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健康的孩子,帥氣優秀的老公,還有雨嫣那麽好的朋友。這可能就是蝴蝶效應吧!種善因得善果。
坐了三個小時高鐵,下車後還要打車去往縣級市,到了縣裏的汽車站,高小雅看見了鄉鎮公交車——去往北集鎮方向,途經,亐呑。
高小雅神情恍惚的指著那個車子……就是那個名字。曾經讓自己苦不堪言的山村。
“咱們先找酒店安頓,等明天一早輕裝簡行。現在都已經五點多了,進了山裏,天該黑了。”
“好。”
她拉開酒店的窗簾,看著外麵車水馬龍……曾經的小縣城,如今也是有模有樣的了。各種設施配套齊全,應有盡有。
“出去吃飯吧,這裏有什麽好吃的嗎?”
華初之問過以後,有些後知後覺……她怎麽會知道?她從小沒出過村子……
“美團試試看。”高小雅沒有掃興,定位以後,兩個人圍著手機看店鋪評價。
吃了頓羊湯泡丸子,很不錯。
根據本地人說,這就是特色小吃。
睡在陌生的地方,她很久都睡不著。
“你想好了要去對嗎?”
“嗯,去看一眼。”不看不死心。
在酒店吃了早餐,兩個人各自提著自己的包來到車站——酒店就在車站對麵。
買票還要身份證實名認證,拿了票才讓上車。上車以後還要等人,等時間。每兩個小時發一班車。
運氣還好,他們坐的是第一班,時間也正好到。然後司機打火慢行,到了門口售票處,還要被檢查一下和檢的票夠不夠數,怕他們客車私自多拉幾個人。
但實際上,一點用沒有。
出了大門,路邊隻要有人擺手就隨時停車。這些賬是車站管不了的。為了多拉幾個人,司機磨磨蹭蹭在路上晃蕩。
幾公裏的路,半個小時還沒走完。
華初之都已經怒火中燒了,他剛直起身子準備跟司機理論,高小雅一把挽過他的胳膊,小聲說道:“窮山惡水出刁民。我們忍一忍,用不了多長時間的。以前都是石子路,現在全部是柏油路,跑起來很快的。”
她逃跑那晚,就是踩著石子路跑的,腳下的沙子沙沙作響。
華初之這才忍了忍:好。
到了村口,兩人下車。高小雅帶著他往山裏走,走了很長一段路,看見一條河。瞬間感慨萬千:“你看,就這條河,就是我遊著逃出來的那條河。”
她目光看過去,仿佛逃出生天就在昨日。
金秋九月的明媚天氣,她似乎感受到了冰冷刺骨的痛。
“謝謝那條河,給了你出路。”
華初之看著她指過去的一點一滴,講著山裏的農作物:“那邊是玉米,那邊是豆子,馬上就該豐收了。”
“你呀,太惦念別人了。我可不幫他們幹活,他們虐待我媳婦。”
華初之看著前麵的那個下坡路,有一個石頭堆砌很古老的城門洞——亐呑古村。
大門口,有幾個穿著花裏胡哨的黃毛蹲在那裏打撲克,地上的煙頭哪哪都是。
看見有陌生人來,幾個精神黃毛站起來,兇神惡煞的看著他們。並且跟為首的那個小瘦柴一樣的男人匯報:“哥,人來了。”
“這幫龜孫的搶我們村的地搞度假村,給那麽一點錢就想收買我們的老宅,上去教訓他們。”
高小雅和華初之看著對麵來了七八個小黃毛,她有些慌,正不知道要怎麽辦時候,華初之把自己手裏的包遞給她:“幫我拿著,我來處理。”他隨手撿了個樹枝,像是要打架。
高小雅看著為首的那個瘦柴,脖子上掛了個大粗鏈子,高小雅一眼就認出來了:“金豆?!”
