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素雪接著說道:
“榮國府的壞蛋欺負哥哥,雪兒真想給他們一人一劍。”
賈琮道:“不能這樣說,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用武力解決的,世間也並不是非黑即白,家裏的事要用家裏的方法。
師娘那裏,可不許偷懶,有些事,師娘會慢慢教你。近衛營識字也還需要你教導。”
素雪道:
“我沒偷懶,哥哥讓我學的,我都認真學。娘也待我很好,還教我讀書、音律、禮儀。
隻是雪兒喜歡武道和音律,喜歡舞劍、撫琴,不喜歡是讀詩書。我隻要認得哥哥詩詞就是了,哥哥不會怪雪兒吧。”
素雪能跟師娘親近,賈琮也很高興。
賈琮笑道:“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並不強求,雪兒識得字就行了。”
“嗯,哥哥什麽時候迴來?”素雪道。
賈琮想了想說道:
“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過了一年還不能下江南,便接你去京城”
“一年啊,太久,太久了。”雪兒喃喃道。
……
次日,金陵碼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江上船隻往來穿梭。金陵的地方官員在這裏給李賓之一行送別。
正山、希賢、先東三人也來給賈琮、博遠話別。
賈琮對淮南三傑笑道:“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你們還是快些離了這傷心地吧。”
先東道:“可別想這麽打發我等,我們三人商量好了,你雁丘公子今日不留下墨寶或是一首新曲可不放你走。哈哈哈”
博遠笑道:
“算上我一個,不答應就不讓你上船。”
賈琮笑道:“好好好,今日就依你們。既然你們都要求,那就我們一起來。”
四人疑惑不解,賈琮解釋道:
“我有一首新曲,名為《送別》,韻律簡單,我把詞寫下來,撫琴,大家一起唱。”
幾人亦是讚同,於是賈琮寫詞,博遠取出琴來。
賈琮指尖輕撫琴弦,悠揚而淡淡憂傷的旋律猶如清風拂過江麵。
賈琮一邊撫琴一邊唱《送別》,第二遍時五人合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
李賓之、高知府等一行金陵官員,看著五位少年在碼頭這肆意高歌,揮灑少年激情的一幕,相似一笑:
誰還沒有年輕過呢?
碼頭的行人也頓足看著這一幕。
碼頭不遠處一間客棧二樓上,一位黑壯青年,坐在窗前,遠遠的看著這一幕。身旁一位體型精瘦中年男子,眼神犀利噬人。
黑壯青年正是王建北,他放下手中茶杯低聲問道:
“他們行程確認了?”
那中年男子沉聲道:
“確認了,他們去往餘杭府,先前一直沒有風聲,剛剛李賓之與高知府話別時,我們的人聽到。”
王建北道:
“那就不必追上去了,在他們迴京的必經之路上設伏即可。官船上隻有十多名護衛,咱們三十名死士,萬無一失。
記住此次目標是賈琮,船上十歲上下的少年隻他一人。”
中年男子點點頭,攤開地圖,研究起官船從餘杭府迴京的路線:
蘇州、鎮江、揚州……
碼頭上,在《送別》歌聲中,李賓之一行三人登官船,迎著冬日的冷風,順江而下。
冬日的寒風,刮得京城榮國府裏一位身材苗條、體態風騷、依著華貴的女子打了噴嚏,嘴裏說道:
“這天兒啊,見風就冷死人。”
說著跨進了榮慶堂,女子正是王熙鳳,進門一看:
老太太今日怎麽黑著臉啊!
