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31
快穿,女配有易孕體質 作者:觸不到未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不太清楚,剛剛在樓下的時候聽到費姨娘提起過。三哥不願意。”胡清雅把剛剛看到的說出來。
章氏明了。三弟是十足十的讀書人,讓他脫離家族在陌生的地方安家落戶,他怕是不願意的。
費姨娘跟三弟妹都不像是能吃苦的,能走到這裏已經不知道花費了多大的毅力了。之後的路都是山路,他們又有玥兒這麽個不足一歲的孩子在身邊,不願意再走也是情有可原。
不論如何都是他們三房的事,再不濟還有爹娘在呢。章氏不插手,讓胡清雅也當做不知道。兩個人又說起明天要買的東西。
胡清雅就提到了剛剛做的綁腿。
章氏一拍手:“還是四弟想的周到。你二哥那個大老粗一點都不知道動腦子,這麽簡單的事都料想不到。”
“二哥這是知道二嫂會操持,放心你呢。不像我,什麽都不懂,凡事都得褚榛想在前頭。”
“他就是頭腦簡單。”章氏吐槽道。
胡清雅不置可否。真要是頭腦簡單哪可能打那麽多場勝仗。二哥隻是不想在家事上費腦子罷了。但這說出來也不太好,胡清雅隻當沒聽到了。
又說了會話瓊兒就有些昏昏欲睡。章氏把她抱起來,跟胡清雅說了一聲就抱著孩子迴去了。
褚榛也已經梳洗好了,打開門讓小二把浴桶搬了出去。
“剛剛跟二嫂在說話?”
“嗯,說了些明天要買的東西。”
“明天讓良時跟著你,我帶著良宵去趟鐵器鋪子。”
刀劍都有磨損,他們還得再置辦一些。不論是砍攔路的荊棘還是用來砍殺猛獸都用得著。
隻可惜現在的工藝跟他那時候還沒得比,刀劍都太脆了,很容易就斷了。而且還容易生鏽。
“鐵器不是都有管製,能買到嗎?”胡清雅有些不抱希望道。
“試試看吧,有總比沒有強。就是現在的工藝還是差些,不如你送我的匕首好用。”褚榛有些試探。
胡清雅豁的看向他,然後沒事人一樣道“我倒是知道怎麽鍛造,隻是現在不方便。”
她是有幾本類似的書的。像是穿越必備技能,百科全書之類的。有的描述詳細,有的隻有簡單的幾句話,其他的全靠悟性。她自己一知半解不要緊,抄下來,總有人能研究出來的。
褚榛有些無奈又有些甜蜜。他的本意是說她的那個未知的空間,沒想到她卻說了另一個秘密。
這樣也好。妻子本身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才能更好的立足於世間。他也不用為她的安危提心吊膽。
“那等我們安穩了我再去找能工巧匠,現在先睡覺吧。”
胡清雅跟他一塊躺在床上,等身邊人的唿吸變得綿長,才悄悄睜開眼看向他。
這世上,知道她秘密的人除了她自己和那個不幹人事的狗係統,就隻有那個人了。會是他嗎?
