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提多蘭至長安這些時日,皆時常出入大司馬府。但見劉和有閑暇之時,便纏著劉和左右。住在大司馬府的郭嘉賈詡等人見狀,知曉欒提多蘭的心思。而劉和,也漸漸察覺多蘭不對勁。許褚典韋二人,自然也能看明白情況。故而劉和,時常避開多蘭。


    過了數日,左慈與蔡琰一行人,行至長安城。典韋許久未見妻兒,故而一早,便在長安東門等待。劉和將朝堂諸事處理完之後。便立馬與許褚出宮,趕迴大司馬府。


    不多時,劉和便見到蔡琰站在院中,正與春兒錦兒,收拾行李。錦兒見到劉和,便提醒蔡琰。蔡琰剛轉過身去,便被劉和一把抱起。劉和朗笑不止,蔡琰亦深情看向劉和。


    正在此時,許褚發現身後,站著欒提多蘭,不知其何時來此的。多蘭遠遠望著劉和,抱起蔡琰開懷暢笑。以往臉上掛著的笑容,此刻皆消失不見。


    片刻之後,文錦也發現不遠處。站著一名穿著華麗的胡女,以及身後跟著的兩名侍女,春兒此時也望向多蘭。典韋已然私下裏,將多蘭之事,告知了春兒。


    不多時,蔡琰也發現院門外,一名胡女正望向自己這邊。遂讓劉和將自己放下來!劉和迴頭望了一眼,便開口向蔡琰說道:琰兒,其名欒提多蘭,乃是南匈奴單於,欒提於夫羅之妹。於夫羅派遣其弟欒提唿廚泉,至長安覲拜陛下。多蘭其未曾來過長安,故而此番,便隨其兄至長安。為夫與唿廚泉,於夫羅二人,交情匪淺。而多蘭也在長安,人生地不熟,故而這些時日,多蘭時常出入府內。


    蔡琰聽罷,微笑的點點頭。然後緩步朝向多蘭走去,劉和則跟在蔡琰身後。待蔡琰行至多蘭身前,朝向多蘭行禮說道:聞聽多蘭妹妹,至長安許久。明日可有時間,帶姐姐也逛逛長安街市?


    多蘭聞言一愣,遂迴道:好。蔡琰微笑的說道:姐姐已然吩咐準備酒宴,多蘭妹妹既至府上,便暫且留下飲宴吧。多蘭點點頭!蔡琰便拉著多蘭,往院內走去,並未理會劉和。


    劉和想開口說些什麽,然卻想不出什麽話來。待蔡琰與多蘭等女眷走遠,劉和死死盯了典韋一眼。典韋見狀,假裝沒看見,轉身迴屋抱典滿去了。


    此番文聘派遣二百武卒,護衛蔡琰左慈等人。故而,左慈還帶了兩百壇五糧漿至長安。臨近天黑之時,蔡邕,盧植,荀彧等眾多大臣,皆陸續行至大司馬府。


    這些人皆聞聽,鄴城運了不少五糧漿來。今夜齊聚大司馬府,大多皆對美酒,甚饞矣!待酒宴開始之後,劉和麾下這些文武與諸多朝臣,便皆開懷暢飲起來。僅一夜,便喝掉三壇五糧漿。一半文武,皆是被劉和安排人,送迴各家府上的。


    待劉和與蔡琰二人,迴到房間之後。劉和便向蔡琰,解釋多蘭的事情,讓蔡琰莫要誤會自己。蔡琰見狀,微微一笑。劉和遂將蔡琰攬入懷中,與蔡琰四目相對。蔡琰說道:錦兒如今,已滿十六矣!而妾身一直,未曾為夫君誕下兒女。不若夫君將錦兒,納為妾室如何?


