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合作決裂
心靈終結:不可征服之地的將軍 作者:唐yu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國方向的盟軍基地,相比於朝鮮這邊,防守要相對嚴密一點。
利用那輛被控製的破壞神載具,馬爾翁成功的渡過了河,到達了另一邊的基地附近。
河岸邊的盟軍防守稍稍薄弱,所以馬爾翁輕鬆的便來到了機器人控製中心附近。
在利用附近的油桶成功摧毀了機器人中心後,異教便開始搜尋韓國這邊的飛機基地。
或許是因為太平洋陣線的飛機研發中心集中於韓國,所以韓國這邊對於飛機基地也是十分重視。
異教也是在繞了老大一圈後,基本上將整個韓國基地給探明了,才發現了這座飛機基地。
並且,根據馬爾翁的匯報,這座飛機基地的防備要遠比朝鮮那邊完善。
這可讓異教犯了難,他們此時隻能依靠超能力部隊控製部隊來破壞建築,可是有防禦的飛機基地可不是一點人就可以摧毀的。
正在異教苦惱該怎樣解決這件事時,馬爾翁的第二個匯報便來了。
“飛機場旁邊有一些彈藥,應該是對方飛機的裝載彈藥。”
聽到這話的異教心頭頓時浮現了一個主意,正好也試試這樣做是否可行。
在讓馬爾翁與超能力專家找了個地方躲好後,異教便命令那個被控製的破壞神衝了進去,攻擊那些堆積在機場旁的彈藥。
就在破壞神即將被光棱塔擊毀時,彈藥終於被引燃,並在隨後引發了一場連鎖爆炸。
附近的三座機場無一幸免,全都消失在了爆炸之中。
就在異教以為韓國軍隊會因為這個破壞神破壞機場的行為而對朝鮮軍隊大打出手時,卻隻見韓國軍隊隻是加大了巡邏與警戒力度,並沒有做更多的措施。
看來兩方都明白,雖然各自心中已經漸漸被疑慮籠罩,但是破壞同盟關係這種責任,任何一方的負責人都不願意承擔。
所以即使看到了破壞神的行為,韓國這邊也可以忍住不去進攻對麵的朝鮮軍隊。
不過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兩方的忍耐都已經快到極限了。
而異教此時也已經控製了一輛剛剛準備去巡邏的玄武要塞,為了讓雙方徹底開戰,他也準備摧毀最後一個目標。
在朝鮮基地後方,有一座鐵幕裝置,是當初華國幫助朝鮮而建造的,邊境鬆散的朝鮮士兵們,對這座建築的保護甚至還要高於基地,可見他們對這座建築的重視。
而異教也正是盯上了這一點,在利用之前的漏洞成功的讓玄武要塞混了進去後,異教便命令玄武要塞直奔鐵幕裝置。
一路狂奔的玄武要塞碾壓著一切衝向鐵幕裝置,在壓毀了附近的圍牆後,玄武要塞開始攻擊起了鐵幕裝置。
在玄武要塞的進攻以及玄武要塞內部不知情的進攻下,鐵幕裝置很快就被摧毀。
就如異教預想的那樣,摧毀了鐵幕裝置的玄武要塞立刻被周圍支援的朝鮮軍隊擊毀,隨後,大批大批的朝鮮軍隊被動員前往邊境處,就連基地內的最高緊急警報也被拉響。
在受到了朝鮮軍隊的進攻後,韓國這邊一肚子的火氣也不再憋著,雙方開始在邊境爆發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而此時的馬爾翁與超能力部隊則偷偷的避開了附近的朝鮮軍隊,趕往了東北部的山穀。
在解決了沿途意外發現他們的士兵後,他們終於趕到了撤退地點。
此時,病毒狙擊手、幾名拉什迪的士兵還有一輛鑽地運輸車已經在那等候著,在看到馬爾翁後,紛紛登上了鑽地運輸車撤離。
正如尤裏以往的行動一樣,這次行動不會有人知道是誰做的,但是華國與太平洋之間的關係卻要因此而破裂了。
就在朝鮮韓國開戰幾天後,華國與日本方麵分別收到了來自朝鮮與韓國關於此事的看法。
本就有著舊怨的雙方,在開戰之後當不會選擇和解,反倒是開始向華國與日本編造了種種對方的惡行。
華國方麵的最高統帥部雖然對朝鮮方麵發來的情報有著種種懷疑,但是此時該接收的科技也已經基本接收,而且華國也擔心日本方麵會率先發難,於是便提前開展了行動。