相似的武功路數,一些不經意流露出來的鮮為人知的小習慣,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胡清雅不能確定,又有些確定。八成是了。
這麽想著,她漸漸陷入沉睡。
另一邊的人也同她剛剛一樣睜開眼,幫她掖掖被角,往懷裏摟了摟又閉上眼。唇角不經意的牽起,睡夢中都透著笑意。
一覺睡醒,胡清雅神清氣爽的起床,褚榛已經不在屋裏了。
胡清雅收拾好出門,繡珍正在門口候著。“夫人醒了,四爺跟良宵已經出門了。讓良時跟著我們。”
胡清雅點頭“讓湯圓送早膳到大廳,我們吃完就走。”
湯圓自知自己的手藝沒多好,這一路一直都跟其他幾個妯娌身邊的廚娘學藝。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簡單的早膳做起來比客棧提供的好吃多了。
胡清雅昨天用了客棧的晚膳就跟湯圓說了要吃她做的。
湯圓不僅不覺得麻煩還十分高興。隻有夫人樂意用她,她才不會被拋下。
她手沒有繡珍巧,能夠替夫人梳妝打扮。就隻能更加努力的鑽研廚藝了。要是到了有一天,夫人不吃她做的飯就想的慌,她也就圓滿了。
繡珍也替湯圓高興。她倆同時到的夫人身邊,也希望一直守望相助。
吃過早膳,胡清雅帶著湯圓、繡珍和良時三個人一起出門。
她身邊就這麽幾個人,屋裏又沒什麽有用的東西。還是帶出去見見世麵算了。
從客棧出來,時間尚早,街上都是鄉下的老農挑著挑子帶來售賣的各種蔬菜,野物和自家做的過得去的吃食。
湯圓手裏有這個月剛發的月銀,還有之前還身契的時候給的遣散銀子。她留著也沒什麽用,就用來買吃食,一個攤位上買上一兩個,覺得好吃的就跟人打聽一下用料做法。
良時有些丟人的捂住臉“要是被那些人知道,咱們家的丫鬟要靠臉皮討要食譜方子,怕是要笑掉大牙了。”
胡清雅不讚同道“不說湯圓隻是隨口問問,人家說不說還兩說。就算真的問到了,也是人家願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什麽好丟人的呢。”
俗話說: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
胡清雅並不會去指責什麽。再說了,湯圓問到了也是做給她吃,並不會擺攤跟這些小販打擂台。
她作為既得利益者,也沒立場說什麽。
湯圓應該是問到方子了,還順手幫忙重新調整了一下。“這樣味道是不是更好一些了?”聲音有些大,她們離得不遠,聽個正著。
胡清雅瞥了良時一眼,這迴他整個臉都紅了。
等湯圓高興的拿著一手吃食迴來,胡清雅笑著問她“問了些什麽,我看你還上手了。”
湯圓把手上的吃食跟繡珍和良時分了分,把最後一份類似煎餅的大餅分給胡清雅“夫人,這個給您,這是我親手做的。”
然後說了下過程。
她是見擺攤的嬸子餅做的不錯,問了些方法。這餅都是現做的,隻要是買的人都能看得到,也沒什麽技巧可言。嬸子就知無不言的跟她說了。
湯圓買了一個嚐了嚐,見味道差了點意思,又見那嬸子好說話,就跟她一起調整了一下調料的用量,果然味道好了許多。
章氏明了。三弟是十足十的讀書人,讓他脫離家族在陌生的地方安家落戶,他怕是不願意的。
費姨娘跟三弟妹都不像是能吃苦的,能走到這裏已經不知道花費了多大的毅力了。之後的路都是山路,他們又有玥兒這麽個不足一歲的孩子在身邊,不願意再走也是情有可原。
不論如何都是他們三房的事,再不濟還有爹娘在呢。章氏不插手,讓胡清雅也當做不知道。兩個人又說起明天要買的東西。
胡清雅就提到了剛剛做的綁腿。
章氏一拍手:“還是四弟想的周到。你二哥那個大老粗一點都不知道動腦子,這麽簡單的事都料想不到。”
“二哥這是知道二嫂會操持,放心你呢。不像我,什麽都不懂,凡事都得褚榛想在前頭。”
“他就是頭腦簡單。”章氏吐槽道。
胡清雅不置可否。真要是頭腦簡單哪可能打那麽多場勝仗。二哥隻是不想在家事上費腦子罷了。但這說出來也不太好,胡清雅隻當沒聽到了。
又說了會話瓊兒就有些昏昏欲睡。章氏把她抱起來,跟胡清雅說了一聲就抱著孩子迴去了。
褚榛也已經梳洗好了,打開門讓小二把浴桶搬了出去。
“剛剛跟二嫂在說話?”
