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歐家堡後,許褚一路皆思慮兵器之事。然畢竟未有什麽見識,不知道有什麽好刀器。典韋還時不時的打趣許褚。待迴到州牧府後,劉和便去見劉虞,讓典韋許褚二人去歇息。


    見到劉虞之後,便告知劉虞。還欲招募五百親衛壯士,軍俸便由自己負擔便可。隻需劉虞,寫一份公文給自己便可,劉虞見劉和如此說,便也答應劉和。隨後劉和便迴自己小院去了。


    許褚迴到房內,來迴輾轉。突然想起典韋所用兵器,便直接叩響典韋房門。待典韋開門之後,許褚便直接拉著典韋手問道:黑廝,汝之兵器樣式,俺從未見過。可是汝自己想出來否?


    典韋聽罷,嘿嘿一笑迴道:俺所用雙鐧,乃是主公親手所畫,再交由歐兄鍛造而來。許褚便問道:主公不是言說,不曾習武?為何懂兵器?典韋迴道:憨廝,主公雖不曾習武,然軍備器械等諸事,主公皆了如指掌。便如那精甲,雁翎刀,重弩等軍械,皆出自主公之手。


    許褚聽典韋如此說,便低頭想了想。隨後說道:那俺,也去求主公為俺,畫一兵器樣式交予歐兄?典韋迴道:夜已深,汝這憨廝可莫要去叨擾主公。許褚可不管這些,若是今夜得不到兵器樣式圖,怕是自己一晚上都睡不著!隨後便立馬一路小跑,往劉和小院那去了。


    片刻之後,許褚見劉和屋內還亮著燭光,便上前去叩響房門。蔡琰此時,已然上床歇息,劉和還在書寫什麽,並未歇息。聽見有人叩門,便起身打開房門。見來人乃是許褚,便開口問道:夜已深,汝怎還未歇息?來此何事?


    許褚便迴道:俺聽典韋言說,其所用雙鐧乃是主公所畫。俺亦想請主公,為俺畫把長刀樣式。說罷,便滿臉期待的看向劉和。劉和聽罷,便嗬嗬一笑說道:汝這憨廝,縱然如此,也可待明日再說,怎如此焦急?許褚便嘿嘿笑道:俺若一直想此事,怕是一夜皆難以入睡。等不了明日了!


    劉和見狀,便說道:汝自小便使短刀,如今怎會想要長刀?許褚便迴道:今日離開軍營之時,俺兄便對俺說,若日後馬戰殺敵,須使長兵器,故而讓俺鍛把長兵器使。劉和便點頭迴道:不錯,軍中諸將馬戰皆使長兵,短刀亦備之。待吾思量一二,為汝想想何種兵器適合。說罷,便拉著許褚往小院石桌走去。然後二人便相對坐下。


    不多時,劉和說道:吾想起一兵器,或適合汝所用。許褚聞言,便問道:不知是何兵器?劉和便說道:汝且稍待,吾迴屋取紙筆來。說罷,便起身往屋內走去。片刻之後,劉和取來紙筆還有一盞油燈。坐下之後,劉和便在紙上畫了起來。許褚亦看向桌上紙張!


    待劉和畫完,劉和便將紙張端起,朝向許褚說道:此兵器名為三尖兩刃刀,汝且看看。許褚接過紙張,低頭細看起來。發現這紙上所畫兵器,亦是自己從未見過的。劉和便說道:此兵器,劈砍,突刺皆可。且分量亦不輕,少說得有近四十斤。長亦近一丈,步戰馬戰皆可。汝之氣力,與典韋一般。典韋所用鋼鐧,足有三十斤。故而此等兵器,也較為適合汝二人這般力士。縱然對陣騎軍,亦是人馬俱碎。


    許褚聽罷,便嘿嘿笑道:多謝主公,便鍛此三尖兩刃刀吧。待此長刀鍛好,看俺如何收拾那黑廝。劉和聽罷,無奈的搖搖頭。再與許褚談論了片刻,便讓許褚迴去歇息。自己也迴屋去了。


