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聽罷,便迴道:汝且退下,吾問詢此人一二。白波將聞言,便拱手彎腰,退出軍帳。劉和便開口詢問:敢問壯士姓名?那人便迴道:某姓徐名晃,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人士!
劉和聽罷,便微笑說道:汝為何隨白波軍作亂?徐晃迴道:某,本楊縣故吏,因得罪縣令,被縣令誣陷勾結黃巾軍。後被其,關押楊縣牢中,近半年之久。一月前,白波軍攻下楊縣。將某從牢中放出,本欲尋那縣令報仇。然縣令一家,已被白波軍殺死。故而某,亦無處可去,便也從白波軍矣。如今被將軍所縛。
劉和聽罷,便又說道:以吾觀之,汝頗為壯實。想來乃是習武之人,一身所學,不該明珠暗投。可願投軍?歸於吾冀州軍麾下。
徐晃聞言,便疑惑問道:某屈身白波流寇,將軍若收某,入軍?豈不被人誤會?劉和便嗬嗬笑道:無妨,吾劉和何人,豈會在意這些。若得一良將之才,縱然被陛下貶去將軍銜。亦是值得!
徐晃聽罷,便朝向劉和,拱手彎腰下拜。說道:將軍若不棄,徐晃願拜將軍為主。甘效犬馬之勞!劉和便上前,伸手扶起徐晃說道:公明,快快請起。如此,吾冀州軍,便又多一大將矣!大帳其餘眾人,亦麵帶微笑看向二人。
半日過後,劉和派出斥候。讓左慈於吉二人,領軍至永安縣,與大軍會合。同時派斥候,迴鄴城。讓趙雲領軍,將糧草軍需送來。順便將這萬餘俘虜,押解迴去。再讓歐定族長,挑選幾名鐵匠前來。同時,還讓斥候,帶上書信給父親劉虞。劉和大軍,便駐紮在永安縣。
亦派出數隊斥候北上,打探太原,西河二郡動向。又喊來文聘,讓其帶上郭太首級。趕往洛陽報功!還交代文聘,行至洛陽,先去拜訪張讓。前番,張讓見過文聘與張飛二人。想來不會有什麽麻煩事!文聘領命,便領著兩名騎兵。三人朝河內郡出發!
過了五日,盤踞在西河郡之黃龍軍。聽聞白波軍殘兵之言,已然知曉,郭太率領三萬白波軍。皆已被擊敗,連那郭太,亦被官軍斬殺。一時間,整個西河郡流寇大軍,皆未敢輕舉妄動。皆派出流寇手下之人,打聽斬殺郭太之官軍,是何來曆。
同樣之消息,黑山軍亦聞聽。亦如黃龍軍那般,皆派人打探,南麵官軍,是哪路人馬。過了五日時間,並州刺史張懿。聽聞有官軍,在河東境內大敗白波軍,還將賊首郭太斬殺。故而疑惑起來,皇甫嵩大軍,已然撤往長安。是哪裏來的官軍?想了許久,突然想起冀州,又想到劉和此人。便立馬派出斥候,前往魏郡鄴城打探。
又過了兩日,遠在洛陽皇宮之內。張讓已然帶著文聘,行至皇帝劉宏殿內。張讓在劉宏身前,告知劉和,大敗白波軍等事。還讓文聘將郭太首級呈上,劉宏見後。便讓張讓,將郭太首級,懸掛於城門示眾。然後又簡單詢問了文聘,劉和情況。
待文聘稟報完之後,劉宏嗬嗬笑道:此子,果然大將之才也。前番皇甫嵩領三萬大軍,尚且不能,將河東白波賊剿滅。劉和領軍五千,才入並州一月有餘。便擊敗數萬流寇大軍,還斬殺賊首郭太。不枉朕,如此信任其父子!
