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甄家尋來了毒藥,從林如海身邊妻兒下手,欲逼其就範,沒想到陰差陽錯被得道高僧出手相救。
甄家已經跟三皇子牢牢的綁在了一起,如今三皇子那邊催的緊。
甄家守著江南這個大金庫,若是不能給予三皇子足夠的財務支持,日後無論三皇子成敗,對甄家都大為不利。
半個多時辰後,在外麵接應雙翅一殺的人迴來報信:
“自從三名殺手進去後,剛開始有廝殺聲,後來再沒動靜,過了接應時間三刻鍾後仍然沒見他們出來,多半是兇多吉少了。”
聽完匯報丁家主比萬家主還緊張,因為白天他奉甄家公子之令出手,已經暴露了。
丁家主焦急的說道:
“我們兩家加起來也有上五百個好手,要不今晚直接攻打巡鹽禦史府。”
甄寶辰嗬斥道:
“愚蠢,刺殺是刺殺,直接攻打官府,就是謀反了。”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江南要是出現謀反大案,甄家必招來二帝雷霆一擊。
甄寶辰這次又沒除掉林如海,迴去必然招父親責罵,不過自己眼下還有一件大事要辦,先迴金陵吧。迴頭還是要甄家自己出手才能除掉林如海,這些鹽幫都是粗人,成不了大事。
甄寶辰看了眼那青樓女子,隻說了句“她知道得太多了”,就轉身出門而去。
身後那女子的求饒聲戛然而止。
……
巡鹽禦史府,林家三人和素雪,弄清楚彼此身份,素雪用九陰真經療傷篇給林如海治療了傷勢。
林如海當即決定,讓賈敏、黛玉、林子文跟素雪一同進京。先前就有這個打算,隻是擔憂他們母子三人在路上安危,如今見素雪這般身手,自然放心了。
素雪正愁去了京城隻能在李老家裏待著,這下正好可以混著他們一起去哥哥所在的榮國府。
林家現在知道榮國府現在逢高踩低的情況,自然不會像原世軌跡,隻讓林黛玉帶少許幾個仆人進京。而是仆從、丫鬟、婆子裏裏外外數十人,大車小車趕去榮國府。
收拾這些要耽誤一天,素雪跟二嫂子說了,晚走一天,二嫂子自無不可。
鑒於賈敏和林黛玉擔憂林如海安危,素雪又傳信給金陵,急調了一支虎衛組小分隊來揚州保護林如海。
金陵、揚州兩地很近,一天的快馬加鞭,人就趕到了。
素雪隻讓他們貼身護著林如海,素雪與林家不熟,想著林家的事還是見了哥哥再做打算,先替哥哥護著姑父即可。
兩日後,賈敏、林黛玉、林子文三人跟著素雪上了李家的船,仆從和行禮則另乘一船跟在後麵。
林黛玉和素雪年齡相近,兩個驚才絕豔的少女常在一起撫琴、彈唱賈琮的新曲,很快便熟絡了起來。
這日清晨,樓船上,林黛玉、素雪合奏完一曲灑脫不羈的《笑紅塵》,二女相視一笑。一時談起賈琮的新式曲目,又聊些彼此知道的關於賈琮之事。
林黛玉近日有一事一直拿不定主意,雪兒姐姐性子極直率,心裏又極看重琮哥哥,可是琮哥哥好像沒把京城榮國府錯綜複雜的情形告訴雪兒。
要是雪兒跟著自己這樣去了榮國府,發現那些人欺負琮哥哥,還差點把哥哥逐出族譜,她的性子怕是會做出些難以意料的舉動,萬一琮哥哥當時沒在場,容易釀出大禍。
雪兒與林家有救命之恩,自己也很喜歡她的性子,引為知己,該怎麽說呢?
