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8章 媽媽,你就應該這樣多打扮
七零下鄉美人成了大院竹馬心尖寵 作者:魚骨咕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姨,還是我來吧。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們,今天就讓你們嚐嚐我的手藝。”
喬言心說著,擼起袖子,朝徐麗招手道:“麗麗,你陪我一起。”
畢竟喬言心對這裏不熟悉,廚房在哪兒,東西放在哪兒,她都不清楚,還得徐麗幫忙才行。
鄭佩蘭愣愣地看著,還沒想好說什麽,喬言心已經帶著徐麗去了小廚房。
算了,就讓她們年輕人做好了,她這兩天心情不好,對什麽都提不起興致來。
宋詩詩下班迴來時,就聽到主屋裏傳出嬉笑聲。
“鄭姨,你可真適合這個發型,好看得不得了。”
“真的嗎?我都一把年紀了,弄成這樣,別人不會笑話我吧?”
“鄭姨,你是不知道,現在沿海城市那邊,都流行這樣的發型,可時髦了。人家隻有羨慕的份,怎麽會笑話你呢?”
宋詩詩聽到喬言心的聲音,下意識朝東廂房望去。
東廂房門口還晾著些布巾。
看來喬言心今天是搬過來了。
但下一刻,宋詩詩想到自己的東西,之前還放在東廂房的。
她想去東廂房看看。
邁出去的腳,很快又收了迴來。
喬言心都搬進去了,裏麵大多都是喬言心的東西。
現在屋裏也沒人,她這麽進去,不太好。
宋詩詩直接推門進了主屋。
主屋裏原本說笑的三人聽到動靜,一齊轉頭朝她望來。
“乖,下班了?肚子餓了吧?飯菜已經做好了,咱們開飯吧。”
鄭佩蘭見到宋詩詩,第一反應就是宋詩詩工作累了一天,這會兒迴來,肚子也該餓了。
說著就起身往外走。
宋詩詩笑著拉住鄭佩蘭。
“媽,不急,你這頭發是喬姑娘給你做的?”
“是,我原本是不想弄的,言心和麗麗非拉著我,說試試看,我這……”
鄭佩蘭有些不好意思。
平時她比較節省,基本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
就更別說燙頭發和化妝了。
年輕的時候就沒弄過,這年紀大了,反而要扮俏,還是當著小輩們的麵,她簡直羞得不行。
“很好看,媽媽,你就應該這樣多打扮打扮自己。你要是再年輕個十來歲,肯定有不少年輕小夥追在後麵的。”
宋詩詩豎起大拇指。
她媽媽這麽好看,隻是以前為了家庭,才沒有打扮自己。
渣爹竟然為了別的女人,背叛媽媽。
她一定要想辦法讓媽媽和渣爹離婚,讓渣爹後悔哭鼻子去吧。
“你現在還學會調侃我了?嗯?”
鄭佩蘭作勢要打她,宋詩詩嬉笑著躲開。
“媽媽,喬姑娘今天剛搬進來,咱們得好好歡迎下人家,我去把之前存的酒拿出來,咱們喝一杯。”
宋詩詩說完,不等鄭佩蘭迴話,衝徐麗使了個眼色,轉身出去,往穿堂門走去。
鄭佩蘭不能喝酒,宋詩詩幹脆衝了杯麥乳精。
在小廚房裏,宋詩詩先是朝外看了一眼,確定喬言心沒有過來,這才小聲問:“麗麗,我放在東廂房的東西,你有幫我收拾出來嗎?”
“收了,鄭姨還特地叮囑我都檢查一遍,我把資料文件和你的被子衣服都拿去西廂房了。”
“西廂房?你把我東西都搬過去了,你住哪兒?”
宋詩詩原本是想喬言心搬過來之後,就去和鄭佩蘭住一個屋的,反正家裏的床也夠大,睡兩個人完全沒有問題。
“我也沒什麽東西,平時在屋裏,也挺多就是睡覺而已,我住旁邊的耳室就行。”
徐麗說完,見宋詩詩還想勸自己,徐麗繼續說:“你平時晚上還要工作,鄭姨心髒不好,晚上必須好好休息的,你和她睡在一起,肯定會影響鄭姨的,不如睡在西廂房。”
“可你平時不是也會織假發嗎?”
宋詩詩總覺得這樣不太好,耳室雖然能住,可偏小了點,而且徐麗是付了房租的,哪有人家付了錢的,還讓人家住小屋的道理?