“嗯,說了些明天要買的東西。”
“明天讓良時跟著你,我帶著良宵去趟鐵器鋪子。”
刀劍都有磨損,他們還得再置辦一些。不論是砍攔路的荊棘還是用來砍殺猛獸都用得著。
隻可惜現在的工藝跟他那時候還沒得比,刀劍都太脆了,很容易就斷了。而且還容易生鏽。
“鐵器不是都有管製,能買到嗎?”胡清雅有些不抱希望道。
“試試看吧,有總比沒有強。就是現在的工藝還是差些,不如你送我的匕首好用。”褚榛有些試探。
胡清雅豁的看向他,然後沒事人一樣道“我倒是知道怎麽鍛造,隻是現在不方便。”
她是有幾本類似的書的。像是穿越必備技能,百科全書之類的。有的描述詳細,有的隻有簡單的幾句話,其他的全靠悟性。她自己一知半解不要緊,抄下來,總有人能研究出來的。
褚榛有些無奈又有些甜蜜。他的本意是說她的那個未知的空間,沒想到她卻說了另一個秘密。
這樣也好。妻子本身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才能更好的立足於世間。他也不用為她的安危提心吊膽。
“那等我們安穩了我再去找能工巧匠,現在先睡覺吧。”
胡清雅跟他一塊躺在床上,等身邊人的唿吸變得綿長,才悄悄睜開眼看向他。
這世上,知道她秘密的人除了她自己和那個不幹人事的狗係統,就隻有那個人了。會是他嗎?
相似的武功路數,一些不經意流露出來的鮮為人知的小習慣,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胡清雅不能確定,又有些確定。八成是了。
這麽想著,她漸漸陷入沉睡。
另一邊的人也同她剛剛一樣睜開眼,幫她掖掖被角,往懷裏摟了摟又閉上眼。唇角不經意的牽起,睡夢中都透著笑意。
一覺睡醒,胡清雅神清氣爽的起床,褚榛已經不在屋裏了。
胡清雅收拾好出門,繡珍正在門口候著。“夫人醒了,四爺跟良宵已經出門了。讓良時跟著我們。”
胡清雅點頭“讓湯圓送早膳到大廳,我們吃完就走。”
湯圓自知自己的手藝沒多好,這一路一直都跟其他幾個妯娌身邊的廚娘學藝。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簡單的早膳做起來比客棧提供的好吃多了。
胡清雅昨天用了客棧的晚膳就跟湯圓說了要吃她做的。
湯圓不僅不覺得麻煩還十分高興。隻有夫人樂意用她,她才不會被拋下。
她手沒有繡珍巧,能夠替夫人梳妝打扮。就隻能更加努力的鑽研廚藝了。要是到了有一天,夫人不吃她做的飯就想的慌,她也就圓滿了。
繡珍也替湯圓高興。她倆同時到的夫人身邊,也希望一直守望相助。
吃過早膳,胡清雅帶著湯圓、繡珍和良時三個人一起出門。
她身邊就這麽幾個人,屋裏又沒什麽有用的東西。還是帶出去見見世麵算了。
從客棧出來,時間尚早,街上都是鄉下的老農挑著挑子帶來售賣的各種蔬菜,野物和自家做的過得去的吃食。
湯圓手裏有這個月剛發的月銀,還有之前還身契的時候給的遣散銀子。她留著也沒什麽用,就用來買吃食,一個攤位上買上一兩個,覺得好吃的就跟人打聽一下用料做法。
良時有些丟人的捂住臉“要是被那些人知道,咱們家的丫鬟要靠臉皮討要食譜方子,怕是要笑掉大牙了。”
胡清雅不讚同道“不說湯圓隻是隨口問問,人家說不說還兩說。就算真的問到了,也是人家願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什麽好丟人的呢。”
俗話說: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
胡清雅並不會去指責什麽。再說了,湯圓問到了也是做給她吃,並不會擺攤跟這些小販打擂台。
她作為既得利益者,也沒立場說什麽。
湯圓應該是問到方子了,還順手幫忙重新調整了一下。“這樣味道是不是更好一些了?”聲音有些大,她們離得不遠,聽個正著。
胡清雅瞥了良時一眼,這迴他整個臉都紅了。
等湯圓高興的拿著一手吃食迴來,胡清雅笑著問她“問了些什麽,我看你還上手了。”
湯圓把手上的吃食跟繡珍和良時分了分,把最後一份類似煎餅的大餅分給胡清雅“夫人,這個給您,這是我親手做的。”
然後說了下過程。
她是見擺攤的嬸子餅做的不錯,問了些方法。這餅都是現做的,隻要是買的人都能看得到,也沒什麽技巧可言。嬸子就知無不言的跟她說了。
湯圓買了一個嚐了嚐,見味道差了點意思,又見那嬸子好說話,就跟她一起調整了一下調料的用量,果然味道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