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蘇軍狙擊手被幹掉後,阿爾弗雷德就趕緊讓突擊炮把重傷員帶到城裏去,就現在這個狀況,她的那條腿應該保不住了,但也是幸運的,至少命沒有丟掉。幾名士兵把費雪上尉的屍體拖了出來。哎,可憐的克裏絲汀費雪上尉,原本是“十萬國防軍”裏專門保留的種子士官,西班牙內戰的時候就參加了禿鷹軍團,第5步兵師的精英,東線開戰前才被安潔莉卡靠人脈調過來。西班牙,波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南斯拉夫都走過來了,沒想到是在洗澡的時候死在了一名普通蘇軍狙擊手手上。這狙擊手也是狠,上尉是右胸中彈,最後應該還是窒息死的,子彈竟然從牆壁磚塊的一處縫隙裏鑽了進去。
不管怎麽說,人死不能複生。看著上尉的屍體被抬上車和普通士兵混在一起,艾麗卡心想著,隻要麗塔中士給自己下令就夠了,其他什麽也不管,在這樣看來犧牲一個連長和犧牲一個普通士兵似乎差別也不大,反正死的不要是自己小隊的人就行,對,不要是自己熟悉的人,她就可以當沒看見,了不得表明同情一下。
而在此刻的78步兵師指揮部
“第4集團軍調令,鑒於莫吉廖夫的敵軍情況,為減少傷亡,進攻將轉為圍困,第23,第78步兵師作戰位置由維希法國誌願軍代替,德國軍隊除留下必要的保安部隊外,國防軍要在20號前離開莫吉廖夫,前往羅斯拉夫爾休整補充人員裝備損失,下一個目的地是葉利尼亞。”
“迴電元帥,78步兵師遵命!全軍將在柏林時間4點拔營。”
預料中要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克魯格元帥是對的,古德裏安沒有機會也沒有實力來說服元首放棄南下。元首很耐心地聽古德裏安說了一個多小時南下的烏克蘭的弊端,然後當著okw(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全體人員的麵將簽滿中央集團軍群高級將領名字的文件扔在地上,大聲咆哮:
“我的將軍們對戰爭經濟學一無所知!”
7月第聶伯河戰役開始的時候,在東線沒有一名將軍會對斯摩棱斯克的下一個目標感到疑惑,莫斯科是蘇維埃帝國的首腦,心髒,各條鐵路聚集之地。所有人都熟讀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龐大的俄羅斯帝國不是一個能被征服的國家。一場延伸至這個國家心髒的巨變是必要的。隻有對莫斯科進行一次有效打擊,拿破侖波拿巴才有希望。”所有人都認為對莫斯科的打擊絕對可以動搖俄羅斯帝國的根基,促使這個國家發生叛亂,分裂,最後掃除政權。拿破侖皇帝是正確的,他失敗的原因在於其兵力不足,沒有預測到俄羅斯軍隊的撤退,還有沙皇和俄羅斯人民之間特殊的堅定且不可動搖的關係。但現在俄國人並沒有大規模的撤離到那廣袤的腹地,德軍已經證明比蘇軍更優秀,俄國老百姓也並不是特別喜歡布爾什維克,在北方的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南方的烏克蘭,德軍甚至扮演了解放者,那既然沒有問題,那為什麽不到莫斯科去呢?戰功榮耀就在眼前。
“我們要去哪裏,長官。”
“葉利尼亞。”
“是要發動進攻了!”
