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嘉把她扶到屋裏睡覺,剛躺下,高小雅一把拉住了兒子的手臂:“兒子,目前有一個掙錢的辦法,我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說來聽聽。”
“當家教。”
“當然可以!”子嘉高興的很,立刻就答應了。
“他叫乞炳文。”
“嗯?”子嘉愣了愣。
高小雅明顯看出孩子已經猶豫了,於是鬆開孩子的手臂說道:“咱不幹,給多少錢都不幹,倒數第一名還有什麽進步可言?”
“他們家出什麽價錢?”子嘉非常真誠的想要用下這份差事。雖然他和乞炳文不對付,但幫助他提升一點成績,子嘉覺得自己的能力綽綽有餘。
“嗯?”這迴又換高小雅愣住了,她沒想到兒子會同意。
“上課不能補,隻能放學或者周末半天。如果他們家人問起來,就說每周六晚上八點到十點,價錢嘛……按照市場價就行。”
子嘉本來就想著要給子千買一個裙子,正好來了個機會。
房間裏剩下高小雅一個人,她坐起來,妝發淩亂,不自覺的嘲笑起自己來:“我竟然淪落到了讓孩子養我的地步。”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真狼狽啊!這麽些年過的,摳摳搜搜,過度節製,也許是因為早些年窮怕了吧!
那年下了火車,淪落在北京的街頭,寒風凜冽,她凍的受不了了,躲在了商場裏。
那年真的是像個乞丐一樣,舉目無親,寸步難行。
她唯一偷來的四百塊錢,也隻剩下300多了。伸了伸手,摸到了藏在口袋裏的戶口本。
她在逃走的那一天,家裏的錄音機裏有廣播:請各位村民帶著自己的戶口本到當地派出所入戶籍。尤其是剛剛婚嫁家庭,不要影響分配耕地。
她從來沒有出過這個村子,但是也知道身份信息的重要性。
她把戶口本偷出來,其實對她被賣到的那個家庭裏沒有任何影響,他們可以去派出所補辦。而對於高小雅,是非常重要的。
常常聽到村子裏的人說,他們去外地打工了,具體打工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情況。
好在高小雅認識字,她要盡快的給自己找一個落腳點——招工。掙不掙錢不重要,現在主要是要求管吃管住,要不然這個冬天她會被凍死在街頭。
其實北京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在招工,但那些精致的商店和服裝店,根本就不是她所能進去的地方。
走了一天,在一個很小的飯館裏看到了一個招洗碗工的招聘信息。
高小雅壯著膽子進去了。
她開始的時候說不出口自己是來找工作的,她點了一碗麵。
直到吃碗麵付錢的時候,高小雅才壯著膽子開口問老板娘:“你們這裏,要洗碗工嗎?”
“你嗎?”老板娘親切的看著這個有膽怯的小姑娘。
“嗯,我不要錢,管吃管住就行。”她的聲音小的自己都聽不到。
“那你什麽時候能來上班?”
“現在。”高小雅抬起頭,眼裏有了一絲光——這束光就是她所有的希望。
“那好吧,你是從哪來的?”老板娘問她的時候,她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的戶口本拿出來。
“你是出來打工的還是……”老板從後廚裏出來,放下手裏的活來詢問她。
“我……爸媽都不在了,我還不滿18歲,自己出來謀生,行李在路上都被偷了。”
那時候的她為了保護自己,說了很多謊話。
“太可憐了,那你就在這住下吧。我們住樓上,你住地下室,這身衣服也髒了,晚上關門以後我帶你去洗個澡。”
高小雅特別感激這一對中年夫婦。他們也是外地來這邊創業的,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大女兒比她小不了幾歲,高小雅稱他們為叔叔和嬸嬸。
雖然是昏暗的地下室,但有燈,有床。這個冬天她終於不用淪落街頭了。
她早上起得很早,把店裏打掃打掃,等著老板娘買菜迴來,就不停地洗菜擇菜,拖地……
老板和老板娘看她也勤快,快過年的時候給她發了工資——六百塊。
做了差不多三個月,手都凍的裂開了,但高小雅從來沒有說過什麽抱怨的話。她非常感謝這對夫婦給她的避難所。
過年老板和老板娘要迴老家,就剩她一個人在這裏看店。
每天依然要把店裏打掃一遍,看一看門窗有沒有關嚴。
也許那個養了她十多年的爸媽,已經放棄要尋找她了吧?