“現在言心姐也住在這兒,她的東西都放東廂房的耳室了,我和她共用一個耳室就行,這樣還能跟她多學些東西呢。”
徐麗是真的不在意這些,宋詩詩對她已經夠好了。
雖說她是付了房租,可除了房租,吃穿用度,她基本都沒出過錢。
平時吃飯,都是宋詩詩和鄭佩蘭買的菜。
而她的衣服,也都是宋詩詩之前買給她的,還有蘇雅琴送的。
她哥給他寄的錢,她都存了起來。
徐麗堅持,宋詩詩也就沒再和她糾結這件事情。
算了,先這麽住吧,等手裏的錢寬裕些,她再考慮將四合院的布局重新整改一下。
現在的四合院適合以前的大戶人家,畢竟人家家裏是有養下人的。
但現在的四合院,幾乎都是自家人住。
其實後院也有房間,是以前丫鬟住的屋子。
宋詩詩其實是想把後院的空間利用起來的,但現在能力有限,還得再等等。
……
喬言心住進來後,徐麗出門的次數變少了很多。
她和喬言心接到單子,就給人上門服務,沒有接到單子,就在家裏製作護膚品。
徐麗專心跟著喬言心後麵學手藝,而喬言心一邊想辦法拓寬客戶群體,一邊研究出新品,吸引老顧客的關注。
鄭佩蘭就在家裏,沒事織點毛衣啥的,中間還迴了趟大院,去給石頭和喬言心宣傳去了。
而宋詩詩則每天按部就班地,除了工作就是在家忙著翻譯文件。
她和孟尋州自從上迴一起在孟家吃過飯後,已經差不多一周沒見過麵了。
不過孟尋州依然每隔兩天就給她寫封信,宋詩詩也會迴信,隻是迴信的頻率相對而言要少很多。
基本上孟尋州一周要寄至少三封信,而宋詩詩隻迴兩封。
主要是龔總那邊的翻譯人員減少,很多翻譯工作,就落到了宋詩詩的頭上。
這天下班,宋詩詩路過大門口的時候,看門大爺叫住了她。
“宋同誌,這邊有你的信。”
信?
孟尋州的信從不寄到她的單位,以前是寄到大院,現在都是寄到四合院。
“哦,好,謝謝您。”
宋詩詩客氣地同看門大爺道了謝,走過去接過信。
上麵寫的寄件地址是懷青大隊。
在懷青能給她寫信的,除了趙木匠,就隻剩楊慧芳了。
喬言心說著,擼起袖子,朝徐麗招手道:“麗麗,你陪我一起。”
畢竟喬言心對這裏不熟悉,廚房在哪兒,東西放在哪兒,她都不清楚,還得徐麗幫忙才行。
鄭佩蘭愣愣地看著,還沒想好說什麽,喬言心已經帶著徐麗去了小廚房。
算了,就讓她們年輕人做好了,她這兩天心情不好,對什麽都提不起興致來。
宋詩詩下班迴來時,就聽到主屋裏傳出嬉笑聲。
“鄭姨,你可真適合這個發型,好看得不得了。”
“真的嗎?我都一把年紀了,弄成這樣,別人不會笑話我吧?”
“鄭姨,你是不知道,現在沿海城市那邊,都流行這樣的發型,可時髦了。人家隻有羨慕的份,怎麽會笑話你呢?”
宋詩詩聽到喬言心的聲音,下意識朝東廂房望去。
東廂房門口還晾著些布巾。
看來喬言心今天是搬過來了。
但下一刻,宋詩詩想到自己的東西,之前還放在東廂房的。
她想去東廂房看看。
邁出去的腳,很快又收了迴來。
喬言心都搬進去了,裏麵大多都是喬言心的東西。
現在屋裏也沒人,她這麽進去,不太好。
宋詩詩直接推門進了主屋。
主屋裏原本說笑的三人聽到動靜,一齊轉頭朝她望來。
“乖,下班了?肚子餓了吧?飯菜已經做好了,咱們開飯吧。”
鄭佩蘭見到宋詩詩,第一反應就是宋詩詩工作累了一天,這會兒迴來,肚子也該餓了。
說著就起身往外走。
宋詩詩笑著拉住鄭佩蘭。
“媽,不急,你這頭發是喬姑娘給你做的?”
