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莊大福借錢
悍女當家:我靠種地成了一方大佬 作者:紅塵聽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劉氏趕緊把莊三貴叫到自己屋裏,讓他去找大兒子。可是真要去找了又發現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大兒子是在哪幹活、幹什麽活。
仔細迴想,才發現這些年,每每問及兒子的工作情況,他就岔開了話題。幹什麽,住哪裏,一個月多少工錢,完全不知。
老劉氏傻眼了,又想到兒子出去這些年,就前兩個月往家裏交過錢,以後就再沒有見過銀子。每次都有理由,而每次自己也都同意了,後來就提也不提了。
還有大孫子讀書的事也都是兒子一手包辦,每年需要多少費用,這些費用都用在哪裏她一概不知。怪不得三兒說自己心偏,似乎還真是的。
想到大孫子莊耀宗,也想到了二孫子莊耀文。那時候家裏沒錢供兩個孩子讀書,就讓莊耀文退學了,可二兒子可是老實交銀子的。
唉!老劉氏歎氣,委屈二兒子一家了。其實二孫子以前也是懂事聽話的,隻是從讓他退學開始,就變得叛逆不學好了。唉,多好的孩子,如今……
老劉氏忽然就給了自己一巴掌。
老劉氏想到大孫子莊耀宗,莊耀宗就迴來了,還有莊大福。由於大孫子在,老劉氏也沒有說莊大福什麽,隻是提醒他莊容容說的話。
莊大福連連點頭,保證不會再和那人有什麽。
老劉氏本來還想問兒子在哪裏幹活,幹的什麽活,隻是話沒出口就被兒子的話給驚呆了。
老劉氏:“什麽!五十兩銀子!你你們……”
莊大福立刻道:“娘,我知道,五十兩銀子很多,家裏一時半會兒也不一定能湊齊。可這是個機會啊,雖然說耀宗早晚都能考上秀才,但是早幾年考上,少花銀子不說,還能多免幾年的賦稅徭役。您算算,還是劃算的。”
老劉氏微微低頭思考著道:“可五十兩銀子也不是那麽好湊的,咱全村也不一定能集齊。”
莊大福低聲道:“能集齊。娘,容容不是有銀子嗎?還有,張氏手裏應該也有。”
老劉氏猛然抬頭看他,莫名的就想起了莊容容的警告,她忽然就有些懷疑了:“五十兩銀子就能保證中秀才?”
莊大福點頭:“差不多。那東西是這次考試的先生賣的,考的題都在試卷上。買了就等於是中了,但是人家是不會說保你中的。”
老劉氏皺眉:“既然耀宗能中咱還買那幹啥,晚兩年就晚兩年吧。”
莊大福衝兒子使眼色,莊耀宗緩緩開口:“奶奶,您先坐下聽我說。”
老劉氏又坐下:“耀宗,奶奶相信你,靠自己的本事也能考中秀才。”
莊耀宗緩緩跪在老劉氏的腳邊,老劉氏心疼的趕緊讓他起來。
莊耀宗沒起:“奶奶,我知道您相信我,我自己也相信我自己。可是有了這本考試大全我就少讀幾年書。
其實有了這本大全也是我自己的本事,這本大全就是把可能出現在考卷上的題都集中在一起,答案也是要靠自己寫的。
這樣呢就可以重要的學習這上麵的題,其他不重要的就不用讀了。這樣就省出好多的時間來,早兩年考中秀才,也可以早兩年考舉人。
再說了,考中秀才後這些銀子就會迴來了。你不知道,那些鄉紳大戶們可舍得給考中的人送銀子了。再說我今年也有十八歲了,也該定親了,可我現在這樣怎麽定?
高門大戶人家不願意要咱,可是農家小門對我以後又沒有助力。你看郭舉人,他就是找了個有錢人家的閨女,才能幫他中了舉人的。”
見老劉氏疑惑,莊大福道:“就是劉桂花以前定親的那個男人,本來他是還差點道行的,就是他嶽家花銀子他才中了的。”
老劉氏奇怪道:“能用銀子買舉人那……窮人讀書還有什麽用?”