    許褚便拿著劉和畫的圖紙,麵帶微笑的迴去了。迴來之後,便立馬叩響典韋房門。待典韋開門之後,許褚便直接進入屋內。然後示意典韋也坐下,隨後便取出,劉和所畫的三尖兩刃刀圖紙。然後滿臉得意的對著典韋,說個不停。典韋鄙夷的看著許褚,未過多久便說要歇息了,讓許褚趕緊迴去。


    翌日清晨,劉和駕馬車,帶典韋許褚二人,前往歐家堡。行至歐家堡,劉和便讓人將那十餘件精甲,全部搬上馬車。許褚早已將圖紙交予歐承,歐承接過圖紙看了片刻。得知乃是劉和所畫,便也答應許褚。鍛好之後,便會派人告知。


    劉和又至印刷坊,交代左慈,盡早將這些典籍,全部印刷好。還有紙張,亦須多造一些。想來不久後,荀糜二家,便會前來鄴城。還交代左慈,先準備好二十萬張。糜家已然答應,先購置二十萬。


    劉和還讓左慈,每月運一萬石糧食去馬場。這些戎馬每日消耗的草料,堪比尋常五個軍士。還是從自己這邊,每月補貼一萬石過去吧。如今五千騎軍皆在訓練,氣力消耗不小。僅靠冀州府庫提供的草料,怕是這些戎馬,皆要餓瘦三分。左慈便答應劉和,自己會安排好這些事。


    隨後,劉和去見歐定。此時歐氏鐵匠,皆在鍛製重甲部件。劉和待了半個時辰,便與典韋許褚駕馬車去軍營了。行至大帳,劉和讓二人將馬車上的精甲,全部搬進大帳。隨後便讓軍士,去喊眾將來大帳。


    待眾人齊聚大帳,皆圍著十餘副精甲細看。劉和見眾人到齊,便開口說道:此精甲乃吾讓歐承鍛製,已然改良過兩次。汝等便按身形,各自挑選一件穿戴。眾將聞言,便各自取了一副精甲及兜鍪。然後便在大帳穿戴起來!


    片刻之後,劉和讓手下眾將,皆活動活動,看看有何不適之處。眾人皆表示,並無何不適之處。劉和便取出紅色的羽飾,然後對著眾人說道:兜鍪之上,有羽飾細孔。這些紅羽,汝等各自裝好。武卒所缺的重甲,再過一月便鍛好。重弩亦陸續運至軍營。騎射所用角弓,還須一月餘。且弓矢所用矢杆,亦須不少時日。子龍便領輕騎,練好騎術。文聘所領郡兵,雖非吾軍精銳,然亦不可鬆懈。馬場那邊,吾已命左慈,每月運一萬石糧食,供給戎馬消耗。交代馬場照料之軍士,好生照料戎馬。眾人聽罷,皆拱手領命。


    轉眼過去一月,糜竺親自帶人前來鄴城。購置了二十萬張白紙,劉和還告知糜竺,書籍再過三月便印好。若需要購置,便再來鄴城。糜竺聞言,便答應劉和三月之後,會再來鄴城。


    糜竺走後半月,荀家亦派人來鄴城。得知書籍還未印好,便購置了三十萬張白紙迴潁川。一下便將歐家堡所存白紙,全部搬空。好在先前收養的孩童,有不少能熟練幫忙。倒也無憂!


    又過了一月,劉虞在官署接到一則洛陽消息,大驚失色!忙離開官署去找劉和,得知劉和在軍營。便騎馬趕往城外軍營。此時,張合樂進所領的左右二營,皆遷去新建好的軍營。隻剩關羽統領的前營,及劉和親領的後營,在這處軍營。劉和此時,正在馬場看趙雲訓練騎射。得知劉虞找自己,便往大帳而去。


    見到劉虞之後,劉虞便對劉和說道:陛下半月前,在南宮駕崩了。此時,郭嘉與戲誌才二人也在大帳。劉和等幾人聽罷,皆麵色一驚。劉和便問道:可是皇長子劉辯繼位?劉虞便點點頭稱是。劉和便說道:陛下駕崩,新帝登基。洛陽可是下詔,讓父親前往洛陽覲見新帝?劉虞便迴道:不錯,正是讓為父前往洛陽,覲拜新帝。


    劉和便說道:先前陛下,有意立協皇子承繼帝位。然卻顧忌何氏兄弟,如今辯皇子登基。想來洛陽內外,皆已被何進掌控。父親此去洛陽,無論何進有何要求,皆答應其便可。若董太後傳召父親,父親萬萬不可去見。切記!


