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後,賈琮方才將眾人紛紛擊倒。
出乎賈琮意料的是,他們並未垂頭喪氣,而是列隊跪拜在麵前,請求追隨自己,哪怕是做護衛。
賈琮從他們當中選拔了二十人,其中擅長軍陣的五人加入親兵;
另外五人組成監察處,督查外院紀律;
其餘十人加入由陳開強領隊的護衛。
以後定期考校護衛,優異者可晉升入親兵。
相信經過今日,他們看到主家又出了武將,日後會有更多的人參加日常訓練。
選拔完他們,已到午時,賈琮一行便留在莊子裏吃午飯。
席間免不了要飲酒,眾人推杯換盞之間,賈琮留意到先前在校場操練壯丁的那個老漢沒有飲酒。
莊頭笑道:“他是焦大,自從寧國府沒了之後,來了莊子就不喝酒了。”
那焦大聽聞,哭喪著臉道:
“我有負國公爺所托,喝酒誤事,得罪了主家。
兩位國公爺的後人,我一個都沒保住,致使國公府沒了,我有何麵目去見公國爺啊。”說完大哭起來。
賈琮心想,曹公筆下此人對寧國府是忠誠的,對寧國公後人恨鐵不成鋼。
然而,他不把那些失德、無能的年輕主子放在眼裏,酒後當眾狂言,道出了寧國府醜聞,損壞了賈家聲譽。
此人有今日這番悔悟,說明尚可用。
賈琮道:“寧國府雖然沒了,但如今賈家多了一個三等將軍府。焦大爺若是心係賈家,我給你一個機會。
如今我的將軍府實行軍法管製,這一套你是熟悉的,我請你去督查軍紀。
但你若再喝酒,目無主家,休怪我不念舊情。”
焦大聽聞,抹掉了老臉上的眼淚,雙膝跪地道:
“我焦大這把老骨頭還能為主家效力,死而無憾啊。
我發誓,若再喝酒讓我死後打入十八層地獄。
我若是有半分不敬少將軍,不敬主家,就讓我萬箭穿心,死無葬身之地。”
賈琮點點頭,將焦大扶起。
用剛直不阿,對賈家忠心的焦大去統領監察處,督查外院,平衡關西鏢局,是個不錯的選擇。
賈琮歸京兩日,完成內務布局。第三日正好是朝廷休沐,賈琮決定去拜訪京中各位師兄。
自己從軍後,明麵上雖然不應再和文官密切聯係。
但本就是師兄弟關係,自己剛歸京,該走訪師兄們,還是應該大大方方走動。
往後逢年過節、大壽,亦當如此。
賈琮帶著這幾年在外遊曆,收集的各地土特產,依著師兄們長幼順序依次拜訪了柳進益、左士衡、黃子固。
到了刑部尚書方子正家時,方師兄把賈琮領到書房,把一冊陳舊的卷宗遞給賈琮道:
“師弟跟老師離京這幾年,我一直沒放棄調查當年你們在瓜洲渡遇刺一案。
也從老師和你的人脈方麵著手調查可能的嫌疑,這是你娘易家的卷宗。
雖然也隻是眾多疑點之一,但師弟既然從軍,應該知道自己在軍中的仇人有誰。”
賈琮接過卷宗,翻閱起來。
原來自己這身體的娘家是前明朝重臣後裔,易家慘遭陷害,落得個男丁皆斬,女眷全部發配教坊司的悲慘結局,完全是懷璧其罪。
那麽始作俑者,王子騰、甄家,會怎麽對自己呢?
毫無疑問,自己若是原身那麽個不起眼、默默無聞的庶子也就罷了,一旦自己習文弄武,有入朝的可能話,他們必然會將自己斬草除根。
因為一旦自己入朝,當年易家的血案一定能查到來龍去脈。
種血仇無法化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難怪王夫人處處針對自己,那充滿怨恨的敵意,原先還以為是因為大臉寶,現在看來還有王家的原因。
賈琮謝過了方師兄,接下來又拜訪了最年輕的顧朝夕師兄。
迴程路上賈琮一直在思考如何對付王子騰、甄家。
通過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皇帝掌權後就會對他們兩家出手。
曹公曾敘述:王子騰於歸京途中,在離京城僅二百餘裏的進京途中,因“趕路勞乏,偶然感冒風寒。
到了十裏屯地方,延醫調治;無奈這個地方沒有名醫,誤用了藥,一劑就死了”。
這個死法真夠簡單粗暴,再沒有名醫、再誤用了藥,也不至於僅用一劑中藥就一下子死了。
再者,王子騰難道沒有隨從的醫生?這未免不合乎情理了,他在名份上是進京赴內閣大學士,他這樣的身份,怎麽能沒個貼身的醫生相隨?
