?
他抬頭,正好與陳芸芸對視上,他聽見自己後娘說:“打你不是目的,通過懲罰讓你長記性這才是我想要的。”
“早上出門前,我說過不要出去。挨這一頓打,就是不聽話的代價,下次要是再不聽話,就罰你不許吃飯。”
陳芸芸扭頭看向角落裏的妞妞,“還有你,這半個月的家務,都由你們兩一起做。”
徐景潤心想,這哪算什麽懲罰,一邊的妞妞表情跟大娃差不離,都在想後娘葫蘆裏在賣什麽藥。
兩個小家夥一起去了灶房,妞妞生火,大娃給鍋裏加水。
陳芸芸帶著三娃進來,把灶房門關得嚴嚴實實,又將煙囪給堵死,這樣外麵就聞不到味兒了。
她從背簍裏拿出一隻雞來,說是在街上買的,實則是跟係統兌換的。
“今天中午吃柴火雞,大娃把麵和了。”
將麵粉遞給大娃後,陳芸芸專心致誌處理雞。
雞毛用開水燙過,就能輕鬆拔幹淨,再用火一燎,雞肉就處理得幹幹淨淨。
她將雞肉切塊,又洗好小芋頭削皮,白滾滾的芋兒看起來可愛極了。
油熱將雞肉下鍋,配上地裏刨的蒜和薑,腥味就被壓製住了,雞肉上色後,倒入芋頭翻炒,加水加調料燜。
將醒好的麵,揉成一個個的麵餅狀,貼在鐵鍋邊沿。
大火慢慢燜煮,雞肉的香味在整個房間蔓延。
三娃的口水成線,滴落在他的新棉衣領口上,陳芸芸哭笑不得,心想還得給他做個口水兜子。
讓妞妞去了火,又把院子裏捆柴的大娃叫了過來,四人在灶房裏吃今天的午飯。
主食就是麵餅子,貼在鐵鍋那一麵酥脆焦香,撕開麵餅,裏麵卻是鬆鬆軟軟的,十分香甜。
而用土灶燉出來的雞肉,外皮軟糯,中間的肉質一點都不柴,反而細膩嫩滑,越嚼越香,讓人止不住地流口水。
裏麵的芋兒更是耙糯可口,軟爛入味,隻需輕輕一抿,芋肉就化在唇舌之間。
一口香甜麵餅子,一口香辣入味的柴火雞,幾人吃得都是不亦樂乎。
陳芸芸最先放下筷子,她摸了摸自己滾圓的肚皮,這樣悠閑的日子過著真舒坦呐……
三娃之前喂過奶粉,且陳芸芸擔心小孩子消化係統不好,嚴格控製了三娃的飲食,所以他沒吃很多。
剩下的都被大娃和妞妞一掃而空,吃完感覺還意猶未盡,陳芸芸連忙阻止兩位妄圖舔盤子的行為!
飯後,陳芸芸趕忙將大娃和妞妞的棉衣做了,外麵依舊是破破爛爛的,沒一塊好布,全是補丁,但內裏暖和厚實。
今後孩子們穿這個衣服上山,也不怕挨凍了。
柴火不太夠,大娃和妞妞在陳芸芸同意後,拖著繩子去村子周圍撿柴去了。
太深的地方,陳芸芸不讓他們去,隻讓他們在村子周圍活動。
陳芸芸用剩下來的布料,做了一個背帶,長短大小剛剛好,將三娃一捆,背到後背上。小孩很輕,馱著他陳芸芸絲毫不累,更不會耽誤幹活。
收拾好家裏,陳芸芸出門,挨家挨戶還錢。
一下子還完是不可能的,她又不是傻,一個女人帶三個孩子,手裏一下子多了這麽多錢,哪能不招人惦記。
敲開的第一家門,就是她剛穿來那天帶弟弟上門打她那家。
是王嬸開的門,見陳芸芸上門,冷臉挑眉,“咋的,上門挨打?”
陳芸芸將來意說清,聽到隻換一部分錢時,王嬸的臉色一黑,陳芸芸隻好抓了一把水果糖,這才繼續談下去。
要說陳芸芸也冤枉,剛穿來就替原主挨了一頓打,還不能埋怨對方,畢竟本來就是原主理虧。
且王嬸一家,跟村長沾親帶故的,家裏好幾個勞壯力,要是得罪狠了她,在村裏根本待不下去。
陳芸芸隻能賠著笑臉,好話一籮筐,這才將事情解決。
陳芸芸走後,王嬸看著手裏的水果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她咋看這誌軍家的婆娘像變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