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酷的冬季,它的野蠻無論是對俄國人還是對德國人都是一樣的,甚至有的時候比起德國人,俄國人的生存環境更為惡劣——他們的運力被大量用於運輸槍支彈藥,食物較少。
“少尉,快過來!”洛科季亞的森林裏78偵察營的一名偵察兵發現了蘇軍部隊紮營地,她們將被白堊粉塗抹的雨披披在大衣外麵,遮住了德軍大衣那顯眼的灰黑色,頭盔也同樣用白堊粉塗抹。少尉通過望遠鏡看到了一群馬匹和人員站立在不遠處雪坡的積雪裏。
偵察兵們小心翼翼地借助著密林的掩護接近那些蘇軍,四下裏一片奇特的寂靜,周圍意外的沒有蘇聯人的說話聲。積雪掩蓋的森林,閃爍的光線下,這些俄國人一動不動,就像雕塑一樣,很是詭異。
“啊!!!”一名士兵一用力,大吼一聲,刺刀從灌木叢中伸出,刺向那坐在馬匹上的蘇聯人,但當刺刀碰到那蘇聯人背部的時候,竟然劃開了就像是擦到了鐵板。偵察兵直愣愣地摔在地上,預想中的槍林彈雨並沒有出現,那些蘇聯人還是一動不動。
少尉被驚呆了——這些馬匹和人員靜靜靠在一起,站在足足齊腰深的雪裏,就像是在休整一樣,但卻已經死去多時。德國人常常抱怨自己沒有專門的防凍機油,冬裝配發晚,大雪天在帳篷裏睡覺沒有溫暖的爐子和房屋,但這些蘇聯人似乎連帳篷都沒有。兩匹馬之間擠著3名士兵,應該是想借助馬肚子來取暖。都是打著夾板的傷員,不知道是不是蘇聯人拋棄了他們,沒有一個熬過零下40°的寒夜。
——————————————————
“該死的雪,這個該死的國家!”
但唿嘯的寒風淹沒了艾麗卡的咒罵,並將其吹的一幹二淨,不隻是蘇軍的襲擾,冬季的第一場暴風雪也襲擊了洛科季亞,德軍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昏暗的俄羅斯冬季簡直就是一個冰冷的地獄,狂風將細條狀的雪花卷上天空,像針一樣刺痛著她的雙眼,寒風簡直要鑽到她的腦海裏。
清晨,冬季下雪天導致能見度非常低,艾麗卡拎著子彈袋從城鎮中心返迴樹林的散兵坑。這些零零散散的散兵坑就是德軍士兵們一夜的戰果,凍土層實在是太過堅硬,有些地方鐵鍬都下不去一尺,好在倉庫裏找到些用不著的210毫米阿道夫炮的炮彈,用炮彈將凍土整個炸開。
艾麗卡在樹林雪地上摔了一跤,這些粉狀雪花即使戰友走過也不會被壓實,而是像麵條一樣散開,不會給後麵的士兵任何踏足之處。挖散兵坑的時候被鐵鍬木柄上的木頭刺紮了一下,天氣太冷,摘下手套查看時,這種小傷口就直接凝血了。
克裏斯蒂安坐在一個長條狀的散兵坑裏,中間是一個簡易的機槍掩體,一塊門板蓋在了頂部看著頗為滑稽,架上沙袋。一個洗幹淨的蘇聯鋼盔裏裝滿了雪將其架在機槍巢底部的炭火上燒著,四周除了機槍口都用雪拍嚴實了,這種類似因紐特人雪屋的結構反而更容易保暖,在另一邊的普通散兵坑裏,德軍士兵們隻能用雨披蓋住頂部防止熱量的消散,班裏的人幹脆全都聚在機槍掩體裏取暖,準備好自己的武器。
其中最難的就是艾麗卡的索米m31和克裏斯蒂安的mg34。mg34這個嬌貴貨色,沒有了東線的爛泥地,還有雪和低溫,多次的維護清洗讓防凍潤滑油不夠了,而普通的潤滑油會凍住,克裏斯蒂安隻能使用凡士林塗抹,將槍管還有槍機拆下來塞在自己的衣服保暖,等敵人來了再拿出來裝上。
mg34是物資的短缺和槍身設計,實在是無可奈何。那艾麗卡的索米m31堪稱血壓飆升器了。索米槍的設計本身沒問題。這玩意就是雪地作戰專精,部件不算多複雜,還有快拆結構,槍栓在後麵是一個類似直拉步槍的玩意,人機工程差但機匣兩側不開槽,不像mg34渾身都是孔洞,泥巴冰雪進去就罷工。
設計這彈鼓的人可真是個天才。先不提什麽彈鼓卡殼,彈藥供不上什麽的,畢竟艾麗卡也學精了,彈鼓不能裝太滿。
就來看芬蘭人莫爾納吧,索米彈鼓裝子彈先要把彈鼓蓋掀開,裏麵是一個螺旋結構,但不像dp機槍子彈是橫躺的,索米彈鼓子彈很逆天,是豎著裝的,彈底朝下,一顆一顆往裏麵塞,塞了8分鍾還不到40發子彈,塞到靠10分鍾的時候裝彈手打了個噴嚏。手裏的彈鼓晃了一下。
“阿秋!”
