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好自為之
孩子兩歲半,孩子爹死而複生了 作者:淺笑念伊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下午宋家人離開時,袁明朗自告奮勇要送宋德宣迴去。
江晏白暗中拉住他,指指他手上宋德宣送的白玉扳指:“你不會是看中了我嶽父東西了吧?”
袁明朗白他一眼:“你知道個屁!哥哥我是想讓宋伯父幫忙引薦宋探花!當然,也因為宋伯父出手大方。”
“不許哄我嶽父的東西!”
“起開,別擋著哥哥我見宋探花的路!宋伯父,等等我,侄兒送您迴府!”
……
嫣然還未上車,聽到聲音轉頭望去。
隻見一個穿著深藍色長衫的男子,大步走向自家父親的馬車。
那人滿麵堆笑,伸出長臂扶著宋德宣上了馬車。
許是感受到嫣然的視線,袁明朗上車的動作一頓,轉眸看了過來。
視線沒來得及收迴,嫣然便落落大方的向袁明朗行了個福禮,而後轉身上車。
除了皇室和鎮國公府這樣的世家,勳貴們大都住在筒字胡同,按著方向數字順序命名,盛京共有七十二條筒子胡同。
清遠伯府坐落於東五筒胡同,惠安伯府則是在西六筒胡同。
因先帝偏寵宋嬌鳳,清遠伯府的位置比老牌勳貴惠安伯府還要好些。
馬車上,宋德宣道:“賢侄的心意伯父領了,咱們兩府一個在東、一個在西,你實在不必多繞許多路送我迴去。”
“我與世子是打小玩兒到大的兄弟,替他送送您是應該的,伯父不必客氣。”
袁明朗頓了頓,決定直言:“侄兒也有私心,對宋探花才華仰慕已久,想請宋伯府幫忙引薦。”
宋德宣沉吟道:“科考經義文章,燊兒是擅長的,可談詩論畫,他卻是不如你的。”
“侄兒正是想向宋兄請教科考文章,我想參加今年恩科。”袁明朗解釋道。
“你也要參加恩科?不瞞你說,我也正有此意!”
袁明朗啞然:“伯父,您的意思是,要參加兩個月後的恩考?”
宋德宣點點頭:“正是,十幾年前我中舉後,因家中出事才棄文從商,如今家中產業有你伯母打理,我閑著無事便想繼續科考。”
“侄兒預祝伯父金榜題名!”
“我已十幾年沒讀書,不敢妄想一舉成功,我看賢侄你才高八鬥、胸有溝壑,今次必能高中!”
“之前已落榜一次,侄兒也不敢妄想。”
……
鎮國公府正房內,國公夫人麵色不虞的坐在上首,冷眼盯著地上跪著的人。
江晏白大步進來:“母親!”
國公夫人指了下旁邊的椅子:“你先坐下。”
而後冷聲對下麵跪著的人道:“夏荷,你把剛才的話向世子再說一遍。”
夏荷臉色煞白一片,聲音沙啞而顫抖:“奴婢夏荷,是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奴婢的親妹妹蓮兒,是夫人院子裏的二等丫鬟。昨日清早奴婢才知道蓮兒她一夜未歸,怕夫人責罰蓮兒,奴婢便幫蓮兒告了假,又私下悄悄尋她,直到今日蓮兒還是音訊全無。奴婢實在擔心蓮兒,才將這件事稟了夫人。”
“年前奴婢從針線房得了塊兒藏青鍛料的邊角料,被蓮兒看到要了去,與方才夫人讓奴婢看的荷包是同樣麵料,從針腳上看,那個荷包也是出自蓮兒之手。”
江晏白問道:“母親,荷包裏的字條給她認過了嗎?”
鎮國公夫人搖搖頭:“蓮兒的字不是這樣,也問過與她同屋裏的人了,她們都確認了。”
“圖像呢?”江晏白問道。
“夏荷說沒見過,不過我房裏這張是臨摹的,不如然兒親手畫的那張清晰,我讓人去找你父親拿原圖了。”
江晏白問夏荷:“你家裏還有什麽人?”
夏荷很是聰慧,不然也做不到鎮國公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從夫人讓人去叫世子時她就明白,蓮兒恐怕闖了大禍。
她恭敬的磕了個頭:“奴婢家原是京郊莊子上的,十年前爹娘意外離世,家中隻剩我和蓮兒兩個,父母去世時妹妹年齡小,奴婢因為心疼她,平日裏對她過於嬌慣,把她養的有些單純、任性,此次她擅自離府,奴婢知情不報,甘願領罰!”