然後又對著張讓說道:劉和大敗數萬流寇。更將賊首郭太斬殺,如此大功。升劉和,為討賊中郎將,都督並州剿賊諸事。說罷,張讓便點頭領旨。帶著文聘退下。
待出了宮殿,張讓便向文聘開口道:替吾,恭賀劉將軍升中郎將矣。劉將軍如此年紀,青雲直上。日後,前途不可限量矣!明日便會有宣詔天使,隨汝迴去。告知劉將軍,可莫要辜負陛下恩典。早日平定,並州流寇之亂。文聘聽罷,便立馬點頭答應。
翌日清晨,三名宦官跟隨文聘。前往河東宣詔!
而在鄴城之趙雲,自劉和,率軍西進並州之後。便繼續在魏郡招兵,已然招募近二千餘人。接到斥候來報,便立馬去刺史府內。
而劉虞,亦接到斥候送來之書信。劉虞看完,便吩咐管家及下吏。立即準備糧草,不日便送往並州劉和大軍。同時,還派人去城外歐家堡。將劉和交代之事,告知歐定族長。待趙雲來劉虞處,劉虞便讓趙雲,準備兵馬。三日後,便領軍押運糧草軍備。前往並州!趙雲便領命退下了。
不多時,歐定歐承,皆知曉劉和要求。便立馬安排族人,將鍛好之軍備鎧甲等。打包裝車,同時打算從族人中,挑選數人,隨趙雲前往並州。而歐承便自告奮勇要去,歐定便也答應歐承。畢竟之前,亦是歐承隨劉和大軍。
三日後,趙雲率領一千五百軍士。帶了五萬石糧草,及不少鎧甲軍備等物。出發前往河東郡。過了七日,文聘與宣詔宦官,便迴到永安縣。劉和得知,有天使來此宣詔,便領著手下眾人。齊齊跪拜地上。
待宦官宣讀完聖旨,劉和與眾人皆起身。劉和接過聖旨,看了一眼。然後見到官宦,才反應過來。忙讓人取了兩錠金餅來,塞到宦官手上。然後開口說道:諸位遠來辛苦,然眼下大軍之內,並無多少金銀之物。還望諸位莫要嫌棄,待日後吾迴至洛陽。定然再備厚禮答謝!劉和便讓手下,招待三位天使下去休息。
大帳眾人,便齊齊拱手朝向劉和,恭賀劉和晉升中郎將。劉和便擺擺手,然後說道:莫要如此,此番能擊敗白波軍。皆賴諸位出力,豈是和,一人之功。待迴鄴城,再為諸位請功。
轉眼半月,劉和已然得知趙雲,距離楊縣不遠。便吩咐手下,將所有俘虜編隊。準備隨子龍大軍,迴鄴城。同時喊來左慈,令其隨趙雲,一道迴鄴城。將這萬餘俘虜,全部安置,去耕種自家那大片荒田。此事,需瞞著劉虞。切不可走漏消息!這些俘虜所需錢財,去歐家堡,找歐定族長取。前番張角所留,皆藏於歐家堡內。左慈聽罷,便也領命。
翌日清晨,劉和與眾人,行至看押俘虜處。召集所有青壯俘虜,然後大聲說道:汝等眾人,眼下便隻有三條路。其一,被發配遼東苦寒之地為奴。此生不得再歸鄉!
其二,被送往魏郡,替官府照料田畝十年。十年之內,官府會負責汝等口糧。十年之後,汝等便可赦免罪責。若願意留在河北者,可為佃農。每年上交四成田產,餘下六成皆歸汝等所有。
其三,以上兩條皆不願者。便押解迴洛陽,論罪斬首。諸位亦可早日解脫,不必再活在世上受罪。如此,諸位自己考慮清楚。明日答複於吾!
說罷,劉和便領著幾人迴去了。郭嘉便問道:主公欲收這萬餘俘虜所用?劉和便迴道:冀州各郡,飽受黃巾之亂襲擾。荒廢了不少田畝,且各郡流民,亦流失不少。眼下,需要很多人迴到冀州。盡快將冀州農桑恢複!這些流寇,原本便大多乃是黃巾餘孽。多是愚民百姓,如今張角兄弟已死。太平道教亦不複存在!該讓這些百姓,迴歸原位矣!