莊大福忙道:“娘,光有銀子不讀書也不行,你得差不多才行。”
莊耀宗道:“奶奶,中了舉人您就是老夫人了,就有丫環仆役伺候您,就光宗耀祖了,您就是咱們村的功臣。”
老劉氏很想做老夫人,很想嚐嚐被丫環婆子包圍的感覺,可是她還是搖頭,一句話,真的是沒有銀子了。
五十兩銀子是啥概念,一般家庭一年一兩銀子都剩不下,好就算是能攢夠一兩銀子,五十兩就是五十年的積蓄。
雖然父子二人說考中秀才錢就迴來了,可是她還是覺得不妥。鄉紳大戶給你銀子能是白給的?沒有利益聯係人家會給你銀子?
你拿了人家銀子就手短,不知道哪裏就得還給人家,這樣不合適。再想起莊容容的警告,老劉氏還是搖頭。
莊大福就各種遊說勸說:“娘,這是個機會,我們是借錢又不是不還了。再說耀宗考中秀才她二房不也能沾光……”
莊耀宗就跪在地上不起,表示自己非常想得到這個機會。也和他爹同樣的說辭,借銀子考中秀才就還。
老劉氏想了想,借了再還也行,而且父子二人說的也有些道理,她就答應去問問。
莊大福攔住老劉氏:“娘,你不能隻是問問,你得讓她們拿出銀子來,這事就靠她們了。”
老劉氏白了他一眼沒說話,徑直走了。
老劉氏跟張氏說了,張氏沉默後說要問問閨女的意思,她當不了家。
等莊容容迴來,張氏一說,莊容容立刻去找老劉氏了。
莊容容給老劉氏提了幾個問題:第一,大房借錢為什麽不直接和我借,而是要你借?他寫欠條嗎?第二,他們要是不還我我找誰要?找你?你沒銀子我能怎麽著你?找他們,他們說沒有我又能怎麽著他們?第三,莊耀宗一定能考上嗎?他考不上哪裏來的銀子還我?”
老劉氏目瞪口呆,她沒想過兒子孫子不還錢怎麽辦。
老劉氏:“他不還錢我我把他趕出去!”
莊容容看著她不說話。
老劉氏歎氣,趕出去更不用還錢了。可……算了,誰的事誰自己解決吧。她迴了莊大福,人家不借。
仔細迴想,才發現這些年,每每問及兒子的工作情況,他就岔開了話題。幹什麽,住哪裏,一個月多少工錢,完全不知。
老劉氏傻眼了,又想到兒子出去這些年,就前兩個月往家裏交過錢,以後就再沒有見過銀子。每次都有理由,而每次自己也都同意了,後來就提也不提了。
還有大孫子讀書的事也都是兒子一手包辦,每年需要多少費用,這些費用都用在哪裏她一概不知。怪不得三兒說自己心偏,似乎還真是的。
想到大孫子莊耀宗,也想到了二孫子莊耀文。那時候家裏沒錢供兩個孩子讀書,就讓莊耀文退學了,可二兒子可是老實交銀子的。
唉!老劉氏歎氣,委屈二兒子一家了。其實二孫子以前也是懂事聽話的,隻是從讓他退學開始,就變得叛逆不學好了。唉,多好的孩子,如今……
老劉氏忽然就給了自己一巴掌。
老劉氏想到大孫子莊耀宗,莊耀宗就迴來了,還有莊大福。由於大孫子在,老劉氏也沒有說莊大福什麽,隻是提醒他莊容容說的話。
莊大福連連點頭,保證不會再和那人有什麽。
老劉氏本來還想問兒子在哪裏幹活,幹的什麽活,隻是話沒出口就被兒子的話給驚呆了。
老劉氏:“什麽!五十兩銀子!你你們……”
莊大福立刻道:“娘,我知道,五十兩銀子很多,家裏一時半會兒也不一定能湊齊。可這是個機會啊,雖然說耀宗早晚都能考上秀才,但是早幾年考上,少花銀子不說,還能多免幾年的賦稅徭役。您算算,還是劃算的。”
老劉氏微微低頭思考著道:“可五十兩銀子也不是那麽好湊的,咱全村也不一定能集齊。”
莊大福低聲道:“能集齊。娘,容容不是有銀子嗎?還有,張氏手裏應該也有。”
老劉氏猛然抬頭看他,莫名的就想起了莊容容的警告,她忽然就有些懷疑了:“五十兩銀子就能保證中秀才?”