不知道蓮兒與宋悠然被襲之事有無關聯,蓮兒此時失蹤,恐怕是兇多吉少。
現在還不能確定,蓮兒與宋悠然遇襲之事有無關聯。
國公夫人與江晏白都未再說話,等著去拿原圖的人迴來。
從兇手出手和蓮兒失蹤的時間來看,對方消息靈通、出手迅速,毫無疑問,這人就藏在國公府中。
畫像很快就拿來了,夏荷仔細辨認後還是搖搖頭:“奴婢從未見過這個人,也沒聽蓮兒說起過。”
國公夫人正色道:“你先下去吧,最近不必當值。”
“是。”
夏荷磕了個頭退了下去。
國公夫人滿臉疲憊,她揉著眉心對江晏白道:“府裏不太平,教導嬤嬤還是請你大姐姐幫著找一個吧!”
怡然居裏的下人,都是國公夫人考察了三年才定下來的。
她知道兒媳來自邊關莊戶人家後,當然也憂心過府裏交際和孩子的教養問題,但怕兒媳多想,她並沒有安排教導嬤嬤。
不曾想兒媳竟主動要求找個教導嬤嬤,這份玲瓏剔透讓國公夫人很是滿意。
江晏白也覺得府裏情況不明,最好還是先不用府裏的人:“母親說的是。”
“以前隻當然兒是孤女,沒想到她是清遠伯府的姑娘,聽你嶽母說,為了找然兒,你嶽父棄文從商走遍了東陵大地。”
國公夫人語重心長的說:“宋家家世是差了些,但親家老爺、太太行事磊落,真心疼愛然兒,然兒既然是你的妻子,你就要將宋三爺當成嶽丈尊重,莫要讓然兒傷心。”
江晏白眼底閃過輕微的詫色:“母親何出此言?”
“明朗是不是你故意叫來的?你既然招待嶽父,怎麽又叫了兄弟過來?”國公夫人問道。
聞言,江晏白哭笑不得,隻得將與宋德宣相處時的尷尬狀況說了。
說完他尬笑道:“得虧明朗來了,他和嶽父相談甚歡,還親自送了嶽父迴府。”
“你既然不是故意怠慢親家老爺,我就放心了。”國公夫人擺擺手:“你迴去吧,多帶帶孩子,別讓你媳婦操心。”
江晏白應道:“是,兒子告退。”
眼看著兒子走到門口,國公夫人想起一事:“等一下,是不是你讓顧神醫把給然兒的湯藥換成了藥丸子?”
“是,我看她實在不喜湯藥。”
國公夫人想起兒媳看見藥丸眼淚嘩嘩的畫麵:“你……好自為之吧!”
江晏白暗中拉住他,指指他手上宋德宣送的白玉扳指:“你不會是看中了我嶽父東西了吧?”
袁明朗白他一眼:“你知道個屁!哥哥我是想讓宋伯父幫忙引薦宋探花!當然,也因為宋伯父出手大方。”
“不許哄我嶽父的東西!”
“起開,別擋著哥哥我見宋探花的路!宋伯父,等等我,侄兒送您迴府!”
……
嫣然還未上車,聽到聲音轉頭望去。
隻見一個穿著深藍色長衫的男子,大步走向自家父親的馬車。
那人滿麵堆笑,伸出長臂扶著宋德宣上了馬車。
許是感受到嫣然的視線,袁明朗上車的動作一頓,轉眸看了過來。
視線沒來得及收迴,嫣然便落落大方的向袁明朗行了個福禮,而後轉身上車。
除了皇室和鎮國公府這樣的世家,勳貴們大都住在筒字胡同,按著方向數字順序命名,盛京共有七十二條筒子胡同。
清遠伯府坐落於東五筒胡同,惠安伯府則是在西六筒胡同。
因先帝偏寵宋嬌鳳,清遠伯府的位置比老牌勳貴惠安伯府還要好些。
馬車上,宋德宣道:“賢侄的心意伯父領了,咱們兩府一個在東、一個在西,你實在不必多繞許多路送我迴去。”
“我與世子是打小玩兒到大的兄弟,替他送送您是應該的,伯父不必客氣。”
袁明朗頓了頓,決定直言:“侄兒也有私心,對宋探花才華仰慕已久,想請宋伯府幫忙引薦。”
宋德宣沉吟道:“科考經義文章,燊兒是擅長的,可談詩論畫,他卻是不如你的。”
“侄兒正是想向宋兄請教科考文章,我想參加今年恩科。”袁明朗解釋道。
“你也要參加恩科?不瞞你說,我也正有此意!”
袁明朗啞然:“伯父,您的意思是,要參加兩個月後的恩考?”
宋德宣點點頭:“正是,十幾年前我中舉後,因家中出事才棄文從商,如今家中產業有你伯母打理,我閑著無事便想繼續科考。”
“侄兒預祝伯父金榜題名!”
