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張良是何人?
三國:逆天係統,稱霸天下 作者:小小20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雙眼瞪的銅圓。
一副“我是誰?我在哪兒?”的表情。
不過也不止是他,其餘人也差不多。
而許攸在這一刻,也是暗自慶幸起來。
幸虧自己機智,上一次就已經做好跳槽的打算了。
如今家人秘密轉移的差不多了,看來是時候找個機會開溜了。
許攸看到西涼王的兵馬數量後,更是打定了投靠他的心思。
因為在他看來,不投靠西涼王是沒有活路的。
許攸是個貪生怕死之輩,自然要給自己找活路。
而投靠西涼王就是當下最好也是最穩妥的解決方案。
就在眾人呆滯時,迴過神來的田豐上前一步,拱手一拜,隨後道:
“主公,其實此次金榜公布的西涼王的兵力情況,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好消息。”
袁紹被田豐這別出心裁的迴答驚到了。
好消息?
哪兒來的好消息?
二百七十四萬大軍,你告訴我是好消息?!!
要不是袁紹知道田豐的能力,也知道他的性格,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人,絕壁是要 將他臭罵一頓。
好家夥。
我正在擱這兒煩呢,你來句是個好消息?
咋滴?
打我臉啊?
不過袁紹終究沒有說出這話,因為他準備聽一下田豐的解釋,然後再做決定。
如果說的在理,那就算了。
如果說的屁都不是,那對不起, 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
於是袁紹說道:
“哦?元皓,你所說的好消息,從何而來啊?”
袁紹故意將語氣說得很低沉,就是想要給田豐壓力。
一方麵表達此時自己心情不好,他自己看的辦。
另一方麵就是慎言,想清楚了再說,別把我惹火了。
不過性格剛直的田豐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也不知道他是真沒注意到,還是注 意到了但是沒當迴事。
隻見他侃侃而談道:
“主公,您細想,既然西涼王有如此恐怖數量的兵馬,為什麽這些年一直沒有主動 征伐過別人?”
“就憑他手中的兵馬,完全可以橫掃天下吧?”
“那他為什麽沒有?反而還是龜縮在西涼,基本上都沒什麽消息。”
田豐說到這裏,雙眼一亮道:
“那就隻能說明西涼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而阻撓一場戰爭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大的因素就是因為糧草等後勤問題。”
“雖然我們之前分析得出西涼王的後勤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那是我們針對六十萬大軍說的啊!”
“如果西涼王真的隻有六十萬大軍,那我相信以他的大後方,肯定能撐得起。”
“但如今我們通過金榜得知了,他的兵馬數量遠遠不止六十萬,而是有二百七十四 萬。”
“這個數量很明顯,所需的天文後勤西涼王肯定撐不住”
“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什麽西涼王坐擁如此龐大的兵馬數量,卻沒有征伐天下的原 因。”
“他肯定是後勤有問題,所以才無法出征。”
“而既然他無法出山,那麽排名第二的主公就是當今天下最強的諸侯。”
“主公也可以趁西涼王徹底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之前,趕緊發展自己的勢力。”
“攻打他人的地盤,覆滅其他諸侯,以主公的勢力,絕對不難。”
“而等西涼王正式出山的時候,主公那個時候才有機會集幾大諸侯之力於己身,與 西涼王分庭抗禮。”
不得不說,田豐這一番分析可謂是淋漓盡致,沒有什麽明顯的毛病。
當然,這個前提是係統不存在的情況下。
袁紹也是被田豐的這番話說動了。
隨後他仔細想了想,發生田豐說的真的沒啥毛病。
也能夠很好的解釋西涼王平日裏怪異的舉動。
想到這裏後,袁紹也是舒了口氣。
被田豐這麽一說,心裏的壓抑感輕鬆了不少。
袁紹也不得不感慨道:
“我有田豐,如高祖得子房也!”
田豐聽到自家主公將自己比作陳留侯張良,也是驚了。
張良是何人?
那是漢初三傑之一啊!
號稱謀聖的男人!
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裏之外,無外乎是。
如此經天緯地大才,竟然被自家主公拿來比自己。
田豐連忙感動的稀裏糊塗,各種表示忠心。
袁紹自然也是一頓安慰。
雖然袁紹的演技跟劉備這種影帝比不了,但是也還算不錯。
騙騙田豐這種鋼鐵直男,還是沒問題的。
一旁的郭圖看到這一幕,又想起自己前腳剛說完最多六十萬,結果轉頭金榜就把自 己的臉打得啪啪響。
這讓郭圖很是鬱悶,納悶這金榜不會是專門跟自己作對吧?
不然為啥我一說完什麽,天道金榜馬上就蹦出來宣告真相。
很明顯,就是針對我!
