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分糧食
後娘重生:爸,我媽三天沒打我了 作者:田邊小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北這邊是一年一熟,所以主食就發這一次。張秀花說什麽也得多買些。
按照人頭來算,她可以買六個孩子和兩個大人的口糧,也就是一千斤。她之前去糧站換過糧票,所以知道糧食的價格,大米每斤是一毛七分五。小米每斤是一毛兩分二,高梁米和玉米是每斤一毛一分,黃豆每斤一毛五,綠豆和花生每斤兩毛。
因為是全國統銷統購,所以全國上下一個價。哪怕東北是產糧大省,也是這個價格。
當然這是糧站的價格,他們自己種糧食,肯定不會要票。直接換成工分,然後折算成銀錢,價格要比糧站低一些。
經過大隊幹部一天折算。終於算出工分數。
工值是0.547元,一個工等於十個工分。也就是說一個壯勞力拿十個工分,每天隻能掙五毛四分七。
張秀花心下腹誹,怪不得這時候的農民總想當工人呢。要知道工人一個月工資少說也有二三十,比壯勞力掙得還多,活還輕省。
可惜她要教育孩子,沒法進城當工人。
正在收拾雜物房,外麵有人喊,讓他們先去糧倉。
因為他們要花錢買工分,所以要先領糧食,這是為了有錢分給其他村民。
李建國和張秀花兩個人急急忙忙往大隊糧倉趕。孩子們去撿豆子了。昨天下了一天雨,他們歇夠了,就想再去撿點兒。
到了大隊部,許多村民都已經到了,正在排隊買糧。
基本上家家戶戶的成年人都出動了。糧食那麽重,肯定要壯勞力將糧食運迴去。
李建國則是騎著自行車,張秀花坐在後麵。到了地方,她從車後座跳下來,正好看到隊伍末尾。那是一群年輕人,穿著打扮與村裏人沒什麽兩樣,偶爾有幾個還戴著眼鏡。但張秀花一眼就看出來,這些人是知青。
為什麽她會知道呢?因為她認識那個穿藍色滌綸褂子的女生。
這姑娘叫周盼娣,也是她曾經的女老板。那是1992年,周盼娣生了個孩子,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就請了她當保姆。
張秀花跟著她學了好多知識。可惜後來周盼娣去香港發展。她舍不得孩子就沒有跟過去。
她看得正入神,周盼娣似乎有所察覺,側頭看過來,與張秀花視線撞在一起,張秀花下意識笑了下,周盼娣明顯有些怔愣,顯然在想對方是誰。
張秀花笑過之後,立刻走到前麵。
與周盼娣站在一起的李小英好奇問,“你認識啊?”
周盼娣搖頭,“不認識。”
“她為什麽衝你笑啊?”
周盼娣哪裏知道,不過她向來不與人結怨,隻岔開話題,“我好像沒見過她。”
李小英也沒見過,照理說這個女人年紀比她們還大,應該不是新媳婦,可是為什麽沒在村裏出現過呢?“可能是哪家的親戚,過來串門子吧?”
兩人沒當一迴事。直到他們排到前麵,其他村民陸陸續續離開,她們看到了張秀花。
張秀花領完了糧食,李建國用自行車運迴去,她就留在原地看守剩下的糧食。
李小英好奇問其他村民,這才知道張秀花確實是新嫁過來的媳婦,還帶著三個孩子。
村裏有人打李建國的主意,難道知青就沒有嗎?也有的。
他們倒不像許紅梅是出於軍人濾鏡,純粹就是不想幹農活。
剛下鄉時,他們滿懷熱情,以為自己能有廣闊空間,大好前程。可到了之後,他們才發現,種田的日子是真苦。尤其對於她們這些女知青,掙的工分沒有男人多,分的糧食吃不飽,心裏落差太大,她們就想迴城,可是迴城名額哪是那麽容易。
既然迴不去,還不如找個男人嫁了。可是嫁人,就不用掙工分了嗎?