莊大福點頭:“差不多。那東西是這次考試的先生賣的,考的題都在試卷上。買了就等於是中了,但是人家是不會說保你中的。”
老劉氏皺眉:“既然耀宗能中咱還買那幹啥,晚兩年就晚兩年吧。”
莊大福衝兒子使眼色,莊耀宗緩緩開口:“奶奶,您先坐下聽我說。”
老劉氏又坐下:“耀宗,奶奶相信你,靠自己的本事也能考中秀才。”
莊耀宗緩緩跪在老劉氏的腳邊,老劉氏心疼的趕緊讓他起來。
莊耀宗沒起:“奶奶,我知道您相信我,我自己也相信我自己。可是有了這本考試大全我就少讀幾年書。
其實有了這本大全也是我自己的本事,這本大全就是把可能出現在考卷上的題都集中在一起,答案也是要靠自己寫的。
這樣呢就可以重要的學習這上麵的題,其他不重要的就不用讀了。這樣就省出好多的時間來,早兩年考中秀才,也可以早兩年考舉人。
再說了,考中秀才後這些銀子就會迴來了。你不知道,那些鄉紳大戶們可舍得給考中的人送銀子了。再說我今年也有十八歲了,也該定親了,可我現在這樣怎麽定?
高門大戶人家不願意要咱,可是農家小門對我以後又沒有助力。你看郭舉人,他就是找了個有錢人家的閨女,才能幫他中了舉人的。”
見老劉氏疑惑,莊大福道:“就是劉桂花以前定親的那個男人,本來他是還差點道行的,就是他嶽家花銀子他才中了的。”
老劉氏奇怪道:“能用銀子買舉人那……窮人讀書還有什麽用?”
莊大福忙道:“娘,光有銀子不讀書也不行,你得差不多才行。”
莊耀宗道:“奶奶,中了舉人您就是老夫人了,就有丫環仆役伺候您,就光宗耀祖了,您就是咱們村的功臣。”
老劉氏很想做老夫人,很想嚐嚐被丫環婆子包圍的感覺,可是她還是搖頭,一句話,真的是沒有銀子了。
五十兩銀子是啥概念,一般家庭一年一兩銀子都剩不下,好就算是能攢夠一兩銀子,五十兩就是五十年的積蓄。
雖然父子二人說考中秀才錢就迴來了,可是她還是覺得不妥。鄉紳大戶給你銀子能是白給的?沒有利益聯係人家會給你銀子?
你拿了人家銀子就手短,不知道哪裏就得還給人家,這樣不合適。再想起莊容容的警告,老劉氏還是搖頭。
莊大福就各種遊說勸說:“娘,這是個機會,我們是借錢又不是不還了。再說耀宗考中秀才她二房不也能沾光……”
莊耀宗就跪在地上不起,表示自己非常想得到這個機會。也和他爹同樣的說辭,借銀子考中秀才就還。
老劉氏想了想,借了再還也行,而且父子二人說的也有些道理,她就答應去問問。
莊大福攔住老劉氏:“娘,你不能隻是問問,你得讓她們拿出銀子來,這事就靠她們了。”
老劉氏白了他一眼沒說話,徑直走了。
老劉氏跟張氏說了,張氏沉默後說要問問閨女的意思,她當不了家。
等莊容容迴來,張氏一說,莊容容立刻去找老劉氏了。
莊容容給老劉氏提了幾個問題:第一,大房借錢為什麽不直接和我借,而是要你借?他寫欠條嗎?第二,他們要是不還我我找誰要?找你?你沒銀子我能怎麽著你?找他們,他們說沒有我又能怎麽著他們?第三,莊耀宗一定能考上嗎?他考不上哪裏來的銀子還我?”
老劉氏目瞪口呆,她沒想過兒子孫子不還錢怎麽辦。
老劉氏:“他不還錢我我把他趕出去!”
莊容容看著她不說話。
老劉氏歎氣,趕出去更不用還錢了。可……算了,誰的事誰自己解決吧。她迴了莊大福,人家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