而日本方麵本想調查一下這件事,但是奈何高層的一部分反抗派抓住了此次機會,紛紛要求借助此次機會奪迴剩下的領土,無奈日本也選擇了與華國開戰。
既然兩方都選擇了開戰,於是日本便開始逐步撤離在遠東地區的軍隊,同時華國為了完全占領日本,對蘇聯的進攻也逐漸變為了防守,這讓被逐步推進的蘇聯終於得以鬆一口氣。
在確認了進攻的消息後,太平洋內部便逐漸開始準備起反抗華國的物資。
他們首先看向了朝鮮半島,自上次的武裝衝突後,目前朝韓邊境的雙方已經打的難舍難分,而他們也決定要在這個地方率先打出優勢。
經過日本內部金川工業的研究,他們提前將已經製造出來的冰雹平台拉了出來
這些冰雹平台雖說早在華國進攻日本之時就已經研發了出來,不過當時隻是設計了平台,而上方的無人機卻依舊在研究中。
此時太平洋陣線也決定將將最新一批配備武裝的冰雹平台拉到朝韓邊境,在實驗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己方擴大優勢,甚至將華國勢力趕出朝鮮半島。
尤裏當然不會放任太平洋在半島擴大優勢,於是天蠍組織派了兩名指揮官前往攔截這些冰雹平台。
在趕到了之前被他們奪取的兩座位於韓國江原道的盟軍基地後,兩名天蠍指揮官立刻開始了準備。
或許是因為他們得到消息的時間過晚的緣故,此時四輛冰雹平台已經緩緩地從第一座天蠍控製的盟軍基地上麵山穀經過了。
即使這位指揮官拚盡了全力,在大量玄武要塞的保護下,他也隻是摧毀了兩輛。
無奈的他將這件事告知了這座基地之後的那位指揮官。
另一位指揮官由於在這條路段偏後方的位置,所以準備的比較充分。
在收到了前一位指揮官的消息後,便立刻先行派飛行兵前去進攻了那個車隊。
在損失了大量飛行兵後,他們成功將車隊的兩輛冰雹平台的移動部位癱瘓。
之後便沒有了懸念,剩餘的兩輛冰雹平台也就這麽輕輕鬆鬆的被擊毀。
之後兩名指揮官便撤離了,而這些冰雹平台的損失,不僅僅是朝韓戰場上無法先發製人,更是讓他們對冰雹轟炸機的研究全部作廢,不得已重新進行研究。
利用那輛被控製的破壞神載具,馬爾翁成功的渡過了河,到達了另一邊的基地附近。
河岸邊的盟軍防守稍稍薄弱,所以馬爾翁輕鬆的便來到了機器人控製中心附近。
在利用附近的油桶成功摧毀了機器人中心後,異教便開始搜尋韓國這邊的飛機基地。
或許是因為太平洋陣線的飛機研發中心集中於韓國,所以韓國這邊對於飛機基地也是十分重視。
異教也是在繞了老大一圈後,基本上將整個韓國基地給探明了,才發現了這座飛機基地。
並且,根據馬爾翁的匯報,這座飛機基地的防備要遠比朝鮮那邊完善。
這可讓異教犯了難,他們此時隻能依靠超能力部隊控製部隊來破壞建築,可是有防禦的飛機基地可不是一點人就可以摧毀的。
正在異教苦惱該怎樣解決這件事時,馬爾翁的第二個匯報便來了。
“飛機場旁邊有一些彈藥,應該是對方飛機的裝載彈藥。”
聽到這話的異教心頭頓時浮現了一個主意,正好也試試這樣做是否可行。
在讓馬爾翁與超能力專家找了個地方躲好後,異教便命令那個被控製的破壞神衝了進去,攻擊那些堆積在機場旁的彈藥。
就在破壞神即將被光棱塔擊毀時,彈藥終於被引燃,並在隨後引發了一場連鎖爆炸。
附近的三座機場無一幸免,全都消失在了爆炸之中。
就在異教以為韓國軍隊會因為這個破壞神破壞機場的行為而對朝鮮軍隊大打出手時,卻隻見韓國軍隊隻是加大了巡邏與警戒力度,並沒有做更多的措施。
看來兩方都明白,雖然各自心中已經漸漸被疑慮籠罩,但是破壞同盟關係這種責任,任何一方的負責人都不願意承擔。
所以即使看到了破壞神的行為,韓國這邊也可以忍住不去進攻對麵的朝鮮軍隊。
不過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兩方的忍耐都已經快到極限了。
而異教此時也已經控製了一輛剛剛準備去巡邏的玄武要塞,為了讓雙方徹底開戰,他也準備摧毀最後一個目標。
