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短暫的沉默之後。劉虞率先開口說道:汝作何打算?以幽州郡縣的三千守城軍士,能否防衛這些亂賊?劉和迴道:張角三兄弟、皆在巨鹿郡,故而太平教的大多教眾,都集中在冀州各郡。以吾估之,不下四十萬人。除去老幼婦孺等,可戰的青壯。至少也有五六萬人!三千幽州郡兵,且都是些老弱留守之兵。麵對這幾十萬的亂賊,定然不能防衛。劉虞聽完,便又問道:那汝覺得,該當如何?


    劉和頓時麵露難色,不多時便開口說道:父親用刺史身份,發布檄文,以烏桓入侵的名義,在邊郡以外的幽州各郡。征召鄉勇二千人。然後將漁陽現有的鐵礦,全部運至薊縣來。再從各郡,守城軍士之中,抽調一千青壯者來薊縣。其餘二千守軍,便繼續留守郡城。若能有三千精銳,再輔之重弩鋼刀,以及半身鐵甲。想必也可與這些亂賊一戰。此次跟隨吾北歸的,還有關中的兩百人。這些人中,都是追隨吾來幽州的。乃是春秋越國時,鑄劍名師歐冶子的後人。吾於潁川書院藏書閣之中,得一煉鐵秘法。若吾再改良一番,想必能在短時間裏,煉出足夠這支,三千精銳所需的鑄鐵來。


    劉虞聽罷,便說道:汝難道忘了,吾剛才便說過,無朝廷旨意。不可私下鍛造鎧甲,否則以謀反論罪。劉和笑了笑,便開口迴道:吾自是知曉,私下鍛甲。乃是重罪。然想要以三千軍士對陣幾萬亂賊,若無上好的鎧甲軍械,豈不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鎧甲一事,吾已有主意。


    父親寫一奏疏,言冀州有數萬亂賊暴民、侵擾幽州各郡。然邊軍將士,無朝廷旨意,臣不敢妄動。故而請旨,請朝廷允許臣,在幽州各郡之中,招募兩千鄉勇壯士。配合幽州留守郡兵,一起防衛暴民亂賊。再請朝廷,火速調撥兩千套鎧甲軍器等物,發往幽州。若逢事急,朝廷無法及時調撥,便請朝廷允許臣,用幽州府庫,自行征集鍛造匠人,打造兩千套軍器鎧甲。待亂賊平定,便將這批軍備鎧甲。直接發往遼西邊軍。


    劉和說完,又補充說道:請父親命,絕對忠心的親信之人,將此奏疏四個月後。再送往洛陽皇宮。劉虞聞言不解的問道:為何要在四個月後?劉和迴道:以吾推算,三月之後。這幫亂賊,便會暴亂。屆時,冀州,兗州,豫州,青州等地,便會烽煙四起。消息傳到洛陽,至少也得十日時間。然後冀州的亂賊,北上侵擾幽州,也需十日之後。父親得此消息,縱然快馬急報。也需要至少十五日時間,才能到洛陽。所以,這奏疏,需四個月之後。才能呈報陛下。這樣才合理。


    屆時陛下必定會調動,洛陽附近的精銳將士,東出平叛。府庫錢財,定然沒有餘錢,再去鍛造軍器。此時父親之奏疏,皇帝陛下肯定會同意的。而吾幽州便可名正言順的,鍛造鎧甲軍械。劉虞聽完劉和之言,頓時恍然大悟。心裏暗想,自己的兒子,心思如此縝密。不但能未雨綢繆,連朝廷虛實。都摸的清清楚楚。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麽。劉和見父親並未迴應,便又說道:三個月時間,雖然緊急。然隻要父親遵照,吾之安排。也能保幽州安定。劉虞聞言,便點點頭。答應了劉和。劉和便說道:明日,吾有幾樣東西需要父親安排人去尋找一番。今日孩兒便先去休息了。劉虞也不再多言。


    劉和迴到房間,取來絹帛毛筆。將煤,石灰石,這兩種少見的東西,寫在絹帛之上。都描述清楚,以防這些人認錯。然後又將,尋常水車的設計圖畫了出來。他想要將水利錘鍛弄出來。輔助歐承這幫人。然後又將連接水車的,重要傳動杆及其它部件也畫了出來。之所以要分開畫,是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套水利係統的作用。然後便繼續畫出了,西式重弩的設計圖,然後又將這重弩圖也分成兩張絹帛。將部件拆分製造。然後又畫出了煉鐵的高爐,還有添加的水利傳動鼓風機,連接高爐之上。接著又寫了關於“灌鋼法”的流程。裏麵詳細的說明了,鐵礦至生鐵,再到熟鐵,再融合成鋼的,整套流程。


