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送方子
穿書天災:我在古代囤貨逃荒 作者:黑山不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過了幾日後,吳大海等前往臨府買糧食的人迴來了,個個狼狽不堪,好在成功買到了糧食,算是此行不虧了。
吳大海等人一早趕迴來的,剛過午時就有人到宋時微家通知這件事,並讓當家做主的人去魏才家分配糧食。
章武提了好些日子的心終於落了下來,連忙穿上蓑衣打著雨傘前去村長家。
吳大海等人買迴來了不少糧食,蓋因臨府知府曆年來有囤積糧食的習慣,尤其是極寒前,甫一收到真定府知府的書信,就派了不少手下同真定府的人一同前往南方買糧。
再加上臨府富戶比真定府還要多不少,往年耕種的田地是真定府數倍,因此才能在這個時候還能買到糧食。
吳大海一行人一看見糧食便什麽都忘了,將帶出去的銀錢全買了糧食,買完方覺未留下迴程銀錢,一行人隻得露宿野外,因此迴來時才那般狼狽。
不過這些人帶迴來的糧食還是很可觀的,尤其大漠村人數不多,每戶能分到不少糧食。
之前就斷了糧食的三家每家得了兩百斤粗糧,剩下的糧食就看各家準備買多少,不過不能買太多。
章武象征性買了五十斤粗糧,將油布包在糧食上,以免扛迴去時被雨淋濕。
村裏買迴來了糧食,愁眉苦展多日的村民終於露出了笑容,個個喜笑顏開扛著糧食迴家。
章武將帶迴來的糧食直接放進柴房籮筐裏,宋時微有大量物資,粗糧這樣辣嗓子的糧食那是堅決不吃的,章武和黃鶯還好,兩人都是吃過苦的人,吃了許久白米飯後依舊能接受粗糧,馮如雖說也願意吃,但孩子到底年歲小,還是跟著宋時微吃白米吧。
下午村裏有同馮如年歲相當的姑娘來找她去摘野菜,馮如很是意動,得了宋時微準許後拿著小籃子興衝衝出門去了。
章武將黃鶯送迴家裏,而後又迴到宋時微這邊,準備利用下午時間,把宋時微拿出來的白麵做成饅頭蒸好,再包一些餃子存著。
即便主子沒說,但章武還是想了很多,尤其是瘟疫後定會出現大批災民,一旦北境這邊的情況傳出去,屆時不知道會有多少災民奔湧而來,哪怕是大雨也阻擋不了那些人想活下去的腳步。
章武擔心到那時村裏再生活做飯不穩妥,因此昨日開始就讓宋時微將糧食拿出來,自己利用下午時間多做一些,黃鶯不知曉宋時微奇異之處,隻得將她送迴家裏,晚飯前再接她過來或是章武迴去吃飯。
連著十日,每日下午都是如此。
馮如也隔三差五和村裏小姑娘去大山外圍采摘野菜,由此還交了兩個要好的小姐妹。
而徐世和那邊,連著研究了許久藥方終是有了起色,之後不眠不休兩日成功將預防瘟疫的方子研製出來。
藥方研製成功,徐世和提筆寫下兩份方子,交由徒弟徐景仁送去大漠村,自己則扭頭躺床上酣睡。
“徐大夫?這麽大的雨你怎麽來了?”
對上章武滿臉疑惑的目光,徐景仁笑著開口:“師父將預防瘟疫的方子研製出來了,故讓我給宋姑娘送來一份方子並十副藥。”
徐景仁語氣帶著明顯的激動,到底年輕,乍然做成一件大事難免喜怒於行。
章武大驚,連忙將人請進堂屋,而後飛快奔向宋時微房間叫人。
宋時微聞聽藥方研製出來了,連忙從床上起來,飛快洗漱一番後走進堂屋。
“聽說徐大夫給我帶了份大禮來,”宋時微一邊說一邊走到徐景仁身旁坐下。
徐景仁臉上的笑容瞬間擴大,從袖中取出用油紙包裹的藥方遞給宋時微,而後指著桌上藥材說道:“師父擔心宋姑娘這兒藥材不全,所以配好十副藥包讓我帶來,一副藥一人份,三碗水煮成一碗分兩日服下,隻需服用兩日即可,多用恐對身體有損傷。”
宋時微細細記下:“多謝徐大夫前來告知,家中藥材還有富餘,不知徐大夫那邊藥材可夠?”