    劉虞便問道:為何?劉和迴道:董太後與其弟董重,皆欲擁立協皇子,承繼皇位。董氏與何氏,早已是水火之勢。且董重雖居高位,然洛陽大半兵馬,皆在何氏兄弟手上。若真內鬥起來,董氏離身死族滅之日不遠矣!劉虞聽罷,亦細思起來。


    郭嘉此時說道:主公須領軍屯於河內。如此,劉州牧此去洛陽,定然不會有何危險。戲誌才也稱是。劉和便說道:若須領軍南下,當尋個由頭。戲誌才便說道:前番突襲西河之時,未能剿滅楊奉此人。便以楊奉白波賊,襲擾河內為名,領軍駐紮河內如何?


    郭嘉便點點頭說道:不錯,便以剿滅白波賊首楊奉的名義,屯軍河內,保劉州牧此行安全。劉和便也認可,隨後便讓郭嘉誌才二人,通知眾將準備。然後讓劉虞,帶上沮授及崔琰二人。此二人身後,皆是河北豪族。想來何進不敢動歪心思!定下之後,劉和便與劉虞一起迴鄴城去了。


    而在劉宏駕崩之前,劉宏召見蹇碩,將劉協托付給蹇碩,讓其扶保劉協登基。交代完之後,便在南宮駕崩。蹇碩便與張讓商議,決定先將陛下駕崩的消息掩蓋。統領一萬多精銳的西園上軍校尉蹇碩,便聯合太後及宦官勢力。打算誅殺何進,擁立劉協為皇帝。便派人去請何進入宮,言說有要事商議。


    何進便乘車前往皇宮,然行至宮前之時。遇見潘隱,其乃是蹇碩手下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交情,得知蹇碩,欲害何進。便在宮前等待,見到何進之後。便向何進使眼色,何進見狀大驚,以為劉宏要殺自己。便立馬返迴車駕,抄近道迴軍營。後以生病為由,拒絕入宮。


    過了兩日,劉宏駕崩的消息便傳出。何進便與朝中重臣,擁立皇長子劉辯繼位。由於蹇碩,未能將何進誅殺,此時已然無法阻止劉辯登基。於是,年僅十四歲的劉辯,登基成為新皇。數日之後,便封九歲的劉協為渤海王!


    還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何進很早便與袁氏結為同盟,封袁隗為太傅,成為文官之首。何進自己為大將軍,成為武官之首。如此,劉辯的皇位才穩固。


    由於先前蹇碩想謀害何進,何進掌權之後,自己也謀劃如何鏟除蹇碩,及宦官勢力。但又忌憚蹇碩統領的西園軍!蹇碩這些時日,亦見何進種種舉動。心裏也愈發不安起來。便準備再度謀劃,誅殺何進。


    而西園軍的中軍校尉袁紹,明麵歸於蹇碩麾下,實則早已倒向何進。且袁紹乃袁氏子弟,與虎賁中郎將袁術,皆為袁氏英傑。便也對二人,比較信任。而蹇碩也與中常侍趙忠,宋典合謀。然蹇碩不知的是,中常侍這幾人,已然有不少人倒向何進。


    趙忠將蹇碩想法,告知同為中常侍的郭勝,而郭勝亦是何進舊識。郭勝便連夜去見何進,將蹇碩欲謀害之事,告知何進。何進聞言大驚,便立馬帶兵,前往皇宮捉拿蹇碩,將蹇碩處死!而後由於袁紹等幾人的關係,何進順利的接管整個西園軍。自此洛陽全部軍政,皆掌握在何進手上。


    半月後,劉虞帶沮授崔琰二人,連同十名護衛行至洛陽。何進得知消息,便與劉虞一起進宮,覲見陛下。劉虞向劉辯跪拜行禮,然後停留了片刻。何進便與劉虞一起出殿而去。


    出來之後,何進便開口試探劉虞。劉虞當即便向何進表明立場,絕對擁立劉辯。何進見劉虞如此,便也嗬嗬一笑應之。何進又說道:如今陛下年少,急需劉州牧這般宗親賢臣輔佐。不若劉州牧便迴洛陽擔任九卿,如何?