沒有蓋子固定的不算特別牢固的子彈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來。
“撒他那!”安蒂琳.莫爾納體驗到家鄉的槍的腦癱裝彈漲紅著臉就是一句芬蘭國罵。出現這種情況她就得重新裝,而另一邊的mg34的75發彈鼓已經裝好10個了。
索米還有另一款更逆天的40發彈鼓,是子彈頭朝下的,更是難上加難了,這麽好的槍就被這彈鼓毀了。鑒於布爾什維克的波波沙經常出現一樣的問題,很難不讓人懷疑波波沙的彈鼓就是俄國人圖省事copied的索米。
——————————————————
艾米莉亞上校坐在桶車上巡視著防禦陣地,三輛三號突擊炮停在公路旁,炮兵們正在挖掘著戰車掩體。
“早安,派伊芙少尉。”
“早安,長官。”
“從現在開始,你熱車了嗎?”
“沒有長官,我怕汽油不夠。”
“汽油我會再想想辦法的,建議每個小時讓戰車動一動,一是以防萬一,二是寒冷的氣溫會把發動機黏住,甚至會把汽油凍住,你們就要做好在蘇聯戰車麵前拿著噴槍烤化突擊炮油箱裏汽油的準備了。”
“是,長官!”
看著突擊炮兵拿出搖把,開始啟動突擊炮,冬季按下發動機氣門的一瞬間氣體衝過排氣門的響聲就像開炮一樣,惹的周圍的德軍士兵一陣騷動,桶車繼續沿著防線前進。
“安潔莉卡營長,把你們這邊的情況說給我聽。”
“上校,天亮的時候蘇軍進行了一輪炮擊,但沒有打中我們,偵察兵也沒有發現蘇軍炮兵部隊。我還試著收留了一些第7軍願意留下來的士兵,但他們同樣彈藥耗盡,沒有冬裝,當然這些人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說重點,安潔莉卡營長,你們的困難。”
“我們的人還是太少了,隻有散兵坑,而且真的很散,敵人可能會從縫隙裏溜進指揮所。”
就在這時一個人在散兵坑掀開蓋在身上的雨披,是瓦格納中尉。
“哦,早上好,瓦格納中尉!”
“瓦格納中尉有什麽要和上校說的嗎?”
“是,哎呀”後者用力從散兵坑裏麵爬出來,抖了抖身上的雪,“上校,我3點的時候去東邊的樹林,那裏距離村口就200米,發現那裏沒有一點人,我讓6名士兵帶著機槍在那裏挖散兵坑,不然蘇軍會通過樹林的掩護把大炮頂到我們臉上,分的實在是太散了。”
“守住戰線,一定要守住,安潔莉卡,每個隊伍的防線長度都是一樣的,這場雪短期還不會停,你們可別指望什麽空中支援,第九軍已經發布了全軍撤退的命令,並要求必要時可以丟棄重武器。撤退的道路就是你們背後的洛克季亞,蘇聯人會一路追擊。我的意思就是不僅是南麵,東麵也會有蘇軍攻過來,對麵有滑雪兵,戰車,大炮,守不住的話,整個第九軍也就玩完了。這些該死的老將軍,她們根本反應不過來,還在那裏憧憬著莫斯科呢,十分鍾前才發布撤退命令,要不是有我們,洛科季亞已經是蘇聯人的了。我會去找克萊恩中校有沒有多出來的炮兵,前線退下來的部隊不會少,我會試著收攏。”
看著桶車遠去,瓦格納中尉嘀咕著:“我不想和炮兵和潰兵一起戰鬥,她們隻會給我添亂,上校說了什麽嗎,安潔莉卡長官,就說了一句守住戰線,沒有補給沒有人,但是要守住,哈!第7軍出的亂子要我們來給他們擦屁股。”
“別抱怨了,現在整條戰線上都是亂子。”
“少尉,快過來!”洛科季亞的森林裏78偵察營的一名偵察兵發現了蘇軍部隊紮營地,她們將被白堊粉塗抹的雨披披在大衣外麵,遮住了德軍大衣那顯眼的灰黑色,頭盔也同樣用白堊粉塗抹。少尉通過望遠鏡看到了一群馬匹和人員站立在不遠處雪坡的積雪裏。