在朝鮮基地後方,有一座鐵幕裝置,是當初華國幫助朝鮮而建造的,邊境鬆散的朝鮮士兵們,對這座建築的保護甚至還要高於基地,可見他們對這座建築的重視。
而異教也正是盯上了這一點,在利用之前的漏洞成功的讓玄武要塞混了進去後,異教便命令玄武要塞直奔鐵幕裝置。
一路狂奔的玄武要塞碾壓著一切衝向鐵幕裝置,在壓毀了附近的圍牆後,玄武要塞開始攻擊起了鐵幕裝置。
在玄武要塞的進攻以及玄武要塞內部不知情的進攻下,鐵幕裝置很快就被摧毀。
就如異教預想的那樣,摧毀了鐵幕裝置的玄武要塞立刻被周圍支援的朝鮮軍隊擊毀,隨後,大批大批的朝鮮軍隊被動員前往邊境處,就連基地內的最高緊急警報也被拉響。
在受到了朝鮮軍隊的進攻後,韓國這邊一肚子的火氣也不再憋著,雙方開始在邊境爆發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而此時的馬爾翁與超能力部隊則偷偷的避開了附近的朝鮮軍隊,趕往了東北部的山穀。
在解決了沿途意外發現他們的士兵後,他們終於趕到了撤退地點。
此時,病毒狙擊手、幾名拉什迪的士兵還有一輛鑽地運輸車已經在那等候著,在看到馬爾翁後,紛紛登上了鑽地運輸車撤離。
正如尤裏以往的行動一樣,這次行動不會有人知道是誰做的,但是華國與太平洋之間的關係卻要因此而破裂了。
就在朝鮮韓國開戰幾天後,華國與日本方麵分別收到了來自朝鮮與韓國關於此事的看法。
本就有著舊怨的雙方,在開戰之後當不會選擇和解,反倒是開始向華國與日本編造了種種對方的惡行。
華國方麵的最高統帥部雖然對朝鮮方麵發來的情報有著種種懷疑,但是此時該接收的科技也已經基本接收,而且華國也擔心日本方麵會率先發難,於是便提前開展了行動。
而日本方麵本想調查一下這件事,但是奈何高層的一部分反抗派抓住了此次機會,紛紛要求借助此次機會奪迴剩下的領土,無奈日本也選擇了與華國開戰。
既然兩方都選擇了開戰,於是日本便開始逐步撤離在遠東地區的軍隊,同時華國為了完全占領日本,對蘇聯的進攻也逐漸變為了防守,這讓被逐步推進的蘇聯終於得以鬆一口氣。
在確認了進攻的消息後,太平洋內部便逐漸開始準備起反抗華國的物資。
他們首先看向了朝鮮半島,自上次的武裝衝突後,目前朝韓邊境的雙方已經打的難舍難分,而他們也決定要在這個地方率先打出優勢。
經過日本內部金川工業的研究,他們提前將已經製造出來的冰雹平台拉了出來
這些冰雹平台雖說早在華國進攻日本之時就已經研發了出來,不過當時隻是設計了平台,而上方的無人機卻依舊在研究中。
此時太平洋陣線也決定將將最新一批配備武裝的冰雹平台拉到朝韓邊境,在實驗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己方擴大優勢,甚至將華國勢力趕出朝鮮半島。
尤裏當然不會放任太平洋在半島擴大優勢,於是天蠍組織派了兩名指揮官前往攔截這些冰雹平台。
在趕到了之前被他們奪取的兩座位於韓國江原道的盟軍基地後,兩名天蠍指揮官立刻開始了準備。
或許是因為他們得到消息的時間過晚的緣故,此時四輛冰雹平台已經緩緩地從第一座天蠍控製的盟軍基地上麵山穀經過了。
即使這位指揮官拚盡了全力,在大量玄武要塞的保護下,他也隻是摧毀了兩輛。
無奈的他將這件事告知了這座基地之後的那位指揮官。
另一位指揮官由於在這條路段偏後方的位置,所以準備的比較充分。
在收到了前一位指揮官的消息後,便立刻先行派飛行兵前去進攻了那個車隊。
在損失了大量飛行兵後,他們成功將車隊的兩輛冰雹平台的移動部位癱瘓。
之後便沒有了懸念,剩餘的兩輛冰雹平台也就這麽輕輕鬆鬆的被擊毀。
之後兩名指揮官便撤離了,而這些冰雹平台的損失,不僅僅是朝韓戰場上無法先發製人,更是讓他們對冰雹轟炸機的研究全部作廢,不得已重新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