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麵對麵坐下,華初之把自己的電腦合上,然後滿臉笑盈盈的問:“是乞炳文有什麽問題嗎?”
“我想給您提個建議……”
“沒事,有什麽話你盡管說。”華初之對子嘉的期望很高。
“能不能讓乞炳文停學……”
“什麽?”華初之以為自己沒有聽清楚,停學是什麽意思?
“就是讓他在家裏自己學,他在學校裏表現不好,還常常打擾到別的同學,我以後可以每天給他補習。而且他上課跟我們也不同步,不是睡覺就是畫畫。”
“這個……停學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啊!”
華初之猶豫了一下,他並不認同。
“考試的時候讓他去學校考試就行了,其實他倒數第一,停不停學都不重要,老師和同學們反而會高興一點。”
“所以……他停學就能造福所有人了?”
他竟然沒想到自己的外甥已經成了老鼠過街的程度。
子嘉隻是簡單的沉默了一下,並沒有點頭也沒有迴答。可是華初之就明了了——原來他一個人停學,真的能讓所有人開心。
“那……你有多大把握呢?至少得考個大專吧?”華初之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我覺得隻要我們兩個配合好,應該是可以考上一個的。他當初能考上高中,我就真的很詫異了!”
“切……你不會以為他的高中是考上的吧?”華初之想了想自己當年為了能讓他上高中,找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真是夠夠的了。隻是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是個倒數第一。這種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子嘉瞬間明白了。
“那這樣吧,以後我讓他跟著我,我隨時檢查他的作業,你有什麽需要他記的背的,發給他一份,也發給我一份,咱們倆共同監督。”
華初之這就算是答應了,子嘉開心不已。
然後華初之也說了自己的一個請求:自己要搬家,請幾個孩子去給自己暖房,說完,還從抽屜裏拿出了兩個紅包。
子嘉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好像想到了什麽:“華叔叔,我迴去跟我媽商量一下吧,也要跟子千商量一下。”
“我跟你媽媽說過了,她說尊重你的意見。還有乞炳文和藍蘭,一共就你們4個人,我給你們安排了兩個房間,男孩一間,女孩一間。”
子嘉沒收紅包,還是迴去先給子千說一聲。
學校收到了乞炳文的請假申請,立馬就給他批了。
陸淺淺看了看子嘉的同桌空了,於是想要跟他做同桌。
“乞炳文竟然申請了停學了,這事你聽說了嗎?”郭月然也從前排跑過來,幾個人擠著腦袋在一起八卦。
“他停學就停學唄,考試來考就行了,拿個高中畢業證就不得了了,還指望他能考什麽大學嗎?”
子嘉一直沉默不語,聽著他們的討論著,好像每個人都很開心。
華鳳之居然是最後知道這個消息的:“我兒子停學了,我怎麽不知道?”
乞祖德早上睡醒的時候跟她提起來。華鳳之穿著睡衣,坐在床上玩著手機,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看著乞祖德。
“這是阿初決定的,反正他倒數第一了,也沒有人會趕上他了,就讓他自由吧,畢業的時候參加個考試,拿個高中畢業證就行了。”
乞祖德對於自己的親兒子,已經是完全放棄了。
“想想也是,早上起那麽早,晚上迴來那麽晚,一點東西沒學進去,孩子也遭罪。”
華鳳之很快就釋懷了——這就是傳說中的胸大無腦的女人。
隻是,以後要辛苦子嘉了,每天都要跑一趟。
經過一個星期陸淺淺的跟蹤——她放學的時候騎著自行車偷偷的跟在高子嘉的身後,發現他進了市裏比較繁華地段的一個律所。而那個律所,是乞炳文舅舅工作的地方。
陸淺淺第二天上學的時候,坐在了子嘉的同桌,她一點不隱瞞就問子嘉:“你去乞炳文舅舅的律所幹什麽?”
子嘉轉過頭看著她:“你跟蹤我了?”
