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安北郡
穿越農家後,被村裏小混混撿漏了 作者:美夢成真第一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輪炮火炸的很準。
正正好好打中了羌軍們所在的那個山頭。
這還要得益於他們隔三差五地就要喊話嘲諷一次,讓尚軍們可以精準地定位到他們的位置,而且又自作聰明地躲到了山洞裏,有著碎石的加持,延邊後山成了他們精心設計挑選一年的埋命地。
這一輪過後,剛剛那個喊話的士兵又被交代喊一遍。
“韃子們,聽到了沒?聽到了吱一聲,你們以前那股囂張勁呢?怎麽都沉默了?到底投不投降,不投降我們可繼續了!投降不殺!”
他話說的粗糙,但他本來就是村裏出來的,沒什麽學問,剛剛那一段除了最後一句是上頭交代的,其餘都是他自己發揮的。
這種時候也沒人苛責他,反而覺得解氣得很。
依舊沒有聽到迴應。
尚軍全體都很佩服。
不愧是為了戰鬥而生的民族,這都不投,他們是真的不怕死啊。
大尚這邊的主將是新派的,他主張冒進,要不是有死命令跟著,他都想親自帶人殺進去扔手雷。
沒聽到迴聲,他立馬就要準備下令,繼續進攻。手都抬起來了,山裏突然傳來聲音。
“我們接受講和...”
“講個屁的和,聽不懂中原話嗎?要你們投降!”那小士卒立馬迴喊。
剛說完,就接受了一個迎頭暴擊,“不許擅自主張。”
“對不起,將軍,我太激動了,我說的不對嗎?我重新說。”
“你說的對。”
山中的耶魯臉色鐵青。
“欺人太甚!”他大罵了一句。
“將軍,我們不怕死!不能投降!”
所有人都這樣說。
耶魯更加心痛。
他看著身前多多少少都帶傷的士兵們,怎麽也說不出繼續戰鬥的話。
他不怕死,可是不能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
連尚軍的照麵都沒打到,就被一些不知名的雷火劈死,他絕對不允許!
他心中規勸自己,這不是投降,隻是權宜之計,就像中原的一句老話,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樣想著,耶魯掙紮起身,用字正腔圓的官話迴:“我們投降...”
...
接到消息的昌明帝在朝堂上開懷大笑。
火炮製作出來後他就料到了這一幕。
羌軍強是強,但是他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種族後代不豐。
不比大尚的人口密集,他們全國上下也隻有不到五十萬人,所以采用的戰術向來都是很取巧的。即便是男女老少都很全能,可是人少又有什麽用呢?幾炮就炸沒了還打什麽?
昌明帝複又心中可惜地想著,要不是怕引起反撲,他是不會接受投降的,可是如今的尚國剛剛經過內亂,實在不適合迎戰外敵,休養生息才是最主要的。
要不是必要的情況下,誰又願意一直發動戰爭呢?
當然,羌族那群韃子不算。
這也是奚寶意發明火藥的另外一個初衷。
戰爭雖然會帶來不幸,但是同樣可以帶來和平。
簡單來說就是大尚有了強力火藥以後,其他國家再想進犯總會掂量掂量,這也是後世那些國家動不動就要大閱兵、軍事演練的原因。
適當的展露一下自身的軍事力量,可以以戰止戈。
投降的耶魯等部隊被扣押在了延邊山腳。
尚軍不可置信,就是眼前這些人數不到三萬的韃子把它們十萬大軍困在這裏一個月。
羌軍也不能接受對方竟然有更好更先進的設備。這種武器怎麽可能是矬子軍發明的呢?他們明明都夜郎自大得很,總是宣揚自己的強大,實際上弱小的不堪一擊。
雙方誰也沒理誰,等到北境的羌族送來求和書和賠償款,尚軍這邊手腳麻利地將戰利品收走,把人放了迴去。
戰利品都是從山中繳獲的,原本也是屬於延邊百姓的東西。
這些可惡的韃子赤條條的來,什麽也不帶,吃他們的喝他們的還要殺人放火!
拉鋸了一個多月的延邊山戰役結束了。
這次昌明帝徹底有了底氣,下令讓遷走的百姓們原路返迴,並發放一筆救濟金。
隨之而來的還有奚寶意的封賞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尚含山縣主奚寶意,毓靈天漢,稟訓皇闈,慧性早成,仁德克身,粉澤四教,天佑大尚。念其發明有功,朕心甚慰,以表肅雍之榮譽,破例特晉其為正三品,加實封五千戶,其封地更名為安北郡,進號安北郡主,並許其後代蔭其恩德,承其爵位三代封侯。欽此!”