看看那些大娘大嬸,一個個都是當男人使,割麥子這種重苦力活,照樣幹。一點不見輕鬆。
於是他們就想嫁給工人。可是進城當工人的村裏小夥子太少了。扒拉來扒拉去,也隻有幾個,還都是搶手貨,早被城裏姑娘相中了。
而李小英和周盼娣長得都很一般。別說工人小夥看不上她們,就連普通小夥都看不上。
這時候的城裏姑娘也不見得家家戶戶條件都好。就拿周盼娣來說,她家五個孩子,她是老大。底下一堆弟弟妹妹,全都指著爸媽那點工資。
她四歲就得給一家人做飯、洗衣服。她的膚色跟農村人沒有區別。她作為城裏人唯一的優勢就是讀過幾年書。但是現在讀書人也不吃香。
國家又不分配工作。每學期學費還那麽貴。讀了也是白讀。農村人隻讓孩子們念幾年,不當個睜眼瞎就成。很少人家願意供他們上初中、高中。
這麽說吧,李家屯還沒有小學呢。學生還是蹭隔壁村的。
倒不是村裏不想辦小學。可是上麵不給建學校,他們隊裏又沒錢,隻能將就著念。
李小英和周盼娣就隻能一直單著,似乎不想在此時結婚。
當知青們排到前麵,排隊領糧時,張秀花探頭瞅了兩眼。
大隊會計給算了工分,“李小英能分到320斤糧食。”
去除人口糧250斤,她的工分隻能換到70斤糧。這些糧食自然不夠吃的。於是她向大隊會計求情,再賒點工分。
這些知青剛來時手頭還有點錢,但是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後來手頭漸漸緊了,隻能欠工分。
但是年年欠,年年也不見他們還,隊裏的賬填不上,大隊會計怎麽可能讓村民們吃虧,這次說什麽都不肯,“今年不能再欠。工分不夠,你們就自己花錢買。”
說著他還拿張秀花舉例,“我們村的李建國,他還是我們本村人,工分不夠,他們都拿錢補。你們難道比他還親?”
村裏人自然是向著自己人。好事也都先緊著自己人。分糧食也是先給隊裏人分。知青得排在後麵。
知青們剛開始鬧過,可是大隊後來直接給他們劃片地,讓他們自己種。
這些知青哪裏會種地,收成遠遠不如村民,分到的糧食就更少了。
於是大家學乖了,不再跟隊裏鬧。
李小英氣得眼睛通紅,周盼娣站到李小英旁邊,衝大隊會計道,“我們今年買工分吧。糧食不夠吃,迴頭餓死,公社派人過來調查,你們也麻煩。”
這話一出,幾個大隊幹部紛紛看了她一眼。
大隊長一揮手,“給她買吧。”
李小英抱著周盼娣的胳膊,“你哪來的錢啊?”
“問我爸媽要的。”周盼娣歎了口氣。
李小英衝周盼娣道謝,“我以後一定還你。”
周盼娣點點頭,“不過我錢不夠,隻能借你十塊錢。”
李小英苦著臉,她當然知道周家人對周盼娣有多摳,周盼娣能借十塊錢給她已經是從牙縫中省出來的。可是十塊錢還是不夠啊。該怎麽辦呢?
周盼娣這邊買好了工分,分到450斤糧食。李小英錢不夠,隻分了388斤糧食。
兩人將糧食挪到板車,等其他知青稱好糧食,一起拉迴去。
李小英是個沒心沒肺的人,壞心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她還是個自來熟,朝張秀花打招唿,“你是哪裏人?”
“江省人。”張秀花衝兩人笑。
“你剛剛幹嘛衝她笑啊?”李小英說話比較直,就這麽大咧咧問出口。
張秀花剛剛是下意識反應,不過李小英問時,她也沒有慌,而是說起另外一件事,“我有兩個孩子,之前沒念過書。現在已經開學了,我想請你們給孩子補課,可以嗎?放心,我肯定不讓你們白幫忙。”
李小英顯然沒想到對方是這個打算,扭頭詢問周盼娣的意見。
周盼娣倒是沒有貿然答應,而是問她,孩子多大了,之前學過什麽?
張秀花把繼東和寶林的情況一五一十說了。
繼東是七歲,寶林六歲。農村這邊上學比較隨便。隻要滿六周歲就行。
張秀花不想讓繼東晚同齡人一步,“繼東之前沒上過學,但是他很聰明。我想讓他跟上同齡孩子。到時候直接上二年級。”
李小英小聲靠過來,“教孩子可不容易,你給什麽?”
張秀花想了想,“一小時五分錢。”
這個錢不算低。因為這時候農村小學老師的工資也才六塊。每天上班還是十個小時。
李小英眼睛閃閃發光,恨不得現在就答應,可是她到底還是忍住了,下意識看向周盼娣。
“我看看孩子的資質再說。萬一我教不了,也不能耽誤孩子。”
“行!”
