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俠之大者
什麽魑魅魍魎,統統給朕叉出去 作者:阿東正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說........到底應該是快追呢,還是應該慢追呢。
慢追有慢追的好處,快追有快追的風險,就看如何選擇了。
袁術緊皺著眉頭,不禁端起桌案上的茶杯來淺酌一口。
這事兒搞的,好似還有些麻煩了。
但其實簡單來說,就是願不願意為了那些有可能會被金人無辜屠戮的百姓,而去主動擔當風險罷了。
實際上,袁術的第一反應還是傾向於李儒的建議,就為了那些庶民而去冒這個不必要的風險,多多少少有些得不償失。
在袁術看來確實也不太劃算,萬一因此有個什麽意外的話,那豈不就虧大發了嗎。
反正隻要將金人趕迴去後就是算勝利,至少當下就隻能是這麽個情況了。
等將來兵強了馬壯了,在慢慢打過河去也不遲........不不不,什麽叫慢慢的打,是必須盡快的打。
朕的玉璽都還沒到手呢,怎麽能慢呢,打仗可以慢,玉璽可不能慢,這一點他袁公路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
但袁術也不好一口迴絕龐統的建議,龐統為人直率且坦蕩,在有些問題上他是基本不會讓步的。
若是換了以前的話,他早就命人將其叉出去了。
當然用強令也行,但這樣豈不就讓其離心了嗎,這一點也是袁術不願見到的,如今這局勢又怎能離開他們呢。
可惡........話說那張俊死哪兒去了,怎麽在這關鍵時候人就不在了呢。
一時間,袁術糾結不已。
“啜泣..........”
“抽噎..........”
“嗚嗚嗚........”
就在這個時候,袁術突然聽到耳邊傳來了一陣抽泣的聲音。
袁術順著聲音看去發現,發出這聲音的人不是李儒帶來的王玲玲又是何人呢。
“官家.......”
李儒見狀反應迅速,先是趕緊向官家賠罪,而後就要準備將王玲玲先給帶出去,這正商議著大事呢,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這一刻是李儒來到這裏後,第一次感到有些心急,這場麵著實有些尷尬,差點兒讓他李儒都沒了方向。
“無妨!”
正當李儒起身準備將其抱起的時候,袁術突然出聲製止道。
然後又揮揮手將小姑娘叫到了麵前來,親手為其擦了擦眼眶邊兒的眼淚。
繼而輕聲問道:“你叫玲玲是吧,你能告訴朕你為何會突然哭泣嗎?”
王玲玲:“.........”
“哈哈哈.........”
袁術看著一臉迷茫的小姑娘,豪聲說道:“玲玲你不用怕,朕又不會吃了你,你想到什麽盡管直說即可。”
王玲玲不禁一臉擔憂的轉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李先生,隻見李先生朝著她微笑的點了點。
王玲玲這才堅定了眼神,挺著脖子鼓足了氣,用著她那清脆的聲音直言述說道:
“玲玲隻是剛才有聽到,即將又會出現無數像玲玲家中一般的情況,所以才忍不住的悲傷起來。”
“.........”
待此言落下後,廳堂中頓時便陷入了一片沉寂,仿佛就連每個人的唿吸都能清楚的聽見。
就連袁術自己,也不禁愣神了片刻。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說得有那麽一些痛了。
袁術這才意識到,其實這些不值一提的庶民們,同樣也有著他們的情感。
雖然這依舊不值一提,但如同王玲玲這般悲傷的情況,實際上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的。
這一刻,袁術有感覺自己應當做些什麽。
如若不然的話,這位子坐著有些燙屁股。
“玲玲說得很好,很好。”
袁術不禁樂嗬嗬的捏了捏玲玲的小臉蛋,隨即鬆開手躥的一下便站起身來,就要朝著門外走去。
龐統見狀疑惑的問道:“官家您這是........”
“朕要去親自督促各軍,讓他們過河的速度都快一點!”