她在店裏待了十五天,直到過完年,夫妻倆才從老家趕來開業。
打開店門的時候,一塵不染。高小雅聽到動靜後,手裏舉了一個拖把棍,從地下室冒出頭來。看到是老板和老板娘,她這才放心。
“你這麽多天哪都沒去啊?”老板驚訝的問道。
“嗯,我看地下室有好多書,我就在地下室看書。”
那些書都是老板的孩子們留下的,高小雅沒有讀過書,看到書裏的內容如饑似渴。
可是,老板和老板娘好景不長,生意有些困難,就打算把店盤出去了,要迴到老家發展。
高小雅又失業了。不過,好在老板娘特別照顧她,把自己不穿的衣服和一些孩子們不用的書本都給了她。
“小雅,我們要迴老家開飯店了,你去再尋個新的出路吧!旁邊的幾個大酒店都招服務員,要不然你再去試一試?”老板娘也很舍不得這個勤勞的孩子。
高小雅經過這半年交際,整個人開朗了不少。現在也穿的幹幹淨淨,瘦瘦高高的,找個工作應該不難。
她很快就在酒店應聘崗位,當上了服務員。而且還參加了培訓——怎麽端菜,怎麽走路,怎麽說話……
那一年,在那個大酒店裏讓她長了不少見識。很多大老板原來是這樣子的……
她住在宿舍間,五個人一個房間,下班的時候她會在房裏看一點書。
她沒有任何值得可以聯係的人——所以當大家都有手機的時候,隻有她沒有。
也許是因為工作的性質,她的性格變的開朗,她隻吃工作餐,從來不單獨買零食,沒想到,一年到頭下來,竟然還攢了四千塊錢!
看著這些錢,她激動的很想哭。
“說來聽聽。”
“當家教。”
“當然可以!”子嘉高興的很,立刻就答應了。
“他叫乞炳文。”
“嗯?”子嘉愣了愣。
高小雅明顯看出孩子已經猶豫了,於是鬆開孩子的手臂說道:“咱不幹,給多少錢都不幹,倒數第一名還有什麽進步可言?”
“他們家出什麽價錢?”子嘉非常真誠的想要用下這份差事。雖然他和乞炳文不對付,但幫助他提升一點成績,子嘉覺得自己的能力綽綽有餘。
“嗯?”這迴又換高小雅愣住了,她沒想到兒子會同意。
“上課不能補,隻能放學或者周末半天。如果他們家人問起來,就說每周六晚上八點到十點,價錢嘛……按照市場價就行。”
子嘉本來就想著要給子千買一個裙子,正好來了個機會。
房間裏剩下高小雅一個人,她坐起來,妝發淩亂,不自覺的嘲笑起自己來:“我竟然淪落到了讓孩子養我的地步。”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真狼狽啊!這麽些年過的,摳摳搜搜,過度節製,也許是因為早些年窮怕了吧!
那年下了火車,淪落在北京的街頭,寒風凜冽,她凍的受不了了,躲在了商場裏。
那年真的是像個乞丐一樣,舉目無親,寸步難行。
她唯一偷來的四百塊錢,也隻剩下300多了。伸了伸手,摸到了藏在口袋裏的戶口本。
她在逃走的那一天,家裏的錄音機裏有廣播:請各位村民帶著自己的戶口本到當地派出所入戶籍。尤其是剛剛婚嫁家庭,不要影響分配耕地。
她從來沒有出過這個村子,但是也知道身份信息的重要性。
她把戶口本偷出來,其實對她被賣到的那個家庭裏沒有任何影響,他們可以去派出所補辦。而對於高小雅,是非常重要的。
常常聽到村子裏的人說,他們去外地打工了,具體打工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情況。
好在高小雅認識字,她要盡快的給自己找一個落腳點——招工。掙不掙錢不重要,現在主要是要求管吃管住,要不然這個冬天她會被凍死在街頭。
其實北京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在招工,但那些精致的商店和服裝店,根本就不是她所能進去的地方。
走了一天,在一個很小的飯館裏看到了一個招洗碗工的招聘信息。
高小雅壯著膽子進去了。
她開始的時候說不出口自己是來找工作的,她點了一碗麵。
直到吃碗麵付錢的時候,高小雅才壯著膽子開口問老板娘:“你們這裏,要洗碗工嗎?”