“不是,是我們防守,蘇聯人發動反擊。”
經過充分修整和補充的78步兵師從羅斯拉夫爾出發,經過幾天的跋涉,抵達葉利尼亞北部,德軍在7月中旬拿下了這個計劃之中的跳板,蘇軍在此處投入大量兵力反擊,葉利尼亞北角丟下了上萬具蘇軍屍體,德軍將其稱唿為“墓地之角”,葉麗尼亞突出部告急,第4集團軍終於同意將78步兵師劃分給20軍指揮,接替原本駐守在此已經疲憊不堪的15步兵師。後者皆為身經百戰的老兵,已經在葉利尼亞從7月30日抵抗到了8月12日,擋住了蘇軍3個步兵師的輪番進攻,僅丟失了500平方米的土地,但這也是蘇軍在斯摩棱斯克方向投入反攻以來首次收複領土。武裝黨衛軍“帝國”和國防軍“大德意誌”團被調走,由292步兵師接替。
“葉利尼亞突出部是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計劃中的跳板之一,離蘇聯心髒185英裏,蘇聯投入反擊的是新組建的預備隊方麵軍,指揮員蘇聯大將朱可夫,我們要防守的地區要麵對的是蘇聯拉庫金上將24集團軍的8個師,是不是聽起來很離譜。好消息嘛也不是沒有,這一次我們隻需要防禦不到7公裏寬的防線,而且根據來自第20軍瑪特納將軍的消息,拉庫金的部隊都是新臨時拿預備役組建的,沒有特別強大的戰鬥力。我們要麵對的是蘇聯105裝甲旅,107和100步兵師,還有103步兵師129步兵師殘部作為預備隊,胡亂拚起來蘇軍士兵數量也隻是3倍於我們,而且國防軍137步兵師將與我們並肩作戰。”78步兵師加侖坎普炮兵少將正在和各團長討論著應對方法。
“額,我覺得1比8要比什麽人數3倍更能安慰人呀,將軍,您說1比8,我還能用蘇軍兵力不足,都是缺斤少兩的架子師來自我安慰一下。”215團暴躁團長提戈爾少校的名字諧音“老虎”,但在加倫坎普麵前安靜的像個小貓。
“這個問題還得問195團艾米莉亞上校大人,我們的教書匠不是在俄國呆了那麽長時間,對俄國軍隊的戰法肯定比我們了解。”說這話的是麗莎恩格爾中校,由於年齡大喜歡擺資曆在78步兵師中被戲稱“大媽”。
“葉利尼亞地勢起伏不定,非常適合防守,但根據15步兵師原先的防禦部署外加上我在18日進行了一次前進偵查,原本的防線主要由一些互不相連的散兵坑構成,構築後方陣地也不完善,在蘇軍非常有可能進攻的方向也沒有布置鐵絲網,地雷特別少,我認為可以作出以下改動,防禦陣地再向後退,集中防守東南高地15步兵師‘路德維希’炮兵陣地,西北高地森林獵人小屋,最後才是南部沿著莫斯科公路的居民點,加固在那裏的工事,並在後方建立一條新的縱深防線。高地上都為密林,蘇軍坦克將難以展開,肯定會沿著公路前進,而公路到2側的高地和南部城鎮最窄的地方均不到2公裏,都在88毫米高射炮的有效射程內,最大程度抵消其裝甲優勢。”
“老師的意思是放蘇聯人進來,在公路兩側的高地上布置反坦克炮陣地,無論怎麽機動蘇聯人總有側麵對著我們。我們的pak38反坦克炮無法擊穿蘇聯人新型坦克的正麵,但如果從側麵效果就會好很多,這樣子的話,就不需要讓我的大炮冒著被擊毀的危險,拉到前線直射敵軍坦克。”
“艾米莉亞上校,你想的這麽簡單,拉庫金怎麽可能不知道,他肯定會先想辦法攻擊拿下兩側的高地,再沿著公路發動進攻,到那個時候,我們在莫斯科公路的整個防禦陣地都在那高地的注視之下,俄國人如果在高地上架上大炮,我們的架設單位即使做的偽裝再好,開火後都不知道能不能活過5分鍾。”
“俄國人沒有組建專門的突擊戰鬥群的習慣,至少現在沒有,比如在戰術上她們似乎很反感我提出的坦克騎兵概念,那些刻板的蘇聯教官們總認為普通的部隊不需要專門的訓練做大車跟著坦克也一樣可以達到效果,不然蘇聯人早就有自己的護衛擲彈兵了。沙俄元帥博羅西洛夫把步炮協同發揚光大,但在紅白戰爭到蘇波戰爭,再到西班牙內戰指導共和軍和國際縱隊,俄國人的步兵戰術似乎退迴去了,很簡單,炮兵打完就是一條戰線往上壓,壓不動就是炮兵再打一遍。還有所以我說防禦重點是‘路德維希’和‘森林獵人’而不是連著葉利尼亞的莫斯科公路。這2個地方絕對不能丟失。”艾米莉亞毫不掩飾地貶低自己十幾年前的同行。
