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這麽多年,江舟頭一迴知道,原來母雞還得和公雞受精,下的蛋才能孵出小雞來。
否則,雖然母雞也能下蛋,但那樣的雞蛋根本無法孵育後代。
當然,這兩種雞蛋都是可以吃的。
江舟汗顏,雞蛋這麽常見的東西,她吃了這麽多年,竟然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果然生活常識太匱乏。
既然夏天母雞趴窩,下蛋不多,那她要來幹什麽,沒有公雞配合的母雞,也無法實現她雞生蛋蛋生雞的願望。
這個想法,隻能暫時擱淺了,等到秋天,天氣涼快,雞開始正常下蛋,她的兩隻小雞也長大一些,她再想辦法弄隻公雞來。看來,萬事萬物,陰陽調和,不是沒有道理的,再次感歎自然的神奇。
來魏家幫幫忙,又蹭一頓中午飯,換換腦子,她吃完飯就迴去繼續學習了。老祖宗說笨鳥先飛,她不是多聰明的人,可不得多下功夫。
等下午,正吃飯時候,雨漸漸停了,江舟又興衝衝提著她的破罐子出門,雨後知了猴多,她可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
隻是村裏都是土路,走兩步就一腳泥,她不得不走走停停,剔剔鞋底上沾的泥垛子。
“……娘那個比,狗艸東西,真他媽那個逼的賤貨,下這麽大雨,還擋不住你出去偷漢子,打死這個浪蕩破鞋,這不要臉,你是多欠艸,當著孩子麵,你張著那個腿出那個比跟野男人在床上滾,打死你,不要臉的東西,打死你這個小娼婦,就該像老輩子,浸豬籠去…”
“娘,娘……”
江舟走半路,鞋還沒剔幹淨,就聽見不知哪裏傳來劈裏啪啦一陣罵。
我去,這詞匯頗具農村藝術魅力哇。
她興衝衝循著聲音找去,這裏已經是街尾,再沒幾戶人家,就到村西頭了,距離西井挺近,而西井距離知青住著的知青院也不遠。
都是剛吃完飯,沒事幹時候,聽到動靜紛紛出來瞧,現下已經圍了一圈人,
“娘,別打了,再打就把人打死了。”一個低沉的男人聲音隔著人群傳來。
江舟單聽個聲兒,頗為著急,到底怎麽了這是,吃瓜吃不全乎,心裏刺撓的慌。
她將手裏的罐子往地上一扔,費力擠進人圈中,隻見裏邊一個和魏母差不多年紀的婦人正扯著地上女人的頭發,正毫不留情的伸手打,而男人現下擋在婦人和女人中間,
地上女人頭發散亂,鞋都掉了一隻,上衣扣子都被扯開一半,發絲披散都擋不住人們看見裏邊點點紅印子,顯然剛剛經過一場激烈的咳咳……
“你還護著她,都給你綠帽子戴頭上了,你還護著她,一個這沒臉沒皮的浪蕩貨,咋,你還打算要?”婦人指著自己兒子,簡直氣的渾身發抖,“我告你說,孟成文,這個不要臉的爛貨,你要是敢讓她再踏進咱家一步,我就撞死在門頭上。”
婦人瞪著兒子,恨鐵不成鋼,當年說好幾家正正經經的姑娘,就是不娶,非要個從外地來的女知青,呸,一個個眼滴溜溜轉的小妮兒,一看就沒好心思。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裏裏外外,什麽活也幹不成,上工下不了地,做飯燒不成火,就會娘那個比吹個枕頭風,天天在她兒子耳朵邊說她當婆婆刻薄她。
說她刻薄,這個狗屎糊了眼,良心被耗子啃光的玩意兒,看誰家婆婆像她一樣給兒媳婦做了三年飯,誰家哪個刻薄婆子連兒媳婦褲衩子還管洗,說她刻薄,狗娘養出來的小娼婦,狼心狗肺!
這下著大雨,她還擔心兒媳婦出去了別摔著,怎麽這麽長時間還不迴來,家裏做好飯等著她迴來吃,結果這個騷貨爬到野男人床上去了,忒不要臉。
江舟臉上興致勃勃的表情有些許凝滯,怎麽這次的幾位主角,還跟自己有點沾親帶故?
不過,現下最重要是將之前沒吃到的瓜補全乎,她忙向最近的人打聽前因,“大嬸子,成文家這是……咋迴事啊?”
吃瓜前排的大嬸子,一看是魏明星,反而先揶揄了一句,“呦,魏四兒來了,你這耳朵怪靈嘞,從村東頭跑過來給你成文哥撐腰啊?”