“夠的夠的,宋姑娘不必擔心,周家的周淮大公子常讓人送藥材去,我和師父才能這麽快將方子研製出來,不然還真會捉襟見愁,不過此藥方宋姑娘當居首功,師父說了,若是沒有宋姑娘給的那兩張精湛藥方,他也不能那麽快將方子研製出來,且那兩張藥方中配比的藥材十分精妙,師父與我受益良多。”
宋時微拿著藥方擺手:“藥方用到才算有用,我不通醫理,就算拿在手裏也隻能幹看著,還是得在徐大夫這樣的大醫手中才算發揮了其作用。”
徐景仁還是第一次見宋時微這樣謙虛,對她的印象還在當初結伴逃難的時候,一時竟有些不習慣。
宋時微也不在意徐景仁沉默,展開藥方看得仔細。
好在徐世和研製出來的方子中的藥材空間種了很多,前段時間陸陸續續采了不少,如今還堆在空間空地上呢。
等宋時微將藥方收起來,徐景仁突然想起那日沈千雪他們去家裏的事,於是問道:“宋姑娘與周大公子原是認識?”
宋時微先是一愣,而後點頭:“認識。”
徐景仁恍然,笑顏舒展:“難怪那日周大公子說起你來很是熟稔。”
宋時微並未多問,隻衝他笑了笑。
徐景仁沒在宋時微這兒多待,顧忌著男女大防,將藥量又說了一遍後便告辭離開了。
也是徐景仁離開時,宋時微才知道他還要去給周淮送藥方,故而直接讓章武給他帶路,章武手裏有李安給的對牌,門房不會過多盤問。
周淮聽聞徐景仁上門,當即想到藥方,連忙起身去往前廳,徐景仁並未有寒暄的心思,一見到周淮直接將藥方給他,又將用量仔細說了一遍,而後婉拒周淮留飯離開了周家。
章武這會兒還等在周家門口,對上徐景仁詫異的目光笑著解釋:“雨天路滑,主子讓我送徐大夫歸家。”
不怪宋時微好心,實在是徐景仁那弱禁禁的身板,還有臉上止不住的疲累,要真讓他頂著風雨走出去,宋時微怕他再給摔路上了。
吳大海等人一早趕迴來的,剛過午時就有人到宋時微家通知這件事,並讓當家做主的人去魏才家分配糧食。
章武提了好些日子的心終於落了下來,連忙穿上蓑衣打著雨傘前去村長家。
吳大海等人買迴來了不少糧食,蓋因臨府知府曆年來有囤積糧食的習慣,尤其是極寒前,甫一收到真定府知府的書信,就派了不少手下同真定府的人一同前往南方買糧。
再加上臨府富戶比真定府還要多不少,往年耕種的田地是真定府數倍,因此才能在這個時候還能買到糧食。
吳大海一行人一看見糧食便什麽都忘了,將帶出去的銀錢全買了糧食,買完方覺未留下迴程銀錢,一行人隻得露宿野外,因此迴來時才那般狼狽。
不過這些人帶迴來的糧食還是很可觀的,尤其大漠村人數不多,每戶能分到不少糧食。
之前就斷了糧食的三家每家得了兩百斤粗糧,剩下的糧食就看各家準備買多少,不過不能買太多。
章武象征性買了五十斤粗糧,將油布包在糧食上,以免扛迴去時被雨淋濕。
村裏買迴來了糧食,愁眉苦展多日的村民終於露出了笑容,個個喜笑顏開扛著糧食迴家。
章武將帶迴來的糧食直接放進柴房籮筐裏,宋時微有大量物資,粗糧這樣辣嗓子的糧食那是堅決不吃的,章武和黃鶯還好,兩人都是吃過苦的人,吃了許久白米飯後依舊能接受粗糧,馮如雖說也願意吃,但孩子到底年歲小,還是跟著宋時微吃白米吧。
下午村裏有同馮如年歲相當的姑娘來找她去摘野菜,馮如很是意動,得了宋時微準許後拿著小籃子興衝衝出門去了。
章武將黃鶯送迴家裏,而後又迴到宋時微這邊,準備利用下午時間,把宋時微拿出來的白麵做成饅頭蒸好,再包一些餃子存著。
即便主子沒說,但章武還是想了很多,尤其是瘟疫後定會出現大批災民,一旦北境這邊的情況傳出去,屆時不知道會有多少災民奔湧而來,哪怕是大雨也阻擋不了那些人想活下去的腳步。
章武擔心到那時村裏再生活做飯不穩妥,因此昨日開始就讓宋時微將糧食拿出來,自己利用下午時間多做一些,黃鶯不知曉宋時微奇異之處,隻得將她送迴家裏,晚飯前再接她過來或是章武迴去吃飯。
連著十日,每日下午都是如此。
馮如也隔三差五和村裏小姑娘去大山外圍采摘野菜,由此還交了兩個要好的小姐妹。
而徐世和那邊,連著研究了許久藥方終是有了起色,之後不眠不休兩日成功將預防瘟疫的方子研製出來。
藥方研製成功,徐世和提筆寫下兩份方子,交由徒弟徐景仁送去大漠村,自己則扭頭躺床上酣睡。
“徐大夫?這麽大的雨你怎麽來了?”
