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賈將軍乃李賓之大儒關門弟子,小三元出身,何不說說你的高見。”


    大楚文不治軍,武不幹政,這是把朝政往武將身上引,其心歹毒。


    左士衡、方子正兩位師兄都擔憂的看向賈琮,唯恐他少年氣盛,妄言朝政。


    皇上同諸位大臣也都看向賈琮,看他如何作答。


    賈琮朗聲道:


    “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本將軍雖也念過書,然,不通朝政。


    朝政遇事不決,反問我一個武將是何道理?


    在其位,謀其職。


    這位大人身為文臣,反而將朝政詢問武將,朝廷還養你作甚?”


    那人被問得啞口無言,麵色氣得通紅。


    皇上讚道:


    “好一個‘在其位,謀其職;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說的好!


    諸位愛卿,當謹記!


    眼下攔駕之事如何處置?”


    眾文臣也紛紛附和皇上之言。


    內閣左士衡道:


    “微臣以為,由禁軍將告禦狀的百姓帶到路旁,以免幹擾聖駕。


    刑部著人,對他們的冤屈,一一記錄。


    待案情水落石出,刑部將處置議案奏報皇上。”


    皇上道:“善。”


    隨後看向刑部尚書方子正,方之正道:


    “刑部派一隨行侍郎,郎中處置此事。”


    皇上點頭,隨即下旨大軍繼續前行。


    賈琮看向身後盧少朋,少朋會意,驅馬上前到賈琮身側,小聲道:


    “剛才那人是巫家的巫眾,兵部尚書,算是文職。”


    賈琮冷哼一聲,暗道:這個巫眾的伎倆也太拙劣了。


    大軍浩浩蕩蕩,直到黃昏,終於行至鐵網山下,安營紮寨。


    一時間成千上萬的火把照亮了半邊天。


    龍禁尉作為皇上親軍,賈琮的軍帳就設在禦帳五十步外。


    賈琮領著龍禁尉在禦帳外巡邏,時不時有文官、武將前來覲見。


    盧少朋、陳漢鬆、牛奉三人久在京中勳貴圈混,對大楚的武將比較熟悉。


    賈琮將三人帶在身邊,給賈琮介紹這些武將的來曆。


    拱衛京師的除了京營東、南、西、北四個營,每營有四到五萬兵馬,合計十八萬,駐紮在京城近郊。


    京營的中上層基本都來自開國一脈。


    還有東北、西北、北麵三個方向的右標營、左標營、前標營,各營有七八萬兵馬,合計二十二萬,駐紮在京城遠郊。


    既是拱衛京師,同時也分別對東北的山海關方向;西北的大同府;北麵的密雲、遵化進行後備支援。


    執掌這三個營的皆是定國一脈。


    由於這三個營都是從邊軍輪換下來的軍士,戰力遠非承平已久的京營可比。


    故而定國一脈向來鄙夷開國一脈的老爺兵,把四王八公十二侯不放在眼裏。


    今日京營四營、標營各統領將軍皆到齊,七營各帶了三千到八千兵馬不等。


    賈琮在盧少朋三人介紹下,對這些將領有了初步的認識。


    剛過了亥時,賈琮正在巡邏,一位老太監上前道:


    “賈將軍,太上皇召見。”


    賈琮隨著老太監前往太上皇禦帳,心中暗自揣摩上皇意圖。


    行至帳外,不同於皇上的帳前,賈琮把佩劍、落日弓、天龍戟皆交予兩旁的護衛。


    進帳一刹那,賈琮隻看了眼帳內,中間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身著黃袍威嚴的坐在龍椅上。


    他的一側後方坐著的是皇上,戴權站在皇帝身旁;另一側坐著一位耄耋之年貴婦。


    中間自然是太上皇了,他身後還有一僧一道。


    賈琮進帳那刻便感覺那老和尚看向自己頭頂。


    腹誹道:莫非又是一個憨僧。


    至於那個道士,綿長沉穩的唿吸,氣息內斂,初步判斷應在龍一之上。


    賈琮上前大禮拜見太上皇道:


    “末將賈琮,參見太上皇。”


    一息之後,太上皇道:


    “平身”


    賈琮聽聲音,貌似渾厚、威嚴,實則氣息不足,蒼老。


    賈琮趁著起身那刻,不經意的看了眼後方一僧一道。


    見那老僧雙目直冒精光,正盯著自己左腕上的佛珠!


    那串佛珠乃當年揚州大明寺高僧憨僧所贈,而後賈琮在敦煌封存保護莫高窟之時,被憨僧的弟子——法照禪師認出。


    法照臨別建言賈琮迴京後隨身戴著佛珠,賈琮將信將疑,迴京後一直戴著。


    太上皇打量著一身金甲,挺拔威武的賈琮道:


    “和你祖父代善倒也有幾分相似,都是儒將。”


    賈琮道:“上皇謬讚了,祖父為大楚披荊斬棘,屢立戰功。


    末將自從軍以來,尚無寸功於大楚,末將慚愧。”


    太上皇道:“你尚年幼,不急,將來有的是你上戰場的機會。”


    賈琮道:“末將定效仿祖父,為大楚赴湯蹈火,浴血沙場。”


    太上皇嗯了一聲。


    賈琮接下來參拜了皇上,禮畢,那老太監對賈琮示意道:


    “賈將軍,來拜見甄老太妃。”


    這位耄耋之年的貴婦竟是甄老太妃,難怪有資格坐在太上皇身側。


    隻見她麵色潮紅,唿吸急促,賈琮上前行大禮道:


    “末將賈琮參見太妃娘娘。”


    甄老太妃連咳了兩聲嗽,數息後,聲音有些虛弱的說道:


    “平身吧,你祖母,史丫頭可好?”


    賈琮道:“謝娘娘關心,老祖宗如今胃口好,孫兒、孫女每日繞膝說笑一番,身子骨健著呢。”


    甄老太妃嗯了聲道:


    “她是個好福氣的,不過我聽說你那二嬸怎麽被攆到莊子上去了。”


    賈琮暗想,這是要插手賈家家事嗎,道:


    “二嬸倒賣太上皇賜予祖父的寶物,還私自送給王子騰,對皇家大不敬。


    被老祖宗罰到莊子上禮佛去了。”


    這鍋必須得老太太來背,王夫人怎麽說也是自己的長輩,拿到台麵上,自己容易受人把柄。


    老太太你就背好了。


    甄老太妃看向太上皇,太上皇微微點頭,甄老太妃接著道:


    “王氏那丫頭我知道,人倒是不壞,隻是吃了不讀書的虧,有眼無珠。


    史丫頭本是個心善的,對下人都寬厚,何況自己兒媳。


    你跟她說:


    該罰的也罰了,就讓王氏迴家好好反省吧,給她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


    賈琮:輕描淡寫一句話,就想放過王氏。


    這是仗著身份,明目張膽插手賈家的家事!


    此人必須立即除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煙雲之七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如歌亦如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如歌亦如夢並收藏紅樓煙雲之七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