即使不是名醫的普通醫生,若沒受人指使,怎敢給王子騰這樣的大人物胡亂用藥,更何況是“一劑”就致對方於死地呢?
曹公筆下,在第九十五迴,王子騰一死,賈元春馬上便暴斃。
那麽基本可以確定那是皇帝對四大家族出手。
至於甄家更是明確的被抄家了。
但是自己不能等到皇帝出手,而是要順勢而為,借助皇帝的力量提前鏟除王、甄兩家。
或者推動皇帝提前對他們出手,借刀殺人。
甄家早在三年前已經被自己削弱得隻剩下一個空殼了,暫且沒有威脅。
甄老太妃的存在雖然可以庇護甄家,但後宮不得幹政,她也難以對自己出手,不過要想辦法盡早除去,防止她的枕邊風。
接下來重點就是對付王子騰和甄老太妃了。
至於王夫人,早就在自己對付老太太,整頓榮國府的一攬子計劃裏麵了,折騰不了幾日。
如今自己手下人強馬壯,謀士也有孟安邦、計無雙和關西鏢局的師爺陳萬年三人。
這類比較簡單的事,自己隻需提出計劃框架,由他們去完善細則和實施。
迴京三日,自己的內務已經整頓完畢,該維係的重要關係也已走訪。
接下來,賈琮下了帖子,讓映月送去榮國府,給各位姊妹,邀請她們次日下午來薈芳園遊玩。
次日一早,西寧郡王的幼子盧少朋來訪,賈琮在正堂接待了他,隨行的還有個跟盧少朋年紀相仿的少年。
盧少朋向賈琮介紹道:“這位是齊國公之子,陳漢鬆,陳兄。”
出乎賈琮意料的是,他們並未垂頭喪氣,而是列隊跪拜在麵前,請求追隨自己,哪怕是做護衛。
賈琮從他們當中選拔了二十人,其中擅長軍陣的五人加入親兵;
另外五人組成監察處,督查外院紀律;
其餘十人加入由陳開強領隊的護衛。
以後定期考校護衛,優異者可晉升入親兵。
相信經過今日,他們看到主家又出了武將,日後會有更多的人參加日常訓練。
選拔完他們,已到午時,賈琮一行便留在莊子裏吃午飯。
席間免不了要飲酒,眾人推杯換盞之間,賈琮留意到先前在校場操練壯丁的那個老漢沒有飲酒。
莊頭笑道:“他是焦大,自從寧國府沒了之後,來了莊子就不喝酒了。”
那焦大聽聞,哭喪著臉道:
“我有負國公爺所托,喝酒誤事,得罪了主家。
兩位國公爺的後人,我一個都沒保住,致使國公府沒了,我有何麵目去見公國爺啊。”說完大哭起來。
賈琮心想,曹公筆下此人對寧國府是忠誠的,對寧國公後人恨鐵不成鋼。
然而,他不把那些失德、無能的年輕主子放在眼裏,酒後當眾狂言,道出了寧國府醜聞,損壞了賈家聲譽。
此人有今日這番悔悟,說明尚可用。
賈琮道:“寧國府雖然沒了,但如今賈家多了一個三等將軍府。焦大爺若是心係賈家,我給你一個機會。
如今我的將軍府實行軍法管製,這一套你是熟悉的,我請你去督查軍紀。
但你若再喝酒,目無主家,休怪我不念舊情。”
焦大聽聞,抹掉了老臉上的眼淚,雙膝跪地道:
“我焦大這把老骨頭還能為主家效力,死而無憾啊。
我發誓,若再喝酒讓我死後打入十八層地獄。
我若是有半分不敬少將軍,不敬主家,就讓我萬箭穿心,死無葬身之地。”
賈琮點點頭,將焦大扶起。
用剛直不阿,對賈家忠心的焦大去統領監察處,督查外院,平衡關西鏢局,是個不錯的選擇。
賈琮歸京兩日,完成內務布局。第三日正好是朝廷休沐,賈琮決定去拜訪京中各位師兄。
自己從軍後,明麵上雖然不應再和文官密切聯係。
但本就是師兄弟關係,自己剛歸京,該走訪師兄們,還是應該大大方方走動。
往後逢年過節、大壽,亦當如此。