    接著又畫出了雁翎刀的尺寸圖出來。至於鎧甲,劉和覺得漢朝精銳軍士,裝備的紮甲,雖然防護力較好。但是鍛造的時間太長了。他隻剩三個多月的時間。還要準備一大堆的材料。沒有這麽多時間去搞紮甲,便把鎧甲之事,先不弄。等到歐承與歐定來了,再與他們二人討論下。看看有沒有辦法鍛造一批,用時少的鎧甲來。劉和也隻是打算鍛個半身甲先用。全身甲一時半刻,也沒精力去弄。還是先把三千人的武器先弄好。就這樣,劉和花了大半夜時間都在寫寫畫畫,他需要的東西或材料,都得準備充足。


    第二日,快到巳時的時候。劉和才起身,便直接去見劉虞。來到劉虞麵前,拿出幾張絹帛。朝劉虞說道:吾昨夜已將,後麵需要用到的東西,都書寫於絹帛之上了。父親命人去將這些東西,都運至薊縣來。劉虞接過劉和手中的絹帛,簡單的看了看。


    片刻之後,劉虞開口問劉和說道:這謂之煤的,是何物?還有這石灰石又是何物?劉和聞言便解釋道:煤乃是一種可以代替木炭的燃料。鍛鐵需要的木炭,太多,太花時間。用此煤再用秘法,提煉一番,出來的焦炭。便可代替木炭,且燃燒的時間與溫度,皆比木炭要好。至於這石灰石,乃是一種礦石。也是一種鍛造所需的材料原石。劉虞又問道:那此張莫非是水車?劉和看一眼後,便迴道:正是。劉虞便說道:那這張又是何物,為何如此多,長長短短的部件。隻有尺寸,未有其它?這些做出來,何用?劉和說道:此乃是配合水車所用的部件。因為東西需要精細些,故而便分開畫了。


    劉虞又說道:那此帛之物,似乎乃是一把弩箭?那這張畫的又是何物?劉和便又解釋道:此弩乃是吾改良過的重弩。乃是三石之力的重弩,可射一百八十步。尋常兵士,若用手拉弦的話。定然拉不動如此重弩。故而吾便多加了一部件,乃是專門用於上弦的拉鉤。父親想必,未曾見過。劉虞聞言一驚,朝廷所造弩箭,皆是一石或兩石之力。軍士腳踩,配合雙手上弦。尚且需要氣力過人。也隻可射百步至百二十步。而劉和畫出的重弩,竟有三石之力。射程更是達到一百八十步之遠。有些不可思議。劉和見父親有些驚訝,便笑笑說道:父親莫要見怪,想以三千勁卒,對陣數萬亂賊。若是沒有上好的軍械武器,怎能抵擋。劉虞聽罷,也不再多說什麽,便點點頭答應劉和。派人在各郡處尋找。劉和便告別劉虞,轉身出去了。


    來到刺史府院內,見關羽張飛趙雲三人。便走至身前,三人拱手向劉和行禮。張飛開口說道:主公,吾等來到薊縣了。不知現下該做什麽?劉和思索的想了想,便說道:想必用不了幾日,其他人便也到薊縣了。三位便歇息兩日,等家眷錢財都到了。吾便會安排好,汝等眾人之事。想必得先去上穀互市一趟,看看能不能購些好馬來。據吾推算,三月之後。盤踞河北中原的太平教,便會起勢作亂。冀州等郡及中原各郡,便是不太平了。吾等還有三個月時間準備。眼下,幽州除去邊軍以外。防衛郡縣的守軍不足三千。且很多都是老弱之人。吾已勸說父親,快馬上書朝廷,允許父親,招募兩千鄉勇。想必若是吾所料不差,四個月之後。朝廷的旨意,便會送到薊縣。所以,吾等提前三月準備,也並未有什麽問題。諸位,且等上兩日,莫急。三人聞言,也不說什麽。點頭應下。


    轉眼三天時間過去了,樂進文聘一行人。領著浩浩蕩蕩的馬車隊伍迴來了。刺史府的奴仆通報劉和劉虞,劉和便立馬領著關羽三人,前往刺史府院門。見到大牛此刻已經下馬車,正在安頓眾人。便走到大牛身前。大牛見劉和來了,便立馬開口說道:公子,吾等終於迴來了。眾人皆好。劉和點點頭,拍了拍大牛肩膀。


    此時,蔡琰領著兩個丫頭,也下了馬車。見到劉和在大牛身邊,便朝劉和走去。劉和見到蔡琰,及身後的春兒文錦。便麵帶笑容的看向蔡琰。三女行至劉和麵前,蔡琰說道:公子,汝事情,可辦完了?劉和迴道:早已辦妥,吾已經迴來四日了。便在此時,劉虞也來到府門前。嚴氏也跟在劉虞身邊。見到劉和與一女子對話,心裏便猜測,可能是蔡琰。劉和見父親母親都在門口,便領著蔡琰,走到劉虞麵前,開口說道:父親,母親,此乃蔡邕夫子的女兒,蔡琰小姐。說罷,迴頭向蔡琰說道:琰兒,此乃吾父劉虞,吾母嚴氏。蔡琰聞言,略帶羞澀的朝劉虞行禮。然後說道:小女蔡琰,見過劉刺史,嚴夫人。劉虞還沒開口,一旁的嚴氏便立馬開口朝蔡琰說道:蔡小姐,不必多禮。快快請起,都是一家人。