這是奚寶意第一次聽到這麽長的聖旨,看得出來昌明帝對她的滿意,封賞前的形容詞誇個不停。
她將聖旨從同順手中接過,剛要同以前一樣叩首謝恩,卻被製止。
“郡主不可,按您現在的身份接旨隻需俯身,不必行此大禮。”他的笑容中滿是祝賀和欣賞。
奚寶意大方笑道:“以前並未了解過這些,讓公公見笑了。”
同順了然,將新的名冊遞給她,並解釋著:“那我就多給郡主說幾句,聖旨上沒標明火藥發明人是為了保護您,您可別多想,加封的五千戶是皇上親自給您在輿圖上劃的範圍,往後這整個臨山縣都是您的地盤了!按您的封號命名。我一會還要前去縣衙宣旨,整個縣的官員正好也都晉升,皇上的意思是一起遷走,也好把衙門留給您做府,您這府邸多少有些配不上您的身份了,至於府衙裏的原來那些捕快之類不入流的小吏,看您自己的安排就好。郡主可還有不懂?”
奚寶意耐心地聽完,並誠心道了謝。
因為同順說的這些都是典籍裏查閱不到的,曆史上並沒有皇室之外的人封過郡主,無從查起。
同順隻道不必客氣,便告辭離開了。
等他走後。
衛家眾人又都圍上來看,奚寶意拿著聖旨邊給人念,邊迴答道:“皇上的意思是要我搬去縣裏的府衙,以後那就是我的郡主府了,我自然還要翻新一下,修的合心意些...承爵三代封侯的意思是以後我同阿流的孩子會繼承我的爵位,男孩子就是正三品的安北侯,女孩子同我一樣,不過隻傳承三代。”
趙新環腦子轉得快,又驚喜又恍惚,“那我們是要搬家了?”
奚寶意想了想,覺得可以接受。
“你沒聽懂啊?那是郡主府,不是咱們衛府。我和你娘我倆老的就不去住了,走遠了還舍不得那點地,新房子剛建沒多久呢,我們留在家裏住著舒坦,老大老二在你們爹娘盡孝行吧?小流跟著去。”
衛老頭截住了她的話頭,不容置疑道。
正正好好打中了羌軍們所在的那個山頭。
這還要得益於他們隔三差五地就要喊話嘲諷一次,讓尚軍們可以精準地定位到他們的位置,而且又自作聰明地躲到了山洞裏,有著碎石的加持,延邊後山成了他們精心設計挑選一年的埋命地。
這一輪過後,剛剛那個喊話的士兵又被交代喊一遍。
“韃子們,聽到了沒?聽到了吱一聲,你們以前那股囂張勁呢?怎麽都沉默了?到底投不投降,不投降我們可繼續了!投降不殺!”
他話說的粗糙,但他本來就是村裏出來的,沒什麽學問,剛剛那一段除了最後一句是上頭交代的,其餘都是他自己發揮的。
這種時候也沒人苛責他,反而覺得解氣得很。
依舊沒有聽到迴應。
尚軍全體都很佩服。
不愧是為了戰鬥而生的民族,這都不投,他們是真的不怕死啊。
大尚這邊的主將是新派的,他主張冒進,要不是有死命令跟著,他都想親自帶人殺進去扔手雷。
沒聽到迴聲,他立馬就要準備下令,繼續進攻。手都抬起來了,山裏突然傳來聲音。
“我們接受講和...”
“講個屁的和,聽不懂中原話嗎?要你們投降!”那小士卒立馬迴喊。
剛說完,就接受了一個迎頭暴擊,“不許擅自主張。”
“對不起,將軍,我太激動了,我說的不對嗎?我重新說。”
“你說的對。”
山中的耶魯臉色鐵青。
“欺人太甚!”他大罵了一句。
“將軍,我們不怕死!不能投降!”
所有人都這樣說。
耶魯更加心痛。
他看著身前多多少少都帶傷的士兵們,怎麽也說不出繼續戰鬥的話。
他不怕死,可是不能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
連尚軍的照麵都沒打到,就被一些不知名的雷火劈死,他絕對不允許!
他心中規勸自己,這不是投降,隻是權宜之計,就像中原的一句老話,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樣想著,耶魯掙紮起身,用字正腔圓的官話迴:“我們投降...”
...
