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胡清雅本身也沒打算采山貨,現在有人送了許多,也算皆大歡喜。


    村長媳婦臉上也洋溢著笑容。她們家加上在山裏撿的山貨,勉勉強強的也夠吃了,不至於餓肚子。


    這天過後到胡清雅的小作坊做工的人就更多了。


    胡清雅來者不拒,把作坊的幾個廠房都打開,讓她們按照自己所擅長的到工序做工。


    轟隆隆一陣秋雷響過,作坊做工的大姑娘到老婆婆都跑到了院子裏,一點兒也沒有雷聲震耳的可怕。


    大丫也從自己辦公的地方出來,首先就勸她奶奶道“奶奶,看這情況等下要下雨,你派個人迴家看看要不要收拾東西,其他嬸嬸就都迴去做工吧。”


    村長媳婦眼睛撒了眼身後,明白大丫的意思,吩咐大丫娘去家裏把雞趕到雞圈裏,院裏晾曬的衣服也都收起來。門窗關好,順便帶幾件雨具迴來就可以了。


    其他老人也有樣學樣,讓家裏的大兒媳全權代表,其他人都迴去幹活去。


    大丫那筆杆子硬著呢,差一分鍾都不給她們算夠時辰。不看村長媳婦這個當奶奶的都很聽話嗎?


    當老大媳婦的就吃虧一點,下午多做一會就趕上了。


    雷聲過後不足半個時辰,一場秋雨如約而至。


    雨下的又大又急,一會兒就把地麵打的濕漉漉的。打在屋簷上,滴滴答答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演奏出一首首錯落有致的樂章。


    胡清雅推開窗戶看著眼前的景致,提了幾個月的心這才算放了下來。有了這麽一場秋雨,今年無論如何也能過下去了。


    她這會兒又開始替遠在西北的褚榛擔心。這場雨也不知下沒下到西北,也不知西北的情況如何了。


    草原韃子們有沒有踏破鐵騎搶奪百姓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


    “主子,秋雨寒涼,還是不要開窗了吧?”繡珍輕柔的把窗戶關上。又細心的給她披了一件披風。


    胡清雅把披風攏了攏,指尖有些冰,她連忙縮進袖籠裏。


    這場遲來的秋雨一直下了三天才停歇。


    由一開始的疾風驟雨到後麵的斜風細雨。然後漸漸收聲直至不見。


    放了三天假的小作坊也重新開門,胡清雅一個人去了存糧的山洞。


    不知道什麽時候,山洞裏的糧食已經不足千斤。


    胡清雅看山洞一如既往地清爽,直接又堆滿了了稻穀和小麥。一側的角落裏則是堆積了許多的土豆和各種豆類。


    五穀雜糧,一個糧鋪光賣精細的糧食也不能長久。


    從山洞下來,胡清雅走在林中,唿吸著雨後清新的空氣,心情格外的明媚。


    這場及時雨掃出了農人心頭的陰霾。


    張老漢叼著大煙袋,倒背著手在作坊探頭探腦,等見了大丫,讓她過來找胡清雅說是商量事情。


    胡清雅腦筋一轉就知道他想商量什麽事,正好她也缺人手,欣然同意,跟著大丫來到村長身旁。


    “楚家媳婦啊!”張老漢開口打著官腔道“你們夫妻當初在俺們村買地建房,老漢我都給你們辦的妥妥的,現在村民們都閑下來了,聽說你們家的磚廠現在人手不足,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進去掙個辛苦錢。”


    張老漢說的還是委婉了。


    那磚窯廠自從褚榛把人手都帶走就一直處於半停工的狀態。


    隻有一兩個看廠的男子和花大價錢請來的磚窯師傅在做。


    胡清雅之所以不著急,是因為不知道會不會下雨。青磚需要冷水澆築,在缺水的情況下開工跟百姓搶為數不多的河水不合適。


    現在有一場秋雨打底,連村長都覺得明年的年景不錯,有心情為村民謀取福利。胡清雅自然不會拒絕。


    “叔,統計人數這事交給你。您也知道磚窯廠做的是辛苦活,那些偷奸耍滑的我可不要。”


    張老漢喜得咧著一口泛黃的大牙“你放心,叔省的。不會找那些拖後腿的。”


    胡清雅點頭,又叫住轉身欲走的張老漢。“叔,還得麻煩你找幾個力氣大的村民,開采一些山上的石灰岩、白堊、白雲質石灰岩等石塊。”


    這些石頭經過煆燒可以變成生石灰的事胡清雅之前跟他說過,那會他一心二用,根本沒放在心上。這會兒聽胡清雅重新提起,不由兩眼放光“楚家媳婦,這真能變成生石灰?”