旁邊的王夫人麵無表情,像尊木菩薩,手裏的念珠捏的死死的。邢夫人像個受氣包,低著頭不敢說話。
整個榮慶堂似黑雲壓頂,連寶玉也不同三春嬉笑,迎春、探春、惜春更是臉色緊張。
活躍氣氛,可是王熙鳳的拿手好戲,她笑道:
“哎喲,今兒準是這寒風惹得老祖宗不高興了,咱們讓天老爺換個夏天的太陽來。”
老太太白了一眼王熙鳳道:
“還不是那孽障,讀書讀傻了,好端端的去惹那南安王府,連甄家也得罪了。”
老太太說著把手裏的信舞了下,又憤憤地說道:
“人家都找上門了。”
王熙鳳笑道:“哪個孽障?這麽大膽,惹了郡王府、甄家也就罷了,還惹得咱們老祖宗不高興了。”
老太太道:“不就是你那個叔叔。”
王熙鳳:
我叔叔?二叔,王子騰?老太太不可能怎麽稱唿他。
王夫人道:
“是琮哥兒那個不知禮的,寫了什麽半首詩,辱罵南安王府的狀元女婿,當眾罵人家禽獸不如。”
王熙鳳:
原來是賈琮,你也有今日。哼
王熙鳳不削地說道:
“準是嫉妒人家狀元郎,當了王府女婿。哼,既然是個不知禮的,給家裏惹來禍事,打一頓,攆出去就是了。
老太太何不為個不值當的人生氣,氣壞了身子骨叫我們怎麽辦。”
三春看向王熙鳳:
好狠!這是要把琮哥哥(弟弟)逐出家門。
王夫人心想,雖然二哥那邊已經派了人去辦這小子,以防萬一,這邊也使上勁,斷了他的後路。便說道:
“既是要攆出去,先著人拿迴來,開祠堂,方才名正言順。”
三春大驚:鳳姐兒隻是說攆出去,那也隻是出府單過,還是賈家人,你這是要把賈琮逐出族譜,為什麽這麽狠。
王熙鳳:比我還狠。
李紈:你們平日裏都當她是木菩薩,我這婆婆有多狠,我早就看透了。
老太太:你們不明白,公國爺走後,賈家最大的靠山是甄太妃。不嚴懲賈琮,如何給甄家一個交代。
老太太看向門口的婆子說道:“去把老大找來。”
那婆子應了聲就往東跨院去了。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對了個眼神,三人眼裏滿是擔憂。
不多時,賈赦急匆匆的進來,掃了眼壓抑的榮慶堂說道:
“母親找我有何事?”
“你教的好兒子。”老太太怒斥道。
“璉哥兒這孽障,惹母親生這麽大氣,兒子把他綁來,給母親磕頭。”賈赦道。
“榮國府的壞蛋欺負哥哥,雪兒真想給他們一人一劍。”
賈琮道:“不能這樣說,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用武力解決的,世間也並不是非黑即白,家裏的事要用家裏的方法。
師娘那裏,可不許偷懶,有些事,師娘會慢慢教你。近衛營識字也還需要你教導。”
素雪道:
“我沒偷懶,哥哥讓我學的,我都認真學。娘也待我很好,還教我讀書、音律、禮儀。
隻是雪兒喜歡武道和音律,喜歡舞劍、撫琴,不喜歡是讀詩書。我隻要認得哥哥詩詞就是了,哥哥不會怪雪兒吧。”
素雪能跟師娘親近,賈琮也很高興。
賈琮笑道:“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並不強求,雪兒識得字就行了。”
“嗯,哥哥什麽時候迴來?”素雪道。
賈琮想了想說道:
“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過了一年還不能下江南,便接你去京城”
“一年啊,太久,太久了。”雪兒喃喃道。
……
次日,金陵碼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江上船隻往來穿梭。金陵的地方官員在這裏給李賓之一行送別。
正山、希賢、先東三人也來給賈琮、博遠話別。
賈琮對淮南三傑笑道:“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你們還是快些離了這傷心地吧。”
先東道:“可別想這麽打發我等,我們三人商量好了,你雁丘公子今日不留下墨寶或是一首新曲可不放你走。哈哈哈”
博遠笑道:
“算上我一個,不答應就不讓你上船。”
賈琮笑道:“好好好,今日就依你們。既然你們都要求,那就我們一起來。”
四人疑惑不解,賈琮解釋道:
“我有一首新曲,名為《送別》,韻律簡單,我把詞寫下來,撫琴,大家一起唱。”
幾人亦是讚同,於是賈琮寫詞,博遠取出琴來。
賈琮指尖輕撫琴弦,悠揚而淡淡憂傷的旋律猶如清風拂過江麵。
賈琮一邊撫琴一邊唱《送別》,第二遍時五人合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
李賓之、高知府等一行金陵官員,看著五位少年在碼頭這肆意高歌,揮灑少年激情的一幕,相似一笑:
誰還沒有年輕過呢?