“老師,聽說蘇聯高層把人命和裝備都看做轉瞬即逝的消耗品,她們鼓勵士兵衝鋒然後用刺刀和衝鋒槍戰鬥,而且沙皇的兩腳羊壓路機,還可以發揮人數上的優勢,我軍班組火力主要依靠機槍,遠距離可以壓製蘇軍,但密林戰鬥,交戰距離都不足200米,無論是在納利伯克森林交戰還是莫吉廖夫的廢墟,近戰都吃了蘇聯人不少虧。”
“俄國人森林作戰確實很強,但你們都沒有考慮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空軍,中央集團軍群裝甲主力已經南下烏克蘭,第2航空隊將會全力支援裝甲部隊,我們很有可能將在這幾天失去葉利尼亞的製空權,在密林的掩護下,蘇軍進攻時,空軍將無法投彈和近距離支援,除了敵軍坦克移動受限,偵察機對於炮兵的引導也會大打折扣。蘇聯炮兵信息化水平太低,大多數部隊都沒有配備電台,她們的炮兵戰術多為集中全軍炮火在進攻前進行長時間的殲滅射擊,一開始的炮火將會非常猛烈,但對於永久混凝土防禦工事群和地堡效果非常有限。我們作為主場,預先測定好大炮射擊參數,各團還有前線電台引導矯正,而蘇軍大炮群射擊雖然可以統一諸元但很容易暴露位置而且轉移困難,最後被我軍輕易觀測反製。蘇聯炮兵指揮官不是傻子,沒有前線匯報的精確射擊參數,密林交戰又如此之近,混亂的步炮協同很容易砸到自己人頭上。這樣對我們的架設反坦克炮威脅就沒那麽大了。”
“好了,就按艾米莉亞上校說的辦吧,剩下的就是3名團長的分配了,我們要在20日和21日夜晚完成和15步兵師的換防工作,大家很有幹勁,作為師長還是很欣慰,但我要告訴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這裏將是東線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中央集團軍群裝甲主力南下,在葉利尼亞隻有第10裝甲師還在這裏,而且損失較大,也就意味著一旦失利,將很難有裝甲部隊前來救火,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很好過。”
“那我就先開個頭,我的195團先挑‘路德維希’炮兵陣地。剩下的就請14團麗莎恩格爾中校和215團布利塔提戈爾少校分了,3個陣地3個團9個主力步兵營營接敵後以兩天為期限輪換,防守莫斯科公路的壓力較小要分一個營的預備隊出來,配合189突擊炮營專門組建2個戰鬥群作為預備力量給加侖坎普將軍親自調動,以支援‘路德維希’和‘森林獵人’。”
“上校這麽說的話,14步兵團麗莎恩格爾就選‘森林獵人’,哎呀,提戈爾少校,看來這次的大平原土木工程又得辛苦你了。”
不管怎麽說,人死不能複生。看著上尉的屍體被抬上車和普通士兵混在一起,艾麗卡心想著,隻要麗塔中士給自己下令就夠了,其他什麽也不管,在這樣看來犧牲一個連長和犧牲一個普通士兵似乎差別也不大,反正死的不要是自己小隊的人就行,對,不要是自己熟悉的人,她就可以當沒看見,了不得表明同情一下。
而在此刻的78步兵師指揮部
“第4集團軍調令,鑒於莫吉廖夫的敵軍情況,為減少傷亡,進攻將轉為圍困,第23,第78步兵師作戰位置由維希法國誌願軍代替,德國軍隊除留下必要的保安部隊外,國防軍要在20號前離開莫吉廖夫,前往羅斯拉夫爾休整補充人員裝備損失,下一個目的地是葉利尼亞。”
“迴電元帥,78步兵師遵命!全軍將在柏林時間4點拔營。”
預料中要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克魯格元帥是對的,古德裏安沒有機會也沒有實力來說服元首放棄南下。元首很耐心地聽古德裏安說了一個多小時南下的烏克蘭的弊端,然後當著okw(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全體人員的麵將簽滿中央集團軍群高級將領名字的文件扔在地上,大聲咆哮:
“我的將軍們對戰爭經濟學一無所知!”
