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襄縣采買
穿書天災:我在古代囤貨逃荒 作者:黑山不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人先是進城問了野獸肉的價格,打聽到肉比往年貴了好幾倍,且富戶爭相購買,一行人商議後決定將帶來的肉全賣了,酒樓掌櫃高興不已。
賣肉得的銀子,一行人拿著去糧鋪買糧食,好在糧食雖然也比往年貴了許多,但比肉可便宜多了,就是都有定量,一份戶籍隻能買五鬥糧食,因此幾人買完了糧食都未將賣肉的銀子花光。
有些漢子高興之餘還給家裏的妻兒扯了布迴家做衣服。
買藥材的時候,黃海將事情拜托給徐景仁,之後拉著章武去錢莊換銀票。
銀票換成銀子,錢莊要收取一些費用,一百兩需要給一兩銀子。
黃海將其中二十兩直接塞給了章武,並說明了原由,剩下的七十九兩銀子則全都裝進麻袋,任憑誰都不會想到,破舊的麻袋中裝著這麽多銀子。
最後幾人問了一圈都沒有問到哪裏有賣水的,最後甚至拿銀子開道也沒有買到水,不過縣裏人也說了實情。
原來襄縣的幹旱也十分嚴重,縣裏官員甚至找人挖了不少水井,可出水量極少,之後還找了不少人去附近山裏尋找水源,倒是找到一處未幹枯的溪流,也僅僅夠縣裏人喝,實在挪不出多的賣給旁人。
好在之前離開地下河時裝滿了水,家家戶戶把能裝水的東西全都拿出來裝了,暫時還不缺水,能買到自然更好。
襄縣外的災民沒有府城多,人都知道往更好的地方走,因此襄縣外隻有路過的災民,稀稀疏疏並不多,黃海一行人都算是人數多的,也就不需要外麵的人接應,趕著車直接出城與其他人匯合。
黃昌元得知沒有買到水隻是稍微失望,之後安排人分發糧食和銀子。
這次一行人並沒有選擇在襄縣停留,置辦好東西,等官差們出來就繼續趕路。
離著襄縣稍遠一些,路上也沒有遇上旁人,眾人才找了處路邊遮陽的地方停下來做午飯。
章武路上已經同宋時微說了二十兩銀子事,宋時微也因此對徐景仁這個人的看法有了稍微改觀。
之前徐景仁給宋時微的感覺,就覺得這人沒有分寸,說話不過腦子,宋時微並不想與這樣人接觸,實在是沒腦子的人隻會給人帶來無盡的麻煩,不過這次徐景仁記得自己變相救了他一命還給了銀子,那至少證明他還有救,隻是性子太過簡單了。
接觸還不至於,不過並不厭惡了。
宋時微直接將銀子丟給章武收著,猛灌了一口冰鎮後的飲子。
午飯過後,黃昌元來叫宋時微,之後兩人走到官差那邊。
葛禮麵前攤著一張輿圖,這會兒正在聽謝安的分析,宋時微與黃昌元默默站在一旁聽著。
“也就是說接下來最好還是進山趕路?”葛禮看著謝安手指的山林眉頭緊皺。
謝安點頭:“確實如此,走大路太過炎熱,走山裏至少有樹木遮擋,比頂著日頭曬好一些。”
“可是這一片山也太大了,安危很難保障啊。”
這也是謝安所擔心的,誠然,山中趕路確實是最佳選擇,但這麽一大片山也就代表著其中野獸更多,隊伍這麽多人,若是遇到成百的狼群,很難保證全身而退,更別說旁的普通人了。
黃昌元也在一旁皺著眉:“這事兒咱們不好做決定,還是要問問大夥兒的意見才行。”
“黃村長說得極是,問問看其他人的意見吧。”
四個人,隻有宋時微從始至終沒有說話,一直看著地上攤開的輿圖。
詢問其他人的意見交給了黃昌元,而宋時微隻是走個過場,離了葛禮那邊直接迴了馬車旁。
對於宋時微和章武來說,走官道還是進山趕路都無所謂,與其去糾結怎麽走,還不如想想午飯吃什麽。
“主子,方才嬸子們在林子裏找了些野菜,就是有些幹巴了,可要吃?”