郭嘉及身後眾人聽罷,便皆點點頭認可。不再多言!兩日後,趙雲大軍,行至永安縣。劉和便向趙雲問道:雲長文謙,可有消息傳來。趙雲迴道:未有,想來二人不會有何問題。冀州各郡,皆小股流寇襲擾。豈會是雲長文謙,所領精銳之對手。主公不必憂慮!
劉和又問道:募兵之事,可順利?趙雲迴道:已然招募近二千餘人,此番,吾領一千五百人隨軍。留下近五百人守衛軍營。劉和便點點頭。
不多時,歐承行至劉和大帳。劉和見到歐承,便微笑的說道:歐兄怎會來此?歐承便迴道:主公,吾領歐氏五名鐵匠,隨子龍將軍一道來此。助主公大軍一二!劉和便嗬嗬一笑。然後便吩咐,去殺一隻牛。今夜煮鍋肉湯!然後劉和,便將俘虜安置之事,交代趙雲。
兩日後,劉和讓左慈隨趙雲大軍。迴鄴城而去,同時萬餘白波俘虜。皆被押解而去!趙雲帶來五萬糧草,劉和又得分出,一萬石給趙雲。同時派出斥候迴薊縣,告知劉虞,去自己屋內取錢財。購置一批糧草,用以安置俘虜之需。同時,招募數百勞力。在城外蓋些土屋,安頓俘虜!
被劉和,派出打探消息之斥候,亦皆迴到永安縣內。將流寇動向稟報劉和!劉和便喊來眾人議事。片刻之後,眾人皆齊聚大帳。劉和便指著地圖說道:據斥候來報,西河郡之黃龍軍,派遣近兩萬流寇大軍。已然駐紮,於離縣內,並未再有何動作。而太原郡之黑山軍,已然攻陷上艾縣。正圖謀攻攻取晉陽!
吾軍當如何,諸位有何對策?劉和剛說完,便有親衛來報。說是並州刺史,遣人來此。欲見將軍!劉和聽罷,便讓其帶人過來。不多時,親衛將人帶至大帳後,便退下了。
劉和便開口問道:汝乃並州刺史所遣來此?所為何事?來人便拱手說道:在下乃邊軍斥候,受刺史張懿大人所遣。前往魏郡打探劉將軍。後冀州刺史劉大人,命小人來此地,見劉將軍。
劉和便問道:張刺史有何事,派汝前來見吾?斥候便從懷中取出書信,遞給劉和。然後說道:張刺史隻命小人,將書信交予將軍。其餘之事,小人不知。劉和便接過書信,然後細看起來。不多時,劉和便讓斥候,先下去休息。斥候便退下去了。
劉和便開口說道:並州刺史張懿,已領雁門邊軍五千人。南下欲剿滅黑山軍!聽聞吾等擊敗白波軍,想讓吾領軍北上。與其南北夾擊黑山賊軍。諸位有何看法?
郭嘉便說道:主公方才言說,黑山軍已然攻陷上艾縣。想必其主力,皆遊蕩於上艾附近。而吾軍西北麵,還有一支黃龍軍。主公若答應張懿,出兵夾擊黑山軍。必定需留下一支兵馬,駐紮永安縣。若主公分兵北上,黃龍軍定然派兵,截斷吾軍糧道後路。留守永安縣兵馬,需頂住黃龍軍。然眼下,吾軍隻有四千餘人。能抵禦數萬黃龍軍東進,已非易事!望主公三思之。
眾人聽完郭嘉所言,皆亦認可。劉和亦看向地圖,細思起來。眾人亦看向地圖!劉和突然說道:奉孝所言極是,若吾軍,分兵去夾擊黑山軍。定然被黃龍軍來截後路,然僅憑張刺史所領五千邊軍。想要剿滅數萬黑山軍,想來不易。若吾冀州軍欲北上,需先重創黃龍軍。令其再無力,斷吾軍後路。故而,吾有一計。諸位聽之!