賈琮帶著這幾年在外遊曆,收集的各地土特產,依著師兄們長幼順序依次拜訪了柳進益、左士衡、黃子固。
到了刑部尚書方子正家時,方師兄把賈琮領到書房,把一冊陳舊的卷宗遞給賈琮道:
“師弟跟老師離京這幾年,我一直沒放棄調查當年你們在瓜洲渡遇刺一案。
也從老師和你的人脈方麵著手調查可能的嫌疑,這是你娘易家的卷宗。
雖然也隻是眾多疑點之一,但師弟既然從軍,應該知道自己在軍中的仇人有誰。”
賈琮接過卷宗,翻閱起來。
原來自己這身體的娘家是前明朝重臣後裔,易家慘遭陷害,落得個男丁皆斬,女眷全部發配教坊司的悲慘結局,完全是懷璧其罪。
那麽始作俑者,王子騰、甄家,會怎麽對自己呢?
毫無疑問,自己若是原身那麽個不起眼、默默無聞的庶子也就罷了,一旦自己習文弄武,有入朝的可能話,他們必然會將自己斬草除根。
因為一旦自己入朝,當年易家的血案一定能查到來龍去脈。
種血仇無法化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難怪王夫人處處針對自己,那充滿怨恨的敵意,原先還以為是因為大臉寶,現在看來還有王家的原因。
賈琮謝過了方師兄,接下來又拜訪了最年輕的顧朝夕師兄。
迴程路上賈琮一直在思考如何對付王子騰、甄家。
通過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皇帝掌權後就會對他們兩家出手。
曹公曾敘述:王子騰於歸京途中,在離京城僅二百餘裏的進京途中,因“趕路勞乏,偶然感冒風寒。
到了十裏屯地方,延醫調治;無奈這個地方沒有名醫,誤用了藥,一劑就死了”。
這個死法真夠簡單粗暴,再沒有名醫、再誤用了藥,也不至於僅用一劑中藥就一下子死了。
再者,王子騰難道沒有隨從的醫生?這未免不合乎情理了,他在名份上是進京赴內閣大學士,他這樣的身份,怎麽能沒個貼身的醫生相隨?
即使不是名醫的普通醫生,若沒受人指使,怎敢給王子騰這樣的大人物胡亂用藥,更何況是“一劑”就致對方於死地呢?
曹公筆下,在第九十五迴,王子騰一死,賈元春馬上便暴斃。
那麽基本可以確定那是皇帝對四大家族出手。
至於甄家更是明確的被抄家了。
但是自己不能等到皇帝出手,而是要順勢而為,借助皇帝的力量提前鏟除王、甄兩家。
或者推動皇帝提前對他們出手,借刀殺人。
甄家早在三年前已經被自己削弱得隻剩下一個空殼了,暫且沒有威脅。
甄老太妃的存在雖然可以庇護甄家,但後宮不得幹政,她也難以對自己出手,不過要想辦法盡早除去,防止她的枕邊風。
接下來重點就是對付王子騰和甄老太妃了。
至於王夫人,早就在自己對付老太太,整頓榮國府的一攬子計劃裏麵了,折騰不了幾日。
如今自己手下人強馬壯,謀士也有孟安邦、計無雙和關西鏢局的師爺陳萬年三人。
這類比較簡單的事,自己隻需提出計劃框架,由他們去完善細則和實施。
迴京三日,自己的內務已經整頓完畢,該維係的重要關係也已走訪。
接下來,賈琮下了帖子,讓映月送去榮國府,給各位姊妹,邀請她們次日下午來薈芳園遊玩。
次日一早,西寧郡王的幼子盧少朋來訪,賈琮在正堂接待了他,隨行的還有個跟盧少朋年紀相仿的少年。
盧少朋向賈琮介紹道:“這位是齊國公之子,陳漢鬆,陳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