這就是郭圖這種小人的性格,發現自己的失敗賴不上別人了,直接轉頭賴向了老 天。
真可謂活久見。
正當郭圖暗自責怪天道金榜故意針對他的時候。
一旁的袁紹突然瞟到了他,想起郭圖剛剛說的西涼王最多六十萬大軍的言論後。
心下惱怒,直接破口大罵道:
“郭公則,你個沒用的東西!”
“你不是說西涼王最多六十萬兵馬嗎?”
“結果呢???”
“二百七十四萬!!!”
“二百七十四萬就是你所說的最多六十萬兵馬嗎?”
“你說說你有什麽用?”
“從頭到尾就沒說出過一句正確的謀劃,就這水平也配叫謀士?”
“要不是看在你是潁川郭家的子弟份上,我早就讓你收拾東西滾蛋了!”
一通臭罵後,袁紹才感覺舒心了不少。
雖然剛剛被田豐開導了一下,現在心情沒有那麽壓抑了。
但這也不妨礙袁紹想要找個口子發泄一下。
很不幸。
郭圖就成為了那個排泄口。
而被罵的郭圖也是將頭死死的低下,雙拳緊握,不發一言。
但其實額頭上的青筋已經表明了此時他內心當中的不平。
“該死,我郭圖一心一意為你袁紹盡忠盡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結果現在將我一頓臭罵,不留絲毫情麵。”
“好,既然你袁紹不仁,那也別怪我郭圖不義了!”
“看來得轉投西涼王了,到時候借助西涼王之手,再報複迴來。”
於是乎,郭圖成為了袁紹麾下繼許攸後第二個準備跳槽到西涼王帳下的人。
不過不同於許攸,郭圖跳槽對於袁紹來說絕對是件好事。
畢竟三國第一坑貨郭圖不在了,袁紹也能少走很多彎路。
兗州。
昌邑。
曹操看到九天之上大寫的數字後,已經徹底麻了。
隻是在不斷地呢喃道:
“二百七十四萬,二百七十四萬…”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懂了,哈哈哈哈,我懂了!”
突然,曹操放聲大喊道。
其餘眾人也被曹操這個反應給嚇了一跳。
荀彧更是直接道:
“主公,您沒事吧`?”
不怪荀彧問出這種問題,主要是曹操這個反應太嚇人了。
感覺像個神經質一樣。
明明剛剛還是一臉沉默的樣子,結果突然一下子就放聲大笑。
這擱誰身上,都要嚇一跳啊。
再結合此時天道金榜公布西涼王具體兵力的場景。
荀或有理由就是,自家主公有可能發瘋了。
曹操被荀或這話給叫醒了。
突然發現自己剛剛是有點不正常,於是連忙調整狀態,咳嗽了兩聲。
“咳咳,操沒事。”
“剛剛隻是想起了什麽,才表現的略顯激動。”
荀彧聞之, 一臉古怪的看著他。
“這可不是什麽情緒激動,這分明像是發病了啊!”
當然,這話荀或肯定不可能說出口,而是在心裏腹誹。
不過荀或還是問道:
“主公因何激動?”
曹操也不隱瞞,說道:
“操終於明白過來,過往我一直覺得奇怪的地方到底在哪裏了。”
荀或聞言疑惑道:
“在哪兒?”
“兵力。”
曹操淡淡的吐出兩個字。
隨後繼續道:
“操過往一直對西涼王最疑惑的地方就是他的兵力,在操看來實在是飄忽不定。”
“從最開始滅西羌時候的三十萬大軍,到後來洛陽之戰的三十萬大軍,以及虎牢關 之戰時的四十萬大軍。”
“雖然天才人公認的是六十萬左右,但操還是感到很奇怪。”
“因為無論是洛陽之戰還是虎牢關之戰,西涼王真的隻是打了個醬油,並沒有真正 意義上的參戰。”
“從他的目的也看得出來,他也無意參戰。”
“那麽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為什麽西涼王他明明沒準備大戰,卻帶 了三四十萬大軍。”
“因為按照往常眾人所說的總兵力六十萬大軍,那三四十萬大軍也是占了他總兵力 的半數以上啊。”
“有哪個人會因為隨便玩一趟,就帶出來一大半兵力的?”
“這不是有病嗎?嫌的糧草太多想消耗一些?”
“所以在操看來,三十萬大軍也許在西涼王看來算不了什麽,所以才會在每次遠行 都帶個幾十萬大軍。”
“外加我們之前分析的就是西涼王的糧草足以供應六十萬大軍的消耗。”
“但為啥西涼王在討董結束之後,像是銷聲匿跡一般, 一點反應都沒有?”
“難道他就不想趁天下諸侯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進取天下嗎?”