正在林黛玉糾結之時,素雪迎著初升的朝陽讚歎道:
“這清晨的朝陽和傍晚的落日,都是極美的,既不太熱和不太冷,要是中午的太陽也是如此該多好。”
心比比幹多一竅的林黛玉靈機一動,笑道:
“琮哥哥也說過,這世上難事事稱心的事物。就像琮哥哥在京城的家,有待哥哥很好的人,也有不好的,甚至欺負哥哥的。”
素雪皺眉道:“嗯,哥哥說過‘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用武力解決的,世間也並不是非黑即白,家裏的事要用家裏的方法。’不過好像很複雜的樣子。”
林黛玉鬆了口氣,委婉的將賈琮險些被逐出賈家一事說了出來。
素雪聽聞,臉色鐵青,走到船頭什麽也沒說,隻是腰裏的劍震得嗡嗡直響。
林黛玉:琮哥哥啊,雪兒姐姐也很在乎你呢
……
京城榮國府,紫葉居,賈琮接過寶珠的請帖,莫名地看著寶珠,我與你們奶奶並不熟。
寶珠又行了一禮道:“如今薈芳園正值百花盛開,我們奶奶便想著請琮三爺以及這邊府裏的年輕一輩明日同去遊玩一番,請爺賞臉。”
賈琮心想,秦可卿請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賈寶玉等遊玩薈芳園是賞梅花,如今看來隨著自己到來已經改變了這世界一些走向。賈琮又問道:
“除了年輕一輩還有老太太吧?”
寶珠心想這你也猜的到,便笑道:“老太太喜歡兒孫們嬉鬧,自然要請的,再沒有旁的人了。”
賈琮點點頭,自己也想去看看這紅樓世界裏很重要的一出戲,自己能不能也魂遊太虛幻境。
次日秦可卿陪同一行人遊覽薈芳園,午時,先茶後酒。
賈琮和老太太兩看相厭,各玩各的,各吃各的。
午後,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賈母命人好生哄著,歇息一會再來。秦可卿便忙笑迴道:
“我們這裏有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隻管交與我就是了。”又向寶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嬤嬤、姐姐們,請寶叔隨我這裏來!”
賈琮心想,這正是魂遊太虛幻境的大戲開場,自己也去湊個熱鬧,不知道能否見到警幻仙子。
待秦可卿迴來,賈琮也表示倦怠欲午休,賈琮可不像賈寶玉隨身一大群丫鬟婆子。秦可卿便笑道:“請琮三叔隨我這裏來。”
當下秦氏引著賈琮來至上房內間。賈琮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麵,畫的人物很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又有一幅對聯,寫的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甄家已經跟三皇子牢牢的綁在了一起,如今三皇子那邊催的緊。
甄家守著江南這個大金庫,若是不能給予三皇子足夠的財務支持,日後無論三皇子成敗,對甄家都大為不利。
半個多時辰後,在外麵接應雙翅一殺的人迴來報信:
“自從三名殺手進去後,剛開始有廝殺聲,後來再沒動靜,過了接應時間三刻鍾後仍然沒見他們出來,多半是兇多吉少了。”
聽完匯報丁家主比萬家主還緊張,因為白天他奉甄家公子之令出手,已經暴露了。
丁家主焦急的說道:
“我們兩家加起來也有上五百個好手,要不今晚直接攻打巡鹽禦史府。”
甄寶辰嗬斥道:
“愚蠢,刺殺是刺殺,直接攻打官府,就是謀反了。”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江南要是出現謀反大案,甄家必招來二帝雷霆一擊。
甄寶辰這次又沒除掉林如海,迴去必然招父親責罵,不過自己眼下還有一件大事要辦,先迴金陵吧。迴頭還是要甄家自己出手才能除掉林如海,這些鹽幫都是粗人,成不了大事。
甄寶辰看了眼那青樓女子,隻說了句“她知道得太多了”,就轉身出門而去。
身後那女子的求饒聲戛然而止。
……
巡鹽禦史府,林家三人和素雪,弄清楚彼此身份,素雪用九陰真經療傷篇給林如海治療了傷勢。
林如海當即決定,讓賈敏、黛玉、林子文跟素雪一同進京。先前就有這個打算,隻是擔憂他們母子三人在路上安危,如今見素雪這般身手,自然放心了。