按照人頭來算,她可以買六個孩子和兩個大人的口糧,也就是一千斤。她之前去糧站換過糧票,所以知道糧食的價格,大米每斤是一毛七分五。小米每斤是一毛兩分二,高梁米和玉米是每斤一毛一分,黃豆每斤一毛五,綠豆和花生每斤兩毛。
因為是全國統銷統購,所以全國上下一個價。哪怕東北是產糧大省,也是這個價格。
當然這是糧站的價格,他們自己種糧食,肯定不會要票。直接換成工分,然後折算成銀錢,價格要比糧站低一些。
經過大隊幹部一天折算。終於算出工分數。
工值是0.547元,一個工等於十個工分。也就是說一個壯勞力拿十個工分,每天隻能掙五毛四分七。
張秀花心下腹誹,怪不得這時候的農民總想當工人呢。要知道工人一個月工資少說也有二三十,比壯勞力掙得還多,活還輕省。
可惜她要教育孩子,沒法進城當工人。
正在收拾雜物房,外麵有人喊,讓他們先去糧倉。
因為他們要花錢買工分,所以要先領糧食,這是為了有錢分給其他村民。
李建國和張秀花兩個人急急忙忙往大隊糧倉趕。孩子們去撿豆子了。昨天下了一天雨,他們歇夠了,就想再去撿點兒。
到了大隊部,許多村民都已經到了,正在排隊買糧。
基本上家家戶戶的成年人都出動了。糧食那麽重,肯定要壯勞力將糧食運迴去。
李建國則是騎著自行車,張秀花坐在後麵。到了地方,她從車後座跳下來,正好看到隊伍末尾。那是一群年輕人,穿著打扮與村裏人沒什麽兩樣,偶爾有幾個還戴著眼鏡。但張秀花一眼就看出來,這些人是知青。
為什麽她會知道呢?因為她認識那個穿藍色滌綸褂子的女生。
這姑娘叫周盼娣,也是她曾經的女老板。那是1992年,周盼娣生了個孩子,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就請了她當保姆。
張秀花跟著她學了好多知識。可惜後來周盼娣去香港發展。她舍不得孩子就沒有跟過去。
她看得正入神,周盼娣似乎有所察覺,側頭看過來,與張秀花視線撞在一起,張秀花下意識笑了下,周盼娣明顯有些怔愣,顯然在想對方是誰。
張秀花笑過之後,立刻走到前麵。
與周盼娣站在一起的李小英好奇問,“你認識啊?”
周盼娣搖頭,“不認識。”
“她為什麽衝你笑啊?”
周盼娣哪裏知道,不過她向來不與人結怨,隻岔開話題,“我好像沒見過她。”
李小英也沒見過,照理說這個女人年紀比她們還大,應該不是新媳婦,可是為什麽沒在村裏出現過呢?“可能是哪家的親戚,過來串門子吧?”
兩人沒當一迴事。直到他們排到前麵,其他村民陸陸續續離開,她們看到了張秀花。
張秀花領完了糧食,李建國用自行車運迴去,她就留在原地看守剩下的糧食。
李小英好奇問其他村民,這才知道張秀花確實是新嫁過來的媳婦,還帶著三個孩子。
村裏有人打李建國的主意,難道知青就沒有嗎?也有的。
他們倒不像許紅梅是出於軍人濾鏡,純粹就是不想幹農活。
剛下鄉時,他們滿懷熱情,以為自己能有廣闊空間,大好前程。可到了之後,他們才發現,種田的日子是真苦。尤其對於她們這些女知青,掙的工分沒有男人多,分的糧食吃不飽,心裏落差太大,她們就想迴城,可是迴城名額哪是那麽容易。
既然迴不去,還不如找個男人嫁了。可是嫁人,就不用掙工分了嗎?