“嗯,我就覺得你奇奇怪怪的,你是不是給乞炳文補課了?”
陸淺淺有一種感覺,就是光明磊落。
“嗯,他舅舅找我的,這件事情你不要跟別人提起。”
“哦,原來是真的,我剛才隻是忽然猜測的。隨便你吧,反正你已經保送了。你要是能救他,也算是營救蒼生了,不過……讓他停學這個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高子嘉低頭做題不說話,陸淺淺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隻要他不拒絕的,那就是默認。
“挺好,幫大家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乞炳文渾身上下的電子產品都被沒收了——他的摩托車就被沒收了。整日無聊至極的呆坐在辦公室裏,看著一堆無聊的書。
可是,好像看著看著覺得這些書也挺有意思的。看看曆史,看看地理,看看生物……
華初之不在的時候就讓劉夢冉盯著他。
周末的時候,高小雅給倆孩子做了一頓大餐。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飯。
高小雅拿出一個保溫杯,先盛出一部分,然後他們三口才開吃。
“媽,華律師說,請我們五一去暖房,這件事你知道嗎?”子嘉問。
“嗯,子千你想不想去呢?就是……有個人要搬家,前一天晚上家裏要住好多人,就是暖房的意思。住的孩子們多的話,是多子多福的意思。如果住的老人多,那就是多壽多福的意思。”
“去陌生人家裏住一晚嗎?”子千不解的問。
“呃……”高小雅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你跟藍蘭一起去。我跟乞炳文一起去。”
子嘉跟她解釋的很簡單。
“哦,那行吧,就隻是睡一晚上就好了是嗎?”
“對,你什麽也不用帶,早上起來早早迴來洗漱就行。”高小雅解釋完,然後讓兩個孩子先吃,她要去醫院給樓語嫣送午飯。
樓語嫣平時吃的是醫院的食堂,但是如果高小雅做了什麽好吃的,她會提前給樓語嫣送去。
她騎車子趕到醫院的時候,她正好從手術室出來。
“我想給您提個建議……”
“沒事,有什麽話你盡管說。”華初之對子嘉的期望很高。
“能不能讓乞炳文停學……”
“什麽?”華初之以為自己沒有聽清楚,停學是什麽意思?
“就是讓他在家裏自己學,他在學校裏表現不好,還常常打擾到別的同學,我以後可以每天給他補習。而且他上課跟我們也不同步,不是睡覺就是畫畫。”
“這個……停學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啊!”
華初之猶豫了一下,他並不認同。
“考試的時候讓他去學校考試就行了,其實他倒數第一,停不停學都不重要,老師和同學們反而會高興一點。”
“所以……他停學就能造福所有人了?”
他竟然沒想到自己的外甥已經成了老鼠過街的程度。
子嘉隻是簡單的沉默了一下,並沒有點頭也沒有迴答。可是華初之就明了了——原來他一個人停學,真的能讓所有人開心。
“那……你有多大把握呢?至少得考個大專吧?”華初之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我覺得隻要我們兩個配合好,應該是可以考上一個的。他當初能考上高中,我就真的很詫異了!”
“切……你不會以為他的高中是考上的吧?”華初之想了想自己當年為了能讓他上高中,找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真是夠夠的了。隻是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是個倒數第一。這種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子嘉瞬間明白了。
“那這樣吧,以後我讓他跟著我,我隨時檢查他的作業,你有什麽需要他記的背的,發給他一份,也發給我一份,咱們倆共同監督。”
華初之這就算是答應了,子嘉開心不已。
然後華初之也說了自己的一個請求:自己要搬家,請幾個孩子去給自己暖房,說完,還從抽屜裏拿出了兩個紅包。
子嘉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好像想到了什麽:“華叔叔,我迴去跟我媽商量一下吧,也要跟子千商量一下。”
“我跟你媽媽說過了,她說尊重你的意見。還有乞炳文和藍蘭,一共就你們4個人,我給你們安排了兩個房間,男孩一間,女孩一間。”
子嘉沒收紅包,還是迴去先給子千說一聲。
學校收到了乞炳文的請假申請,立馬就給他批了。
陸淺淺看了看子嘉的同桌空了,於是想要跟他做同桌。
“乞炳文竟然申請了停學了,這事你聽說了嗎?”郭月然也從前排跑過來,幾個人擠著腦袋在一起八卦。
“他停學就停學唄,考試來考就行了,拿個高中畢業證就不得了了,還指望他能考什麽大學嗎?”