    劉和迴道:春兒錦兒,雖名為琰兒侍女,然琰兒與為夫,皆當二人作小妹一般。不若讓錦兒,如春兒那般,自行挑選夫婿,如何?蔡琰聞言,便不再多言。當夜,劉和再次感受到久違的柔情。


    翌日,欒提多蘭行至大司馬府。蔡琰便帶春兒錦兒,與多蘭一起往長安街市走去。劉和便讓典韋帶幾名虎士,隨行護衛左右。隨後,劉和便與許褚往尚書台而去。


    左慈昨日,便將河北與中原的情況,告知劉和。這兩地的糧食收成,比之以往,減產三成左右。青州諸縣,由於深受黃巾之害,故而所收的糧食,仍舊無法養活青州百姓。好在劉虞與兗州的幾位太守,籌集了一些糧食運至青州。想來隻要撐過今年,青州便可解決糧荒。而河北與中原二地,已然有雨降下。想來旱情,不久便會過去。


    於吉這些時日,一直在城外觀測。如今河北與中原,已然有雨降下。唯獨關中之地,仍舊未見雨水。若再過數月,依舊不下雨。怕是來年,關中定然顆粒無收。屆時關中諸地的災民,比之今年更甚。故而左慈,也隨於吉一起行至長安城外。內心也憂心不已!


    劉和行至尚書台,荀彧等人,也知曉了河北與中原的情況。如今,眾人也皆憂心關中。劉和遂打算,從冀州兗州收成裏,撥出三成調至洛陽糧倉。以應對關中缺糧情況。再派人去荊揚二州,購置一些糧食。


    荀彧說道:如今旱災之事,想必已然傳至荊揚之地。糧食定然大幅上漲,若欲從二州購置糧食,想必需要大量錢財。如今長安府庫內,隻剩五萬餘金。怕是杯水車薪!眾人亦認同荀彧所言。而此時署吏來報,言說欒提唿廚泉,行至尚書台門外請見。劉和便讓人領其進來。


    片刻之後,唿廚泉見到眾人。便先拱手向眾人行禮,然後開口說道:兄長遣人給大司馬送來書信,聞聽大司馬在尚書台,故而便至此處。劉和遂行至唿廚泉身前,接過書信。打開細看之後,劉和麵露複雜之色。


    唿廚泉見狀,便拱手辭別眾人而去。不多時,荀彧行至劉和身前,開口詢問。劉和便將書信,遞給荀彧。片刻之後,荀彧嗬嗬笑道:於夫羅單於既有此意,亦好事矣!大司馬不若答應其便可。眾人見荀彧如此說,便皆行至荀彧身前。荀彧遂將書信遞給眾人。


    不多時,尚書台眾人皆勸劉和,答應於夫羅所言之事。荀彧說道:欒提多蘭身份貴重,且於夫羅能以萬匹胡馬,作為嫁妝。亦能看出,其乃誠心與大司馬結親也。


    楊修也說道:文若所言不錯,如今幽州的公孫氏作亂。若得於夫羅相助,想來日後大司馬揮軍北上之時,能有不小助力。眾人也認同楊修所言,故而紛紛勸劉和答應此事。


    臨近天黑之時,蔡琰與多蘭一行人,才迴至大司馬府。多蘭與蔡琰交談了幾句,便辭別蔡琰迴驛館去了。唿廚泉見多蘭迴來,便將今日之事,告知多蘭。多蘭滿眼期待的問唿廚泉,劉和是否同意此事。唿廚泉搖搖頭,表示不知。多蘭內心,便有些忐忑起來。


    劉和遂將今日之事,告知蔡琰。蔡琰遂對劉和笑道:妾身今日,已問過多蘭妹妹。問其是否願意,嫁予夫君為妾。夫君可知多蘭如何迴答?


    劉和搖搖頭。蔡琰說道:多蘭言說,其自少時,便時常從二位兄長口中,聞聽夫君之事。故而多蘭,十分期盼能見到夫君。如今至長安之後,與夫君相處日久。內心,早已對夫君愛慕不已。隻不過,多蘭妹妹擔心,夫君是否會介意,其匈奴女子身份。


    劉和遂問道:琰兒,為夫若娶多蘭,琰兒莫非不會傷心乎?蔡琰微微笑道:妾身為何要傷心?多蘭性情天真爛漫,亦非精於算計之人。若夫君能娶多蘭,妾身也為夫君高興。


    劉和聽罷,盯著蔡琰雙眼說道:原來為夫在琰兒心中,並非如琰兒在為夫心中這般。為夫心中,從來隻有琰兒一人。蔡琰笑道:夫君說起情言來,當真順暢。這些情言,還是讓多蘭妹妹聽吧。劉和嗬嗬笑道:為夫這些情言,隻有琰兒能聽。說罷,抱住琰兒親昵。