7月第聶伯河戰役開始的時候,在東線沒有一名將軍會對斯摩棱斯克的下一個目標感到疑惑,莫斯科是蘇維埃帝國的首腦,心髒,各條鐵路聚集之地。所有人都熟讀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龐大的俄羅斯帝國不是一個能被征服的國家。一場延伸至這個國家心髒的巨變是必要的。隻有對莫斯科進行一次有效打擊,拿破侖波拿巴才有希望。”所有人都認為對莫斯科的打擊絕對可以動搖俄羅斯帝國的根基,促使這個國家發生叛亂,分裂,最後掃除政權。拿破侖皇帝是正確的,他失敗的原因在於其兵力不足,沒有預測到俄羅斯軍隊的撤退,還有沙皇和俄羅斯人民之間特殊的堅定且不可動搖的關係。但現在俄國人並沒有大規模的撤離到那廣袤的腹地,德軍已經證明比蘇軍更優秀,俄國老百姓也並不是特別喜歡布爾什維克,在北方的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南方的烏克蘭,德軍甚至扮演了解放者,那既然沒有問題,那為什麽不到莫斯科去呢?戰功榮耀就在眼前。
“我們要去哪裏,長官。”
“葉利尼亞。”
“是要發動進攻了!”
“不是,是我們防守,蘇聯人發動反擊。”
經過充分修整和補充的78步兵師從羅斯拉夫爾出發,經過幾天的跋涉,抵達葉利尼亞北部,德軍在7月中旬拿下了這個計劃之中的跳板,蘇軍在此處投入大量兵力反擊,葉利尼亞北角丟下了上萬具蘇軍屍體,德軍將其稱唿為“墓地之角”,葉麗尼亞突出部告急,第4集團軍終於同意將78步兵師劃分給20軍指揮,接替原本駐守在此已經疲憊不堪的15步兵師。後者皆為身經百戰的老兵,已經在葉利尼亞從7月30日抵抗到了8月12日,擋住了蘇軍3個步兵師的輪番進攻,僅丟失了500平方米的土地,但這也是蘇軍在斯摩棱斯克方向投入反攻以來首次收複領土。武裝黨衛軍“帝國”和國防軍“大德意誌”團被調走,由292步兵師接替。
“葉利尼亞突出部是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計劃中的跳板之一,離蘇聯心髒185英裏,蘇聯投入反擊的是新組建的預備隊方麵軍,指揮員蘇聯大將朱可夫,我們要防守的地區要麵對的是蘇聯拉庫金上將24集團軍的8個師,是不是聽起來很離譜。好消息嘛也不是沒有,這一次我們隻需要防禦不到7公裏寬的防線,而且根據來自第20軍瑪特納將軍的消息,拉庫金的部隊都是新臨時拿預備役組建的,沒有特別強大的戰鬥力。我們要麵對的是蘇聯105裝甲旅,107和100步兵師,還有103步兵師129步兵師殘部作為預備隊,胡亂拚起來蘇軍士兵數量也隻是3倍於我們,而且國防軍137步兵師將與我們並肩作戰。”78步兵師加侖坎普炮兵少將正在和各團長討論著應對方法。
“額,我覺得1比8要比什麽人數3倍更能安慰人呀,將軍,您說1比8,我還能用蘇軍兵力不足,都是缺斤少兩的架子師來自我安慰一下。”215團暴躁團長提戈爾少校的名字諧音“老虎”,但在加倫坎普麵前安靜的像個小貓。
“這個問題還得問195團艾米莉亞上校大人,我們的教書匠不是在俄國呆了那麽長時間,對俄國軍隊的戰法肯定比我們了解。”說這話的是麗莎恩格爾中校,由於年齡大喜歡擺資曆在78步兵師中被戲稱“大媽”。
“葉利尼亞地勢起伏不定,非常適合防守,但根據15步兵師原先的防禦部署外加上我在18日進行了一次前進偵查,原本的防線主要由一些互不相連的散兵坑構成,構築後方陣地也不完善,在蘇軍非常有可能進攻的方向也沒有布置鐵絲網,地雷特別少,我認為可以作出以下改動,防禦陣地再向後退,集中防守東南高地15步兵師‘路德維希’炮兵陣地,西北高地森林獵人小屋,最後才是南部沿著莫斯科公路的居民點,加固在那裏的工事,並在後方建立一條新的縱深防線。高地上都為密林,蘇軍坦克將難以展開,肯定會沿著公路前進,而公路到2側的高地和南部城鎮最窄的地方均不到2公裏,都在88毫米高射炮的有效射程內,最大程度抵消其裝甲優勢。”