說罷,便指著地圖說道:吾冀州大軍,皆北上行至介休縣。便分兵,吾自領二千人。往東北行軍,佯裝前往剿滅黑山軍。文聘翼德,領餘下二千餘人及所有騎兵,潛伏於吾前軍不遠處。以吾前軍為餌,誘黃龍賊軍來襲。若是黃龍軍前來,斷吾後路,翼德文聘便率軍殺出。與吾前後夾擊賊軍!如此,定可大敗黃龍賊軍。縱然不能全殲之,亦可使其,不敢再踏出西河郡半步!諸位以為如何?
此時徐晃開口問道:主公,若是黃龍軍,並未襲擊主公。而是攻占介休縣,該當如何?郭嘉迴道:吾軍若至介休,可將城門先拆了。便可!
徐晃不解。郭嘉便笑道:公明不知,吾冀州軍士。鎧甲軍備齊全,尤其重弩。可射百八十步之遠。介休若無城門可守,縱然黃龍軍人數眾多。然吾軍若攻城,亦頃刻之間。便可奪迴介休。若是吾軍守城,即便介休沒有城門。黃龍賊軍,亦不能靠近介休!
劉和便也說道:不錯,此些流寇,人數雖多,然皆是烏合之眾。連兵器尚且不齊,何況鎧甲乎!吾軍雖少,然卻皆乃鎧甲精良。重弩鋼刀齊備!無論攻守,皆非流寇大軍,所能比之。吾軍隻需,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剿滅流寇,並非難事。徐晃聽罷,便也不再多言。
劉和便定下,自己帶徐晃,領二千軍士。先朝北行軍,張飛文聘,領二千軍士及騎兵。與劉和前軍,保持一定距離,埋伏在後。郭嘉領餘下數百軍士,留守永安縣。吾軍大半糧草,皆屯於永安縣內。同時派出全部斥候,分散於介休附近各地。日夜打探黃龍軍動向!眾人領命,皆各自準備去了。
翌日清晨,劉和領四千餘軍士。出永安縣,往北向介休進軍。走了三日時間,行至介休縣。斥候來報劉和,說是介休縣內。已無一人,連百姓亦未見之。劉和便下令,讓大軍入城休息。當夜,劉和讓軍士,將四麵城門全部拆了。
過了兩日,劉和估計,介休之動靜。該傳出去了,便準備分兵。第二日,劉和帶徐晃,領軍二千朝北行軍。隻是走得很慢!而張飛文聘領餘下軍士,已於昨晚夜深之時。偷偷行軍出了介休!此刻,正尾隨跟在劉和前軍後麵。且沿著山林行軍,路不好走。故而劉和,才故意拖慢行軍速度,便是怕後軍,跟不上自己,離得太遠。
而於離縣內,率領近兩萬黃龍軍之人,乃是白繞。其餘黃龍軍,皆由高升統領,經營西河郡。當手下來報白繞,永安縣官軍,已然北上至介休。白繞還疑惑起來,莫非這些官軍,北上來襲自己。當又有手下來報白繞,言說介休官軍,已然出了介休,往北而去。白繞便細思起來,不多時。便領兩萬黃龍軍,即刻東進。追趕劉和官軍!
兩日後,劉和才行軍了三十裏。行至鄔縣。鄔縣東南麵,皆多山林。劉和便打算在此地,等黃龍軍來襲。同時派出斥候,通告文聘翼德。與自己保持距離,不可離太近,被流寇大軍發現。
而白繞,已然行軍至介休縣,見四麵城門皆被拆了。便也隻派人,進入介休,查探一二。待得知介休縣內,空空如也。便也領軍,繼續追擊官軍。
當夜,斥候便來稟報劉和。言說大軍身後十五裏,已然見到不少流寇大軍。正朝這邊行軍!劉和便下令,全軍背靠鄔縣列陣。準備與黃龍賊軍大戰。同時,派出斥候,將消息告知文聘張飛。讓兩人做好準備。
翌日,臨近午時。白繞終於行軍至鄔縣不遠。手下匯報,言說鄔縣城外。有近二千官軍,已然列陣,朝向吾軍。且官軍大纛之上,乃是劉字。白繞聽罷,想起前番手下來報。言說擊敗郭太之人,乃是冀州軍。而冀州刺史,正是劉虞。莫非是此人?然聽聞隻有二千官軍,便也並未生出懼意。令大軍,擺開陣勢。朝向官軍進軍。
劉和聽罷,便微笑說道:汝為何隨白波軍作亂?徐晃迴道:某,本楊縣故吏,因得罪縣令,被縣令誣陷勾結黃巾軍。後被其,關押楊縣牢中,近半年之久。一月前,白波軍攻下楊縣。將某從牢中放出,本欲尋那縣令報仇。然縣令一家,已被白波軍殺死。故而某,亦無處可去,便也從白波軍矣。如今被將軍所縛。
劉和聽罷,便又說道:以吾觀之,汝頗為壯實。想來乃是習武之人,一身所學,不該明珠暗投。可願投軍?歸於吾冀州軍麾下。
徐晃聞言,便疑惑問道:某屈身白波流寇,將軍若收某,入軍?豈不被人誤會?劉和便嗬嗬笑道:無妨,吾劉和何人,豈會在意這些。若得一良將之才,縱然被陛下貶去將軍銜。亦是值得!