宋時微想也不想直接搖頭:“有新鮮蔬菜不吃,幹嘛吃那些,等著。”
宋時微先是進了車廂,再出來時手裏拿著一把青菜,有馬車遮擋不怕被人看見。
章武抿著嘴將青菜接過,接著清洗一番,最後起鍋倒油放青菜。
用完午飯後,黃海過來與兩人說了大夥兒的決定,接下來的路程依舊還是進山趕路。
午飯時章武聽宋時微說了一嘴,送走黃海後問道:“主子,不是說那片山很大嗎,怎麽還要往山上走?”
“村長他們應當是考慮到官道不安全吧,相比人心複雜,還不如遇見野獸,隊伍這麽多人,除非遇見成百上千的群居動物。”
章武恍然:“原來如此,那還是進山趕路更好一些,山中多樹木,每日我們也能多趕一些路程,說不得比其他人還要早到達北地。”
提起北地,章武笑了笑:“以前還在京城做事的時候,時常聽人說起北地荒涼,可當年侯府大人卻說北地富饒,北地在官員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
“你說的是真定府那裏吧,過了真定府可沒有那麽富饒了,聽說北境常有流寇作亂,若是那邊富饒,沈謝兩家又怎會被流放去那兒。”
章武點頭:“屬下聽說的確實是真定府,至於再往北,屬下就不知道了,但是屬下覺得,真定府既然離北境不遠,應當也不會差到哪裏去,聖上將沈謝兩家流放北境,也許正是因為北境離京城遠的緣故。”
“你說得也有道理。”
宋時微看過大概劇情,知曉北境並沒有章武以為的那樣好,至少書中男女主在北境限製很多,若不是有女主沈千雪的空間在,這兩家人至少要折一半單就是北境如今的官員與謝宏有怨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不過這些與宋時微無關,實在不行到時候就在真定府定居下來,先把之後的極寒過了再說,日後再繼續去其他地方看看。
眾人在此處休整了一個時辰,之後黃昌元開始叫大家趕路,爭取天黑前進山找個可以休整的地方。
目前還在官道上,宋時微直接上了馬車,又在車廂內放了兩大塊冰,溫度降下來後倒是舒服,絲毫沒有感受到外麵的滾滾熱浪。
賣肉得的銀子,一行人拿著去糧鋪買糧食,好在糧食雖然也比往年貴了許多,但比肉可便宜多了,就是都有定量,一份戶籍隻能買五鬥糧食,因此幾人買完了糧食都未將賣肉的銀子花光。
有些漢子高興之餘還給家裏的妻兒扯了布迴家做衣服。
買藥材的時候,黃海將事情拜托給徐景仁,之後拉著章武去錢莊換銀票。
銀票換成銀子,錢莊要收取一些費用,一百兩需要給一兩銀子。
黃海將其中二十兩直接塞給了章武,並說明了原由,剩下的七十九兩銀子則全都裝進麻袋,任憑誰都不會想到,破舊的麻袋中裝著這麽多銀子。
最後幾人問了一圈都沒有問到哪裏有賣水的,最後甚至拿銀子開道也沒有買到水,不過縣裏人也說了實情。
原來襄縣的幹旱也十分嚴重,縣裏官員甚至找人挖了不少水井,可出水量極少,之後還找了不少人去附近山裏尋找水源,倒是找到一處未幹枯的溪流,也僅僅夠縣裏人喝,實在挪不出多的賣給旁人。
好在之前離開地下河時裝滿了水,家家戶戶把能裝水的東西全都拿出來裝了,暫時還不缺水,能買到自然更好。
襄縣外的災民沒有府城多,人都知道往更好的地方走,因此襄縣外隻有路過的災民,稀稀疏疏並不多,黃海一行人都算是人數多的,也就不需要外麵的人接應,趕著車直接出城與其他人匯合。
黃昌元得知沒有買到水隻是稍微失望,之後安排人分發糧食和銀子。
這次一行人並沒有選擇在襄縣停留,置辦好東西,等官差們出來就繼續趕路。
離著襄縣稍遠一些,路上也沒有遇上旁人,眾人才找了處路邊遮陽的地方停下來做午飯。
章武路上已經同宋時微說了二十兩銀子事,宋時微也因此對徐景仁這個人的看法有了稍微改觀。