“老師的意思是放蘇聯人進來,在公路兩側的高地上布置反坦克炮陣地,無論怎麽機動蘇聯人總有側麵對著我們。我們的pak38反坦克炮無法擊穿蘇聯人新型坦克的正麵,但如果從側麵效果就會好很多,這樣子的話,就不需要讓我的大炮冒著被擊毀的危險,拉到前線直射敵軍坦克。”
“艾米莉亞上校,你想的這麽簡單,拉庫金怎麽可能不知道,他肯定會先想辦法攻擊拿下兩側的高地,再沿著公路發動進攻,到那個時候,我們在莫斯科公路的整個防禦陣地都在那高地的注視之下,俄國人如果在高地上架上大炮,我們的架設單位即使做的偽裝再好,開火後都不知道能不能活過5分鍾。”
“俄國人沒有組建專門的突擊戰鬥群的習慣,至少現在沒有,比如在戰術上她們似乎很反感我提出的坦克騎兵概念,那些刻板的蘇聯教官們總認為普通的部隊不需要專門的訓練做大車跟著坦克也一樣可以達到效果,不然蘇聯人早就有自己的護衛擲彈兵了。沙俄元帥博羅西洛夫把步炮協同發揚光大,但在紅白戰爭到蘇波戰爭,再到西班牙內戰指導共和軍和國際縱隊,俄國人的步兵戰術似乎退迴去了,很簡單,炮兵打完就是一條戰線往上壓,壓不動就是炮兵再打一遍。還有所以我說防禦重點是‘路德維希’和‘森林獵人’而不是連著葉利尼亞的莫斯科公路。這2個地方絕對不能丟失。”艾米莉亞毫不掩飾地貶低自己十幾年前的同行。
“老師,聽說蘇聯高層把人命和裝備都看做轉瞬即逝的消耗品,她們鼓勵士兵衝鋒然後用刺刀和衝鋒槍戰鬥,而且沙皇的兩腳羊壓路機,還可以發揮人數上的優勢,我軍班組火力主要依靠機槍,遠距離可以壓製蘇軍,但密林戰鬥,交戰距離都不足200米,無論是在納利伯克森林交戰還是莫吉廖夫的廢墟,近戰都吃了蘇聯人不少虧。”
“俄國人森林作戰確實很強,但你們都沒有考慮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空軍,中央集團軍群裝甲主力已經南下烏克蘭,第2航空隊將會全力支援裝甲部隊,我們很有可能將在這幾天失去葉利尼亞的製空權,在密林的掩護下,蘇軍進攻時,空軍將無法投彈和近距離支援,除了敵軍坦克移動受限,偵察機對於炮兵的引導也會大打折扣。蘇聯炮兵信息化水平太低,大多數部隊都沒有配備電台,她們的炮兵戰術多為集中全軍炮火在進攻前進行長時間的殲滅射擊,一開始的炮火將會非常猛烈,但對於永久混凝土防禦工事群和地堡效果非常有限。我們作為主場,預先測定好大炮射擊參數,各團還有前線電台引導矯正,而蘇軍大炮群射擊雖然可以統一諸元但很容易暴露位置而且轉移困難,最後被我軍輕易觀測反製。蘇聯炮兵指揮官不是傻子,沒有前線匯報的精確射擊參數,密林交戰又如此之近,混亂的步炮協同很容易砸到自己人頭上。這樣對我們的架設反坦克炮威脅就沒那麽大了。”
“好了,就按艾米莉亞上校說的辦吧,剩下的就是3名團長的分配了,我們要在20日和21日夜晚完成和15步兵師的換防工作,大家很有幹勁,作為師長還是很欣慰,但我要告訴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這裏將是東線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中央集團軍群裝甲主力南下,在葉利尼亞隻有第10裝甲師還在這裏,而且損失較大,也就意味著一旦失利,將很難有裝甲部隊前來救火,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很好過。”
“那我就先開個頭,我的195團先挑‘路德維希’炮兵陣地。剩下的就請14團麗莎恩格爾中校和215團布利塔提戈爾少校分了,3個陣地3個團9個主力步兵營營接敵後以兩天為期限輪換,防守莫斯科公路的壓力較小要分一個營的預備隊出來,配合189突擊炮營專門組建2個戰鬥群作為預備力量給加侖坎普將軍親自調動,以支援‘路德維希’和‘森林獵人’。”
“上校這麽說的話,14步兵團麗莎恩格爾就選‘森林獵人’,哎呀,提戈爾少校,看來這次的大平原土木工程又得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