素雪正愁去了京城隻能在李老家裏待著,這下正好可以混著他們一起去哥哥所在的榮國府。
林家現在知道榮國府現在逢高踩低的情況,自然不會像原世軌跡,隻讓林黛玉帶少許幾個仆人進京。而是仆從、丫鬟、婆子裏裏外外數十人,大車小車趕去榮國府。
收拾這些要耽誤一天,素雪跟二嫂子說了,晚走一天,二嫂子自無不可。
鑒於賈敏和林黛玉擔憂林如海安危,素雪又傳信給金陵,急調了一支虎衛組小分隊來揚州保護林如海。
金陵、揚州兩地很近,一天的快馬加鞭,人就趕到了。
素雪隻讓他們貼身護著林如海,素雪與林家不熟,想著林家的事還是見了哥哥再做打算,先替哥哥護著姑父即可。
兩日後,賈敏、林黛玉、林子文三人跟著素雪上了李家的船,仆從和行禮則另乘一船跟在後麵。
林黛玉和素雪年齡相近,兩個驚才絕豔的少女常在一起撫琴、彈唱賈琮的新曲,很快便熟絡了起來。
這日清晨,樓船上,林黛玉、素雪合奏完一曲灑脫不羈的《笑紅塵》,二女相視一笑。一時談起賈琮的新式曲目,又聊些彼此知道的關於賈琮之事。
林黛玉近日有一事一直拿不定主意,雪兒姐姐性子極直率,心裏又極看重琮哥哥,可是琮哥哥好像沒把京城榮國府錯綜複雜的情形告訴雪兒。
要是雪兒跟著自己這樣去了榮國府,發現那些人欺負琮哥哥,還差點把哥哥逐出族譜,她的性子怕是會做出些難以意料的舉動,萬一琮哥哥當時沒在場,容易釀出大禍。
雪兒與林家有救命之恩,自己也很喜歡她的性子,引為知己,該怎麽說呢?
正在林黛玉糾結之時,素雪迎著初升的朝陽讚歎道:
“這清晨的朝陽和傍晚的落日,都是極美的,既不太熱和不太冷,要是中午的太陽也是如此該多好。”
心比比幹多一竅的林黛玉靈機一動,笑道:
“琮哥哥也說過,這世上難事事稱心的事物。就像琮哥哥在京城的家,有待哥哥很好的人,也有不好的,甚至欺負哥哥的。”
素雪皺眉道:“嗯,哥哥說過‘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用武力解決的,世間也並不是非黑即白,家裏的事要用家裏的方法。’不過好像很複雜的樣子。”
林黛玉鬆了口氣,委婉的將賈琮險些被逐出賈家一事說了出來。
素雪聽聞,臉色鐵青,走到船頭什麽也沒說,隻是腰裏的劍震得嗡嗡直響。
林黛玉:琮哥哥啊,雪兒姐姐也很在乎你呢
……
京城榮國府,紫葉居,賈琮接過寶珠的請帖,莫名地看著寶珠,我與你們奶奶並不熟。
寶珠又行了一禮道:“如今薈芳園正值百花盛開,我們奶奶便想著請琮三爺以及這邊府裏的年輕一輩明日同去遊玩一番,請爺賞臉。”
賈琮心想,秦可卿請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賈寶玉等遊玩薈芳園是賞梅花,如今看來隨著自己到來已經改變了這世界一些走向。賈琮又問道:
“除了年輕一輩還有老太太吧?”
寶珠心想這你也猜的到,便笑道:“老太太喜歡兒孫們嬉鬧,自然要請的,再沒有旁的人了。”
賈琮點點頭,自己也想去看看這紅樓世界裏很重要的一出戲,自己能不能也魂遊太虛幻境。
次日秦可卿陪同一行人遊覽薈芳園,午時,先茶後酒。
賈琮和老太太兩看相厭,各玩各的,各吃各的。
午後,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賈母命人好生哄著,歇息一會再來。秦可卿便忙笑迴道:
“我們這裏有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隻管交與我就是了。”又向寶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嬤嬤、姐姐們,請寶叔隨我這裏來!”
賈琮心想,這正是魂遊太虛幻境的大戲開場,自己也去湊個熱鬧,不知道能否見到警幻仙子。
待秦可卿迴來,賈琮也表示倦怠欲午休,賈琮可不像賈寶玉隨身一大群丫鬟婆子。秦可卿便笑道:“請琮三叔隨我這裏來。”
當下秦氏引著賈琮來至上房內間。賈琮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麵,畫的人物很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又有一幅對聯,寫的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