    胡清雅好笑的肯定道“自然是可以的,但這得由專業的師傅操作。叔可不能自己胡亂實驗。”


    跟胡清雅認識時間長了,加上大丫就跟著胡清雅,每天也跟她奶奶見麵。有很多詞匯張老漢也懂得什麽意思。擺著手道:“不會,不會。這點分寸叔還是有的。你放心。”


    第二天,張老漢挑了一部分人去山上采伐石頭,一部分人跟著胡清雅到了磚窯廠。


    磚窯廠占地麵積很廣,大部分都是用來開采粘土的。隻有一小部分建了幾個間隔一段距離的磚窯。


    胡清雅跟大師傅打了聲招唿,讓他在靠近村道的地方再建一個煆燒石頭的窯。


    大師傅見胡清雅帶了這麽多人過來,總算有了他的用武之地,十分高興的答應下來:“夫人放心,不出一天指定能建好。”


    胡清雅十分信任的把事情都交給他做,把村民也都交給他統籌安排。


    手底下有兵的大師傅意氣風發的指揮著人挖土的挖土,製胚的製胚。整個窯廠熱火朝天的。


    胡清雅看的直點頭。這位大師傅的賣身契在她手上,加上窯廠有人盯著,她沒什麽不放心的。跟他打聲招唿就先迴去了。


    除了構樹,竹子也能造紙。她在山上的時候看到過竹林,現在去找老村長說說,也不知道嫩竹做的竹紙、連史紙和構樹皮造的楮皮紙、白棉紙,哪種好用。


    其實還有宣紙(檀皮加稻草),麻紙和桑紙等。要麽是工藝太過複雜,要麽是缺少原材料。等以後有條件了在一一實驗吧。


    張老漢正在指揮著采石灰岩,見胡清雅過來讓她趕緊往後退退。


    “你個女娃子跑這裏做啥子,快迴去吧。”


    胡清雅喊了張老漢一聲,說了讓他找兩個人去砍竹子的事。


    兩根竹子她不是不能砍,主要還是想跟他們說一下什麽樣的竹子能用,什麽樣的竹子不能用。免得他們以後砍到老竹子浪費。


    張老漢前邊還擔心村民們冬天沒活做,現在這活就多的做不完。


    他看著幾個壯勞力,點了其中一個讓他做監工。自己背著手跟著胡清雅走了。


    砍竹子扛竹子不費什麽事,張老漢也不想再叫別人,就在路上叫了個小孩子把自家兩個小兒子叫來了。


    胡清雅跟著他們去了另一處大竹林。比她當初見的那個還要大的多的多。


    張老漢背著手指著竹林道“閨女,看中了哪個,讓我兒子跟你砍。”


    胡清雅指著當年的新竹道“就要這種的。我們大麵積造紙應該在春季,到時候選嫩竹子就更好了。”


    張老漢從懷裏摸了個炭筆,又摸了張折的四四方方的紙細細記下。他的腦袋不如年輕人好用了,為了防止記不住事,就得寫下來。用炭筆還是受了大丫的啟發。


    胡清雅看了他手裏燒的黑乎乎的炭條,拿了支鉛筆遞給他。


    這是她在網上買的瑕疵筆,外貿的才12塊錢100支。外殼就是木頭的,也沒刻字。當初買的時候圖便宜,買了之後又沒什麽用處,就被她堆在空間專門收拾出來的雜物房了。


    她反正不是上河村的原住民,也不擔心他懷疑什麽。上統治階層好東西多著呢。


    張老漢拿著筆寶貝的看了又看,才在紙上寫下一個字“這筆寫的字可真細。”


    胡清雅笑而不語。


    砍了六根竹子,張老漢跟兩個兒子一人拖了兩根,胡清雅空著手就迴去了。


    走到一處塘子,胡清雅製止了他們往前的步伐“叔,就在這兒把竹子砍成大小均等的竹坯,然後拿麻繩捆了沉塘。”


    張老漢白了胡清雅一眼“這次要沉多久?”