徐晃聽罷,便朝向劉和,拱手彎腰下拜。說道:將軍若不棄,徐晃願拜將軍為主。甘效犬馬之勞!劉和便上前,伸手扶起徐晃說道:公明,快快請起。如此,吾冀州軍,便又多一大將矣!大帳其餘眾人,亦麵帶微笑看向二人。
半日過後,劉和派出斥候。讓左慈於吉二人,領軍至永安縣,與大軍會合。同時派斥候,迴鄴城。讓趙雲領軍,將糧草軍需送來。順便將這萬餘俘虜,押解迴去。再讓歐定族長,挑選幾名鐵匠前來。同時,還讓斥候,帶上書信給父親劉虞。劉和大軍,便駐紮在永安縣。
亦派出數隊斥候北上,打探太原,西河二郡動向。又喊來文聘,讓其帶上郭太首級。趕往洛陽報功!還交代文聘,行至洛陽,先去拜訪張讓。前番,張讓見過文聘與張飛二人。想來不會有什麽麻煩事!文聘領命,便領著兩名騎兵。三人朝河內郡出發!
過了五日,盤踞在西河郡之黃龍軍。聽聞白波軍殘兵之言,已然知曉,郭太率領三萬白波軍。皆已被擊敗,連那郭太,亦被官軍斬殺。一時間,整個西河郡流寇大軍,皆未敢輕舉妄動。皆派出流寇手下之人,打聽斬殺郭太之官軍,是何來曆。
同樣之消息,黑山軍亦聞聽。亦如黃龍軍那般,皆派人打探,南麵官軍,是哪路人馬。過了五日時間,並州刺史張懿。聽聞有官軍,在河東境內大敗白波軍,還將賊首郭太斬殺。故而疑惑起來,皇甫嵩大軍,已然撤往長安。是哪裏來的官軍?想了許久,突然想起冀州,又想到劉和此人。便立馬派出斥候,前往魏郡鄴城打探。
又過了兩日,遠在洛陽皇宮之內。張讓已然帶著文聘,行至皇帝劉宏殿內。張讓在劉宏身前,告知劉和,大敗白波軍等事。還讓文聘將郭太首級呈上,劉宏見後。便讓張讓,將郭太首級,懸掛於城門示眾。然後又簡單詢問了文聘,劉和情況。
待文聘稟報完之後,劉宏嗬嗬笑道:此子,果然大將之才也。前番皇甫嵩領三萬大軍,尚且不能,將河東白波賊剿滅。劉和領軍五千,才入並州一月有餘。便擊敗數萬流寇大軍,還斬殺賊首郭太。不枉朕,如此信任其父子!
然後又對著張讓說道:劉和大敗數萬流寇。更將賊首郭太斬殺,如此大功。升劉和,為討賊中郎將,都督並州剿賊諸事。說罷,張讓便點頭領旨。帶著文聘退下。
待出了宮殿,張讓便向文聘開口道:替吾,恭賀劉將軍升中郎將矣。劉將軍如此年紀,青雲直上。日後,前途不可限量矣!明日便會有宣詔天使,隨汝迴去。告知劉將軍,可莫要辜負陛下恩典。早日平定,並州流寇之亂。文聘聽罷,便立馬點頭答應。
翌日清晨,三名宦官跟隨文聘。前往河東宣詔!
