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奚寶意就深挖起製陶的細節。她又去找了李羊,提前畫好一個輪車,可以將陶器製作得更加精美。


    主要構造是一個木質圓輪,輪下有立軸,立軸下端埋於土內,上有樞紐,便於圓輪旋轉。操作時,撥動圓輪使之平穩的旋轉,利用輪車旋轉力,用雙手將泥坯拉成所需的形狀即可。


    李羊依舊很有效率,二十文,僅用一天半就打好了。


    除此之外,奚寶意又在研究怎麽給陶上釉。


    其實後代的人都陷入一個誤區,大多人都認為陶器上了釉就會變成瓷器,而陶器又都很粗糙、古樸,實際上並不是的。


    陶和瓷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如此。而是在於原料、燒製的溫度和敲擊的聲音等。曆史上著名的唐三彩就是陶器上了釉製成的。誰又能說它不美觀呢?


    奚寶意後來晚上的時候想了一下。在村裏、縣裏,大家用的都是木碗,已經成習慣了。突然變成灰撲撲的陶碗,很大可能不會買賬。但是陶器上了釉,從感官上看起來就比木碗木杯木桶可接受得多。不僅精美許多,又便於保存,所以給陶器刷釉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釉的燒製並不難,主原料就是草木灰,在鄉下常見的很,高溫燒製即可。又因為原料中的金屬成分不同,所以燒製出來的釉料也呈不同的顏色。


    而她要做的第一件上釉的陶器,卻並不是陶碗、陶罐。


    她找來一根炭做筆,在紙上畫了一幅素描畫。畫的是一匹威風凜凜,通體漆黑的駿馬。又叫來了衛流,用陶泥還原捏好。燒製出來的成品,奚寶意滿意得很。


    隻見這駿馬立在托盤上,托盤做成了沙丘形狀,駿馬前蹄揚起,好似下一秒要飛躍過沙丘落在現實中,威風凜凜,栩栩如生。馬身上下隻眉目一點金色,看得人心中熱血不已。


    奚寶意又定製了一個同等大小的木匣子用來裝這駿馬。然後就放在梳妝台上,好似遺忘了一樣。


    ...


    秋收過後一個月,也正是奚寶意穿來這裏滿一個月。


    早飯過後,村子裏傳來了敲鑼的叮叮當當聲響。村長帶著衛家成一邊敲鑼一邊挨家挨戶地喊著:“收糧了,收糧了,官府一會就來人了,大家都動作快點,去宗祠那等著。”


    聲音逐漸響亮地傳來,又一聲一聲的飄遠,確保每一個村民都能夠聽到。


    幾乎是頃刻間衛家人就動了起來。男人們去堂屋裏把事先都裝好的麵粉扛起,女人們就跟在後麵。全家都要去的,因為大尚律法規定這一天也是每年核查人口的時候。


    奚寶意和衛流也跟在眾人身後。


    一路上碰到的村裏其他人家也和衛家一樣。


    宗祠前偌大的一片空地都被人擠人填滿了,足足排到了宗祠後麵的打麥場上。


    村民們都自覺找好位置,因為每年都是按照官府名冊上收糧的,就算站到前麵也不會先收,還會妨礙別人。


    而衛德全一家的位置就在村長衛賢生一家的後麵幾家。


    沒一會兒,就看到有幾個身著暗紅色官服的官府小吏拉著七八輛牛車過來。為首的人戴著官帽,據衛村長所說,這位就是臨山縣的縣丞,旁邊跟著的是主簿,這二位今天還負責核查水磨的事情。


    收糧收的很快,這件事情上沒有村民敢取巧。隻是核查名冊時縣丞多看了奚寶意幾眼。


    心思幾轉,收糧這等事本來不用他親自來的,隻是據黑山村村長上報說水磨效用極大,往常一個月才能磨好的麥子僅用不到半月就完成了。


    這事兒事關民生,那就不是小事了。聽說水磨就是這位新嫁入黑山村的小婦人發明的。僅看外表的話倒很是出眾,至少他從未見過氣質有如此別致之人。眉如遠黛,眼若秋波,一身煙紫蘿裙,亭亭玉立。他動了一下筆,暗暗在紙上標注了一下。


    糧稅交完,村民們就各自散了。四五個小吏拉著牛車先迴縣衙。隻剩縣丞、主簿和另外兩名小吏留下,跟著村長和奚寶意前往查看水磨。


    村長特意留下了一盆小麥當場給縣丞一行人演示了一下。的確奇妙!縣丞眼神一亮。仔細觀摩了一番,也難以看出來是什麽原理。為何不需要人力,僅靠水流就能夠讓這麽重的石墨動起來呢?


    奚寶意就在一旁給他講解了一下。不知他有沒有聽懂,隻是不住點頭,又要了圖紙,方才離開黑山村。


    臨走前奚寶意送給他一方木匣,當著眾人麵前,縣丞連連擺手說不可受賄。奚寶意就打開給他看了一下,隻是一套茶具而已,又見其流光溢彩,實在精美,他確實是喜歡,順勢就收下了。


    這時候做官並不那麽講究,很多官員私下收些辛苦費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事。


    又過幾日,又有官府來人,先是去了村長家,然後又一路吹吹打打到了衛家,村長敲了門,喜道:“大哥,大嫂,快出來接賞!”


    衛家眾人早已預料,但依舊驚喜,奚寶意懷疑衛老頭一張臉上幾天就要笑出一條皺紋。


    莊老太去開了門,把官吏們迎進來。


    來人是那天的主簿,縣丞並沒有來,那主簿先是同衛老頭道喜,又誇讚了奚寶意幾句,才將身後人拿的托盤上的紅布掀開,足有十兩銀子。擠在衛家門外的黑山村村民驚唿出聲。


    主簿將托盤交給奚寶意,很是讚賞道:“這是縣衙賞給你的銀子,經你改良的水磨圖紙已經被上報給了府衙,不日也會上報朝廷,此乃大功一件。來之前,縣令也與我連連誇讚你呢。”


    衛老頭聽完笑得更深了,一口牙全露在外麵。


    奚寶意接過,謙虛道:“多謝縣裏的賞。我也隻是運道好了些,全賴於縣太爺福祿深厚,庇護我們百姓,才有這般精巧物件出現在我們縣。”


    又說:“路上顛簸,有勞主簿大人跑這一趟了,在我們這用過了飯食再迴去複命可好?”


    縣裏到這確實遠了些,他們也是早起趕來的,所以主簿隻是稍加思索,就順勢答應了。


    衛老頭引主簿一行三人外加村長去了早已收拾好的堂屋。沏了一壺換來的陳茶進去,由得家裏的男人們作陪。


    這邊奚寶意進屋把銀子收入空間裏才出去,衛老太早都掂量好了菜色,蒸的幹米飯,又在平時的飯食裏加上兩道辣炒兔肉和薺菜炒雞蛋。宰的就是前段時間奚寶意帶迴來的三隻兔子。


    兔子們在衛魚每天喂養下,長大了許多,隻是還沒來得及下崽就被端上了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家後,被村裏小混混撿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夢成真第一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夢成真第一天並收藏穿越農家後,被村裏小混混撿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