子嘉一直沉默不語,聽著他們的討論著,好像每個人都很開心。
華鳳之居然是最後知道這個消息的:“我兒子停學了,我怎麽不知道?”
乞祖德早上睡醒的時候跟她提起來。華鳳之穿著睡衣,坐在床上玩著手機,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看著乞祖德。
“這是阿初決定的,反正他倒數第一了,也沒有人會趕上他了,就讓他自由吧,畢業的時候參加個考試,拿個高中畢業證就行了。”
乞祖德對於自己的親兒子,已經是完全放棄了。
“想想也是,早上起那麽早,晚上迴來那麽晚,一點東西沒學進去,孩子也遭罪。”
華鳳之很快就釋懷了——這就是傳說中的胸大無腦的女人。
隻是,以後要辛苦子嘉了,每天都要跑一趟。
經過一個星期陸淺淺的跟蹤——她放學的時候騎著自行車偷偷的跟在高子嘉的身後,發現他進了市裏比較繁華地段的一個律所。而那個律所,是乞炳文舅舅工作的地方。
陸淺淺第二天上學的時候,坐在了子嘉的同桌,她一點不隱瞞就問子嘉:“你去乞炳文舅舅的律所幹什麽?”
子嘉轉過頭看著她:“你跟蹤我了?”
“嗯,我就覺得你奇奇怪怪的,你是不是給乞炳文補課了?”
陸淺淺有一種感覺,就是光明磊落。
“嗯,他舅舅找我的,這件事情你不要跟別人提起。”
“哦,原來是真的,我剛才隻是忽然猜測的。隨便你吧,反正你已經保送了。你要是能救他,也算是營救蒼生了,不過……讓他停學這個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高子嘉低頭做題不說話,陸淺淺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隻要他不拒絕的,那就是默認。
“挺好,幫大家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乞炳文渾身上下的電子產品都被沒收了——他的摩托車就被沒收了。整日無聊至極的呆坐在辦公室裏,看著一堆無聊的書。
可是,好像看著看著覺得這些書也挺有意思的。看看曆史,看看地理,看看生物……
華初之不在的時候就讓劉夢冉盯著他。
周末的時候,高小雅給倆孩子做了一頓大餐。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飯。
高小雅拿出一個保溫杯,先盛出一部分,然後他們三口才開吃。
“媽,華律師說,請我們五一去暖房,這件事你知道嗎?”子嘉問。
“嗯,子千你想不想去呢?就是……有個人要搬家,前一天晚上家裏要住好多人,就是暖房的意思。住的孩子們多的話,是多子多福的意思。如果住的老人多,那就是多壽多福的意思。”
“去陌生人家裏住一晚嗎?”子千不解的問。
“呃……”高小雅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你跟藍蘭一起去。我跟乞炳文一起去。”
子嘉跟她解釋的很簡單。
“哦,那行吧,就隻是睡一晚上就好了是嗎?”
“對,你什麽也不用帶,早上起來早早迴來洗漱就行。”高小雅解釋完,然後讓兩個孩子先吃,她要去醫院給樓語嫣送午飯。
樓語嫣平時吃的是醫院的食堂,但是如果高小雅做了什麽好吃的,她會提前給樓語嫣送去。
她騎車子趕到醫院的時候,她正好從手術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