江舟嘿嘿兩聲,隻說路過恰好聽見,確實魏家住的屬於整個村子東邊。
大嬸子講起來也是繪聲繪色,連撇嘴帶搖頭的,“成文這個媳婦哦,不安分。”
原來今天是成文媳婦梅知青的生日,孟成文答應了要在今天給媳婦割肉,吃肉鹵澆的麵條,作長壽麵。
可是一連下了兩天雨,還都是大雨,孟成文沒辦法出去割肉,眼看已經到今天下午,生日都快要過去了,還沒看見一點肉末星子,梅知青開始鬧情緒。
孟成文愧疚又心疼,後來看雨稍微小了一點,披上蓑衣冒雨去鎮上給媳婦割肉。
而這看在當娘的孟母眼裏,心裏萬分不是滋味,想攔下兒子別去,沒攔住,迴頭自然就將一腔火氣懟到了這個禍端兒媳婦頭上。
這孟家婆媳,一直不和,大吵小架,可以說,自從梅知青進門那天,基本上就沒斷過,今天又吵起來,誰也不讓誰。
梅知青氣不過,抱著孩子,不顧下著大雨,起身迴了“娘家”知青院。
孟母獨自在家更氣不過。
可在生氣,這也是兒子中意的媳婦,當娘的哪有別的過孩子的,心裏即使生著氣,可孟母還是搬出麵盆子,拿出家裏僅有的白麵,和麵擀麵條。並且她知道麵條肯定不夠家裏三人吃,還煮了稀飯。
隻是一切準備妥當,去買肉的兒子沒迴來,出去竄門子的兒媳婦也沒迴來。
眼看已經到飯點,不惦記那個整天折騰事的兒媳婦,孟母還念著自己孫子呢。知道她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孟母不用想,就去知青院找人。
結果,到知青院,人家一屋子外來姑娘小夥子正吃飯,根本沒看見她家兒媳婦,一問,人家說梅知青早走了,走了有一會兒了呢。
那這知青院也沒在,家裏也沒人,這能上哪去?
孟母不知道去哪找,隻能先迴去,結果走到這老祠堂牆外邊,突然聽見了自己孫子的哭聲。
孟母納悶的很,可又確實是自己孫子,她一把屎一把尿養的孫子,她能聽錯嘛。
這循著聲音進來,在推倒的祠堂牆裏邊,孟母還以為自己孫子是被偷走,還是拐賣了,專門還拾個破棍子拿在手裏,結果等她一腳踹開破門板,那半拉破屋裏,她看到了什麽,
她那兒媳婦竟然和一個男人正光著身子,那男的竟然還抱著她小孫子,想捂小孫子嘴。
天殺的,這個狗比騷貨,這就是她兒子非娶不可的媳婦,這就是她兒子冒雨也要出去買肉迴來過生日的媳婦兒,就是這麽個賤貨!
否則,雖然母雞也能下蛋,但那樣的雞蛋根本無法孵育後代。
當然,這兩種雞蛋都是可以吃的。
江舟汗顏,雞蛋這麽常見的東西,她吃了這麽多年,竟然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果然生活常識太匱乏。
既然夏天母雞趴窩,下蛋不多,那她要來幹什麽,沒有公雞配合的母雞,也無法實現她雞生蛋蛋生雞的願望。
這個想法,隻能暫時擱淺了,等到秋天,天氣涼快,雞開始正常下蛋,她的兩隻小雞也長大一些,她再想辦法弄隻公雞來。看來,萬事萬物,陰陽調和,不是沒有道理的,再次感歎自然的神奇。
來魏家幫幫忙,又蹭一頓中午飯,換換腦子,她吃完飯就迴去繼續學習了。老祖宗說笨鳥先飛,她不是多聰明的人,可不得多下功夫。
等下午,正吃飯時候,雨漸漸停了,江舟又興衝衝提著她的破罐子出門,雨後知了猴多,她可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
隻是村裏都是土路,走兩步就一腳泥,她不得不走走停停,剔剔鞋底上沾的泥垛子。
“……娘那個比,狗艸東西,真他媽那個逼的賤貨,下這麽大雨,還擋不住你出去偷漢子,打死這個浪蕩破鞋,這不要臉,你是多欠艸,當著孩子麵,你張著那個腿出那個比跟野男人在床上滾,打死你,不要臉的東西,打死你這個小娼婦,就該像老輩子,浸豬籠去…”
“娘,娘……”
江舟走半路,鞋還沒剔幹淨,就聽見不知哪裏傳來劈裏啪啦一陣罵。
我去,這詞匯頗具農村藝術魅力哇。
她興衝衝循著聲音找去,這裏已經是街尾,再沒幾戶人家,就到村西頭了,距離西井挺近,而西井距離知青住著的知青院也不遠。
都是剛吃完飯,沒事幹時候,聽到動靜紛紛出來瞧,現下已經圍了一圈人,
“娘,別打了,再打就把人打死了。”一個低沉的男人聲音隔著人群傳來。
江舟單聽個聲兒,頗為著急,到底怎麽了這是,吃瓜吃不全乎,心裏刺撓的慌。
她將手裏的罐子往地上一扔,費力擠進人圈中,隻見裏邊一個和魏母差不多年紀的婦人正扯著地上女人的頭發,正毫不留情的伸手打,而男人現下擋在婦人和女人中間,
地上女人頭發散亂,鞋都掉了一隻,上衣扣子都被扯開一半,發絲披散都擋不住人們看見裏邊點點紅印子,顯然剛剛經過一場激烈的咳咳……
“你還護著她,都給你綠帽子戴頭上了,你還護著她,一個這沒臉沒皮的浪蕩貨,咋,你還打算要?”婦人指著自己兒子,簡直氣的渾身發抖,“我告你說,孟成文,這個不要臉的爛貨,你要是敢讓她再踏進咱家一步,我就撞死在門頭上。”
婦人瞪著兒子,恨鐵不成鋼,當年說好幾家正正經經的姑娘,就是不娶,非要個從外地來的女知青,呸,一個個眼滴溜溜轉的小妮兒,一看就沒好心思。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裏裏外外,什麽活也幹不成,上工下不了地,做飯燒不成火,就會娘那個比吹個枕頭風,天天在她兒子耳朵邊說她當婆婆刻薄她。
說她刻薄,這個狗屎糊了眼,良心被耗子啃光的玩意兒,看誰家婆婆像她一樣給兒媳婦做了三年飯,誰家哪個刻薄婆子連兒媳婦褲衩子還管洗,說她刻薄,狗娘養出來的小娼婦,狼心狗肺!