“是,我原本是不想弄的,言心和麗麗非拉著我,說試試看,我這……”
鄭佩蘭有些不好意思。
平時她比較節省,基本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
就更別說燙頭發和化妝了。
年輕的時候就沒弄過,這年紀大了,反而要扮俏,還是當著小輩們的麵,她簡直羞得不行。
“很好看,媽媽,你就應該這樣多打扮打扮自己。你要是再年輕個十來歲,肯定有不少年輕小夥追在後麵的。”
宋詩詩豎起大拇指。
她媽媽這麽好看,隻是以前為了家庭,才沒有打扮自己。
渣爹竟然為了別的女人,背叛媽媽。
她一定要想辦法讓媽媽和渣爹離婚,讓渣爹後悔哭鼻子去吧。
“你現在還學會調侃我了?嗯?”
鄭佩蘭作勢要打她,宋詩詩嬉笑著躲開。
“媽媽,喬姑娘今天剛搬進來,咱們得好好歡迎下人家,我去把之前存的酒拿出來,咱們喝一杯。”
宋詩詩說完,不等鄭佩蘭迴話,衝徐麗使了個眼色,轉身出去,往穿堂門走去。
鄭佩蘭不能喝酒,宋詩詩幹脆衝了杯麥乳精。
在小廚房裏,宋詩詩先是朝外看了一眼,確定喬言心沒有過來,這才小聲問:“麗麗,我放在東廂房的東西,你有幫我收拾出來嗎?”
“收了,鄭姨還特地叮囑我都檢查一遍,我把資料文件和你的被子衣服都拿去西廂房了。”
“西廂房?你把我東西都搬過去了,你住哪兒?”
宋詩詩原本是想喬言心搬過來之後,就去和鄭佩蘭住一個屋的,反正家裏的床也夠大,睡兩個人完全沒有問題。
“我也沒什麽東西,平時在屋裏,也挺多就是睡覺而已,我住旁邊的耳室就行。”
徐麗說完,見宋詩詩還想勸自己,徐麗繼續說:“你平時晚上還要工作,鄭姨心髒不好,晚上必須好好休息的,你和她睡在一起,肯定會影響鄭姨的,不如睡在西廂房。”
“可你平時不是也會織假發嗎?”
宋詩詩總覺得這樣不太好,耳室雖然能住,可偏小了點,而且徐麗是付了房租的,哪有人家付了錢的,還讓人家住小屋的道理?
“現在言心姐也住在這兒,她的東西都放東廂房的耳室了,我和她共用一個耳室就行,這樣還能跟她多學些東西呢。”
徐麗是真的不在意這些,宋詩詩對她已經夠好了。
雖說她是付了房租,可除了房租,吃穿用度,她基本都沒出過錢。
平時吃飯,都是宋詩詩和鄭佩蘭買的菜。
而她的衣服,也都是宋詩詩之前買給她的,還有蘇雅琴送的。
她哥給他寄的錢,她都存了起來。
徐麗堅持,宋詩詩也就沒再和她糾結這件事情。
算了,先這麽住吧,等手裏的錢寬裕些,她再考慮將四合院的布局重新整改一下。
現在的四合院適合以前的大戶人家,畢竟人家家裏是有養下人的。
但現在的四合院,幾乎都是自家人住。
其實後院也有房間,是以前丫鬟住的屋子。
宋詩詩其實是想把後院的空間利用起來的,但現在能力有限,還得再等等。
……
喬言心住進來後,徐麗出門的次數變少了很多。
她和喬言心接到單子,就給人上門服務,沒有接到單子,就在家裏製作護膚品。
徐麗專心跟著喬言心後麵學手藝,而喬言心一邊想辦法拓寬客戶群體,一邊研究出新品,吸引老顧客的關注。
鄭佩蘭就在家裏,沒事織點毛衣啥的,中間還迴了趟大院,去給石頭和喬言心宣傳去了。
而宋詩詩則每天按部就班地,除了工作就是在家忙著翻譯文件。
她和孟尋州自從上迴一起在孟家吃過飯後,已經差不多一周沒見過麵了。
不過孟尋州依然每隔兩天就給她寫封信,宋詩詩也會迴信,隻是迴信的頻率相對而言要少很多。
基本上孟尋州一周要寄至少三封信,而宋詩詩隻迴兩封。
主要是龔總那邊的翻譯人員減少,很多翻譯工作,就落到了宋詩詩的頭上。
這天下班,宋詩詩路過大門口的時候,看門大爺叫住了她。
“宋同誌,這邊有你的信。”
信?
孟尋州的信從不寄到她的單位,以前是寄到大院,現在都是寄到四合院。
“哦,好,謝謝您。”
宋詩詩客氣地同看門大爺道了謝,走過去接過信。
上麵寫的寄件地址是懷青大隊。
在懷青能給她寫信的,除了趙木匠,就隻剩楊慧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