“沒有人會認為他是沒有這個興趣,從他在先帝在位時公然表示自己獨立的時候 起,他的野心就天下皆知了。”
“所以絕對不存在他不感興趣這個可能。”
一副“我是誰?我在哪兒?”的表情。
不過也不止是他,其餘人也差不多。
而許攸在這一刻,也是暗自慶幸起來。
幸虧自己機智,上一次就已經做好跳槽的打算了。
如今家人秘密轉移的差不多了,看來是時候找個機會開溜了。
許攸看到西涼王的兵馬數量後,更是打定了投靠他的心思。
因為在他看來,不投靠西涼王是沒有活路的。
許攸是個貪生怕死之輩,自然要給自己找活路。
而投靠西涼王就是當下最好也是最穩妥的解決方案。
就在眾人呆滯時,迴過神來的田豐上前一步,拱手一拜,隨後道:
“主公,其實此次金榜公布的西涼王的兵力情況,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好消息。”
袁紹被田豐這別出心裁的迴答驚到了。
好消息?
哪兒來的好消息?
二百七十四萬大軍,你告訴我是好消息?!!
要不是袁紹知道田豐的能力,也知道他的性格,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人,絕壁是要 將他臭罵一頓。
好家夥。
我正在擱這兒煩呢,你來句是個好消息?
咋滴?
打我臉啊?
不過袁紹終究沒有說出這話,因為他準備聽一下田豐的解釋,然後再做決定。
如果說的在理,那就算了。
如果說的屁都不是,那對不起, 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
於是袁紹說道:
“哦?元皓,你所說的好消息,從何而來啊?”
袁紹故意將語氣說得很低沉,就是想要給田豐壓力。
一方麵表達此時自己心情不好,他自己看的辦。
另一方麵就是慎言,想清楚了再說,別把我惹火了。
不過性格剛直的田豐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也不知道他是真沒注意到,還是注 意到了但是沒當迴事。
隻見他侃侃而談道:
“主公,您細想,既然西涼王有如此恐怖數量的兵馬,為什麽這些年一直沒有主動 征伐過別人?”
“就憑他手中的兵馬,完全可以橫掃天下吧?”
“那他為什麽沒有?反而還是龜縮在西涼,基本上都沒什麽消息。”
田豐說到這裏,雙眼一亮道:
“那就隻能說明西涼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而阻撓一場戰爭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大的因素就是因為糧草等後勤問題。”
“雖然我們之前分析得出西涼王的後勤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那是我們針對六十萬大軍說的啊!”
“如果西涼王真的隻有六十萬大軍,那我相信以他的大後方,肯定能撐得起。”
“但如今我們通過金榜得知了,他的兵馬數量遠遠不止六十萬,而是有二百七十四 萬。”
“這個數量很明顯,所需的天文後勤西涼王肯定撐不住”
“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什麽西涼王坐擁如此龐大的兵馬數量,卻沒有征伐天下的原 因。”
“他肯定是後勤有問題,所以才無法出征。”
“而既然他無法出山,那麽排名第二的主公就是當今天下最強的諸侯。”
“主公也可以趁西涼王徹底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之前,趕緊發展自己的勢力。”
“攻打他人的地盤,覆滅其他諸侯,以主公的勢力,絕對不難。”
“而等西涼王正式出山的時候,主公那個時候才有機會集幾大諸侯之力於己身,與 西涼王分庭抗禮。”
不得不說,田豐這一番分析可謂是淋漓盡致,沒有什麽明顯的毛病。
當然,這個前提是係統不存在的情況下。
袁紹也是被田豐的這番話說動了。
隨後他仔細想了想,發生田豐說的真的沒啥毛病。
也能夠很好的解釋西涼王平日裏怪異的舉動。
想到這裏後,袁紹也是舒了口氣。
被田豐這麽一說,心裏的壓抑感輕鬆了不少。
袁紹也不得不感慨道:
“我有田豐,如高祖得子房也!”
田豐聽到自家主公將自己比作陳留侯張良,也是驚了。
張良是何人?
那是漢初三傑之一啊!
號稱謀聖的男人!
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裏之外,無外乎是。
如此經天緯地大才,竟然被自家主公拿來比自己。
田豐連忙感動的稀裏糊塗,各種表示忠心。
袁紹自然也是一頓安慰。
雖然袁紹的演技跟劉備這種影帝比不了,但是也還算不錯。
騙騙田豐這種鋼鐵直男,還是沒問題的。
一旁的郭圖看到這一幕,又想起自己前腳剛說完最多六十萬,結果轉頭金榜就把自 己的臉打得啪啪響。
這讓郭圖很是鬱悶,納悶這金榜不會是專門跟自己作對吧?
不然為啥我一說完什麽,天道金榜馬上就蹦出來宣告真相。
很明顯,就是針對我!