    第二日,欒提多蘭行至大司馬府。從蔡琰口中得知,劉和已出府,便也打算離開。然蔡琰叫住多蘭,然後拉著多蘭進屋。與多蘭講了許多私密話。多蘭得知,劉和願意娶自己,內心激動不已。


    過了半日,劉和至驛館見唿廚泉。將納欒提多蘭為妾之事告知。然後問唿廚泉,是否能接受多蘭為妾之事。唿廚泉並無異議,遂與劉和商議了片刻。待定下時日之後,便正式與多蘭行禮。唿廚泉隨後,便寫了書信,派人快馬迴報於夫羅。


    而劉和與於夫羅結親之事,第二日便在長安城傳開了。劉和讓左慈於吉二人,挑選一個日子。片刻之後,便有很多請柬,送至長安各大府上。眾人便開始備禮,參加一月之後的納妾禮。劉和讓於吉,提煉二千斤精鹽出來。準備作為禮物,讓唿廚泉帶給於夫羅。


    過了數日,左慈推測七日之內,關中便有雨降下。於吉也推算許久,也認同左慈所言。然左慈心中,生出一個想法來。打算趁此機會,將劉和推上神壇。遂將想法,與於吉商議。


    於吉聞聽之後,勸左慈三思。左慈說道:師弟,吾二人壽數已然不多。此生想必未能見到,主公掃清六合,席卷八荒之日。若放棄此等良機,日後亦追悔不及也。於吉見左慈心意已決,便也同意左慈所言。


    當夜,左慈於吉二人行至劉和身前。左慈告知劉和,打算設壇,乞風求雨。劉和聞言,嗬嗬笑道:老道士,汝莫非真會仙術否?


    左慈迴道:道家諸多奇門之術,皆乃不傳之秘。乞風求雨乃諸多秘術之一爾!劉和說道:汝既有此神通,何以方今才言明?左慈迴道:此秘法須借助天象,故而至今才言說此事。


    於吉也點點頭,聲稱左慈所言不假。劉和雖然不信這些神鬼之事,然卻也同意二人所言。關中許久不曾下雨,百姓心中,多半也生出神鬼之憂。左慈於吉二人,便讓劉和派人,在東市與桂宮,北宮,交叉的中間地帶,搭建一座五丈高的求雨台。劉和便答應左慈,自己明日便會安排。


    第二日,劉和派人在左慈交代的地方,搭建高台,用以求雨。僅過了一日,長安城附近百姓,便皆聞聽此事。劉和也將這件事,告知了荀彧等人。亦是希望此舉,能稍加安撫關中百姓之心。荀彧等人,並未反對。


    而當高台搭好之後,左慈便身穿道袍,登上高台作法。於吉則在台下,輔助左慈。長安不少百姓,也聚集在高台附近。甚至也有不少百姓,圍著高台跪拜。劉和隻是駐足看了片刻,便去處理諸事去了。


    左慈在台上求雨一日,天上並未落下半滴雨水。而周圍百姓們,也有不少人漸漸散去。待左慈於吉二人,迴到大司馬府之後。劉和便讓二人早些歇息,求雨一事,本就為了稍加安撫百姓。不用如此認真!左慈於吉二人聽罷,並未多言什麽。


    第二日,二人依舊登台求雨。附近依舊還有不少百姓,隨左慈於吉一起求雨。蔡琰擔心左慈於吉二人,便也行至高台處。轉眼又近天黑,依舊不曾落下雨水。


    當夜,左慈於吉二人找到劉和。言說讓劉和去皇宮,請陛下劉協親自登台求雨。如此方能求下雨水!劉和說道:陛下年少,縱然其願意登上高台,想必也無用矣?