“我已十幾年沒讀書,不敢妄想一舉成功,我看賢侄你才高八鬥、胸有溝壑,今次必能高中!”
“之前已落榜一次,侄兒也不敢妄想。”
……
鎮國公府正房內,國公夫人麵色不虞的坐在上首,冷眼盯著地上跪著的人。
江晏白大步進來:“母親!”
國公夫人指了下旁邊的椅子:“你先坐下。”
而後冷聲對下麵跪著的人道:“夏荷,你把剛才的話向世子再說一遍。”
夏荷臉色煞白一片,聲音沙啞而顫抖:“奴婢夏荷,是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奴婢的親妹妹蓮兒,是夫人院子裏的二等丫鬟。昨日清早奴婢才知道蓮兒她一夜未歸,怕夫人責罰蓮兒,奴婢便幫蓮兒告了假,又私下悄悄尋她,直到今日蓮兒還是音訊全無。奴婢實在擔心蓮兒,才將這件事稟了夫人。”
“年前奴婢從針線房得了塊兒藏青鍛料的邊角料,被蓮兒看到要了去,與方才夫人讓奴婢看的荷包是同樣麵料,從針腳上看,那個荷包也是出自蓮兒之手。”
江晏白問道:“母親,荷包裏的字條給她認過了嗎?”
鎮國公夫人搖搖頭:“蓮兒的字不是這樣,也問過與她同屋裏的人了,她們都確認了。”
“圖像呢?”江晏白問道。
“夏荷說沒見過,不過我房裏這張是臨摹的,不如然兒親手畫的那張清晰,我讓人去找你父親拿原圖了。”
江晏白問夏荷:“你家裏還有什麽人?”
夏荷很是聰慧,不然也做不到鎮國公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從夫人讓人去叫世子時她就明白,蓮兒恐怕闖了大禍。
她恭敬的磕了個頭:“奴婢家原是京郊莊子上的,十年前爹娘意外離世,家中隻剩我和蓮兒兩個,父母去世時妹妹年齡小,奴婢因為心疼她,平日裏對她過於嬌慣,把她養的有些單純、任性,此次她擅自離府,奴婢知情不報,甘願領罰!”
不知道蓮兒與宋悠然被襲之事有無關聯,蓮兒此時失蹤,恐怕是兇多吉少。
現在還不能確定,蓮兒與宋悠然遇襲之事有無關聯。
國公夫人與江晏白都未再說話,等著去拿原圖的人迴來。
從兇手出手和蓮兒失蹤的時間來看,對方消息靈通、出手迅速,毫無疑問,這人就藏在國公府中。
畫像很快就拿來了,夏荷仔細辨認後還是搖搖頭:“奴婢從未見過這個人,也沒聽蓮兒說起過。”
國公夫人正色道:“你先下去吧,最近不必當值。”
“是。”
夏荷磕了個頭退了下去。
國公夫人滿臉疲憊,她揉著眉心對江晏白道:“府裏不太平,教導嬤嬤還是請你大姐姐幫著找一個吧!”
怡然居裏的下人,都是國公夫人考察了三年才定下來的。
她知道兒媳來自邊關莊戶人家後,當然也憂心過府裏交際和孩子的教養問題,但怕兒媳多想,她並沒有安排教導嬤嬤。
不曾想兒媳竟主動要求找個教導嬤嬤,這份玲瓏剔透讓國公夫人很是滿意。
江晏白也覺得府裏情況不明,最好還是先不用府裏的人:“母親說的是。”
“以前隻當然兒是孤女,沒想到她是清遠伯府的姑娘,聽你嶽母說,為了找然兒,你嶽父棄文從商走遍了東陵大地。”
國公夫人語重心長的說:“宋家家世是差了些,但親家老爺、太太行事磊落,真心疼愛然兒,然兒既然是你的妻子,你就要將宋三爺當成嶽丈尊重,莫要讓然兒傷心。”
江晏白眼底閃過輕微的詫色:“母親何出此言?”
“明朗是不是你故意叫來的?你既然招待嶽父,怎麽又叫了兄弟過來?”國公夫人問道。
聞言,江晏白哭笑不得,隻得將與宋德宣相處時的尷尬狀況說了。
說完他尬笑道:“得虧明朗來了,他和嶽父相談甚歡,還親自送了嶽父迴府。”
“你既然不是故意怠慢親家老爺,我就放心了。”國公夫人擺擺手:“你迴去吧,多帶帶孩子,別讓你媳婦操心。”
江晏白應道:“是,兒子告退。”
眼看著兒子走到門口,國公夫人想起一事:“等一下,是不是你讓顧神醫把給然兒的湯藥換成了藥丸子?”
“是,我看她實在不喜湯藥。”
國公夫人想起兒媳看見藥丸眼淚嘩嘩的畫麵:“你……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