偵察兵們小心翼翼地借助著密林的掩護接近那些蘇軍,四下裏一片奇特的寂靜,周圍意外的沒有蘇聯人的說話聲。積雪掩蓋的森林,閃爍的光線下,這些俄國人一動不動,就像雕塑一樣,很是詭異。
“啊!!!”一名士兵一用力,大吼一聲,刺刀從灌木叢中伸出,刺向那坐在馬匹上的蘇聯人,但當刺刀碰到那蘇聯人背部的時候,竟然劃開了就像是擦到了鐵板。偵察兵直愣愣地摔在地上,預想中的槍林彈雨並沒有出現,那些蘇聯人還是一動不動。
少尉被驚呆了——這些馬匹和人員靜靜靠在一起,站在足足齊腰深的雪裏,就像是在休整一樣,但卻已經死去多時。德國人常常抱怨自己沒有專門的防凍機油,冬裝配發晚,大雪天在帳篷裏睡覺沒有溫暖的爐子和房屋,但這些蘇聯人似乎連帳篷都沒有。兩匹馬之間擠著3名士兵,應該是想借助馬肚子來取暖。都是打著夾板的傷員,不知道是不是蘇聯人拋棄了他們,沒有一個熬過零下40°的寒夜。
——————————————————
“該死的雪,這個該死的國家!”
但唿嘯的寒風淹沒了艾麗卡的咒罵,並將其吹的一幹二淨,不隻是蘇軍的襲擾,冬季的第一場暴風雪也襲擊了洛科季亞,德軍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昏暗的俄羅斯冬季簡直就是一個冰冷的地獄,狂風將細條狀的雪花卷上天空,像針一樣刺痛著她的雙眼,寒風簡直要鑽到她的腦海裏。
清晨,冬季下雪天導致能見度非常低,艾麗卡拎著子彈袋從城鎮中心返迴樹林的散兵坑。這些零零散散的散兵坑就是德軍士兵們一夜的戰果,凍土層實在是太過堅硬,有些地方鐵鍬都下不去一尺,好在倉庫裏找到些用不著的210毫米阿道夫炮的炮彈,用炮彈將凍土整個炸開。
艾麗卡在樹林雪地上摔了一跤,這些粉狀雪花即使戰友走過也不會被壓實,而是像麵條一樣散開,不會給後麵的士兵任何踏足之處。挖散兵坑的時候被鐵鍬木柄上的木頭刺紮了一下,天氣太冷,摘下手套查看時,這種小傷口就直接凝血了。
克裏斯蒂安坐在一個長條狀的散兵坑裏,中間是一個簡易的機槍掩體,一塊門板蓋在了頂部看著頗為滑稽,架上沙袋。一個洗幹淨的蘇聯鋼盔裏裝滿了雪將其架在機槍巢底部的炭火上燒著,四周除了機槍口都用雪拍嚴實了,這種類似因紐特人雪屋的結構反而更容易保暖,在另一邊的普通散兵坑裏,德軍士兵們隻能用雨披蓋住頂部防止熱量的消散,班裏的人幹脆全都聚在機槍掩體裏取暖,準備好自己的武器。
其中最難的就是艾麗卡的索米m31和克裏斯蒂安的mg34。mg34這個嬌貴貨色,沒有了東線的爛泥地,還有雪和低溫,多次的維護清洗讓防凍潤滑油不夠了,而普通的潤滑油會凍住,克裏斯蒂安隻能使用凡士林塗抹,將槍管還有槍機拆下來塞在自己的衣服保暖,等敵人來了再拿出來裝上。
mg34是物資的短缺和槍身設計,實在是無可奈何。那艾麗卡的索米m31堪稱血壓飆升器了。索米槍的設計本身沒問題。這玩意就是雪地作戰專精,部件不算多複雜,還有快拆結構,槍栓在後麵是一個類似直拉步槍的玩意,人機工程差但機匣兩側不開槽,不像mg34渾身都是孔洞,泥巴冰雪進去就罷工。
設計這彈鼓的人可真是個天才。先不提什麽彈鼓卡殼,彈藥供不上什麽的,畢竟艾麗卡也學精了,彈鼓不能裝太滿。
就來看芬蘭人莫爾納吧,索米彈鼓裝子彈先要把彈鼓蓋掀開,裏麵是一個螺旋結構,但不像dp機槍子彈是橫躺的,索米彈鼓子彈很逆天,是豎著裝的,彈底朝下,一顆一顆往裏麵塞,塞了8分鍾還不到40發子彈,塞到靠10分鍾的時候裝彈手打了個噴嚏。手裏的彈鼓晃了一下。
“阿秋!”