    胡清雅嘿嘿笑了兩聲:“不久,三四個月,等開春就能拿出來了。”


    “你這不是耽誤事嗎?”這麽點竹子,實驗成了不還得浪費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做第二批紙。張老漢讓兒子們再去竹林裏多砍一些,照著這種塘子,每個都堆些竹坯去。


    “叔不怕做不成?”


    “做不成就做不成唄,砍竹子費什麽事?再說這竹子每年都往外印一大片。砍了也不心疼。”


    胡清雅覺得這張老漢是能做大事的。有魄力。跟著他一起把竹子全部都沉到塘子裏,上麵還壓了兩塊大石頭。


    做好了張老漢才問道“閨女你跟叔說說幹啥要泡塘子裏啊?”


    “這個,就是為了讓竹絲和竹青容易分離。我們要的是裏麵這塊不帶青皮的。”胡清雅比劃一下。


    村民都會做手工活。竹製的畚鬥、篩子,還有藤條做的各種背簍等。胡清雅稍微一說他就懂了。點點頭問道“你那個榖樹皮泡了快一個月了吧,還不能用?”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叔就再等等唄。”


    “那我就讓他們再泡點樹皮。”張老漢愁啊。就擔心真的成功了,他手裏沒原材料。看胡清雅不緊不慢的都想打她了。


    胡清雅也不想讓張老漢一直提著個心,道“您老要是不嫌現在做出來的太粗糙,那我們這就迴去試試。


    “不嫌。”張老漢喜出望外,要不是男女授受不親,他都要拉著她走了。


    “閨女你慢慢來,我先去你家門口等你。”張老漢腿腳麻利,一會就走到前頭去了。胡清雅也快走了幾步跟上去。


    構樹皮一直泡在前院的大缸裏。


    胡清雅跟張老漢兩人從中撈了一些出來,帶到前麵的河裏去清洗。


    浸泡後的構樹皮變得柔軟。


    她順手把它們分成更細的細絲。


    “叔家裏有沒用的大鍋嗎?”胡清雅想起來樹皮需要蒸煮,有些頭疼的問道。


    兩晝夜,她可不想在自己家動手。


    “農村人哪有不用的東西。還沒用的大鍋,我們家的鍋都破了個洞呢。”張老漢沒想到第一步就被難住了。


    胡清雅想到後續,又拿了個缸把樹皮倒進去,放了些生石灰道“還有點準備工作,這些再泡兩天吧。”


    就知道沒這麽容易。


    張老漢給煙鍋裏放了些煙絲,點燃後深吸一口道:“說吧,還需要點什麽,老漢我這兩天都準備齊整了。”


    “大鍋我這裏有多餘的,隻是做成了往後人來人往的,不能在我們家這個地方。叔看看在哪裏搭個大的灶台,磚直接去窯廠拉就行了,就說我說的。”


    張老漢深吸一口煙:“村子中間有戶人家絕戶了,現在房子歸村裏人,我做主把灶搭在那裏了。”


    搭別的地方以後是不是還要建房,他們村可掏不出那麽多錢來。


    有現成的房子她也省心。胡清雅幹脆拿了一口行軍用的大鍋給張老漢看“就照這個壘灶台。”


    張老漢背著大鍋就走了。


    胡清雅找來大丫,讓她找一個做活細致又會做竹簾的嬸子,替她做一個抄紙竹簾。


    也不能把什麽活都交給老村長不是。


    跟嬸子說好要求,答應她工錢跟作坊裏一樣,她拿著竹子歡歡喜喜的家去了。


    她在家做活能更快,還能有多餘的時間看顧一下家裏。


    第二天下午,嬸子就把竹簾給做好了。


    胡清雅看了看,十分符合她的要求。給她抓了一把麥芽糖做酬謝。“工錢大丫已經給嬸子記在賬上了,你要不放心就去看一眼。”


    “放心,嬸子做工去了。”


    把麥芽糖往懷裏一塞,這嬸子扭著腰就走了。


    胡清雅拿著簾子刷了一層土漆,放在通風處晾著。讓孫叔給做了一個簾架。大小就照著竹簾來做。


    等她們這邊準備就緒,石灰也煆燒出來了第一窯。


    張老漢去拉磚的時候看到了,拿著一些澆水試了試。果然跟他在縣城買到的一模一樣。這讓他對於造紙更有了些信心。


    “閨女,灶台都壘好了,還給鍋上麵做了個大鍋蓋。你看看還有什麽要做的不。”張老漢背著手過來找胡清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女配有易孕體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觸不到未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觸不到未來並收藏快穿,女配有易孕體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