接到消息的昌明帝在朝堂上開懷大笑。
火炮製作出來後他就料到了這一幕。
羌軍強是強,但是他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種族後代不豐。
不比大尚的人口密集,他們全國上下也隻有不到五十萬人,所以采用的戰術向來都是很取巧的。即便是男女老少都很全能,可是人少又有什麽用呢?幾炮就炸沒了還打什麽?
昌明帝複又心中可惜地想著,要不是怕引起反撲,他是不會接受投降的,可是如今的尚國剛剛經過內亂,實在不適合迎戰外敵,休養生息才是最主要的。
要不是必要的情況下,誰又願意一直發動戰爭呢?
當然,羌族那群韃子不算。
這也是奚寶意發明火藥的另外一個初衷。
戰爭雖然會帶來不幸,但是同樣可以帶來和平。
簡單來說就是大尚有了強力火藥以後,其他國家再想進犯總會掂量掂量,這也是後世那些國家動不動就要大閱兵、軍事演練的原因。
適當的展露一下自身的軍事力量,可以以戰止戈。
投降的耶魯等部隊被扣押在了延邊山腳。
尚軍不可置信,就是眼前這些人數不到三萬的韃子把它們十萬大軍困在這裏一個月。
羌軍也不能接受對方竟然有更好更先進的設備。這種武器怎麽可能是矬子軍發明的呢?他們明明都夜郎自大得很,總是宣揚自己的強大,實際上弱小的不堪一擊。
雙方誰也沒理誰,等到北境的羌族送來求和書和賠償款,尚軍這邊手腳麻利地將戰利品收走,把人放了迴去。
戰利品都是從山中繳獲的,原本也是屬於延邊百姓的東西。
這些可惡的韃子赤條條的來,什麽也不帶,吃他們的喝他們的還要殺人放火!
拉鋸了一個多月的延邊山戰役結束了。
這次昌明帝徹底有了底氣,下令讓遷走的百姓們原路返迴,並發放一筆救濟金。
隨之而來的還有奚寶意的封賞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尚含山縣主奚寶意,毓靈天漢,稟訓皇闈,慧性早成,仁德克身,粉澤四教,天佑大尚。念其發明有功,朕心甚慰,以表肅雍之榮譽,破例特晉其為正三品,加實封五千戶,其封地更名為安北郡,進號安北郡主,並許其後代蔭其恩德,承其爵位三代封侯。欽此!”
這是奚寶意第一次聽到這麽長的聖旨,看得出來昌明帝對她的滿意,封賞前的形容詞誇個不停。
她將聖旨從同順手中接過,剛要同以前一樣叩首謝恩,卻被製止。
“郡主不可,按您現在的身份接旨隻需俯身,不必行此大禮。”他的笑容中滿是祝賀和欣賞。
奚寶意大方笑道:“以前並未了解過這些,讓公公見笑了。”
同順了然,將新的名冊遞給她,並解釋著:“那我就多給郡主說幾句,聖旨上沒標明火藥發明人是為了保護您,您可別多想,加封的五千戶是皇上親自給您在輿圖上劃的範圍,往後這整個臨山縣都是您的地盤了!按您的封號命名。我一會還要前去縣衙宣旨,整個縣的官員正好也都晉升,皇上的意思是一起遷走,也好把衙門留給您做府,您這府邸多少有些配不上您的身份了,至於府衙裏的原來那些捕快之類不入流的小吏,看您自己的安排就好。郡主可還有不懂?”
奚寶意耐心地聽完,並誠心道了謝。
因為同順說的這些都是典籍裏查閱不到的,曆史上並沒有皇室之外的人封過郡主,無從查起。
同順隻道不必客氣,便告辭離開了。
等他走後。
衛家眾人又都圍上來看,奚寶意拿著聖旨邊給人念,邊迴答道:“皇上的意思是要我搬去縣裏的府衙,以後那就是我的郡主府了,我自然還要翻新一下,修的合心意些...承爵三代封侯的意思是以後我同阿流的孩子會繼承我的爵位,男孩子就是正三品的安北侯,女孩子同我一樣,不過隻傳承三代。”
趙新環腦子轉得快,又驚喜又恍惚,“那我們是要搬家了?”
奚寶意想了想,覺得可以接受。
“你沒聽懂啊?那是郡主府,不是咱們衛府。我和你娘我倆老的就不去住了,走遠了還舍不得那點地,新房子剛建沒多久呢,我們留在家裏住著舒坦,老大老二在你們爹娘盡孝行吧?小流跟著去。”
衛老頭截住了她的話頭,不容置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