對上章武滿臉疑惑的目光,徐景仁笑著開口:“師父將預防瘟疫的方子研製出來了,故讓我給宋姑娘送來一份方子並十副藥。”
徐景仁語氣帶著明顯的激動,到底年輕,乍然做成一件大事難免喜怒於行。
章武大驚,連忙將人請進堂屋,而後飛快奔向宋時微房間叫人。
宋時微聞聽藥方研製出來了,連忙從床上起來,飛快洗漱一番後走進堂屋。
“聽說徐大夫給我帶了份大禮來,”宋時微一邊說一邊走到徐景仁身旁坐下。
徐景仁臉上的笑容瞬間擴大,從袖中取出用油紙包裹的藥方遞給宋時微,而後指著桌上藥材說道:“師父擔心宋姑娘這兒藥材不全,所以配好十副藥包讓我帶來,一副藥一人份,三碗水煮成一碗分兩日服下,隻需服用兩日即可,多用恐對身體有損傷。”
宋時微細細記下:“多謝徐大夫前來告知,家中藥材還有富餘,不知徐大夫那邊藥材可夠?”
“夠的夠的,宋姑娘不必擔心,周家的周淮大公子常讓人送藥材去,我和師父才能這麽快將方子研製出來,不然還真會捉襟見愁,不過此藥方宋姑娘當居首功,師父說了,若是沒有宋姑娘給的那兩張精湛藥方,他也不能那麽快將方子研製出來,且那兩張藥方中配比的藥材十分精妙,師父與我受益良多。”
宋時微拿著藥方擺手:“藥方用到才算有用,我不通醫理,就算拿在手裏也隻能幹看著,還是得在徐大夫這樣的大醫手中才算發揮了其作用。”
徐景仁還是第一次見宋時微這樣謙虛,對她的印象還在當初結伴逃難的時候,一時竟有些不習慣。
宋時微也不在意徐景仁沉默,展開藥方看得仔細。
好在徐世和研製出來的方子中的藥材空間種了很多,前段時間陸陸續續采了不少,如今還堆在空間空地上呢。
等宋時微將藥方收起來,徐景仁突然想起那日沈千雪他們去家裏的事,於是問道:“宋姑娘與周大公子原是認識?”
宋時微先是一愣,而後點頭:“認識。”
徐景仁恍然,笑顏舒展:“難怪那日周大公子說起你來很是熟稔。”
宋時微並未多問,隻衝他笑了笑。
徐景仁沒在宋時微這兒多待,顧忌著男女大防,將藥量又說了一遍後便告辭離開了。
也是徐景仁離開時,宋時微才知道他還要去給周淮送藥方,故而直接讓章武給他帶路,章武手裏有李安給的對牌,門房不會過多盤問。
周淮聽聞徐景仁上門,當即想到藥方,連忙起身去往前廳,徐景仁並未有寒暄的心思,一見到周淮直接將藥方給他,又將用量仔細說了一遍,而後婉拒周淮留飯離開了周家。
章武這會兒還等在周家門口,對上徐景仁詫異的目光笑著解釋:“雨天路滑,主子讓我送徐大夫歸家。”
不怪宋時微好心,實在是徐景仁那弱禁禁的身板,還有臉上止不住的疲累,要真讓他頂著風雨走出去,宋時微怕他再給摔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