說完,便頭也不迴的離開了廳堂。
緊接著,以辛企宗為首的一眾親衛們也緊隨其後。
隻留下麵對麵向往的李儒與龐統,以及依舊一臉迷惑的王玲玲三人。
王玲玲在見到廳堂中那麽多人都突然離開後,不禁轉頭問道:“李先生,玲玲是不是說錯什麽話了,他們為什麽都突然離開了?”
“官家剛才不是都說了嗎,玲玲你說得很好。”
李儒微笑著揉了揉她的小腦袋,溫聲說道:“況且玲玲這話說得確實不錯,我們不能在讓更多的孩子出現這般悲慘的情況了。”
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李儒雖然名叫儒,但他一般對於這些所謂的儒家學說,都是不屑一顧的。
但也不得不承認其中有些言論,也確實是說得非常不錯的。
玲玲雖小,卻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李儒看著依舊顯得疑惑的王玲玲,繼續耐心解釋道:“至於他們為什麽要走,那都是為了不讓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失去家人,這一切可都是玲玲你的功勞啊。”
王玲玲又嘟著嘴不禁問道:“可是李先生,為什麽要讓那些金人殺到我們的家中來呢,難道我們就不能在城外麵抵禦他們嗎?”
李儒:“........”
李儒聞言,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他的心中有著足夠的解釋,並且是一套完整的事件流程,憑借著他的見識可以輕輕鬆鬆將起因經過等事宜詳細述說出來,這些事情他可看得不要太透。
隻是,這些解釋他卻說不出口來。
不管怎麽說,這些都是既定事實,再多再合理的解釋,都顯得是多麽的無力。
李儒正沉默著,卻突然聽見坐在他對麵的龐樞密,微笑著輕聲說道:“小娃娃!”
“你剛才說得很對,我們就是應該在城外麵抵禦敵人,將敵人放進來大肆殺戮實乃大過。”
“但如今事實已然發生,我們如今能做的,便是竭盡全力彌補之前的過錯。”
“昨日之事已然發生不可改變,而今日之行為,則是為了避免再犯下與昨日一樣的錯誤。”
慢追有慢追的好處,快追有快追的風險,就看如何選擇了。
袁術緊皺著眉頭,不禁端起桌案上的茶杯來淺酌一口。
這事兒搞的,好似還有些麻煩了。
但其實簡單來說,就是願不願意為了那些有可能會被金人無辜屠戮的百姓,而去主動擔當風險罷了。
實際上,袁術的第一反應還是傾向於李儒的建議,就為了那些庶民而去冒這個不必要的風險,多多少少有些得不償失。
在袁術看來確實也不太劃算,萬一因此有個什麽意外的話,那豈不就虧大發了嗎。
反正隻要將金人趕迴去後就是算勝利,至少當下就隻能是這麽個情況了。
等將來兵強了馬壯了,在慢慢打過河去也不遲........不不不,什麽叫慢慢的打,是必須盡快的打。
朕的玉璽都還沒到手呢,怎麽能慢呢,打仗可以慢,玉璽可不能慢,這一點他袁公路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
但袁術也不好一口迴絕龐統的建議,龐統為人直率且坦蕩,在有些問題上他是基本不會讓步的。
若是換了以前的話,他早就命人將其叉出去了。
當然用強令也行,但這樣豈不就讓其離心了嗎,這一點也是袁術不願見到的,如今這局勢又怎能離開他們呢。
可惡........話說那張俊死哪兒去了,怎麽在這關鍵時候人就不在了呢。
一時間,袁術糾結不已。
“啜泣..........”
“抽噎..........”
“嗚嗚嗚........”
就在這個時候,袁術突然聽到耳邊傳來了一陣抽泣的聲音。
袁術順著聲音看去發現,發出這聲音的人不是李儒帶來的王玲玲又是何人呢。
“官家.......”
李儒見狀反應迅速,先是趕緊向官家賠罪,而後就要準備將王玲玲先給帶出去,這正商議著大事呢,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這一刻是李儒來到這裏後,第一次感到有些心急,這場麵著實有些尷尬,差點兒讓他李儒都沒了方向。
“無妨!”