看看那些大娘大嬸,一個個都是當男人使,割麥子這種重苦力活,照樣幹。一點不見輕鬆。
於是他們就想嫁給工人。可是進城當工人的村裏小夥子太少了。扒拉來扒拉去,也隻有幾個,還都是搶手貨,早被城裏姑娘相中了。
而李小英和周盼娣長得都很一般。別說工人小夥看不上她們,就連普通小夥都看不上。
這時候的城裏姑娘也不見得家家戶戶條件都好。就拿周盼娣來說,她家五個孩子,她是老大。底下一堆弟弟妹妹,全都指著爸媽那點工資。
她四歲就得給一家人做飯、洗衣服。她的膚色跟農村人沒有區別。她作為城裏人唯一的優勢就是讀過幾年書。但是現在讀書人也不吃香。
國家又不分配工作。每學期學費還那麽貴。讀了也是白讀。農村人隻讓孩子們念幾年,不當個睜眼瞎就成。很少人家願意供他們上初中、高中。
這麽說吧,李家屯還沒有小學呢。學生還是蹭隔壁村的。
倒不是村裏不想辦小學。可是上麵不給建學校,他們隊裏又沒錢,隻能將就著念。
李小英和周盼娣就隻能一直單著,似乎不想在此時結婚。
當知青們排到前麵,排隊領糧時,張秀花探頭瞅了兩眼。
大隊會計給算了工分,“李小英能分到320斤糧食。”
去除人口糧250斤,她的工分隻能換到70斤糧。這些糧食自然不夠吃的。於是她向大隊會計求情,再賒點工分。
這些知青剛來時手頭還有點錢,但是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後來手頭漸漸緊了,隻能欠工分。
但是年年欠,年年也不見他們還,隊裏的賬填不上,大隊會計怎麽可能讓村民們吃虧,這次說什麽都不肯,“今年不能再欠。工分不夠,你們就自己花錢買。”
說著他還拿張秀花舉例,“我們村的李建國,他還是我們本村人,工分不夠,他們都拿錢補。你們難道比他還親?”
村裏人自然是向著自己人。好事也都先緊著自己人。分糧食也是先給隊裏人分。知青得排在後麵。
知青們剛開始鬧過,可是大隊後來直接給他們劃片地,讓他們自己種。
這些知青哪裏會種地,收成遠遠不如村民,分到的糧食就更少了。
於是大家學乖了,不再跟隊裏鬧。
李小英氣得眼睛通紅,周盼娣站到李小英旁邊,衝大隊會計道,“我們今年買工分吧。糧食不夠吃,迴頭餓死,公社派人過來調查,你們也麻煩。”
這話一出,幾個大隊幹部紛紛看了她一眼。
大隊長一揮手,“給她買吧。”
李小英抱著周盼娣的胳膊,“你哪來的錢啊?”
“問我爸媽要的。”周盼娣歎了口氣。
李小英衝周盼娣道謝,“我以後一定還你。”
周盼娣點點頭,“不過我錢不夠,隻能借你十塊錢。”
李小英苦著臉,她當然知道周家人對周盼娣有多摳,周盼娣能借十塊錢給她已經是從牙縫中省出來的。可是十塊錢還是不夠啊。該怎麽辦呢?
周盼娣這邊買好了工分,分到450斤糧食。李小英錢不夠,隻分了388斤糧食。
兩人將糧食挪到板車,等其他知青稱好糧食,一起拉迴去。
李小英是個沒心沒肺的人,壞心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她還是個自來熟,朝張秀花打招唿,“你是哪裏人?”
“江省人。”張秀花衝兩人笑。
“你剛剛幹嘛衝她笑啊?”李小英說話比較直,就這麽大咧咧問出口。
張秀花剛剛是下意識反應,不過李小英問時,她也沒有慌,而是說起另外一件事,“我有兩個孩子,之前沒念過書。現在已經開學了,我想請你們給孩子補課,可以嗎?放心,我肯定不讓你們白幫忙。”
李小英顯然沒想到對方是這個打算,扭頭詢問周盼娣的意見。
周盼娣倒是沒有貿然答應,而是問她,孩子多大了,之前學過什麽?
張秀花把繼東和寶林的情況一五一十說了。
繼東是七歲,寶林六歲。農村這邊上學比較隨便。隻要滿六周歲就行。
張秀花不想讓繼東晚同齡人一步,“繼東之前沒上過學,但是他很聰明。我想讓他跟上同齡孩子。到時候直接上二年級。”
李小英小聲靠過來,“教孩子可不容易,你給什麽?”
張秀花想了想,“一小時五分錢。”
這個錢不算低。因為這時候農村小學老師的工資也才六塊。每天上班還是十個小時。
李小英眼睛閃閃發光,恨不得現在就答應,可是她到底還是忍住了,下意識看向周盼娣。
“我看看孩子的資質再說。萬一我教不了,也不能耽誤孩子。”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