沒有蓋子固定的不算特別牢固的子彈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來。
“撒他那!”安蒂琳.莫爾納體驗到家鄉的槍的腦癱裝彈漲紅著臉就是一句芬蘭國罵。出現這種情況她就得重新裝,而另一邊的mg34的75發彈鼓已經裝好10個了。
索米還有另一款更逆天的40發彈鼓,是子彈頭朝下的,更是難上加難了,這麽好的槍就被這彈鼓毀了。鑒於布爾什維克的波波沙經常出現一樣的問題,很難不讓人懷疑波波沙的彈鼓就是俄國人圖省事copied的索米。
——————————————————
艾米莉亞上校坐在桶車上巡視著防禦陣地,三輛三號突擊炮停在公路旁,炮兵們正在挖掘著戰車掩體。
“早安,派伊芙少尉。”
“早安,長官。”
“從現在開始,你熱車了嗎?”
“沒有長官,我怕汽油不夠。”
“汽油我會再想想辦法的,建議每個小時讓戰車動一動,一是以防萬一,二是寒冷的氣溫會把發動機黏住,甚至會把汽油凍住,你們就要做好在蘇聯戰車麵前拿著噴槍烤化突擊炮油箱裏汽油的準備了。”
“是,長官!”
看著突擊炮兵拿出搖把,開始啟動突擊炮,冬季按下發動機氣門的一瞬間氣體衝過排氣門的響聲就像開炮一樣,惹的周圍的德軍士兵一陣騷動,桶車繼續沿著防線前進。
“安潔莉卡營長,把你們這邊的情況說給我聽。”
“上校,天亮的時候蘇軍進行了一輪炮擊,但沒有打中我們,偵察兵也沒有發現蘇軍炮兵部隊。我還試著收留了一些第7軍願意留下來的士兵,但他們同樣彈藥耗盡,沒有冬裝,當然這些人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說重點,安潔莉卡營長,你們的困難。”
“我們的人還是太少了,隻有散兵坑,而且真的很散,敵人可能會從縫隙裏溜進指揮所。”
就在這時一個人在散兵坑掀開蓋在身上的雨披,是瓦格納中尉。
“哦,早上好,瓦格納中尉!”
“瓦格納中尉有什麽要和上校說的嗎?”
“是,哎呀”後者用力從散兵坑裏麵爬出來,抖了抖身上的雪,“上校,我3點的時候去東邊的樹林,那裏距離村口就200米,發現那裏沒有一點人,我讓6名士兵帶著機槍在那裏挖散兵坑,不然蘇軍會通過樹林的掩護把大炮頂到我們臉上,分的實在是太散了。”
“守住戰線,一定要守住,安潔莉卡,每個隊伍的防線長度都是一樣的,這場雪短期還不會停,你們可別指望什麽空中支援,第九軍已經發布了全軍撤退的命令,並要求必要時可以丟棄重武器。撤退的道路就是你們背後的洛克季亞,蘇聯人會一路追擊。我的意思就是不僅是南麵,東麵也會有蘇軍攻過來,對麵有滑雪兵,戰車,大炮,守不住的話,整個第九軍也就玩完了。這些該死的老將軍,她們根本反應不過來,還在那裏憧憬著莫斯科呢,十分鍾前才發布撤退命令,要不是有我們,洛科季亞已經是蘇聯人的了。我會去找克萊恩中校有沒有多出來的炮兵,前線退下來的部隊不會少,我會試著收攏。”
看著桶車遠去,瓦格納中尉嘀咕著:“我不想和炮兵和潰兵一起戰鬥,她們隻會給我添亂,上校說了什麽嗎,安潔莉卡長官,就說了一句守住戰線,沒有補給沒有人,但是要守住,哈!第7軍出的亂子要我們來給他們擦屁股。”
“別抱怨了,現在整條戰線上都是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