這下著大雨,她還擔心兒媳婦出去了別摔著,怎麽這麽長時間還不迴來,家裏做好飯等著她迴來吃,結果這個騷貨爬到野男人床上去了,忒不要臉。
江舟臉上興致勃勃的表情有些許凝滯,怎麽這次的幾位主角,還跟自己有點沾親帶故?
不過,現下最重要是將之前沒吃到的瓜補全乎,她忙向最近的人打聽前因,“大嬸子,成文家這是……咋迴事啊?”
吃瓜前排的大嬸子,一看是魏明星,反而先揶揄了一句,“呦,魏四兒來了,你這耳朵怪靈嘞,從村東頭跑過來給你成文哥撐腰啊?”
江舟嘿嘿兩聲,隻說路過恰好聽見,確實魏家住的屬於整個村子東邊。
大嬸子講起來也是繪聲繪色,連撇嘴帶搖頭的,“成文這個媳婦哦,不安分。”
原來今天是成文媳婦梅知青的生日,孟成文答應了要在今天給媳婦割肉,吃肉鹵澆的麵條,作長壽麵。
可是一連下了兩天雨,還都是大雨,孟成文沒辦法出去割肉,眼看已經到今天下午,生日都快要過去了,還沒看見一點肉末星子,梅知青開始鬧情緒。
孟成文愧疚又心疼,後來看雨稍微小了一點,披上蓑衣冒雨去鎮上給媳婦割肉。
而這看在當娘的孟母眼裏,心裏萬分不是滋味,想攔下兒子別去,沒攔住,迴頭自然就將一腔火氣懟到了這個禍端兒媳婦頭上。
這孟家婆媳,一直不和,大吵小架,可以說,自從梅知青進門那天,基本上就沒斷過,今天又吵起來,誰也不讓誰。
梅知青氣不過,抱著孩子,不顧下著大雨,起身迴了“娘家”知青院。
孟母獨自在家更氣不過。
可在生氣,這也是兒子中意的媳婦,當娘的哪有別的過孩子的,心裏即使生著氣,可孟母還是搬出麵盆子,拿出家裏僅有的白麵,和麵擀麵條。並且她知道麵條肯定不夠家裏三人吃,還煮了稀飯。
隻是一切準備妥當,去買肉的兒子沒迴來,出去竄門子的兒媳婦也沒迴來。
眼看已經到飯點,不惦記那個整天折騰事的兒媳婦,孟母還念著自己孫子呢。知道她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孟母不用想,就去知青院找人。
結果,到知青院,人家一屋子外來姑娘小夥子正吃飯,根本沒看見她家兒媳婦,一問,人家說梅知青早走了,走了有一會兒了呢。
那這知青院也沒在,家裏也沒人,這能上哪去?
孟母不知道去哪找,隻能先迴去,結果走到這老祠堂牆外邊,突然聽見了自己孫子的哭聲。
孟母納悶的很,可又確實是自己孫子,她一把屎一把尿養的孫子,她能聽錯嘛。
這循著聲音進來,在推倒的祠堂牆裏邊,孟母還以為自己孫子是被偷走,還是拐賣了,專門還拾個破棍子拿在手裏,結果等她一腳踹開破門板,那半拉破屋裏,她看到了什麽,
她那兒媳婦竟然和一個男人正光著身子,那男的竟然還抱著她小孫子,想捂小孫子嘴。
天殺的,這個狗比騷貨,這就是她兒子非娶不可的媳婦,這就是她兒子冒雨也要出去買肉迴來過生日的媳婦兒,就是這麽個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