男人愣了愣,很熟悉,又很陌生。
“你認識他呀?他是不是更窮?怎麽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華初之問道。
“他爸是個土財主。”高小雅往前走兩步,走到瘦柴的麵前。
她審視他好久,就是那個豆子。家裏有錢,別人管他叫金豆。他家的錢,是他爸在外麵違法掙來的——打架劫舍。
“你是……”金豆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感覺像,又感覺不太可能。
“金豆,你現在瘦的跟細狗似的。”
“鍾燦爛?!你是燦爛?!哈哈哈哈……你真厲害啊!你當年走了之後,你就是我的榜樣呢!”
那幾個黃毛同事也愣了一下,好像想起來了:“你當年是不是逃跑了?大家還都以為你死了,在河裏打撈了好幾天呢,屍體也沒撈到。”
高小雅嘴角帶著一絲苦澀的笑。
“不過你走了也好,你要不走你會更苦。你那瘸爹後來癱瘓了,一直躺在床上。你媽又要喂豬,又要趕鴨子放羊,到了秋收的時候,地裏的活都是她一個人幹的。整個人都累的少了一大圈。如果你不跑,那累死的就是你了。”
這幾個人也都是曾經村裏的小夥伴,年齡不一樣,但是大家也知道都是誰家的孩子。
他們都在講曾經發生過的那些無聊或是有趣的事,隻有華初之滿眼心疼的看著他的老婆。
聽到的事情並沒有多大的感觸,最多隻是驚訝或者佩服。隻有親身經曆了她的經曆,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她那些年的不容易。
他們一路向高小雅介紹著現在的情況,然後竟然一起陪著她來到了自己曾經的那個院子。
高小雅雖然從來不喜歡這裏的生活,但是這裏的爹媽畢竟和她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心裏還是有些可憐他們的。
走進村裏那一刻、走進自己家門口的那一刻,除了曾經小樹苗已經參天,所有的一切都沒變。
她瞬間就像迴到了十八年前。
突然就淚崩了。
比起在這裏的苦難,帶兩個孩子更苦。可是,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仍然選擇逃跑。
華初之一路不說話,緊緊的跟隨著她,感受著她曾經在這裏接觸過的一草一木。
“你媽估計上山放羊了,她囤了一些草,等過幾天開始秋收的時候,就沒有空去放羊了。一個人要在地裏掰玉米。”
幾個人站在他們家的院子前,還是那個又破又矮的小木門。
坐了三個小時高鐵,下車後還要打車去往縣級市,到了縣裏的汽車站,高小雅看見了鄉鎮公交車——去往北集鎮方向,途經,亐呑。
高小雅神情恍惚的指著那個車子……就是那個名字。曾經讓自己苦不堪言的山村。
“咱們先找酒店安頓,等明天一早輕裝簡行。現在都已經五點多了,進了山裏,天該黑了。”
“好。”
她拉開酒店的窗簾,看著外麵車水馬龍……曾經的小縣城,如今也是有模有樣的了。各種設施配套齊全,應有盡有。
“出去吃飯吧,這裏有什麽好吃的嗎?”
華初之問過以後,有些後知後覺……她怎麽會知道?她從小沒出過村子……
“美團試試看。”高小雅沒有掃興,定位以後,兩個人圍著手機看店鋪評價。
吃了頓羊湯泡丸子,很不錯。
根據本地人說,這就是特色小吃。
睡在陌生的地方,她很久都睡不著。
“你想好了要去對嗎?”