    劉虞聞言,便迴道:大將軍高看虞了,冀州各郡深受黃巾荼毒,各郡逃亡百姓,尚有不少未曾歸附,各郡農事亦未完全恢複。虞還是暫留冀州,為陛下將冀州先治理好吧。何進聽罷,便嗬嗬一笑。劉虞見狀,一時不解何進心思。隨後,劉虞便離開皇宮迴驛館了。


    劉虞不知的是,其一進洛陽,袁紹便立馬對何進進言,言說冀州乃重地,須安排親信之人坐鎮。建議何進將劉虞留在洛陽,出任九卿之一。另派信任之人,接任冀州牧。何進經袁紹勸說,也有意按照袁紹所言,將劉虞留在洛陽。


    而待何進迴府,手下來報。言說劉和領兩萬餘冀州軍,正駐紮於河內山陽縣。何進聽罷,頓時一驚。問道:可知劉和為何領軍南下?手下迴道:據河內太守所言,乃是因白波賊首楊奉,襲擾河內諸縣。故而劉和才領軍南下河內,欲剿滅白波賊楊奉。何進便細思起來,前番白波賊軍,不是已被劉和大軍剿滅?怎又冒出白波賊來!


    何進便將劉和領軍南下的事情,告知手下眾人。袁紹一聽劉和,心裏怒氣滔滔。當即便要領軍北上,將劉和大軍殲滅。袁術見袁紹這般態度,便說道:劉和用兵如神,且冀州軍比之羽林軍,還要精銳。汝可莫要胡言,莫不是忘了被劉和杖責乎?袁紹聽罷,怒目瞪向袁術。


    此時,荀攸開口說道:大將軍不必擔憂,吾料劉和,此番領軍南下河內。非為剿賊,實乃劉和,擔憂其父劉虞爾!何進聞言,便問道:汝所言何意?荀攸便迴道:劉和定然擔心,劉虞此番,前來洛陽有何危險,故而才以白波賊為由,領軍入河內。為的便是提醒大將軍,莫要對其父劉虞生出歹心。不然其頃刻之間,便可領軍至洛陽。


    何進聽罷,便說道:此子竟如此放肆!荀攸便說道:大將軍亦知曉,劉和善戰。十五歲便領軍轉戰四方。如今數萬冀州軍,距離洛陽不過百裏。然隻要劉州牧,安然無恙迴冀州去。大將軍亦無需擔憂冀州軍。想來劉和,自會退軍迴鄴城。


    何進便說道:若如此,那豈不是當吾等,怕了其劉和?荀攸便迴道:若大將軍想與劉和一戰,那便須盡全力。劉和多謀善戰,大將軍麾下眾將,不知何人敢領軍北上,與其一戰?


    袁紹此時說道:大將軍,吾願領軍北上,將劉和首級獻予大將軍。袁術便說道:大將軍,切不可答應。非萬不得已,莫要與劉和交惡。


    何苗此時,也開口說道:兄長,公路所言不錯。劉和此番,無疑是擔憂其父安危。且劉虞此人,乃漢室宗親。按輩份論,乃是陛下皇叔。且為人仁厚,深受河北士族百姓擁戴。


    如今陛下年幼,朝堂亦須安穩。切不可因一時之氣,使洛陽動蕩。袁術與荀攸,皆認同何苗所言。紛紛附和!何進便也點點頭,不與劉和計較。過了兩日,劉虞一行人便離開了洛陽。又過了數日,劉和也領軍退迴魏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正並收藏亂世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