而在鄴城之趙雲,自劉和,率軍西進並州之後。便繼續在魏郡招兵,已然招募近二千餘人。接到斥候來報,便立馬去刺史府內。
而劉虞,亦接到斥候送來之書信。劉虞看完,便吩咐管家及下吏。立即準備糧草,不日便送往並州劉和大軍。同時,還派人去城外歐家堡。將劉和交代之事,告知歐定族長。待趙雲來劉虞處,劉虞便讓趙雲,準備兵馬。三日後,便領軍押運糧草軍備。前往並州!趙雲便領命退下了。
不多時,歐定歐承,皆知曉劉和要求。便立馬安排族人,將鍛好之軍備鎧甲等。打包裝車,同時打算從族人中,挑選數人,隨趙雲前往並州。而歐承便自告奮勇要去,歐定便也答應歐承。畢竟之前,亦是歐承隨劉和大軍。
三日後,趙雲率領一千五百軍士。帶了五萬石糧草,及不少鎧甲軍備等物。出發前往河東郡。過了七日,文聘與宣詔宦官,便迴到永安縣。劉和得知,有天使來此宣詔,便領著手下眾人。齊齊跪拜地上。
待宦官宣讀完聖旨,劉和與眾人皆起身。劉和接過聖旨,看了一眼。然後見到官宦,才反應過來。忙讓人取了兩錠金餅來,塞到宦官手上。然後開口說道:諸位遠來辛苦,然眼下大軍之內,並無多少金銀之物。還望諸位莫要嫌棄,待日後吾迴至洛陽。定然再備厚禮答謝!劉和便讓手下,招待三位天使下去休息。
大帳眾人,便齊齊拱手朝向劉和,恭賀劉和晉升中郎將。劉和便擺擺手,然後說道:莫要如此,此番能擊敗白波軍。皆賴諸位出力,豈是和,一人之功。待迴鄴城,再為諸位請功。
轉眼半月,劉和已然得知趙雲,距離楊縣不遠。便吩咐手下,將所有俘虜編隊。準備隨子龍大軍,迴鄴城。同時喊來左慈,令其隨趙雲,一道迴鄴城。將這萬餘俘虜,全部安置,去耕種自家那大片荒田。此事,需瞞著劉虞。切不可走漏消息!這些俘虜所需錢財,去歐家堡,找歐定族長取。前番張角所留,皆藏於歐家堡內。左慈聽罷,便也領命。
翌日清晨,劉和與眾人,行至看押俘虜處。召集所有青壯俘虜,然後大聲說道:汝等眾人,眼下便隻有三條路。其一,被發配遼東苦寒之地為奴。此生不得再歸鄉!
其二,被送往魏郡,替官府照料田畝十年。十年之內,官府會負責汝等口糧。十年之後,汝等便可赦免罪責。若願意留在河北者,可為佃農。每年上交四成田產,餘下六成皆歸汝等所有。
其三,以上兩條皆不願者。便押解迴洛陽,論罪斬首。諸位亦可早日解脫,不必再活在世上受罪。如此,諸位自己考慮清楚。明日答複於吾!
說罷,劉和便領著幾人迴去了。郭嘉便問道:主公欲收這萬餘俘虜所用?劉和便迴道:冀州各郡,飽受黃巾之亂襲擾。荒廢了不少田畝,且各郡流民,亦流失不少。眼下,需要很多人迴到冀州。盡快將冀州農桑恢複!這些流寇,原本便大多乃是黃巾餘孽。多是愚民百姓,如今張角兄弟已死。太平道教亦不複存在!該讓這些百姓,迴歸原位矣!
郭嘉及身後眾人聽罷,便皆點點頭認可。不再多言!兩日後,趙雲大軍,行至永安縣。劉和便向趙雲問道:雲長文謙,可有消息傳來。趙雲迴道:未有,想來二人不會有何問題。冀州各郡,皆小股流寇襲擾。豈會是雲長文謙,所領精銳之對手。主公不必憂慮!