“嗯,去看一眼。”不看不死心。
在酒店吃了早餐,兩個人各自提著自己的包來到車站——酒店就在車站對麵。
買票還要身份證實名認證,拿了票才讓上車。上車以後還要等人,等時間。每兩個小時發一班車。
運氣還好,他們坐的是第一班,時間也正好到。然後司機打火慢行,到了門口售票處,還要被檢查一下和檢的票夠不夠數,怕他們客車私自多拉幾個人。
但實際上,一點用沒有。
出了大門,路邊隻要有人擺手就隨時停車。這些賬是車站管不了的。為了多拉幾個人,司機磨磨蹭蹭在路上晃蕩。
幾公裏的路,半個小時還沒走完。
華初之都已經怒火中燒了,他剛直起身子準備跟司機理論,高小雅一把挽過他的胳膊,小聲說道:“窮山惡水出刁民。我們忍一忍,用不了多長時間的。以前都是石子路,現在全部是柏油路,跑起來很快的。”
她逃跑那晚,就是踩著石子路跑的,腳下的沙子沙沙作響。
華初之這才忍了忍:好。
到了村口,兩人下車。高小雅帶著他往山裏走,走了很長一段路,看見一條河。瞬間感慨萬千:“你看,就這條河,就是我遊著逃出來的那條河。”
她目光看過去,仿佛逃出生天就在昨日。
金秋九月的明媚天氣,她似乎感受到了冰冷刺骨的痛。
“謝謝那條河,給了你出路。”
華初之看著她指過去的一點一滴,講著山裏的農作物:“那邊是玉米,那邊是豆子,馬上就該豐收了。”
“你呀,太惦念別人了。我可不幫他們幹活,他們虐待我媳婦。”
華初之看著前麵的那個下坡路,有一個石頭堆砌很古老的城門洞——亐呑古村。
大門口,有幾個穿著花裏胡哨的黃毛蹲在那裏打撲克,地上的煙頭哪哪都是。
看見有陌生人來,幾個精神黃毛站起來,兇神惡煞的看著他們。並且跟為首的那個小瘦柴一樣的男人匯報:“哥,人來了。”
“這幫龜孫的搶我們村的地搞度假村,給那麽一點錢就想收買我們的老宅,上去教訓他們。”
高小雅和華初之看著對麵來了七八個小黃毛,她有些慌,正不知道要怎麽辦時候,華初之把自己手裏的包遞給她:“幫我拿著,我來處理。”他隨手撿了個樹枝,像是要打架。
高小雅看著為首的那個瘦柴,脖子上掛了個大粗鏈子,高小雅一眼就認出來了:“金豆?!”
男人愣了愣,很熟悉,又很陌生。
“你認識他呀?他是不是更窮?怎麽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華初之問道。
“他爸是個土財主。”高小雅往前走兩步,走到瘦柴的麵前。
她審視他好久,就是那個豆子。家裏有錢,別人管他叫金豆。他家的錢,是他爸在外麵違法掙來的——打架劫舍。
“你是……”金豆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感覺像,又感覺不太可能。
“金豆,你現在瘦的跟細狗似的。”
“鍾燦爛?!你是燦爛?!哈哈哈哈……你真厲害啊!你當年走了之後,你就是我的榜樣呢!”
那幾個黃毛同事也愣了一下,好像想起來了:“你當年是不是逃跑了?大家還都以為你死了,在河裏打撈了好幾天呢,屍體也沒撈到。”
高小雅嘴角帶著一絲苦澀的笑。
“不過你走了也好,你要不走你會更苦。你那瘸爹後來癱瘓了,一直躺在床上。你媽又要喂豬,又要趕鴨子放羊,到了秋收的時候,地裏的活都是她一個人幹的。整個人都累的少了一大圈。如果你不跑,那累死的就是你了。”
這幾個人也都是曾經村裏的小夥伴,年齡不一樣,但是大家也知道都是誰家的孩子。
他們都在講曾經發生過的那些無聊或是有趣的事,隻有華初之滿眼心疼的看著他的老婆。
聽到的事情並沒有多大的感觸,最多隻是驚訝或者佩服。隻有親身經曆了她的經曆,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她那些年的不容易。
他們一路向高小雅介紹著現在的情況,然後竟然一起陪著她來到了自己曾經的那個院子。
高小雅雖然從來不喜歡這裏的生活,但是這裏的爹媽畢竟和她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心裏還是有些可憐他們的。
走進村裏那一刻、走進自己家門口的那一刻,除了曾經小樹苗已經參天,所有的一切都沒變。
她瞬間就像迴到了十八年前。
突然就淚崩了。
比起在這裏的苦難,帶兩個孩子更苦。可是,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仍然選擇逃跑。
華初之一路不說話,緊緊的跟隨著她,感受著她曾經在這裏接觸過的一草一木。
“你媽估計上山放羊了,她囤了一些草,等過幾天開始秋收的時候,就沒有空去放羊了。一個人要在地裏掰玉米。”
幾個人站在他們家的院子前,還是那個又破又矮的小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