“你嗎?”老板娘親切的看著這個有膽怯的小姑娘。
“嗯,我不要錢,管吃管住就行。”她的聲音小的自己都聽不到。
“那你什麽時候能來上班?”
“現在。”高小雅抬起頭,眼裏有了一絲光——這束光就是她所有的希望。
“那好吧,你是從哪來的?”老板娘問她的時候,她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的戶口本拿出來。
“你是出來打工的還是……”老板從後廚裏出來,放下手裏的活來詢問她。
“我……爸媽都不在了,我還不滿18歲,自己出來謀生,行李在路上都被偷了。”
那時候的她為了保護自己,說了很多謊話。
“太可憐了,那你就在這住下吧。我們住樓上,你住地下室,這身衣服也髒了,晚上關門以後我帶你去洗個澡。”
高小雅特別感激這一對中年夫婦。他們也是外地來這邊創業的,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大女兒比她小不了幾歲,高小雅稱他們為叔叔和嬸嬸。
雖然是昏暗的地下室,但有燈,有床。這個冬天她終於不用淪落街頭了。
她早上起得很早,把店裏打掃打掃,等著老板娘買菜迴來,就不停地洗菜擇菜,拖地……
老板和老板娘看她也勤快,快過年的時候給她發了工資——六百塊。
做了差不多三個月,手都凍的裂開了,但高小雅從來沒有說過什麽抱怨的話。她非常感謝這對夫婦給她的避難所。
過年老板和老板娘要迴老家,就剩她一個人在這裏看店。
每天依然要把店裏打掃一遍,看一看門窗有沒有關嚴。
也許那個養了她十多年的爸媽,已經放棄要尋找她了吧?
她在店裏待了十五天,直到過完年,夫妻倆才從老家趕來開業。
打開店門的時候,一塵不染。高小雅聽到動靜後,手裏舉了一個拖把棍,從地下室冒出頭來。看到是老板和老板娘,她這才放心。
“你這麽多天哪都沒去啊?”老板驚訝的問道。
“嗯,我看地下室有好多書,我就在地下室看書。”
那些書都是老板的孩子們留下的,高小雅沒有讀過書,看到書裏的內容如饑似渴。
可是,老板和老板娘好景不長,生意有些困難,就打算把店盤出去了,要迴到老家發展。
高小雅又失業了。不過,好在老板娘特別照顧她,把自己不穿的衣服和一些孩子們不用的書本都給了她。
“小雅,我們要迴老家開飯店了,你去再尋個新的出路吧!旁邊的幾個大酒店都招服務員,要不然你再去試一試?”老板娘也很舍不得這個勤勞的孩子。
高小雅經過這半年交際,整個人開朗了不少。現在也穿的幹幹淨淨,瘦瘦高高的,找個工作應該不難。
她很快就在酒店應聘崗位,當上了服務員。而且還參加了培訓——怎麽端菜,怎麽走路,怎麽說話……
那一年,在那個大酒店裏讓她長了不少見識。很多大老板原來是這樣子的……
她住在宿舍間,五個人一個房間,下班的時候她會在房裏看一點書。
她沒有任何值得可以聯係的人——所以當大家都有手機的時候,隻有她沒有。
也許是因為工作的性質,她的性格變的開朗,她隻吃工作餐,從來不單獨買零食,沒想到,一年到頭下來,竟然還攢了四千塊錢!
看著這些錢,她激動的很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