之前徐景仁給宋時微的感覺,就覺得這人沒有分寸,說話不過腦子,宋時微並不想與這樣人接觸,實在是沒腦子的人隻會給人帶來無盡的麻煩,不過這次徐景仁記得自己變相救了他一命還給了銀子,那至少證明他還有救,隻是性子太過簡單了。
接觸還不至於,不過並不厭惡了。
宋時微直接將銀子丟給章武收著,猛灌了一口冰鎮後的飲子。
午飯過後,黃昌元來叫宋時微,之後兩人走到官差那邊。
葛禮麵前攤著一張輿圖,這會兒正在聽謝安的分析,宋時微與黃昌元默默站在一旁聽著。
“也就是說接下來最好還是進山趕路?”葛禮看著謝安手指的山林眉頭緊皺。
謝安點頭:“確實如此,走大路太過炎熱,走山裏至少有樹木遮擋,比頂著日頭曬好一些。”
“可是這一片山也太大了,安危很難保障啊。”
這也是謝安所擔心的,誠然,山中趕路確實是最佳選擇,但這麽一大片山也就代表著其中野獸更多,隊伍這麽多人,若是遇到成百的狼群,很難保證全身而退,更別說旁的普通人了。
黃昌元也在一旁皺著眉:“這事兒咱們不好做決定,還是要問問大夥兒的意見才行。”
“黃村長說得極是,問問看其他人的意見吧。”
四個人,隻有宋時微從始至終沒有說話,一直看著地上攤開的輿圖。
詢問其他人的意見交給了黃昌元,而宋時微隻是走個過場,離了葛禮那邊直接迴了馬車旁。
對於宋時微和章武來說,走官道還是進山趕路都無所謂,與其去糾結怎麽走,還不如想想午飯吃什麽。
“主子,方才嬸子們在林子裏找了些野菜,就是有些幹巴了,可要吃?”
宋時微想也不想直接搖頭:“有新鮮蔬菜不吃,幹嘛吃那些,等著。”
宋時微先是進了車廂,再出來時手裏拿著一把青菜,有馬車遮擋不怕被人看見。
章武抿著嘴將青菜接過,接著清洗一番,最後起鍋倒油放青菜。
用完午飯後,黃海過來與兩人說了大夥兒的決定,接下來的路程依舊還是進山趕路。
午飯時章武聽宋時微說了一嘴,送走黃海後問道:“主子,不是說那片山很大嗎,怎麽還要往山上走?”
“村長他們應當是考慮到官道不安全吧,相比人心複雜,還不如遇見野獸,隊伍這麽多人,除非遇見成百上千的群居動物。”
章武恍然:“原來如此,那還是進山趕路更好一些,山中多樹木,每日我們也能多趕一些路程,說不得比其他人還要早到達北地。”
提起北地,章武笑了笑:“以前還在京城做事的時候,時常聽人說起北地荒涼,可當年侯府大人卻說北地富饒,北地在官員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
“你說的是真定府那裏吧,過了真定府可沒有那麽富饒了,聽說北境常有流寇作亂,若是那邊富饒,沈謝兩家又怎會被流放去那兒。”
章武點頭:“屬下聽說的確實是真定府,至於再往北,屬下就不知道了,但是屬下覺得,真定府既然離北境不遠,應當也不會差到哪裏去,聖上將沈謝兩家流放北境,也許正是因為北境離京城遠的緣故。”
“你說得也有道理。”
宋時微看過大概劇情,知曉北境並沒有章武以為的那樣好,至少書中男女主在北境限製很多,若不是有女主沈千雪的空間在,這兩家人至少要折一半單就是北境如今的官員與謝宏有怨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不過這些與宋時微無關,實在不行到時候就在真定府定居下來,先把之後的極寒過了再說,日後再繼續去其他地方看看。
眾人在此處休整了一個時辰,之後黃昌元開始叫大家趕路,爭取天黑前進山找個可以休整的地方。
目前還在官道上,宋時微直接上了馬車,又在車廂內放了兩大塊冰,溫度降下來後倒是舒服,絲毫沒有感受到外麵的滾滾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