碼頭的行人也頓足看著這一幕。
碼頭不遠處一間客棧二樓上,一位黑壯青年,坐在窗前,遠遠的看著這一幕。身旁一位體型精瘦中年男子,眼神犀利噬人。
黑壯青年正是王建北,他放下手中茶杯低聲問道:
“他們行程確認了?”
那中年男子沉聲道:
“確認了,他們去往餘杭府,先前一直沒有風聲,剛剛李賓之與高知府話別時,我們的人聽到。”
王建北道:
“那就不必追上去了,在他們迴京的必經之路上設伏即可。官船上隻有十多名護衛,咱們三十名死士,萬無一失。
記住此次目標是賈琮,船上十歲上下的少年隻他一人。”
中年男子點點頭,攤開地圖,研究起官船從餘杭府迴京的路線:
蘇州、鎮江、揚州……
碼頭上,在《送別》歌聲中,李賓之一行三人登官船,迎著冬日的冷風,順江而下。
冬日的寒風,刮得京城榮國府裏一位身材苗條、體態風騷、依著華貴的女子打了噴嚏,嘴裏說道:
“這天兒啊,見風就冷死人。”
說著跨進了榮慶堂,女子正是王熙鳳,進門一看:
老太太今日怎麽黑著臉啊!
旁邊的王夫人麵無表情,像尊木菩薩,手裏的念珠捏的死死的。邢夫人像個受氣包,低著頭不敢說話。
整個榮慶堂似黑雲壓頂,連寶玉也不同三春嬉笑,迎春、探春、惜春更是臉色緊張。
活躍氣氛,可是王熙鳳的拿手好戲,她笑道:
“哎喲,今兒準是這寒風惹得老祖宗不高興了,咱們讓天老爺換個夏天的太陽來。”
老太太白了一眼王熙鳳道:
“還不是那孽障,讀書讀傻了,好端端的去惹那南安王府,連甄家也得罪了。”
老太太說著把手裏的信舞了下,又憤憤地說道:
“人家都找上門了。”
王熙鳳笑道:“哪個孽障?這麽大膽,惹了郡王府、甄家也就罷了,還惹得咱們老祖宗不高興了。”
老太太道:“不就是你那個叔叔。”
王熙鳳:
我叔叔?二叔,王子騰?老太太不可能怎麽稱唿他。
王夫人道:
“是琮哥兒那個不知禮的,寫了什麽半首詩,辱罵南安王府的狀元女婿,當眾罵人家禽獸不如。”
王熙鳳:
原來是賈琮,你也有今日。哼
王熙鳳不削地說道:
“準是嫉妒人家狀元郎,當了王府女婿。哼,既然是個不知禮的,給家裏惹來禍事,打一頓,攆出去就是了。
老太太何不為個不值當的人生氣,氣壞了身子骨叫我們怎麽辦。”
三春看向王熙鳳:
好狠!這是要把琮哥哥(弟弟)逐出家門。
王夫人心想,雖然二哥那邊已經派了人去辦這小子,以防萬一,這邊也使上勁,斷了他的後路。便說道:
“既是要攆出去,先著人拿迴來,開祠堂,方才名正言順。”
三春大驚:鳳姐兒隻是說攆出去,那也隻是出府單過,還是賈家人,你這是要把賈琮逐出族譜,為什麽這麽狠。
王熙鳳:比我還狠。
李紈:你們平日裏都當她是木菩薩,我這婆婆有多狠,我早就看透了。
老太太:你們不明白,公國爺走後,賈家最大的靠山是甄太妃。不嚴懲賈琮,如何給甄家一個交代。
老太太看向門口的婆子說道:“去把老大找來。”
那婆子應了聲就往東跨院去了。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對了個眼神,三人眼裏滿是擔憂。
不多時,賈赦急匆匆的進來,掃了眼壓抑的榮慶堂說道:
“母親找我有何事?”
“你教的好兒子。”老太太怒斥道。
“璉哥兒這孽障,惹母親生這麽大氣,兒子把他綁來,給母親磕頭。”賈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