正當李儒起身準備將其抱起的時候,袁術突然出聲製止道。
然後又揮揮手將小姑娘叫到了麵前來,親手為其擦了擦眼眶邊兒的眼淚。
繼而輕聲問道:“你叫玲玲是吧,你能告訴朕你為何會突然哭泣嗎?”
王玲玲:“.........”
“哈哈哈.........”
袁術看著一臉迷茫的小姑娘,豪聲說道:“玲玲你不用怕,朕又不會吃了你,你想到什麽盡管直說即可。”
王玲玲不禁一臉擔憂的轉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李先生,隻見李先生朝著她微笑的點了點。
王玲玲這才堅定了眼神,挺著脖子鼓足了氣,用著她那清脆的聲音直言述說道:
“玲玲隻是剛才有聽到,即將又會出現無數像玲玲家中一般的情況,所以才忍不住的悲傷起來。”
“.........”
待此言落下後,廳堂中頓時便陷入了一片沉寂,仿佛就連每個人的唿吸都能清楚的聽見。
就連袁術自己,也不禁愣神了片刻。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說得有那麽一些痛了。
袁術這才意識到,其實這些不值一提的庶民們,同樣也有著他們的情感。
雖然這依舊不值一提,但如同王玲玲這般悲傷的情況,實際上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的。
這一刻,袁術有感覺自己應當做些什麽。
如若不然的話,這位子坐著有些燙屁股。
“玲玲說得很好,很好。”
袁術不禁樂嗬嗬的捏了捏玲玲的小臉蛋,隨即鬆開手躥的一下便站起身來,就要朝著門外走去。
龐統見狀疑惑的問道:“官家您這是........”
“朕要去親自督促各軍,讓他們過河的速度都快一點!”
說完,便頭也不迴的離開了廳堂。
緊接著,以辛企宗為首的一眾親衛們也緊隨其後。
隻留下麵對麵向往的李儒與龐統,以及依舊一臉迷惑的王玲玲三人。
王玲玲在見到廳堂中那麽多人都突然離開後,不禁轉頭問道:“李先生,玲玲是不是說錯什麽話了,他們為什麽都突然離開了?”
“官家剛才不是都說了嗎,玲玲你說得很好。”
李儒微笑著揉了揉她的小腦袋,溫聲說道:“況且玲玲這話說得確實不錯,我們不能在讓更多的孩子出現這般悲慘的情況了。”
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李儒雖然名叫儒,但他一般對於這些所謂的儒家學說,都是不屑一顧的。
但也不得不承認其中有些言論,也確實是說得非常不錯的。
玲玲雖小,卻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李儒看著依舊顯得疑惑的王玲玲,繼續耐心解釋道:“至於他們為什麽要走,那都是為了不讓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失去家人,這一切可都是玲玲你的功勞啊。”
王玲玲又嘟著嘴不禁問道:“可是李先生,為什麽要讓那些金人殺到我們的家中來呢,難道我們就不能在城外麵抵禦他們嗎?”
李儒:“........”
李儒聞言,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他的心中有著足夠的解釋,並且是一套完整的事件流程,憑借著他的見識可以輕輕鬆鬆將起因經過等事宜詳細述說出來,這些事情他可看得不要太透。
隻是,這些解釋他卻說不出口來。
不管怎麽說,這些都是既定事實,再多再合理的解釋,都顯得是多麽的無力。
李儒正沉默著,卻突然聽見坐在他對麵的龐樞密,微笑著輕聲說道:“小娃娃!”
“你剛才說得很對,我們就是應該在城外麵抵禦敵人,將敵人放進來大肆殺戮實乃大過。”
“但如今事實已然發生,我們如今能做的,便是竭盡全力彌補之前的過錯。”
“昨日之事已然發生不可改變,而今日之行為,則是為了避免再犯下與昨日一樣的錯誤。”