劉和又問道:募兵之事,可順利?趙雲迴道:已然招募近二千餘人,此番,吾領一千五百人隨軍。留下近五百人守衛軍營。劉和便點點頭。
不多時,歐承行至劉和大帳。劉和見到歐承,便微笑的說道:歐兄怎會來此?歐承便迴道:主公,吾領歐氏五名鐵匠,隨子龍將軍一道來此。助主公大軍一二!劉和便嗬嗬一笑。然後便吩咐,去殺一隻牛。今夜煮鍋肉湯!然後劉和,便將俘虜安置之事,交代趙雲。
兩日後,劉和讓左慈隨趙雲大軍。迴鄴城而去,同時萬餘白波俘虜。皆被押解而去!趙雲帶來五萬糧草,劉和又得分出,一萬石給趙雲。同時派出斥候迴薊縣,告知劉虞,去自己屋內取錢財。購置一批糧草,用以安置俘虜之需。同時,招募數百勞力。在城外蓋些土屋,安頓俘虜!
被劉和,派出打探消息之斥候,亦皆迴到永安縣內。將流寇動向稟報劉和!劉和便喊來眾人議事。片刻之後,眾人皆齊聚大帳。劉和便指著地圖說道:據斥候來報,西河郡之黃龍軍,派遣近兩萬流寇大軍。已然駐紮,於離縣內,並未再有何動作。而太原郡之黑山軍,已然攻陷上艾縣。正圖謀攻攻取晉陽!
吾軍當如何,諸位有何對策?劉和剛說完,便有親衛來報。說是並州刺史,遣人來此。欲見將軍!劉和聽罷,便讓其帶人過來。不多時,親衛將人帶至大帳後,便退下了。
劉和便開口問道:汝乃並州刺史所遣來此?所為何事?來人便拱手說道:在下乃邊軍斥候,受刺史張懿大人所遣。前往魏郡打探劉將軍。後冀州刺史劉大人,命小人來此地,見劉將軍。
劉和便問道:張刺史有何事,派汝前來見吾?斥候便從懷中取出書信,遞給劉和。然後說道:張刺史隻命小人,將書信交予將軍。其餘之事,小人不知。劉和便接過書信,然後細看起來。不多時,劉和便讓斥候,先下去休息。斥候便退下去了。
劉和便開口說道:並州刺史張懿,已領雁門邊軍五千人。南下欲剿滅黑山軍!聽聞吾等擊敗白波軍,想讓吾領軍北上。與其南北夾擊黑山賊軍。諸位有何看法?
郭嘉便說道:主公方才言說,黑山軍已然攻陷上艾縣。想必其主力,皆遊蕩於上艾附近。而吾軍西北麵,還有一支黃龍軍。主公若答應張懿,出兵夾擊黑山軍。必定需留下一支兵馬,駐紮永安縣。若主公分兵北上,黃龍軍定然派兵,截斷吾軍糧道後路。留守永安縣兵馬,需頂住黃龍軍。然眼下,吾軍隻有四千餘人。能抵禦數萬黃龍軍東進,已非易事!望主公三思之。
眾人聽完郭嘉所言,皆亦認可。劉和亦看向地圖,細思起來。眾人亦看向地圖!劉和突然說道:奉孝所言極是,若吾軍,分兵去夾擊黑山軍。定然被黃龍軍來截後路,然僅憑張刺史所領五千邊軍。想要剿滅數萬黑山軍,想來不易。若吾冀州軍欲北上,需先重創黃龍軍。令其再無力,斷吾軍後路。故而,吾有一計。諸位聽之!
說罷,便指著地圖說道:吾冀州大軍,皆北上行至介休縣。便分兵,吾自領二千人。往東北行軍,佯裝前往剿滅黑山軍。文聘翼德,領餘下二千餘人及所有騎兵,潛伏於吾前軍不遠處。以吾前軍為餌,誘黃龍賊軍來襲。若是黃龍軍前來,斷吾後路,翼德文聘便率軍殺出。與吾前後夾擊賊軍!如此,定可大敗黃龍賊軍。縱然不能全殲之,亦可使其,不敢再踏出西河郡半步!諸位以為如何?