這就是郭圖這種小人的性格,發現自己的失敗賴不上別人了,直接轉頭賴向了老 天。
真可謂活久見。
正當郭圖暗自責怪天道金榜故意針對他的時候。
一旁的袁紹突然瞟到了他,想起郭圖剛剛說的西涼王最多六十萬大軍的言論後。
心下惱怒,直接破口大罵道:
“郭公則,你個沒用的東西!”
“你不是說西涼王最多六十萬兵馬嗎?”
“結果呢???”
“二百七十四萬!!!”
“二百七十四萬就是你所說的最多六十萬兵馬嗎?”
“你說說你有什麽用?”
“從頭到尾就沒說出過一句正確的謀劃,就這水平也配叫謀士?”
“要不是看在你是潁川郭家的子弟份上,我早就讓你收拾東西滾蛋了!”
一通臭罵後,袁紹才感覺舒心了不少。
雖然剛剛被田豐開導了一下,現在心情沒有那麽壓抑了。
但這也不妨礙袁紹想要找個口子發泄一下。
很不幸。
郭圖就成為了那個排泄口。
而被罵的郭圖也是將頭死死的低下,雙拳緊握,不發一言。
但其實額頭上的青筋已經表明了此時他內心當中的不平。
“該死,我郭圖一心一意為你袁紹盡忠盡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結果現在將我一頓臭罵,不留絲毫情麵。”
“好,既然你袁紹不仁,那也別怪我郭圖不義了!”
“看來得轉投西涼王了,到時候借助西涼王之手,再報複迴來。”
於是乎,郭圖成為了袁紹麾下繼許攸後第二個準備跳槽到西涼王帳下的人。
不過不同於許攸,郭圖跳槽對於袁紹來說絕對是件好事。
畢竟三國第一坑貨郭圖不在了,袁紹也能少走很多彎路。
兗州。
昌邑。
曹操看到九天之上大寫的數字後,已經徹底麻了。
隻是在不斷地呢喃道:
“二百七十四萬,二百七十四萬…”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懂了,哈哈哈哈,我懂了!”
突然,曹操放聲大喊道。
其餘眾人也被曹操這個反應給嚇了一跳。
荀彧更是直接道:
“主公,您沒事吧`?”
不怪荀彧問出這種問題,主要是曹操這個反應太嚇人了。
感覺像個神經質一樣。
明明剛剛還是一臉沉默的樣子,結果突然一下子就放聲大笑。
這擱誰身上,都要嚇一跳啊。
再結合此時天道金榜公布西涼王具體兵力的場景。
荀或有理由就是,自家主公有可能發瘋了。
曹操被荀或這話給叫醒了。
突然發現自己剛剛是有點不正常,於是連忙調整狀態,咳嗽了兩聲。
“咳咳,操沒事。”
“剛剛隻是想起了什麽,才表現的略顯激動。”
荀彧聞之, 一臉古怪的看著他。
“這可不是什麽情緒激動,這分明像是發病了啊!”
當然,這話荀或肯定不可能說出口,而是在心裏腹誹。
不過荀或還是問道:
“主公因何激動?”
曹操也不隱瞞,說道:
“操終於明白過來,過往我一直覺得奇怪的地方到底在哪裏了。”
荀或聞言疑惑道:
“在哪兒?”
“兵力。”
曹操淡淡的吐出兩個字。
隨後繼續道:
“操過往一直對西涼王最疑惑的地方就是他的兵力,在操看來實在是飄忽不定。”
“從最開始滅西羌時候的三十萬大軍,到後來洛陽之戰的三十萬大軍,以及虎牢關 之戰時的四十萬大軍。”
“雖然天才人公認的是六十萬左右,但操還是感到很奇怪。”
“因為無論是洛陽之戰還是虎牢關之戰,西涼王真的隻是打了個醬油,並沒有真正 意義上的參戰。”
“從他的目的也看得出來,他也無意參戰。”
“那麽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為什麽西涼王他明明沒準備大戰,卻帶 了三四十萬大軍。”
“因為按照往常眾人所說的總兵力六十萬大軍,那三四十萬大軍也是占了他總兵力 的半數以上啊。”
“有哪個人會因為隨便玩一趟,就帶出來一大半兵力的?”
“這不是有病嗎?嫌的糧草太多想消耗一些?”
“所以在操看來,三十萬大軍也許在西涼王看來算不了什麽,所以才會在每次遠行 都帶個幾十萬大軍。”
“外加我們之前分析的就是西涼王的糧草足以供應六十萬大軍的消耗。”
“但為啥西涼王在討董結束之後,像是銷聲匿跡一般, 一點反應都沒有?”
“難道他就不想趁天下諸侯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進取天下嗎?”
“沒有人會認為他是沒有這個興趣,從他在先帝在位時公然表示自己獨立的時候 起,他的野心就天下皆知了。”
“所以絕對不存在他不感興趣這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