    言罷,便雙手扶起蔡琰。然後上下打量起蔡琰來。劉虞見狀,也開口說道:不錯不錯,都是一家人。不用見外。一路辛苦了,快些進府。休息一番。然後看向劉和。劉和便讓母親嚴氏帶蔡琰,及侍女去安頓。自己還需要處理身後的眾人。蔡琰見狀,便跟著嚴氏朝刺史府內而去。


    劉和轉身,便吩咐大牛帶著樂進文聘,將那些錢箱和酒,搬去自己的房間。大牛聞言,便帶著二人走了。劉和隨即便來到歐承身邊,說道:歐兄,此一行。諸位族人可安好。沒什麽危險之事發生吧?歐承聞言,對著劉和拱手行禮說道:主公,吾等皆安好無事。如今總算來到薊縣了。眼下,眾人如何安頓?劉和說道:先將眾人安頓進府,明日吾去官署為汝等尋一住處。且先安頓下,然後吾有些東西得準備好。打算尋一水流湍急處,建起一座大的鐵坊。


    日後,汝等便在鐵坊。歐承聞言,點點頭。劉和便從懷裏,取出煉鐵高爐,和灌鋼秘法,兩張絹帛遞給歐承。然後說道:此爐,待吾等尋好地點後,汝便安排族人,先建造兩座高爐出來。而這灌鋼秘法,乃是吾之前,偶遇一老道。傳給吾之秘術。待吾將東西準備好。便會將鐵礦運來。然後又拿出三張絹帛說道:此圖,乃是吾改良後的重弩。而這張乃是此重弩所需的重要部件。為防泄露,吾便將重弩完整的圖樣,拆分成兩塊。而另外此圖,乃是一長刀的尺寸圖。吾為其取名為“雁翎刀”,此刀尖處四寸左右,便微微向上彎曲。比之朝廷所鍛的環首刀,力道更深。且需用灌鋼法,煉出的精鋼鍛造,便能比其它刀更長上半尺。故而騎兵步兵皆可用。步兵鍛短一些便可。歐承聽完劉和所言,細細的看著手中的三張絹帛。劉和便說道:此處人多眼雜,汝先收好。待安頓完,迴房細看。切記,不可提前讓其他人知曉。歐承便將絹帛收了起來。朝劉和點點頭。


    兩個時辰後,刺史府內,已經擺下酒宴。劉和領著眾人,皆落座在府內大廳。劉和坐在劉虞主位身邊。幾位壯士及歐承都在,至於其它族人,都安頓在偏院各處。雖然沒有酒宴款待,但是也有酒肉吃食的。劉和還特意命大牛,搬了一壇酒,用於招待眾人。劉和先舉起酒盞,朝在場眾人說道:諸位一路辛苦,請滿飲此盞。眾人便也端起酒盞,朝向劉和與劉虞。飲罷,劉和起身走到樂進文聘兩人處。


    朝劉虞說道:父親,此二人、乃是吾在陽翟結識的壯士。樂進與文聘。二人在陽翟一直與吾同吃同住,護衛左右。乃是最早追隨吾之人。此二人,也是武人出身。然後樂進文聘起身,朝劉虞彎腰施禮。劉虞見狀,便朝二人點頭微笑示意。劉和便走到歐承身邊,開口說道:此乃歐承,乃是歐冶子的後世宗族傳人。且其餘跟隨而來之人,都是歐氏族人。乃是吾在長安之時,因緣際會結識的。如今歐氏舉族追隨吾,不遠千裏從關中來到幽州。劉和甚是感激。說罷,舉起酒盞朝歐承敬來。歐承便也端起酒盞說道:主公,莫要如此。主公於吾歐氏有大恩。吾歐氏追隨公主,皆心甘情願。


    言罷,便彎腰施禮。劉和趕緊扶起歐承。然後對其笑笑。劉虞也朝歐承點點頭。劉和便走至關羽張飛身前,說道:此二人,乃是吾在涿縣結交的壯士。關羽張飛。二位皆武藝超群之輩。皆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大將之才。關羽張飛便也都起身,朝劉和及在場眾人拱手施禮。然後張飛說道:主公乃奇人,俺張飛能追隨主公。真乃平生幸事也。關羽也說道:不錯,吾與翼德能為主公,效犬馬之勞。乃是幸事。以主公之才,定能匡扶大漢江山,拯救社稷蒼生。劉和聽罷,微笑的搖搖頭。便說道:和,豈敢如二位所言。隻不過想為天下,略盡些綿薄之力罷了。然後指著趙雲說道:子龍,諸位在陽翟便已認識。吾便不再多言了。亦是豪傑!然後說道:幽州苦寒之地,諸位能來此輔佐予吾。吾萬分感激。來,再敬諸位一盞!聊表心意。於是眾人皆端起酒盞朝劉和敬來。就這樣,酒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然後便各自迴去休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正並收藏亂世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