此時徐晃開口問道:主公,若是黃龍軍,並未襲擊主公。而是攻占介休縣,該當如何?郭嘉迴道:吾軍若至介休,可將城門先拆了。便可!
徐晃不解。郭嘉便笑道:公明不知,吾冀州軍士。鎧甲軍備齊全,尤其重弩。可射百八十步之遠。介休若無城門可守,縱然黃龍軍人數眾多。然吾軍若攻城,亦頃刻之間。便可奪迴介休。若是吾軍守城,即便介休沒有城門。黃龍賊軍,亦不能靠近介休!
劉和便也說道:不錯,此些流寇,人數雖多,然皆是烏合之眾。連兵器尚且不齊,何況鎧甲乎!吾軍雖少,然卻皆乃鎧甲精良。重弩鋼刀齊備!無論攻守,皆非流寇大軍,所能比之。吾軍隻需,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剿滅流寇,並非難事。徐晃聽罷,便也不再多言。
劉和便定下,自己帶徐晃,領二千軍士。先朝北行軍,張飛文聘,領二千軍士及騎兵。與劉和前軍,保持一定距離,埋伏在後。郭嘉領餘下數百軍士,留守永安縣。吾軍大半糧草,皆屯於永安縣內。同時派出全部斥候,分散於介休附近各地。日夜打探黃龍軍動向!眾人領命,皆各自準備去了。
翌日清晨,劉和領四千餘軍士。出永安縣,往北向介休進軍。走了三日時間,行至介休縣。斥候來報劉和,說是介休縣內。已無一人,連百姓亦未見之。劉和便下令,讓大軍入城休息。當夜,劉和讓軍士,將四麵城門全部拆了。
過了兩日,劉和估計,介休之動靜。該傳出去了,便準備分兵。第二日,劉和帶徐晃,領軍二千朝北行軍。隻是走得很慢!而張飛文聘領餘下軍士,已於昨晚夜深之時。偷偷行軍出了介休!此刻,正尾隨跟在劉和前軍後麵。且沿著山林行軍,路不好走。故而劉和,才故意拖慢行軍速度,便是怕後軍,跟不上自己,離得太遠。
而於離縣內,率領近兩萬黃龍軍之人,乃是白繞。其餘黃龍軍,皆由高升統領,經營西河郡。當手下來報白繞,永安縣官軍,已然北上至介休。白繞還疑惑起來,莫非這些官軍,北上來襲自己。當又有手下來報白繞,言說介休官軍,已然出了介休,往北而去。白繞便細思起來,不多時。便領兩萬黃龍軍,即刻東進。追趕劉和官軍!
兩日後,劉和才行軍了三十裏。行至鄔縣。鄔縣東南麵,皆多山林。劉和便打算在此地,等黃龍軍來襲。同時派出斥候,通告文聘翼德。與自己保持距離,不可離太近,被流寇大軍發現。
而白繞,已然行軍至介休縣,見四麵城門皆被拆了。便也隻派人,進入介休,查探一二。待得知介休縣內,空空如也。便也領軍,繼續追擊官軍。
當夜,斥候便來稟報劉和。言說大軍身後十五裏,已然見到不少流寇大軍。正朝這邊行軍!劉和便下令,全軍背靠鄔縣列陣。準備與黃龍賊軍大戰。同時,派出斥候,將消息告知文聘張飛。讓兩人做好準備。
翌日,臨近午時。白繞終於行軍至鄔縣不遠。手下匯報,言說鄔縣城外。有近二千官軍,已然列陣,朝向吾軍。且官軍大纛之上,乃是劉字。白繞聽罷,想起前番手下來報。言說擊敗郭太之人,乃是冀州軍。而冀州刺史,正是劉虞。莫非是此人?然聽聞隻有二千官軍,便也並未生出懼意。令大軍,擺開陣勢。朝向官軍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