    左慈遂迴道:陛下乃當今天子,以皇帝身份,親求上天,定然能求下甘霖。亦對安撫民心,更能起些作用。劉和聽罷,又見二人如此嚴肅對待此事。便也點頭答應。


    翌日清晨,劉和進宮覲拜劉協。然後將求雨之事,告知劉協。希望劉協能出宮,親自登台求雨。如此,劉協能獲得大量民心。蔡邕不同意此事,認為劉協乃皇帝。不該以這些神鬼之事,治國安民。劉和見蔡邕反對,便讓劉協自己決定。


    劉協自己想了想,覺得劉和所言不錯。若能一舉收服關中百姓民心,想必日後,自己也能有底氣,收迴劉和大權。然後便同意了劉和所言,出宮登台求雨。劉和便拱手行禮,出宮準備。蔡邕則勸說劉協,不可如此行事。然劉協根本不聽蔡邕之言。


    過了一個時辰,趙雲領禁衛將整個求雨台圍住。周圍這些百姓便見皇帝劉協,親自登上高台求雨。這些百姓便也紛紛跪地,與劉協一起向天乞求。


    而荀彧等人得知此事後,也驚訝不已。未曾想到,陛下竟會如此。待眾人趕至,已然見到劉協在高台之上了。想要阻止,也來不及了。而劉和並未出現在此地,其已然與許褚典韋二人,去長安城外巡視去了。


    轉眼過了兩個時辰,劉協身體早已酸痛難忍。卻依舊在堅持,臨近天黑之時,劉協才被扶著走下高台。天空依舊未落半滴雨水。周圍官吏與百姓,便皆跪送劉協迴宮。劉協迴宮之後,當即便迴寢宮歇息去了。


    而待劉和迴來之後,左慈於吉二人便希望劉和,明日也登台求雨。劉和不解的問道:老道士,吾每日諸事繁多,可沒有時間做這些。汝昨日言說,陛下身份貴重,故而能求下雨來。然今日陛下,也登台求雨整日,卻依舊不曾下雨。怎的又讓吾,登台求雨乎?莫不是汝二人,道行不夠,求不來雨,故而想讓和,替汝二人承擔?


    左慈於吉聽罷,嗬嗬大笑。左慈說道:非吾二人道行不夠,正如主公所言,當今陛下年少,沒有堅定的決心,向上天跪拜,乞風求雨。今日陛下,隻一個時辰,便無法集中精力禱告。故而今日,未曾下雨。然主公亦漢家貴胄,若主公堅定意誌,誠心禱告,定然能求來甘霖。


    劉和嗬嗬一笑,然後說道:老道士,汝可休要誆騙和。汝莫非忘了,和來自何方?左慈笑道:正因如此,故而吾才希望,主公能親自登台求雨。


    於吉也說道:師兄所言不錯,主公絕此時代。或許真能做到,吾等仰望不及之事。乞風求雨這種事,本就非凡人可為之事。主公不若試試,若真求來雨水。來年關中這些百姓,便皆免於饑荒。此乃大功德也!望主公三思。


    劉和聽罷,遂同意明日與二人一起,登高禱告。言說讓二人,莫要對自己有所期待。左慈於吉遂嗬嗬一笑。


    翌日,劉協並未再來此地。而左慈於吉領著劉和,行至高台處。劉和此時,一步步登上高台。附近百姓皆看見,大司馬劉和也親自登台求雨。一時間,附近百姓與官吏,皆交頭接耳的談論此事。


    左慈讓劉和,在團蒲上麵,誠心打坐禱告。讓劉和摒棄雜念,集中精力便可。劉和此刻,也遵照左慈所言。轉眼又至天黑,天空依舊未曾下雨。劉和一整日待在高台之上,身體也酸痛不已。迴到大司馬府,蔡琰在房內,為劉和按揉許久。也不解為何左慈於吉,讓劉和去求雨。


    過了一個時辰,左慈於吉二人,又來找劉和。讓劉和明日,再登台求雨。劉和見狀,當即向二人推辭。然卻架不住兩個老道士反複勸說,答應左慈明日再求一日,若還是求不來雨,可莫要再提此事。左慈於吉遂嗬嗬一笑,便也點頭答應劉和。讓劉和今夜,好好歇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正並收藏亂世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